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搭上“谷愛凌”,“柳夜熙們”站上風口?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搭上“谷愛凌”,“柳夜熙們”站上風口?

看上去很美好。

文|燃次元 張 琳 曹 楊

編輯|曹 楊

從“永不塌房”的藝人到頻頻亮相北京冬奧會,作為元宇宙細分賽道之一的虛擬數字人又火了一把。

2月7日,即谷愛凌摘得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金牌的前一天,她的數字分身Meet GU驚喜現身咪咕演播室,而Meet GU也是中國移動咪咕視頻推出的首個體育數字達人。

圖/Meet GU海報,來源/中國移動官方公眾號

除了Meet GU,在本屆冬奧會上,包括百度、騰訊等在內的互聯網大廠的虛擬數字人也紛紛亮相。如百度智能云AI手語主播、騰訊3D手語數智人“聆語”,以及AI氣象服務虛擬人“馮小殊”均正式上崗。由智譜AI、凌云光和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的“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也于2月5日在北京衛視正式上崗。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虛擬數字人的形象、表情、表達力和理解力在逐步比擬真人。虛擬數字人能建立新的數字形象IP,甚至有可能成為未來數字世界的一種重要業務形態。

實際上,數字人的概念很早就已經出現,如果從與真人相似的程度來區分,最早的是二次元形象,之后便是各類虛擬人物形象,如今最火的則是虛擬數字人。在“萬物皆可元宇宙”的當下,它也擁有了一個新的概念,“Metahuman”。

2021年10月31日,虛擬人物柳夜熙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條作品正式宣布出道。公開資料顯示,僅憑這一條短視頻,柳夜熙便一夜漲粉百萬。截至燃財經發稿,柳夜熙在抖音用8條短視頻收獲了超860萬粉絲。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2022年江蘇衛視跨年晚會上,當虛擬人“鄧麗君”與周深“同臺合唱”時,網友們歡呼淚目的同時,其背后的技術和特效也再次驚嘆了網友。

虛擬數字人的魅力同樣深深吸引了互聯網巨頭。如,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產業,網易已經連續投了6家虛擬人相關公司,索尼計劃推出五十多名虛擬偶像。除此之外,各大品牌也看到了虛擬IP新的可能,紛紛推出虛擬代言人。

一時間,虛擬達人、虛擬主播、虛擬KOL、虛擬主持人、虛擬客服……在社交平臺上,各種虛擬形象隨處可見。

資本同樣對虛擬數字人興趣濃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虛擬數字人相關投資有16筆,融資金額從數百萬元人民幣到數千萬美元不等,其中不乏紅杉資本、GGV紀源資本、峰瑞資本、創世伙伴資本、萬象文化、網易資本、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在《2021年元宇宙報告》中,易凱資本提到Metahuman與游戲、VR/AR、社交、區塊鏈一起,成為公司布局元宇宙值得重點關注的細分賽道之一。

易凱資本副總裁馬鋼毅對燃財經表示,元宇宙目前還處于概念落地階段,但未來在人們認知的元宇宙理想形態中,每個人都將擁有屬于自己的數字人身份,因此外界會將虛擬數字人看做是現實和虛擬交互的身份入口。

馬鋼毅補充道,元宇宙將實現將更多的線下場景遷移到線上,追求更多的同時在線用戶數及更長的用戶使用時長,因此,海量的內容供給以滿足用戶的消耗是發展的必然,而海量的內容中,受人們喜歡的IP會成為新的流量集合體。

不過,虛擬偶像的打造,同樣需要優質的內容支撐,這背后,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投資經理王夢對燃財經表示,一位虛擬偶像的打造,背后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支撐,既需要技術,也需要內容和運營,“且目前來看,除部分優質虛擬偶像外,大部分已經面市的虛擬偶像都沒有激起市場太多的反響。”

“即使目前看上去很熱鬧,但這同樣將是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王夢強調。

01 虛擬偶像火了

1月30日,柳夜熙更新了出道以來的第8個作品,截至燃財經發稿,該作品點贊量近200萬,評論近5萬。

被調侃為“月更”的短視頻“卷王”柳夜熙,在2021年10月31日帶著“虛擬偶像”、“元宇宙”、“美妝”等標簽從抖音出道,上線3天漲粉230萬,并正式成為新晉虛擬美妝達人。

在柳夜熙作品評論區,有網友留言稱,“柳夜熙的出現簡直是降維打擊,內容行業已內卷至此了嗎?”更有大V美妝留言稱,“你干美妝博主吧我不干了。”抖音音樂人“JF”亦留言稱,“以后你拍短視頻吧,我不拍了。”而柳夜熙更被業內稱為2021年的“現象級”虛擬人。

截至燃財經發稿,柳夜熙僅發布了8條作品,最高點贊量360萬,妥妥的出道即巔峰。

不只是柳夜熙,同樣在社交平臺出道的還有柳夜熙的前輩AYAYI。2021年5月20日,AYAYI在小紅書正式出道,之后憑借著超高的顏值迅速在社交平臺刷屏。

2021年6月,AYAYI在自己的賬號發布了與陳偉霆的合照、7月受邀參加了LV“2021秋冬男裝限時空間”活動、9月參與了北京環球影城線下活動并入職阿里,成為天貓超品日的數字主理人,更是在12月出現在了保時捷中國的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廣告中。

圖/AYAYI,來源/小紅書 燃財經截圖

柳夜熙和AYAYI之外,據燃財經不完全統計,僅僅2020年和2021年走紅的虛擬數字人網紅還有“科技國風感”十足的華采少年虛擬人物“翎LING”、虛擬偶像團體A-Soul、虛擬脫口秀演員梅澀甜、虛擬記者小諍,以及虛擬主持人小漾、萬科集團年度優秀新人獎“崔筱盼”、《每日經濟新聞》的虛擬N小白和N小黑等。

值得一提的是,崔筱盼在2021年2月“入職”萬科集團財務部后,負責催辦的核銷率達到了91.44%。

截至發稿,上述虛擬數字人在其首發平臺少則擁有幾十萬粉絲,多則擁有數百萬。燃財經統計,柳夜熙目前已入駐抖音、小紅書、B站和微博等社交平臺,其中,抖音粉絲863.5w,獲贊2417.9w;翎Ling已入駐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均有發布作品,其中微博粉絲量62.3w,點贊22.5w;嘉然作為A-Soul團隊人氣最高成員,抖音粉絲213.5萬,B站粉絲160.1萬。

此前,清華大學的首位虛擬學生華智冰,憑借出鏡唱歌的視頻紅遍網絡,雖然隨后引起網友質疑,被認為是B站UP主魚子醬醬換臉視頻,但依然收獲了大量關注。華智冰之所以能夠“入學”清華,不單單是因為其專業技能,也是因為華智冰會與清華的師生產生交互,并與其建立更好的師生同學關系。

02 熱鬧的“虛擬人”市場

事實上,虛擬偶像并非新概念,此前提到虛擬偶像,大多數人的記憶還停留在日本的初代女王初音未來,近兩年火熱的虛擬主播A.I.Channel絆愛,這兩種形象主打的都是全息投影,形象更加二次元。

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指出,與初音未來、洛天依等虛擬偶像不同的是,現在的虛擬偶像出現了往更加真實的“數字虛擬人”方向發展的趨勢。如虛擬時尚主播A LING,讓很多人誤以為是真人,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2023年,中國虛擬偶像核心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核心產業市場規模已達34.6億元,預測2023年將達205.5億元,帶動周邊市場規模3334.7億元。另一組來自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當前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預計這個數字到2030年將達到2703億元。

千億的市場規模,自然也吸引了眾多玩家的入局。他們或推出自己的虛擬數字人形象,或通過收購的方式擁有虛擬偶像,也有的大廠在不斷打造虛擬人工具。

早在2018年,B站就已經開始布局虛擬主播領域。B站之外,2021年6月,騰訊互娛旗下NEXT Studios和新華社聯合打造數字記者小諍;9月,芒果TV推出虛擬主持人YAOYAO;10月湖南衛視發布虛擬主持人小漾。

除此之外,智聯招聘推出虛擬形象“小智”、阿里巴巴扶植虛擬主播助力內容電商,字節跳動通過入股的方式擁有了虛擬偶像團體A-SOUL、千萬元級別投資了AI虛擬人李未可。科大訊飛推出了虛擬人交互平臺、網易發布虛擬人軟件開發工具包“有靈”、百度推出智能語音搜索助理龔俊數字人。

2022年1月11日,美的旗下品牌華凌宣布,兩位虛擬偶像凌魂少女·涼然、凌魂少女·暖沁入職成為其數字化新員工。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網易已經連續投了6家虛擬人相關公司,包括虛擬形象技術公司Genies、“元宇宙”社交平臺Imvu、打造虛擬交互式演唱會的美國直播公司Maestro、“微軟小冰”母公司紅棉小冰、虛擬偶像IP內容開發運營的次世文化。

2021年12月20日,小冰公司公布了數字孿生虛擬人技術,并聯合《每日經濟新聞》推出的N小黑、N小白。在上線70天間,無人識別它們并非真人。

資本對虛擬數字人的關注也逐年增長。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虛擬數字人相關投資有16筆,集中在虛擬數字人、虛擬偶像以及泛娛樂領域相關技術等公司;2020年全年相關投資共10筆,2019年全年相關投資共6筆。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指出,對于全球內容創作者來說,現在是一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刻。如果在現實世界中可以做出一個超級吸引人的故事,就應該將這個故事中的人物、道具、場景“NFT化”,而那些被“NFT化”了的人物、道具、場景很可能又會孵化和衍生出很多IP開發者完全預想不到的內容、游戲、應用和價值。

馬鋼毅對燃財經表示,無論互聯網的形態如何變化升級,不變的依舊是對優質內容和好IP的追求,有影響力的虛擬人物IP在現階段可以發揮形象代言、虛擬主播等商業價值,在未來的元宇宙階段,可能會通過虛擬人物串聯起新的更大的內容世界,也會擔負其線上化遷移用戶的職能,因此成為內容公司叩響元宇宙的敲門磚。

王冉強調,未來所有現實世界的IP擁有者都不能、也不應忽視這些IP在元宇宙中的商業潛力;所有重要的IP都必須是“跨宇宙”的。

張書樂表示,布局虛擬數字人,事實上是將人工智能人格化,考驗的是布局者的實力和勇氣。“一來可以更容易讓大眾理解自己的技術;二來人格化的虛擬數字人也可以成為一個品牌形象展示,類似品牌代言人以及此前出現的虛擬偶像,只不過虛擬數字人的人設會隨著技術迭代而不斷豐滿,其可能展示的技術實力也比單純的營銷路數更強。”

如張書樂所說,公開資料顯示,已經推出虛擬代言人的品牌包括但不限于花西子推出同名虛擬代言人“花西子”;麥當勞推出“開心姐姐”;歐萊雅打造“歐爺”、“萊姐”作為品牌的虛擬代言人。奈雪的茶更是在6周年生日活動中官宣了虛擬代言人,推出線上NFT數字藝術品,并聲稱要進軍元宇宙。

03 打造虛擬偶像絕非易事

接連出圈的虛擬偶像,在備受追捧的同時,也出現了質疑聲。究竟是“風口”已至,還是一時風光?

首先,虛擬偶像的研發和運營的高成本,就足以勸退一大部分品牌和企業。馬鋼毅表示,一些品牌推出的虛擬形象并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IP,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持續運營,想要打造一個成功的虛擬偶像,需要不斷地輸出內容,與用戶建立黏性,這也就意味著成本需要持續增加。

誠如馬鋼毅所言,虛擬偶像打造背后的成本極高。柳夜熙背后團隊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推出“柳夜熙”之前的半年多時間,研發成本、人員成本、技術成本等投入遠超百萬,而服務于柳夜熙背后的大中臺團隊有150余人。

同時,伴隨著高成本同時出現的,還有變現難的問題。即便是頂流洛天依,也是花了6年時間才實現盈利。根據B站董事長陳睿公開的數據,2019年B站有超過32000名虛擬主播開播,但成功出圈能夠真正變現的卻屈指可數。新京報報道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18日,B站相對有關注度的3472個虛擬主播中1827人當月營收0元。

張書樂對燃財經表示,虛擬偶像如何破圈,從小眾領域拓展到大眾視野之中,是其目前最大的難題。“國外的初音未來、中國的洛天依盡管都有一定成績,但距離形成產業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人設上,目前大部分虛擬IP的個性也較為單薄,大多就是吃貨、萌蠢、歌姬等標簽,缺乏立體性和多元化;技術上,包括3D投影技術、聲源庫的完善都需要從業者合力推動;至于文創周邊、影視等各種商業變現的衍生鏈條,目前還處于從0到1的階段。”

來源/集原美官方微博

那么,元宇宙是否會為虛擬偶像帶來新機會?王冉表示,在現實世界中,內容公司要想做成平臺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將自己做成迪士尼那樣的規模,要么團結起來共同搭建平臺。這兩種情況目前看來在中國都不太可能發生。現階段,這兩個可能性之外還有第三個機會,那就是元宇宙。元宇宙始于內容,而不是平臺。對內容公司來說,這是最好的消息。

王冉強調,對內容公司來說,成為元宇宙中平臺公司的核心是IP的體量和品質。只有超級大IP才有機會支撐起元宇宙的重要星系并以此為基礎構建起元宇宙。

“為了迎接元宇宙,內容公司需要做的事情包括:第一,項目選擇需要有所傾斜。第二,需要將影視內容以及與之相關的游戲內容、VR內容、線下娛樂、NFT內容看作一個整體。第三,學會用新的工具進行影視創作,這樣在與游戲銜接的時候會容易很多。第四,嘗試在影視作品中引入數字人。第五,傳統影視公司的人才結構需要調整。第六,加大影視內容配套游戲的研發投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公司的負責人必須愿意在頭腦中清內存、獲新知、從零開始學習新東西。”

易觀分析互娛行業資深分析師廖旭華表示,暫時還沒有看到有大型公司發揮行業領軍作用,務實地探索元宇宙,所以并不適合普通內容創作者或者以業務發展為目的的中小型公司參與。“現階段就像是2016年的VR/AR,泡沐在資本市場,只有等泡沫破滅之后,才適合業務團隊進場。”

廖旭華認為,目前大多數品牌的行為可以理解為蹭元宇宙概念的一種營銷手段。“虛擬形象是品牌IP塑造的其中一部分,但是一個IP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要有內容的支撐,無論是文娛IP還是品牌IP,這個IP本身的故事基礎和所表達的內涵才是最重要的,而要擁有動人的內容是非常困難的。”

廖旭華強調,不管是品牌還是互聯網公司,都需要基于某種內涵,以虛擬形象為物料之一,輔以豐富且長期的運營、內容輸出和消費者互動。

“現在大部分IP連現實的粉絲群體都沒有,更別談進軍元宇宙了。”

參考資料:

《中金研究:虛擬人風潮漸起,觸摸未來》,來源:中金公司

《2021年元宇宙報告》,來源: 易凱資本。

*文中王夢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搭上“谷愛凌”,“柳夜熙們”站上風口?

看上去很美好。

文|燃次元 張 琳 曹 楊

編輯|曹 楊

從“永不塌房”的藝人到頻頻亮相北京冬奧會,作為元宇宙細分賽道之一的虛擬數字人又火了一把。

2月7日,即谷愛凌摘得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金牌的前一天,她的數字分身Meet GU驚喜現身咪咕演播室,而Meet GU也是中國移動咪咕視頻推出的首個體育數字達人。

圖/Meet GU海報,來源/中國移動官方公眾號

除了Meet GU,在本屆冬奧會上,包括百度、騰訊等在內的互聯網大廠的虛擬數字人也紛紛亮相。如百度智能云AI手語主播、騰訊3D手語數智人“聆語”,以及AI氣象服務虛擬人“馮小殊”均正式上崗。由智譜AI、凌云光和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的“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也于2月5日在北京衛視正式上崗。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虛擬數字人的形象、表情、表達力和理解力在逐步比擬真人。虛擬數字人能建立新的數字形象IP,甚至有可能成為未來數字世界的一種重要業務形態。

實際上,數字人的概念很早就已經出現,如果從與真人相似的程度來區分,最早的是二次元形象,之后便是各類虛擬人物形象,如今最火的則是虛擬數字人。在“萬物皆可元宇宙”的當下,它也擁有了一個新的概念,“Metahuman”。

2021年10月31日,虛擬人物柳夜熙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條作品正式宣布出道。公開資料顯示,僅憑這一條短視頻,柳夜熙便一夜漲粉百萬。截至燃財經發稿,柳夜熙在抖音用8條短視頻收獲了超860萬粉絲。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2022年江蘇衛視跨年晚會上,當虛擬人“鄧麗君”與周深“同臺合唱”時,網友們歡呼淚目的同時,其背后的技術和特效也再次驚嘆了網友。

虛擬數字人的魅力同樣深深吸引了互聯網巨頭。如,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產業,網易已經連續投了6家虛擬人相關公司,索尼計劃推出五十多名虛擬偶像。除此之外,各大品牌也看到了虛擬IP新的可能,紛紛推出虛擬代言人。

一時間,虛擬達人、虛擬主播、虛擬KOL、虛擬主持人、虛擬客服……在社交平臺上,各種虛擬形象隨處可見。

資本同樣對虛擬數字人興趣濃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虛擬數字人相關投資有16筆,融資金額從數百萬元人民幣到數千萬美元不等,其中不乏紅杉資本、GGV紀源資本、峰瑞資本、創世伙伴資本、萬象文化、網易資本、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在《2021年元宇宙報告》中,易凱資本提到Metahuman與游戲、VR/AR、社交、區塊鏈一起,成為公司布局元宇宙值得重點關注的細分賽道之一。

易凱資本副總裁馬鋼毅對燃財經表示,元宇宙目前還處于概念落地階段,但未來在人們認知的元宇宙理想形態中,每個人都將擁有屬于自己的數字人身份,因此外界會將虛擬數字人看做是現實和虛擬交互的身份入口。

馬鋼毅補充道,元宇宙將實現將更多的線下場景遷移到線上,追求更多的同時在線用戶數及更長的用戶使用時長,因此,海量的內容供給以滿足用戶的消耗是發展的必然,而海量的內容中,受人們喜歡的IP會成為新的流量集合體。

不過,虛擬偶像的打造,同樣需要優質的內容支撐,這背后,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投資經理王夢對燃財經表示,一位虛擬偶像的打造,背后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支撐,既需要技術,也需要內容和運營,“且目前來看,除部分優質虛擬偶像外,大部分已經面市的虛擬偶像都沒有激起市場太多的反響。”

“即使目前看上去很熱鬧,但這同樣將是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王夢強調。

01 虛擬偶像火了

1月30日,柳夜熙更新了出道以來的第8個作品,截至燃財經發稿,該作品點贊量近200萬,評論近5萬。

被調侃為“月更”的短視頻“卷王”柳夜熙,在2021年10月31日帶著“虛擬偶像”、“元宇宙”、“美妝”等標簽從抖音出道,上線3天漲粉230萬,并正式成為新晉虛擬美妝達人。

在柳夜熙作品評論區,有網友留言稱,“柳夜熙的出現簡直是降維打擊,內容行業已內卷至此了嗎?”更有大V美妝留言稱,“你干美妝博主吧我不干了。”抖音音樂人“JF”亦留言稱,“以后你拍短視頻吧,我不拍了。”而柳夜熙更被業內稱為2021年的“現象級”虛擬人。

截至燃財經發稿,柳夜熙僅發布了8條作品,最高點贊量360萬,妥妥的出道即巔峰。

不只是柳夜熙,同樣在社交平臺出道的還有柳夜熙的前輩AYAYI。2021年5月20日,AYAYI在小紅書正式出道,之后憑借著超高的顏值迅速在社交平臺刷屏。

2021年6月,AYAYI在自己的賬號發布了與陳偉霆的合照、7月受邀參加了LV“2021秋冬男裝限時空間”活動、9月參與了北京環球影城線下活動并入職阿里,成為天貓超品日的數字主理人,更是在12月出現在了保時捷中國的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廣告中。

圖/AYAYI,來源/小紅書 燃財經截圖

柳夜熙和AYAYI之外,據燃財經不完全統計,僅僅2020年和2021年走紅的虛擬數字人網紅還有“科技國風感”十足的華采少年虛擬人物“翎LING”、虛擬偶像團體A-Soul、虛擬脫口秀演員梅澀甜、虛擬記者小諍,以及虛擬主持人小漾、萬科集團年度優秀新人獎“崔筱盼”、《每日經濟新聞》的虛擬N小白和N小黑等。

值得一提的是,崔筱盼在2021年2月“入職”萬科集團財務部后,負責催辦的核銷率達到了91.44%。

截至發稿,上述虛擬數字人在其首發平臺少則擁有幾十萬粉絲,多則擁有數百萬。燃財經統計,柳夜熙目前已入駐抖音、小紅書、B站和微博等社交平臺,其中,抖音粉絲863.5w,獲贊2417.9w;翎Ling已入駐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均有發布作品,其中微博粉絲量62.3w,點贊22.5w;嘉然作為A-Soul團隊人氣最高成員,抖音粉絲213.5萬,B站粉絲160.1萬。

此前,清華大學的首位虛擬學生華智冰,憑借出鏡唱歌的視頻紅遍網絡,雖然隨后引起網友質疑,被認為是B站UP主魚子醬醬換臉視頻,但依然收獲了大量關注。華智冰之所以能夠“入學”清華,不單單是因為其專業技能,也是因為華智冰會與清華的師生產生交互,并與其建立更好的師生同學關系。

02 熱鬧的“虛擬人”市場

事實上,虛擬偶像并非新概念,此前提到虛擬偶像,大多數人的記憶還停留在日本的初代女王初音未來,近兩年火熱的虛擬主播A.I.Channel絆愛,這兩種形象主打的都是全息投影,形象更加二次元。

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指出,與初音未來、洛天依等虛擬偶像不同的是,現在的虛擬偶像出現了往更加真實的“數字虛擬人”方向發展的趨勢。如虛擬時尚主播A LING,讓很多人誤以為是真人,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2023年,中國虛擬偶像核心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核心產業市場規模已達34.6億元,預測2023年將達205.5億元,帶動周邊市場規模3334.7億元。另一組來自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當前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預計這個數字到2030年將達到2703億元。

千億的市場規模,自然也吸引了眾多玩家的入局。他們或推出自己的虛擬數字人形象,或通過收購的方式擁有虛擬偶像,也有的大廠在不斷打造虛擬人工具。

早在2018年,B站就已經開始布局虛擬主播領域。B站之外,2021年6月,騰訊互娛旗下NEXT Studios和新華社聯合打造數字記者小諍;9月,芒果TV推出虛擬主持人YAOYAO;10月湖南衛視發布虛擬主持人小漾。

除此之外,智聯招聘推出虛擬形象“小智”、阿里巴巴扶植虛擬主播助力內容電商,字節跳動通過入股的方式擁有了虛擬偶像團體A-SOUL、千萬元級別投資了AI虛擬人李未可。科大訊飛推出了虛擬人交互平臺、網易發布虛擬人軟件開發工具包“有靈”、百度推出智能語音搜索助理龔俊數字人。

2022年1月11日,美的旗下品牌華凌宣布,兩位虛擬偶像凌魂少女·涼然、凌魂少女·暖沁入職成為其數字化新員工。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網易已經連續投了6家虛擬人相關公司,包括虛擬形象技術公司Genies、“元宇宙”社交平臺Imvu、打造虛擬交互式演唱會的美國直播公司Maestro、“微軟小冰”母公司紅棉小冰、虛擬偶像IP內容開發運營的次世文化。

2021年12月20日,小冰公司公布了數字孿生虛擬人技術,并聯合《每日經濟新聞》推出的N小黑、N小白。在上線70天間,無人識別它們并非真人。

資本對虛擬數字人的關注也逐年增長。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虛擬數字人相關投資有16筆,集中在虛擬數字人、虛擬偶像以及泛娛樂領域相關技術等公司;2020年全年相關投資共10筆,2019年全年相關投資共6筆。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指出,對于全球內容創作者來說,現在是一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刻。如果在現實世界中可以做出一個超級吸引人的故事,就應該將這個故事中的人物、道具、場景“NFT化”,而那些被“NFT化”了的人物、道具、場景很可能又會孵化和衍生出很多IP開發者完全預想不到的內容、游戲、應用和價值。

馬鋼毅對燃財經表示,無論互聯網的形態如何變化升級,不變的依舊是對優質內容和好IP的追求,有影響力的虛擬人物IP在現階段可以發揮形象代言、虛擬主播等商業價值,在未來的元宇宙階段,可能會通過虛擬人物串聯起新的更大的內容世界,也會擔負其線上化遷移用戶的職能,因此成為內容公司叩響元宇宙的敲門磚。

王冉強調,未來所有現實世界的IP擁有者都不能、也不應忽視這些IP在元宇宙中的商業潛力;所有重要的IP都必須是“跨宇宙”的。

張書樂表示,布局虛擬數字人,事實上是將人工智能人格化,考驗的是布局者的實力和勇氣。“一來可以更容易讓大眾理解自己的技術;二來人格化的虛擬數字人也可以成為一個品牌形象展示,類似品牌代言人以及此前出現的虛擬偶像,只不過虛擬數字人的人設會隨著技術迭代而不斷豐滿,其可能展示的技術實力也比單純的營銷路數更強。”

如張書樂所說,公開資料顯示,已經推出虛擬代言人的品牌包括但不限于花西子推出同名虛擬代言人“花西子”;麥當勞推出“開心姐姐”;歐萊雅打造“歐爺”、“萊姐”作為品牌的虛擬代言人。奈雪的茶更是在6周年生日活動中官宣了虛擬代言人,推出線上NFT數字藝術品,并聲稱要進軍元宇宙。

03 打造虛擬偶像絕非易事

接連出圈的虛擬偶像,在備受追捧的同時,也出現了質疑聲。究竟是“風口”已至,還是一時風光?

首先,虛擬偶像的研發和運營的高成本,就足以勸退一大部分品牌和企業。馬鋼毅表示,一些品牌推出的虛擬形象并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IP,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持續運營,想要打造一個成功的虛擬偶像,需要不斷地輸出內容,與用戶建立黏性,這也就意味著成本需要持續增加。

誠如馬鋼毅所言,虛擬偶像打造背后的成本極高。柳夜熙背后團隊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推出“柳夜熙”之前的半年多時間,研發成本、人員成本、技術成本等投入遠超百萬,而服務于柳夜熙背后的大中臺團隊有150余人。

同時,伴隨著高成本同時出現的,還有變現難的問題。即便是頂流洛天依,也是花了6年時間才實現盈利。根據B站董事長陳睿公開的數據,2019年B站有超過32000名虛擬主播開播,但成功出圈能夠真正變現的卻屈指可數。新京報報道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18日,B站相對有關注度的3472個虛擬主播中1827人當月營收0元。

張書樂對燃財經表示,虛擬偶像如何破圈,從小眾領域拓展到大眾視野之中,是其目前最大的難題。“國外的初音未來、中國的洛天依盡管都有一定成績,但距離形成產業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人設上,目前大部分虛擬IP的個性也較為單薄,大多就是吃貨、萌蠢、歌姬等標簽,缺乏立體性和多元化;技術上,包括3D投影技術、聲源庫的完善都需要從業者合力推動;至于文創周邊、影視等各種商業變現的衍生鏈條,目前還處于從0到1的階段。”

來源/集原美官方微博

那么,元宇宙是否會為虛擬偶像帶來新機會?王冉表示,在現實世界中,內容公司要想做成平臺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將自己做成迪士尼那樣的規模,要么團結起來共同搭建平臺。這兩種情況目前看來在中國都不太可能發生。現階段,這兩個可能性之外還有第三個機會,那就是元宇宙。元宇宙始于內容,而不是平臺。對內容公司來說,這是最好的消息。

王冉強調,對內容公司來說,成為元宇宙中平臺公司的核心是IP的體量和品質。只有超級大IP才有機會支撐起元宇宙的重要星系并以此為基礎構建起元宇宙。

“為了迎接元宇宙,內容公司需要做的事情包括:第一,項目選擇需要有所傾斜。第二,需要將影視內容以及與之相關的游戲內容、VR內容、線下娛樂、NFT內容看作一個整體。第三,學會用新的工具進行影視創作,這樣在與游戲銜接的時候會容易很多。第四,嘗試在影視作品中引入數字人。第五,傳統影視公司的人才結構需要調整。第六,加大影視內容配套游戲的研發投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公司的負責人必須愿意在頭腦中清內存、獲新知、從零開始學習新東西。”

易觀分析互娛行業資深分析師廖旭華表示,暫時還沒有看到有大型公司發揮行業領軍作用,務實地探索元宇宙,所以并不適合普通內容創作者或者以業務發展為目的的中小型公司參與。“現階段就像是2016年的VR/AR,泡沐在資本市場,只有等泡沫破滅之后,才適合業務團隊進場。”

廖旭華認為,目前大多數品牌的行為可以理解為蹭元宇宙概念的一種營銷手段。“虛擬形象是品牌IP塑造的其中一部分,但是一個IP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要有內容的支撐,無論是文娛IP還是品牌IP,這個IP本身的故事基礎和所表達的內涵才是最重要的,而要擁有動人的內容是非常困難的。”

廖旭華強調,不管是品牌還是互聯網公司,都需要基于某種內涵,以虛擬形象為物料之一,輔以豐富且長期的運營、內容輸出和消費者互動。

“現在大部分IP連現實的粉絲群體都沒有,更別談進軍元宇宙了。”

參考資料:

《中金研究:虛擬人風潮漸起,觸摸未來》,來源:中金公司

《2021年元宇宙報告》,來源: 易凱資本。

*文中王夢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通海县| 淮北市| 高陵县| 吉安县| 绥中县| 延安市| 通辽市| 临江市| 湖南省| 泸州市| 温宿县| 专栏| 临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左云县| 永清县| 陕西省| 保靖县| 淮阳县| 邢台县| 临湘市| 兴业县| 宜城市| 霍邱县| 呼伦贝尔市| 瓦房店市| 木里| 吴旗县| 蚌埠市| 密云县| 富民县| 遂溪县| 乾安县| 邛崃市| 阜阳市| 松桃| 建宁县| 阳城县| 合作市|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