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曾仰琳
近日,北京中關村銀行和遼寧振興銀行發布公告稱將停辦現金收付業務。
北京中關村銀行在公告中指出,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經向有關監管部門報備,將于2022年4月1日起停辦現金收付業務,停辦渠道包括營業網點柜面和該行 ATM 機自助渠道。
遼寧振興銀行公告稱,經主管人民銀行批復,從2022年3月1日起,停辦柜面現金存取款、零錢兌換、殘損幣兌換、ATM存取款等現金業務。
對于停辦柜面和ATM現金業務的原因,北京中關村銀行公告提出,“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大線上業務發展力度”, 遼寧振興銀行則表示“為集中資源提升電子銀行的服務能力”。這背后釋放出兩家民營銀行線上化、數字化轉型的信號。
目前,我國共有19家民營銀行,其中沒有線下網點、可以異地展業的互聯網銀行僅有4家,包括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億聯銀行。
當前,還有哪些民營銀行可以支持線下現金收付業務?
界面新聞記者通過電話咨詢各銀行客服后發現,溫州民商銀行、湖南三湘銀行、 上海華瑞銀行、安徽新安銀行、武漢眾邦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山東藍海銀行、梅州客商銀行、江西裕民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等11家目前還可以在柜面和ATM渠道辦理現金業務。
除北京中關村銀行和遼寧振興銀行,以及4家互聯網銀行外,重慶富民銀行、福建華通銀行兩家民營銀行目前同樣不支持現金存取業務。
一位民營銀行從業者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北京中關村銀行和遼寧振興銀行停辦柜面和ATM的現金存取業務,此舉意在申請互聯網銀行的資質。當前,由于民營銀行“一行一店”模式和監管禁止異地展業的規定,除允許全國展業的4家民營銀行外,其他銀行的業務擴張都受到限制。
2020年四季度以來,監管部門不斷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第三方平臺以及異地吸收存款的行為。監管的新規為互聯網存款業務戴上“緊箍咒”,民營銀行、中小銀行失去了重要的線上攬儲渠道。
2021年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對中小銀行明確提出“嚴控跨區域經營”等要求。
據了解,沒有在監管備案、沒有獲得互聯網資質的民營銀行是按照城商行的標準進行監管。因此,此類民營銀行的業務范圍僅限于線下網點所在地。
針對是否有申請互聯網銀行資質的計劃,界面新聞記者聯系北京中關村銀行和遼寧振興銀行。對此,北京中關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對此事暫不回應。截至發稿前,遼寧振興銀行暫無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中關村銀行和遼寧振興銀行均在2017年開業。其中,北京中關村銀行注冊資本40億元,由用友網絡、碧水源、光線傳媒、東方園林、東華軟件、華勝天成、東方雨虹、數知科技、鼎漢技術、旋極信息、恒泰艾普等11家中關村知名上市公司共同發起設立。遼寧振興銀行由沈陽榮盛中天實業、沈陽天新浩科技、沈陽啟源工業泵研究所、沈陽金聯邦醫療器械、沈陽智通融網絡科技五家企業發起設立,注冊資本20億元。
上述2家民營銀行線上化、數字化轉型并非孤例,此前界面新聞曾報道,天津金城銀行在大股東易主為360后,目前也正面臨經營方向的挑戰,大幅縮減了線下對公業務條線人員規模,意在發力零售、小微業務。
金城銀行在2020年報中還提到,2021年該行將依托股東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領域優勢,加快實現向互聯網銀行模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