記者 | 徐寧
化工巨頭巴斯夫和貴金屬服務提供商賀利氏將在中國新建貴金屬回收工廠。
2月14日,賀利氏貴金屬中國區總經理胡敏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這座工廠每年將能夠處理數千噸含有貴金屬的催化劑材料,將是中國同類工廠中規模最大的之一。但她同時表示,在完成政府相關審批手續之前,暫時無法透露工廠的具體產能。
巴斯夫與賀利氏在2月11日宣布,雙方計劃合作成立一家鉑族貴金屬回收企業,兩家公司各自占有合資公司50%的股份。
合資公司的名稱為巴斯夫賀利氏(中國)金屬資源有限公司,注冊地為浙江平湖。合資企業的生產基地也將在平湖市投建,計劃于2022年開始施工,2023年底正式啟用。
胡敏稱,合資公司的鉑族貴金屬回收主要聚焦于汽車行業,比如對廢舊汽車催化劑中的鉑族貴金屬進行回收再利用。
鉑族貴金屬主要包括鉑、鈀和銠,其在中國的自然資源有限,嚴重依賴進口。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數據顯示,全球鉑族金屬儲量總計6.9萬噸,其中南非地區儲量達到6.3萬噸,約占全球儲量的九成,其余儲量則分布在俄羅斯、津巴布韋、美國、加拿大等地。
鉑族金屬主要可用于首飾制造、投資、化工原料的催化劑,汽車尾氣凈化器的催化劑以及燃料電池的催化劑等。
其中,鉑族金屬是氫燃料電池產業唯一具備規?;a能力的催化劑,目前尚無其他材料可替代。
胡敏認為,隨著中國鉑族貴金屬回收產業的進一步升級發展,產業集中度提高,將凸顯規模效應。在她看來,這將有助于確保中國鉑族貴金屬本土供應的穩定,強化其可追溯性。
賀利氏在江蘇南京已建有一座以貴金屬回收為主要業務的工廠。該工廠于2018年9月正式開業,投資額約8億元,是賀利氏迄今在中國的最大一筆投資。
南京工廠能通過熱處理、提純等方式,從所回收的工業廢品中,提煉包括鈀、鉑等在內的多種貴金屬,繼而生產新的貴金屬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