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媒匯財經 齊秋實
編輯|魏曉
寧德時代報案了。
昨天午間,寧德時代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發布嚴正聲明,表示因近期網絡平臺相繼出現關于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寧德時代已正式報案,將對造謠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為一家市值過萬億元的A股大牛股,寧德時代(300750.SZ)選擇報案看起來并不尋常。但回顧上周寧德時代的股價走勢,可知面對四起的流言和下跌的股價,“寧王”著實是坐不住了。
自2022年2月7日以來的五個交易日中,寧德時代的股價有四個交易日都是在下跌,截至2月11日收盤時,其股價已跌破500為489.99元,累計下跌了17.32%,市值蒸發超2400億元。
為了提振市場對公司的信心,寧德時代今天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適時地推送了一條圖文信息:近日,寧德時代子公司四川時代新能源資源有限公司與甘孜州投資集團、宜賓三江匯達公司、四川省天府礦業公司在成都簽訂合資協議。根據協議,各方將在符合國家戰略性礦產安全保障前提下開展全方位合作。
前向警方報案,后放利好信息,寧德時代今天的股價走勢得到了扭轉,股價重回500元大關,收盤價508元,當日上漲了3.68%。
近半年來,關于寧德時代的市值和股價,市場一直有不同聲音,有人認為其已被高估,也有人認為其還有上漲空間,那么如今“寧王”的股票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呢?在報案背后,是否潛藏著寧德時代一些更深層次的憂慮?
風波不止
作為動力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關于寧德時代的信息也會牽動著投資者們的敏感神經。
今年2月7日,中美貿易爭端再起,美國商務部對外界表示,已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未經核實清單”(Unverified List),因為無法核實這些實體如何使用從美國進口的商品。
這意味著,美國公司向這些中國實體出口受到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約束的物項時,不再享受通常的許可豁免,甚至對一些無需許可的低技術水平物項,也需要中國實體聲明最終用途、用戶和目的地國家,并同意美國方面的核查。
寧德時代之所以卷入相關的流言中,并非是其直接被制裁,而是海目星(688559.SH)的子廣州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列入未經核實名單中。
海目星屬于國內主要的動力電池設備生產商,尤其是在中段環節具有較高市占率的企業,是寧德時代一家重要的供應商。市場擔心,隨著美國制裁措施的實施和深入,相關的國內企業可能都會受到波及。不過在美國商務部發布這份清單后,海目星也發布公告稱,這對上市公司的經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
眾所周知,寧德時代是創業板指數當中權重最大的股票,如果寧德時代股價大幅下跌,勢必會影響創業板乃至整個科創領域的市場情緒。至于寧德時代與特斯拉談崩的傳言,除了寧德時代一方的辟謠,特斯拉的有關負責人也對外界表示“消息不屬實”。
為何報警?
作為被眾多機構和股民加持的大牛股,寧德時代背后站著太多人的身影。龐大的持股股民數量決定了這些人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對于一些未經考證的信息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誤解,某種意義上,這種現象有其合理性。
所以“寧王”在經歷幾個工作日的股價下跌,就按捺不住使出報案大招也被一些人認為是缺乏對于資本市場上難以避免假消息進行管控的能力,第一時間發布澄清說明公告,對假消息進行證偽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除了想要對造謠者進行威懾、給股價打上一針強心針之外,這種報案行為的背后可能也反映了寧德時代更深層次的憂慮。
2021年8月,寧德時代公布了一則定增方案,公告一出,其高達582億元的定增金額便令外界一片嘩然,有媒體發文質疑:賬面有錢還大額定增,是圈錢還是出錢?龐大產能能否被消化……而后,寧德時代又于2022年11月發布公告,將定增方案中的金額下調至了450億元,并取消了兩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但這依然難以消除市場中出現的疑慮聲。
今年1月,據深交所的消息,寧德時代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的事項已獲審核通過,預計融資450億元,只是尚未提交注冊。
一般情況下,增發價格要貼近市場價格,如果近期一段時間寧德時代股價都維持在500元左右的話,那么最后的定價很可能會在400多元。不過據知情的私募人士透露,目前在寧德時代的定增中,買賣雙方對于定價正處于激烈的博弈階段,“因為增發價要貼近市場價,對我們來說400元才會考慮買”。
這也就意味著,股價若是“跌跌不休”將成為想要順利推進定增方案的寧德時代的一大挑戰。而寧德時代為何會在去年拋出這一“天價”定增方案,拋開爭議不談,背后反映了“寧王”另一層可能關乎存亡的焦慮。
地位不穩?
寧德時代雖然貴為國內甚至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頭部企業、市占率很大,但火熱的市場不斷吸引著更多玩家的入駐,寧德時代的“蛋糕”也在一步步地被蠶食著。
譬如中航鋰電近幾年就在快速崛起中,2019年,寧德時代給廣汽乘用車供的貨還是中航鋰電的近2倍,但2020年中航鋰電供貨量卻反而成了寧德時代的近2.5倍。
今年1月30日,市場還流出“欣旺達將作為小鵬G9某一版本的A供”及“將寧德時代逐步替換為中航鋰電(已更名為‘中創新航’)”的傳言,雖然事后小鵬汽車針對傳言做出了否認,但中航鋰電正在對寧德時代的客戶進行分流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寧德時代被稱為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黃埔軍?!?,因為行業人才緊缺等因素,陸陸續續也有不少人被競爭對手納入麾下,這也變相地削弱了寧德時代的優勢。
如今天便有消息指出,從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寧德時代對蜂巢能源提出了訴訟,案由為不正當競爭。多份法院判決書顯示,2018年至2019年間,有多名寧德時代的員工在離職后,分別加入了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為蜂巢能源提供服務。蜂巢能源2021年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增速同比超過430%,以1%的市場占有率進入全球動力電池領域前十的位置。
從供應鏈的角度看,競爭對手的發展壯大也源于車企對于“寧王”一家獨大局面的擔憂。市場不斷傳出寧德時代的多名核心客戶正在接洽新的動力電池供應商的消息,其中包括特斯拉與比亞迪、蔚來與比亞迪、寶馬與億緯鋰能等企業。甚至部分車企親自下場做起了動力電池,從比亞迪的弗迪到長城汽車培植蜂巢能源等,越來越多的整車廠紛紛開始栽培自己的動力電池生產廠商。
除了國內企業的“圍獵”,國外企業也積蓄能量、準備在戰場上“拼刺刀”。今年1月27日,韓國股史上規模最大的IPO誕生,LG新能源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募資12.75萬億韓元(約670億人民幣)。LG新能源首席執行官權英壽更是在一場線上媒體發布會上表示:“在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全球競賽中,LG新能源將很快擊敗中國競爭對手寧德時代?!?/p>
行業走向內卷,“寧王”需要用450億元的定增方案來完成一次跑馬圈地,但這樣的動作也像是一場豪賭。
在寧德時代定增方案所披露的7個項目中,鋰離子電池相關產能建設項目就占了5個。但由于目前動力電池領域尚處于技術變革的進程中,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方向也被市場寄予不小的希望,寧德時代對于鋰電領域的大規模投資是否會變成一次戰略失誤,多少令外界心存憂慮。
不過回過頭來看,寧德時代上周股價的“跌跌不休”改變不了一大事實:“寧王”身處新能源這一發展前景廣闊、已處于增長爆發期的產業中,并以自身優勢成為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市值可能在短期內會有回調,但長期來看依然會保有高市值。
寧德時代所遭遇到的挑戰,更是新能源產業競爭加劇必然會出現的現象,至于它未來能否守住并加固自身的市場地位,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