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傳媒大學
編輯|智東西內參
2021年3月,國家將虛擬數字技術的發展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現虛擬數字技術創新已成為今后我國實現產業創新和技術強國的必經之路。
同時,元宇宙概念下的虛擬數字人崛起。演唱會、綜藝、代言、走秀、脫口秀、短劇、直播“十八般武藝”的虛擬數字人吸引了數以億計流量關注、企業聚焦、資本追逐。疊加疫情下國人對數字生活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智能手機和消費級VR硬件的應用,虛擬數字人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中國傳媒大學的報告《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報告》,以從虛擬員工、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來劃分,評價當前虛擬數字人的影響力。
01.元宇宙核心資產,“第二人生”無限想象
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中創造了兩個概念:元宇宙(Metaverse)和虛擬分身(Avatar)。“虛擬分身”在中國發展至今,擁有了更廣泛的稱呼:“虛擬數字人”(Metahuman),被視為未來人們進入虛擬“元宇宙”的入口。
從技術層面看,虛擬數字人(Metahuman)可以理解為是通過計算機圖形學、語音合成技術、深度學習、類腦科學、生物科技、計算科學等聚合科技(Converging Technologies)創設,并具有“人”的外觀、行為、甚至思想(價值觀)的可交互的虛擬形象。
從未來媒體形態和服務模式看,聚合科技帶來語義傳播與無障礙傳播的新空間,由此誕生的虛擬數字人將作為新媒介角色,廣泛應用在元宇宙新生態中,擔任著信息制造、傳遞的責任,是元宇宙中“人”與“人”、“人”與事物或事物與事物之間產生聯系或發生孿生關系的新介質。
▲虛擬數字人的三個特征
虛擬數字人的分類有多種,技術上可以分為智能驅動、真人(中之人)驅動兩大類。應用上則包括了身份型(如真人虛擬分身)、服務型(如虛擬員工)、表演型(如虛擬偶像)三大類。
隨著計算機圖形學、深度學習、語音合成、類腦科學等聚合科技的進步,虛擬數字人正逐步演進成為新物種、新媒介,越來越多的虛擬數字人正在被設計、制作和運營,應用場景得到了極大的擴展,應用價值正逐步被發掘,激活了元宇宙生態,將成為未來人類進入元宇宙的重要載體。
1、重構內容生產模式,極大提升數字內容生產效率和質量。云游戲、影視制作、虛擬娛樂、虛擬主播等領域已經廣泛應用虛擬數字人,基于更成熟的軟硬件一體化技術,從建模、驅動、渲染、剪輯、合片等流程逐步實現自動化、實時化和智能化,相比真人表演有更自由的發揮空間,創作內容和延展空間得到釋放,創作者之間可以在線協作、高效協同,大幅提升內容制作效率,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
2、重新定義粉絲經濟,助力品牌傳播快速出圈。品牌代言、虛擬演唱會、虛擬直播等已經成為虛擬偶像、虛擬主播的主流應用場景。虛擬偶像的人設、言行等由品牌方掌握,比真人明星的可控性、安全性更強,還可以延展應用在元宇宙中更多元的虛擬場景,實現多圈層傳播,虛擬偶像IP化將成為流行趨勢,粉絲經濟在快速崛起。
3、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抓手,助力企業生產經營提質增效。虛擬數字人在傳媒、教育、金融、醫療、體育等領域將得到愈加廣泛的應用,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業生產經營提質增效。例如虛擬主播可以“全年無休”、24小時實時播報新聞;虛擬手語主持人可以緩解真人手語主持人稀缺問題,有效解決聽障人士溝通難題;虛擬員工則可以扮演客服、導游、助手等功能性角色,不僅提高效率,還具有陪伴、關懷等外延性價值。
4、元宇宙的核心數字資產,承載著“第二人生”的無限想象。虛擬數字人將成為元宇宙最核心的交互載體和入口,每個人都可能用虛擬分身進入元宇宙,沉浸式體驗游戲、娛樂、社交、教育、運動等數字化內容,開啟“第二人生”,追求更真實、更理想的自我。未來,虛擬數字人將擁有法定數字身份,并與個人數字資產進行綁定,確保個人利益和資產安全。
02.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
通過打造集“智能內容創作、智能內容加工、智能內容運營、智能內容推薦、智能內容審核”為一體的內容生產平臺,智慧型全媒體的多模態傳播體系逐漸形成。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權威媒體,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虎牙、愛奇藝等視頻平臺為虛擬數字人的展示及運營提供了舞臺。人們越來越多地在媒體上見到虛擬現實和虛擬數字人的呈現畫面,多模態融合的文化敘事,將5G與VR/AR技術、虛擬場景與現實舞臺相結合提升媒介沉浸感和創造媒介體驗新模態。
其中,虛擬偶像擁有眾多粉絲,在傳播影響力指標上表現出色;金融、零售、地產等企業推出的虛擬員工,在技術、營銷等上持續投入,創新力指標表現亮眼;媒體與個人是虛擬主播的“兩類”實踐者,媒體為專業化團隊,在虛擬主播的智能化、公共服務價值上貢獻多;而數以萬計的個人虛擬主播,則重點貢獻了各類創新服務。
在《2021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調研》中,用戶最關注的特征調研中:60%以上的用戶最關注虛擬偶像的是“外形好”、“作品好”;66%的用戶關注虛擬主播的“主持有特點”,69%的用戶在意主播的“特色性格、人設”;虛擬員工最被在意的是服務性,50%的用戶認為“技術強”、“跨界合作與服務”很重要。調研同時顯示,80%的用戶目前愿意為虛擬偶像的花費在千元以下,“隱私安全”是用戶對虛擬數字人最大的擔憂。
虛擬員工將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成為企業的重要數字化資產。“每個企業都擁有虛擬員工”將成趨勢;虛擬主播將持續媒體運營及個人虛擬up主的“兩類”參與態勢;身份型虛擬數字人,即“虛擬分身”將成虛擬數字人的爆發點。
▲總體指數展示
▲虛擬偶像
▲虛擬主播
▲虛擬員工
▲中國虛擬數字人應用關鍵詞圖譜
1、虛擬員工
在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入虛擬數字員工,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從用途上,不同類型的企業在虛擬員工應用上存在很大差異。目前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偶像型。將虛擬員工打造成企業品牌IP,有獨特的人設、偶像型外表和品牌內涵,對外展現企業品牌形象,主要用于品牌營銷;
二是服務型。為客戶提供相對標準化、智能化的客戶服務,以替代重復性的人工作業,并且7*24小時在線,顯著提高了服務效率,如智能虛擬客服,相關數據顯示,理想情況下可以替代90%以上的人力;
三是專家型。在傳媒、醫療、教育等專業領域,通過深度學習、語音合成、多模態人機交互等訓練,虛擬主播、虛擬心理醫生、虛擬手語主持人、虛擬教師等角色將越來越成熟,尤其是隨著VR/XR的廣泛應用,可提供實時、智能、個性化的沉浸式服務。
▲虛擬員工影響力指數玫瑰圖
由于行業差別,目前每家企業的虛擬員工均需要個性化定制,導致制作和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未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虛擬員工將發揮實時在線、智能驅動、外形可塑等優勢,在越來越多崗位上發揮更大的實用價值。
(1)雙優生AIYA
▲C位出道的雙優生AIYA
傳播力:百信銀行AIYA在品牌親和力、品牌忠誠度及黨央媒及重點媒體報道率指標上,在虛擬員工中排名第一,遠高于平均水平。同時AIYA的多平臺點贊率位列第一,擁有很強的傳播正面率。
創新力:基于金融機構的科技能力,AIYA的IP自主性和IP創新性中的技術指標部分,在虛擬員工中排名第一。在消費者創新性上,百信銀行AIYA雖然僅推出不足一個月,已經在目標消費者的年齡群體和區域群體中占領較大份額。
社會價值:AI虛擬品牌官、未來銀行業務探索者定位,讓AIYA的社會價值凸顯。
總體評價:AIYA是百信銀行在金融業內推出的首位“AI虛擬品牌官”,其2021年11月18日推出二次元版本,并在銀行業首發了NFT數字藏品,12月30日推出超寫實版本,并與央視虛擬主播小C進行互動出道。其整體推出時間短但影響力高,主要原因:一是創新能力強,通過銀行業領先的創意實踐,明晰的知識產權、自主技術、數字藏品應用等贏得高分;二是整體傳播高舉高打,通過黨央媒合作,贏得了傳播的高權重影響力,成為C位出道的“雙優生”。
(2)、哈醬:從品牌大使到“多棲”發展
▲哈醬
傳播力:2019年,哈醬以哈爾濱啤酒公益大使身份“出道”,隨后活躍于各個平臺上,孵化時間久、多元發展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粉絲,在品牌知名度(網絡提及率等)、品牌文化度(品牌情感聯想等)、品牌活躍度(媒體聲望表現等)方面表現突出。
創新力:哈醬后期的技術及運營與外部團隊合作,營銷創新上表現出色,但在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指標等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社會價值:哈醬作為上海市首位虛擬“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大使”,持續推廣“零酒駕”公益,將公益往年輕化方向發展,其社會價值同類排名居前。
總體評價:在短短兩年時間,從首位虛擬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大使、品牌公益大使,到國潮KOL、電競主播,再到近期的新身份“華納首位虛擬音樂藝術家”,酷女孩哈醬開始從企業的虛擬員工向“多棲藝人”發展 這拓寬了虛擬員工的運營思路,要讓更多品牌看到了打開元宇宙的新鑰匙。
2、虛擬偶像
2021年是國內虛擬偶像賽道驟熱的一年。因疫情等因素助推,年輕群體對“虛擬內容”的需求迅速增加,虛擬歌手、模特、演員、網紅、DJ、男團、女團,甚至明星的“虛擬分身”都紛紛上場。游戲、汽車、奢侈品等行業紛紛聯手虛擬偶像,加速這這個賽道的火熱與競爭。
虛擬偶像的運營類似真人明星,是商業化最好的虛擬數字人類型。主要分為表演型、時尚型、明星“虛擬分身”等幾類。表演型是最普遍的類型,以歌手、演員、DJ、脫口秀等為主,如洛天依、虛擬鶴追、A-Soul女團等;時尚型則主要以模特、網紅身份出現,以各類品牌的代言、“硬照”為主要傳播內容,如阿喜、AYAYI、Ask等。明星的虛擬分身則有兩種,一種是真人“掃描版”、一種是“創意版”,目前以后者居多。
報告組認為,未來明星的“虛擬分身”或將以特定年齡段的真人形象為主,如20歲、30歲、35歲的劉濤等。報告組同時認為,虛擬偶像將出現“多棲”現象,比如,“會捉妖的美妝達人”柳夜熙就橫跨了表演型、時尚型;還將出現“轉會”現象,在數字資產歸屬、技術團隊、運營團隊發生變化時,類似球員轉會的情況將時有發生。
▲虛擬偶像影響力指數玫瑰圖
年輕流量聚集、形象不易塌房、技術玩法新穎等優勢,讓各大短視頻平臺、企業對虛擬偶像“青眼有加”,是虛擬偶像繁榮發展的機會。但內容運營難、成本居高不下、專業人才缺乏等影響下,虛擬偶像運營的持續性也將迎來大考。
(1)、流量“明星”的天花板柳夜熙
▲柳夜熙
傳播力:柳夜熙在眾多平臺傳播力優勢明顯,各項數據指標遙遙領先。例如在品牌知名度(網絡提及率等)、品牌文化度(品牌親和力等)、品牌活躍度(媒體聲望表現等)、品牌忠誠度(品牌美譽度等)方面,眾多指標第一。同時在正面率(例如黨央媒及重點媒體報道率等)和點贊率方面,柳夜熙的各項數據指位居前列,傳播影響力綜合評分第一。
創新力:打造柳夜熙的創壹科技強調要做元宇宙版的迪斯尼、漫威,在IP自主性、創新性上擁有自驅力,在目標消費者營銷創新上表現良好。
社會價值:“會捉妖的美妝達人”定位,使得柳夜熙可以打造可持續的內容,并有精準的目標產業。
總體評價:僅用一條抖音視頻便火出了圈的柳夜熙,已然成為現在虛擬偶像流量的天花板,傳播影響力、創新力、社會價值三項指數都位列同類第一。作為一個兼具“賽博朋克和中式奇幻”風格的網紅IP,柳夜熙成為虛擬偶像賽道的一個標桿。
(2)登上春晚的二次元女孩兒洛天依
▲洛天依
傳播力:洛天依在品牌情感連接、主張達成上表現突出,位列虛擬偶像第一。媒體聲望表現、重點媒體報道上也名列前茅,但在營銷事件數量、網絡提及率上仍有提升空間。整體傳播力排名第五。
創新力:洛天依在知識產權、自主研發能力上均獲高分,但在同類IP中針對消費者的創新營銷表現仍有提升空間。整體創新力排名第四。
社會價值:作為“世界首位中文V家虛擬歌手”,洛天依的原創抗疫歌曲、公益歌曲等為她贏得了虛擬偶像社會價值第一。
總體評價:虛擬歌姬洛天依擁有清晰的定位、系統的運營思路、龐大的粉絲群體,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可盈利的虛擬偶像。2021年,洛天依出道九年,登上了多家衛視舞臺,并登上了牛年春晚,已然是“虛擬偶像的偶像”,但面對越來越多“才藝豐富”的超寫實虛擬數字人的挑戰,仍需持續創新運營。
3、虛擬主播
虛擬主播是融媒體技術的重要應用,是各大媒體的重要競爭領域。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國家級媒體,以及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澎湃新聞等地方媒體,搜狗、科大訊飛、騰訊、京東等企業都深度參與。此外,B站、抖音等平臺支持,企業或個人直播運營為主的虛擬主播數量龐大。
當前,虛擬主播的應用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數字主持人、數字記者為代表的“媒體虛擬員工”,其發展方向是7*24小時的隨時、隨地、可定制化的“私人專屬主播”;另一類則是企業或者個人運營的,以視頻平臺為陣地,以直播為主要手段的虛擬數字人,數量龐大。電商主播ViVi子涵,以及B站龐大的Vup都是虛擬主播。
技術躍進是虛擬主播發展的重要機遇,虛擬主播最容易實現“智能驅動”,但與此同時,目前媒體的虛擬主播技術借力多、自主少,需要關注、提升。“同質化競爭”是虛擬主播的重要挑戰,無論是專業媒體經營,還是企業或者個人運營的,其主持、直播功能雷同,要突出重圍則需要更強的內容策劃和運營能力。
▲虛擬主播影響力指數玫瑰圖
(1)、兩會C+真探央視網小C
▲央視網小C
傳播力:在各平臺傳播力上,“小C”在品牌知名度(網絡提及率等)、品牌文化度(品牌情感聯想等)、品牌活躍度(媒體聲望表現等)方面各項指標表現良好,正面率和點贊率較高。
創新力:在消費者創新性上,“小C”在目標消費者年齡群體和消費者區域群體兩項指標上,表現良好。但在IP創新性方面,尤其是技術指標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社會價值:作為人工智能技術和媒體行業深度結合的代表,“小C”一方面拉近了兩會新聞報道和讀者的距離,另一方面提升了傳統媒體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體現了人工智能與媒體行業的深度融合。
總體評價:甜美親切的虛擬數字人“小C”是央視網人工智能編輯部的“新成員”,小C成為央視網特別策劃“兩會C+真探”系列直播節目的當家主持,是媒體行業內首個直播連線采訪人大代表的“3D超寫實數字人” 。
(2)全球首個手語主播小聰
▲小聰
傳播力:“小聰”的品牌文化度(品牌情感聯想等)表現優秀,在品牌知名度(網絡提及率等)、品牌活躍度(媒體聲望表現等)和品牌忠誠度(品牌美譽度等)這些方面表現尚可,但是仍有進步空間。
創新力:創新力是“小聰”的優勢所在,IP自主性(自主知識產權等)各項指標達到滿分,IP創新性(技術指標等)和消費者創新性(目標消費年齡群體等)在同類產品中表現亮眼。
社會價值:“小聰”立足于搜狗虛擬數字人技術體系,將人工智能與聽障者手語翻譯相結合,可以緩解手語主持人培養難題,使得聽障人士不再是被遺忘的邊緣化群體,社會力評分位居同類第一。
總體評價:2021年5月19日推出的“小聰”是全球首個手語AI合成主播,其手語表達為深度學習的產物,在視頻媒體中擁有廣泛的使用價值。“小聰”基于《國家通用手語詞典》,能夠實現健聽人語言與聽障者手語語言的機器翻譯能力,還可以完整實現手控信息及非手控信息的表達,通過機器翻譯生成手語表征信息,覆蓋手部動作、面部表情、口動唇動等多個維度。
智東西認為,虛擬數字人的大量涌現,是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大背景而來的。在元宇宙這個無所不包的終極世界中,核心要素非虛擬數字人莫屬,它將成為連接真人與虛擬場景的最佳手段。短期內,虛擬數字人雖然不會在各行各業被大規模地使用,但在特定的場景下會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