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胖部
編輯|夏添
主旋律依然是影視行業關鍵詞。
經過此前三年建國70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和建黨百年三個特殊的獻禮節點,2022年不再有明確的獻禮任務,但圍繞著北京冬殘奧會、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等節點,以及此后幾年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建國75周年、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90周年等獻禮需求,主旋律影視內容開發還將處于一個上升期。
隨著監管加強和文代會講話“五點希望”提出,包括近期廣電總局發布《“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影視行業的宣傳導向要求也是在提升的。
進一步加強主旋律內容輸出的基礎上,做好主旋律、打造更多的爆款精品,是行業需要在下一階段主要完成的任務。
近年來,出品主旋律電影《中國醫生》《長津湖》的博納影業、出品《山海情》的正午陽光,分別成為民營公司發力主旋律影視的標桿。對于民營公司,能否審時度勢,是在主旋律大環境中做大做強的生存與發展新解。
在主旋律領域完成內容升級,已經是平臺、公司和從業者的一堂必修課。
順勢而為,主旋律大潮中把握潮水方向
一個行業共識是,主旋律內容已經是最大風口。
剛剛過去的春節檔,兩部反映抗美援朝的主旋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都取得了不錯的表現,前者票房已破30億,《狙擊手》在豆瓣拿下7.7分。從票房到口碑,兩部電影表現出近兩年主旋律內容的熱度延續和市場認同。
而在2021年,在劇集市場出現了一批具有市場號召力的熱門內容。除了《山海情》《覺醒年代》《功勛》這三部豆瓣評分9分+的內容,《掃黑風暴》《叛逆者》《理想照耀中國》《埃博拉前線》等各平臺作品也都有較好的成績。
這表現出獻禮需求與商業導向的合流,大眾的愛國主義情緒和主流價值觀認同,持續助推著相關作品各方面表現。而接下來,主旋律內容的優勢還將進一步擴大,引領行業發展的潮水方向。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月10日發布的《“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或可印證這一判斷。文件釋放的幾個主要信號,與當下行業現狀是吻合的。
首先是整體上加強規劃性。在主要節點保證都有一定數量的主旋律內容,“構建有序銜接、滾動實施、壓茬推進的創作生產格局”。這不但表明主旋律內容生產的數量還將進一步擴大,如農村、青少、歷史、邊疆等題材也將獲得立項、審查和上線方面的政策傾斜。
其次是提升原創力和創新能力,提升作品質量。這也是行業提質升級的普遍需求。在主旋律作品層面上,真正具有良性品質、打通群眾共鳴的作品,才能實現主流價值觀的正向宣傳引導。
第三是健全優秀作品傳播機制。“讓更多優秀電視劇進入有影響力的頻道和平臺”,重要宣傳期加強對上星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的調控、對重點網絡視聽平臺首頁首屏電視劇播出的指導。
在這個層面上,非主旋律純市場化的內容空間在未來或許會受到一定影響,尤其是重要節點上要為主旋律題材讓路,會進一步放大后者的市場優勢。
第四是特別強調了完善綜合評價體系,“建強文藝評論陣地,加強輿情分析,把握網絡輿論規律特點”。
這將進一步放大主旋律內容在宣傳和評價體系上相對其他內容的優勢。比如目前在購票平臺上,主旋律電影會獲得一個較高的鎖分,一些重大題材和重點項目在評分網站還會關閉評分,相關媒體口碑和社交平臺導向也更突出正面聲音。
此外,非主旋律內容在監管升級的大環境下,也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去年以來無論是選秀和耽改的叫停,還是一些商業化作品長期存在審查上的問題,包括劣跡藝人作品的下架,正表現出越來越大的政策風險。
結合“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做好主旋律的公司將獲得各方面的優質資源。
以電視劇方向為例,此次規劃提到,總局已規劃100余個重點電視劇選題項目,開展常態化創作督導;同時設置了兩個約束性指標,即“‘十四五’期間每年推出10余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主題電視劇精品”、“‘十四五’期間打造10—15家具有較強創作生產能力的電視劇企業”。
對于民營公司而言,相關政策已經明確表現出多做主旋律、做好主旋律的要求,在當下想要更好地生存并做大做強,打造精品主旋律是順應潮水方向。
近期騰訊影業主體部分從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調整進入CDG(企業發展事業群),宣布將重點聚焦時代旋律作品開發,可以認為正是對這種風向的把握,而且這種內容價值已經提升到了集團戰略層面。類似的動作,接下來或許會看到更多。
影、視、綜:主旋律新動態與新思路
在具體的內容要求上,目前的行業環境,需要內容供給側完成從做主旋律到做好主旋律的整體升級,并對能做好主旋律的平臺和公司釋放了正向的信號。
在下一階段的內容開發中,行業的制作理念應該是內容先行而非類型先行,主旋律不同于可以見風口就上的市場類型,其宣傳屬性決定了,只有優質內容才能滿足行業任務和日益成熟的市場需求。這個過程中,行業平臺和公司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結合各平臺和公司的相關內容布局,可觀察行業新的動態與思考。
電影
2022年,雖然不再有明確的獻禮大節點,但從各公司的豐富儲備可以判斷各檔期都會有相關內容布局。犀牛君此前曾統計,2022年主旋律重點電影將在20部以上。
主要特征一是類型化的深入,除了戰爭片,現實題材方面會有動作片《維和防暴隊》《驚天救援》《暴風》、災難片《絕地追擊》、犯罪片《檢察風云》、諜戰片《無名》等。
二是與更多當代話題性內容結合,比如結合掃黑除惡的《堅如磐石》《中國刑警》、刻畫當代職業視角的《云霄之上》《平凡·英雄》、表現功勛人物的《申紀蘭》等,進一步打通當代觀眾的價值和情感認同。
三是在制作上進一步加強,不但主創演員覆蓋了頭部陣容,主要行業制作公司信息也紛紛出現在片單里,博納今年除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還有一部《無名》待映,還有光線的《堅如磐石》、萬達的《維和防暴隊》等,此外如最高檢影視中心出品的《檢察風云》等,從制作到資源為內容品質保駕。
劇集
繼2021年的熱度之后,主要平臺和公司的片單里出現了更多主旋律布局。
從行業公司方面,去年幾部爆款的出品方都有新動作,如《山海情》的正午陽光將推出《縣委大院》《落花時節》《我們正年輕》,《覺醒年代》的出品方之一華策影視有《我們這十年》《憑欄一片風云起》,《功勛》的春羽影視有《幸福到萬家》,《掃黑風暴》的五元文化有《人生若如初見》。
此外,新麗傳媒的《人世間》熱度已經在春節期間不斷提升。還有如檸萌影業的《獵罪圖鑒》,嘉行傳媒的《謝謝你醫生》,耀客傳媒的《特戰榮耀》《浴火》等,都是各平臺片單相對頭部的內容。
各平臺的發力也分別表現出各自的特點和取向,騰訊視頻的“時代旋律·家國頌歌”推出了《縣委大院》《獅子山下·情》等話題性較強的大?。粣燮嫠噭t以“英雄曲”發力警察題材推出《我是刑警》《狂飆》;優酷同樣以“英雄”破題推出《血戰松毛嶺》《女刑警隊長》等多個選題;芒果TV則以諜戰劇《驚弦》等強類型作品出擊。
整體上新一年的主旋律劇將從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向更多現實性、話題性內容沉淀,并以類型化進一步提升可看性,是否會出現新的《山海情》《覺醒年代》還值得期待。
綜藝、紀錄片、動漫等
相較于在2021年出現多部主旋律爆款的劇集領域,綜藝、紀錄片、動漫、少兒節目等領域還相對缺乏頭部作品,但主旋律創作探索還在不斷深化,并表現出市場需求。
比如紀錄片方面去年以來就有《掃黑除惡——為了國泰民安》《為了和平》等多部熱門作品,獲得了不小的討論度。
相比影視來說,綜藝和紀錄片在主旋律方面的優勢或許在于制播效率更高,真實性和話題性強,能更好地對與時下熱點話題聯動。比如今年多個平臺綜藝、紀錄片與冬奧會的聯動,獲得了一定熱度,另外與社會行業結合的《守護解放西》《小城警事》等也成為一種正能量傳遞思路。
目前動漫和少兒節目方面,行業還相對處于前期階段,傳遞正向價值主要體現為國風審美和傳統文化領域,如《鏢人》《故宮里的大怪獸》等,但此前《那年那兔那些事》作為主旋律作品的市場反響和價值,表現出的開發空間值得行業關注。
應該看到,行業從做主旋律到做好主旋律的要求升級,與近年來行業推動提質升級的方向是一致的,相關平臺和公司的發力動作有來自政策與市場的雙向動能,整體成為行業剛需。
隨著“十四五”時期對文化建設進一步做出總體部署,更明確的內容導向和管理下,以“做好主旋律”為題的這場行業大考,結果或將決定未來幾年的行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