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間秘探 許柚
近段時間,國內A股上市旅企陸續公布了2021年財報預告。相比直面疫情沖擊而普遍利潤下滑的2020年,過去一年的旅企復蘇態勢頗為明顯,在逆境中實現逆轉的不在少數,但也有一些旅企,仍在尋找一劑良方。
30家旅企,超半數已向好
根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統計,30家已公布財報預告的上市旅企,被劃分為5類,分別為旅游單一業務、旅游綜合業務、旅游資源開發與運營、旅行社及酒店類。
從30家旅企的2021年預計歸屬凈利潤中,我們不難觀察到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扭虧增多,整體向好。相比2020年受疫情沖擊,大部分旅企業績直接轉正為負或下滑嚴重,2021年的旅企,顯然已經與整個旅游業一起,進入了“百廢待興”的恢復期。從30家上市旅企公布發預告類型中,除了10家首虧與增虧,以及3家預減之外,幾乎都實現了扭虧為盈甚至預增。
二是3家旅企實現了逆勢增長。在眾多旅企仍在設法盡力復蘇的時候,從統計中不難發現,中國中免、三峽旅游、國旅聯合3家旅企,以更驚人的姿態逆勢反超,即使受到疫情影響,也抓住機會,實現從2019年到2021年的兩次連續凈利潤增長。
三是酒店業務復蘇態勢明顯。對比其他幾個品類,酒店類旅企在經過積極自救后,復蘇態勢尤為明顯。已公布財報預告的首旅酒店、君亭酒店、華天酒店的凈利潤,雖遠未達到2019年同期的數據,但都已實現利潤的正增長。
四是旅游資源開發與運營類旅企業績慘淡。與酒店的“穩定增長”不同,受到2021年疫情反復的影響,依托于景區資源的旅游資源開發與運營類旅企,成績則并不好看。13家旅企中,首虧與增虧的企業就有7家,占據全部虧損旅企的70%。其中,云南旅游、桂林旅游、張家界的預計虧損,均超過億元。而在2021年上半年的時候,云南旅游的凈利潤還是正數。
下半年,上市旅企做了哪些大事
去年,我們曾在《17家上市旅企發布半年報預告》一文中,回顧過上半年上市旅企的11樁商業大事件,相比起來,下半年的旅企們顯得更為謹慎。從 樁事件中,旅企們復蘇與前行的姿態值得一探。
1、中國中免暫緩港股上市
11月17日,有市場傳聞稱,國內免稅店龍頭中國中免(601888.SH)已獲港交所批準發行H股,預計募資規模約50億美元,主要用于拓展海外市場。但12月3日盤后, 中國中免于上交所公告,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受到較大沖擊,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公司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緩本次H股發行上市的進程,后續安排視市場情況確定。
對于中國中免來說,當下確實是開拓海外市場的大好時機,但也有業內媒體分析指出,中國中免的經營業績構成“不夠硬”,或許會導致投資者才紛紛“用腳投票”,其未來發展,仍需謹慎思量。
2、華僑城連續兩日掛牌轉讓房地產子公司
11月11日、11月12日,華僑城集團陸續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旗下上海鵬鯤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廣州華僑城置業發展有限公司42.4%股權,合計作價約20億元人民幣,兩者均屬于華僑城A旗下全資資產,且均處于虧損狀態。
對此,華僑城方面曾向外界回應,資產置出是根據戰略規劃前提以及業務發展需要作出的調整。這種做法有利于華僑城進一步聚焦主業,保證企業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文旅產品的開發建設中,不斷提升文旅核心競爭力,通過資源優化配置,為消費者開發建設更優質的文旅項目。
3、宜昌交運證券簡稱變更為三峽旅游
8月1日,宜昌交運發布公告稱,經公司申請,并經深圳證券交易所核準,公司證券簡稱自 2021 年 8 月 2 日起由“宜昌交運”變更為“三峽旅游”,證券代碼保持不變,仍為“002627”。公司表示,近年來,隨著區域綜合交通格局的變化,公司旅客運輸業務收入和利潤占比逐年下降;同時,公司持續加快向旅游綜合服務業務轉型發展,利潤占比逐年上升,以“交通運輸”為標簽的公司名稱已不能匹配公司業務構成和未來發展方向。
這一次改名,被媒體認為是“最完美轉型”,更名后,公司業績報喜。半年報顯示,旅游業務確實是三峽旅游業績上升的重要因素。
4、云南旅游:5名高層同時卸任
在國慶黃金周前,云南旅游高層經歷了一次“大換血”。根據云南旅游發布的關于高級管理人員變動的公告顯示,因工作變動,周克軍女士、毛新禮先生、盧亞群先生、郭金先生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唐海成先生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云南旅游董事會決定聘任夏沫為副總經理,決定聘任李磊為財務總監。
業內人士認為,受疫情影響,旅游行業公司面臨空前挑戰,在此大背景下,公司開拓新業務、進行戰略調整勢在必行。
5、曲江文旅擬出資3800萬元參與雁蕩山文旅產業開發項目
9月24日,曲江文旅發布公告稱,為積極踐行公司“走出去”戰略,公司擬與溫州市雁蕩山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歡瑞世紀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恒利信遠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簽訂《雁蕩山文旅產業開發投資合作協議》,設立溫州雁蕩山曲文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參與雁蕩山文旅產業開發項目建設與運營。
我們曾在《旅企告別“地方主義”,異地擴張能走多遠?》一文中對于旅企“走出去”戰略有過探討。這并非曲江文旅的第一次異地擴張嘗試,其早在1995年,就確定下了“歷史文化景區管理集成商”的定位,這一延續十多年的鋪墊,為曲江文旅走出本土做足了準備,也印證著企業的實力。
6、黃山旅游攜手螞蟻集團將打造新旅游目的地樣板
7月10日,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安徽途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標志著“目的地新旅游新生活”項目正式落地。
黃山旅游一直以來,是上市旅企中的“尖子生”,這一合作,被視為是黃山旅游股份謀求跨界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時還是黃山旅游股份“走下山走出去”“二次創業”的一次實踐。
7、上交所決定對大連圣亞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7月20日,上交所決定將對大連圣亞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上交所表示,年度報告中披露的營業收入,與前期公告披露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此外,公司部分銷售收入的會計處理存在較大疑問。上交所多次向大連圣亞及公司年審會計師發出問詢函,截至2021年7月13日,大連圣亞未在規定期限內回復問詢函,上交所作出了對大連圣亞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決定。
不過,就在近日,*ST圣亞回復上交所問詢,且透露2021年合計銷售了114只企鵝,銷售金額超過4800萬元。此外,景區經營業務的大幅回暖,挑起了*ST圣亞去年收入的大梁。媒體分析指出,以*ST圣亞披露的情況來看,公司2020年年報遭非標所涉事項已逐步消除。
8、西藏旅游終止收購北海新繹游船100%股權
12月28日,西藏旅游公告,此前,上市公司擬向新奧控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北海新繹游船有限公司100%股權。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以及上市公司實際情況等因素,經交易雙方審慎研究和友好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本次交易。
在此之前,西藏旅游表示,收購新繹游船,是為了突破西藏旅游產業的季節性限制,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9、中青旅增持博濤文化股份,占股15%成其第二大股東
10月20日,中青旅公布消息稱,通過參與大連博濤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發,持股比例增至15%,成為博濤文化第二大股東。據了解,本次增資資金部分用于博濤文化“熊洞街”項目和新產品研發。
2021年上半年,中青旅受讓博濤文化9.32%股權,成為博濤文化第三大股東,并有意與博濤文化進一步合作。“文化+科技”成為中青旅賦能國內旅游資源提質升級的重要戰略。
10、 凱撒旅業、眾信旅游終止合并計劃
12月5日晚間,凱撒旅業、眾信旅游分別發布公告稱,終止雙方合并計劃。對于終止合并的原因,凱撒旅業表示,“本次交易自啟動以來,公司及相關各方均積極推進相關工作。鑒于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涉及環節較多,且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本次交易的市場環境變化影響,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可能面臨較大不確定性風險。為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經審慎研究并與交易各方友好協商,交易雙方共同決定終止本次交易事項。”
在官宣“分手”僅三天后,眾信旅游便與阿里牽手,股份轉讓過后,阿里網絡將持有眾信旅游11.06%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兩大出境游巨頭的換股合并計劃,被視作出境游市場停滯下的“報團取暖”。但也有媒體指出,此次合并在最開始階段,就受到了來自凱撒第二股東海航旅游集團的反對。凱撒旅業有11名董事,其中8名董事贊成,3名董事反對,資本聲音的不一致,或許對合并告吹產生了關鍵影響。
11、君亭酒店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9月30日上午,浙江君亭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301073”,發行價格12.24元/股,發行市盈率為32.47倍。
作為國內中端酒店上市第一股,以及A股酒店板塊時隔多年后的“新選手”,君亭酒店無疑為酒店業帶來極大鼓舞。但同時,“不走尋常路”的君亭,一舉一動被無數雙眼睛重視,尤其是今年開年對于君瀾的收購,更令人對其未來發展與路徑充滿猜想。
12、華天酒店轉讓兩家子公司100%股權及相關債權
7月15日,華天酒店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子公司湘潭華天大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權及相關債權、長春華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分別在湖南產權交易所網站發布預掛牌公告。
公告顯示,本次股權轉讓為公司擬通過對自持酒店物業資產的轉讓,逐步實現公司酒店業向輕資產運營的轉型發展,同時有利于優化資產結構,提升公司資產流動性和運營效率,本次轉讓符合公司戰略發展方向。
從年度財報預告數據中,華天轉讓子公司的效果也頗為明顯。預報指出,本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對當期凈利潤的影響約為4.06億元。主要為公司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成功轉讓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春華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及湘潭華天大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權。
2021,旅企悲歡為何并不相通?
盡管2021年,上市旅企們面對著同樣的大環境,但從所處不同的類目、地域、小環境,以及所進行的嘗試,最終指向了不同的“悲歡”。從財報預告中的闡述,以及去年的文旅大事,我們或許能對那些旅企持續虧損境遇的原因,猜想一二。
01 疫情“熔斷”陰影
過去一年,國內零星不斷出現的地方疫情,促使“熔斷”這一原本屬于股市中的專有詞,被屢屢用在了國內跨省游,甚至成為一種新常態。10月,文旅部表示,將嚴格執行跨省旅游經營“熔斷”機制。一旦觸發熔斷機制,意味著跨省游的暫停。
有媒體統計,2021年約有25個省市經歷了跨省游熔斷,熔斷天數總計長達約1179天。而在熔斷之下,尤其是以景區資源為主的旅企,受到的影響不言而喻。
*ST西域就在預告中指出,2021年1-7月公司接待游客人次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但自8月至12月,受境外輸入致使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影響,國內跨省游入疆游客人次有所回落,對公司三季度、四季度業績影響較大。
大庸古城被張家界視作進行資源重組和資本運作的重要一步,投入巨大、建造歷時頗久,但在試運營近一個多月后,就受疫情影響,暫停運營核心業態。在預告中,張家界提到,旗下業務恢復不達預期,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主要系大庸古城公司折舊攤銷及財務費用增加導致。
此外,麗江旅游、西安旅游、桂林旅游等旅企,也或多或少都曾遭遇熔斷帶來的陰影。
02 行業連鎖反應
旅游并非一個孤立的行業板塊,旅企業務,也往往需要與上下游產業協作,甚至投身其中。因此,當相關行業出現問題的時候,與之關系密切的旅企,也難以獨善其身。
華僑城A與新華聯的預告中,均提及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旗下結轉房地產項目的毛利有所下降。
云南旅游則指出,公司與江南園林有限公司原股東股權糾紛案件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約2.7億元,其中約2.3億元股權減值損失列入經常性損益,約0.4億元列入非經常性損益。
03 待解的自身危機
對于早已陷入困境的上市旅企來說,疫情的出現無疑讓情況變得更為復雜,要復蘇,也需花費比其他旅企更多的時間。
根據預告,2021年度*ST騰邦“增收不增利”,在營收同比大增的同時,虧損程度反而加劇。報告中對此給出了三方面原因:其一,2021年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70億元;其二,2021年公司資金流動性仍然緊張,公司未能歸還到期的融資債務;其三,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7.48億元。
作為昔日票代巨頭的騰邦國際,在2018年年底出現流動性危機,隨后,其債務危機在2019年8月份前后,全面爆發,自2019年至今,連年巨額虧損。加之去年年底,騰邦國際的重整申請遭拒,自身危機疊加行業寒冬之中,更為艱難。
在此之前,大連圣亞甚至需要通過賣企鵝來脫困,跨過營收低于1億元的暫停上市風險“紅線”,得以“保殼”。
此外,因大庸古城項目投資巨大而連續兩年虧損的張家界,也在等待逆襲的時機,其重點“押寶”的大庸古城,是否真的能助力張家界往文旅休閑的方向轉型,也需時間告知答案。
新旅游時代的3條“未來路”
一個事實是,2020年之前的旅游業景象,已一去不復返,在疫情與行業積極自救的催化下,全新的旅游時代早已開啟。不少旅企已走在了新旅游時代的道路上,而從它們的來時路中,我們或許能獲得些許“未來路”的經驗。
01 快節奏整合
不難發現,不少嗅覺敏銳的旅企,正在加快旗下業務與產業整合的速度,以更輕盈的身姿,更聚焦的態度,來面對新的挑戰。
前文提及的華僑城A,接連掛牌旗下處于虧損狀態的地產項目,以確保對于文旅業務的聚焦,在資源優化配置中打造更優質的文旅產品。
三特索道早在2020年,就以“歸核瘦身、聚焦主業”為戰略方針,轉讓旗下5家子公司股權。
02 趁時代布局
危機中自有生機,新時代的誕生,旅行者旅游觀念的改變,必然伴隨著一批文旅新產品、新需求的出現。掌握時代風向,借時代之力布局,成為文旅先行者的必經之路。
中青旅兩次對博濤文化注資,是與科技結合,打造全新文旅標桿的嘗試。其資金流向的大連“熊洞街”,是一個位于城市中心的城市更新工業遺址改造項目,融合蒸汽朋克與賽博朋克的設計風格,是國內極為稀缺的新型城市主題文商旅融合業態。
黃山旅游與螞蟻集團的合作,則致力于打造一個更數智化的黃山,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解決方案。
而在當下沉浸式文旅大趨勢下已嘗到甜頭的三湘印象、宋城演藝等旅企,也趁大勢,進行產品迭代與矩陣打造。宋城演藝指出,預告期內,公司以杭州宋城為基地持續深化演藝公園模式,積極開拓多劇院、多類型、多場次的演出模式,內容豐富性和多元化加速推進,形成千古情為引領、各類中小劇目補充、各類活動穿插的全新局面;此外,上海宋城于2021年4月29日順利開業,完成了一線城市首布局,張家界《愛在湘西》成功上演,則進一步構建分層次的產品矩陣。
03 前瞻性轉型
在未來,“轉型”將成為旅企們一個恒久的命題,是否具備順利轉的能力,則考驗著旅企有沒有對于未來之路,有一個明晰的前瞻視角。
從幾家旅企中,我們不難看到前瞻性轉型的嘗試。2021年,宜昌交運證券簡稱變更為三峽旅游,此次公司名稱變更,標志著宜昌交運由傳統道路運輸產業向旅游綜合服務產業的轉型發展邁向新征程。
三峽旅游近幾年在“交運*兩壩一峽”系列旅游產品上,嘗到了不少甜頭,早在2019年,公司旅游服務業務營業利潤貢獻就占公司營業利潤總額的比例已經達到43.53%。此外,出境郵輪短期難以恢復,內河游輪迎來了絕佳的崛起機遇,無疑為三峽旅游的轉型,提供了時代機遇。
云南旅游的高層換血,新繼任的總經理李堅從事文化旅游和文化科技跨界融合工作20余年,新聘任的副總經理夏沫曾在歡樂谷和文旅科技任高管,具有豐富的項目運作經驗,新班子的搭建,為公司未來轉型打下了基礎。
“人類的存在,文明的發展就是個減熵過程”,對于上市旅企們來說,費時費力地走出舒適區,積極轉型,同樣也是在“減熵”——找一條新的商業路徑,做一個新的旅游產品,嘗試一種新戰略……唯有如此,旅企們才能在新時代,尋得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