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長視頻不應該再把“短視頻”當敵人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長視頻不應該再把“短視頻”當敵人

長視頻平臺的困境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互聯網指北 丹尼爾

編輯|蒲凡

2月9日,抖音駐今日頭條的官方賬號發布一則消息,回應了之前有關抖音上出現《長津湖》內容的爭議。

抖音官方核查表示,平臺上出現的《長津湖》相關內容是制片方博納影業與抖音合作推出的內容,而且視頻總計時長只有六分鐘,素材也是來自相關歷史資料和宣傳片,并且因為播放量極高,出品方與平臺賓主盡歡。

這不是抖音第一次遭遇長視頻平臺的鐵拳了,在早些時候,騰訊視頻就曾經起訴抖音,要求其下架熱播劇《掃黑風暴》有關的全部內容,但抖音方面表示,這也是劇集出版方與抖音的合作推廣項目。

再往前倒騰一下,去年4月,長視頻網站更是拿出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架勢,17家影視行業協會、54家影視公司、5家視頻平臺再次聯合發布保護影視版權《倡議書》。

這件事的源頭來自于當時的熱播劇《小舍得》,有不少短視頻用戶在平臺上發布了多段截取自電視劇的短視頻,“集錦式”追劇,還有不少以影視解說為主的用戶,使用劇中素材,加上自己的解說,迅速劇透給觀眾。有的解說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4-500萬。

這場圍攻活動的《倡議書》主要內容就是呼吁大家保護版權,抵制短視頻平臺上未經授權的影視劇剪輯。

(圖片來源:騰訊網)

雖然看起來冠冕堂皇,但網友并不買賬,有人認為這是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利用維護版權之名實現壟斷,有人認為如果沒有短視頻的電影解說為自己排雷,自己寧可不看影視劇。

不管網民們如何表態,從這將近一年的時間線來看,長視頻與短視頻的激戰仍將繼續。

長視頻平臺對于影視劇剪輯和解說如此耿耿于懷很好理解,從優酷、騰訊、愛奇藝等著名傳統長視頻平臺的角度來看:我們辛辛苦苦買下了影視劇的版權,卻被短視頻平臺拿去作為素材二次創作,更可氣的是,不少剪輯后的短視頻播放量一路飄紅,甚至超過了版權方的播放量。

而且短視頻碎片化的時間利用、簡潔明了強刺激的內容屬性,也讓更多人懶得去觀看完整劇集,而是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個解說就算追完,進一步造成了版權方的用戶流失,惡性循環。

其實,優愛騰等長視頻平臺以版權為由的邏輯看上去成立,然而,從結果來看,長視頻平臺針對短視頻的圍追堵截并沒有讓自身的處境有何改善,優愛騰依舊處于虧損狀態,而愛奇藝去年年底更是爆出了裁員40%的新聞。

長視頻平臺的困境到底出在了哪里?

21世紀的頭十年是一個傳統媒體余威尚在,新生媒體生機勃勃的十年。

彼時電視仍然是視聽方面的扛把子,雖然土豆和優酷在2005年左右先后成立,但當時中國的網民人數尚不到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土豆的口號“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聽著就帶有小眾文藝青年的氣質。

同當時的電視相比,網絡視頻的好處就在于具有自主選擇性,想看哪個看哪個,想看多久看多久,于是眾多視頻網站也開始蠻荒生長的時代。

如果你對那個時代的視頻網站還保有記憶,那么你一定會知道,彼時是沒有版權保護可言的,眾多美劇、英劇隨手一搜就是,就連版權流氓迪士尼的電影全集也能在優酷等視頻網站上找到,據說國外的片方曾經找到過國內的視頻網站,但網站表示,那些劇集都是“熱心用戶”上傳的,我們也防不勝防。

可以看到,如今國內的長視頻網站,在當初幾乎都沒把版權當回事。

進入2010年代后,互聯網環境越發成熟,公然播放盜版以吸引用戶的方法顯然不再適合視頻網站,于是2011年開始,版權大戰開始上演,只不過當時的三大巨頭還不是優愛騰,而是優酷、土豆和搜狐。

(2011年的互聯網視頻產業格局)

三巨頭之爭讓版權費用一路走高,2011年的爆款劇《甄嬛傳》單集價格達到了30萬,引來媒體的一陣驚嘆,但如果媒體知道幾年后的單集價格,恐怕要驚掉了下巴。

隨后幾年,視頻網站的格局天翻地覆,優酷和土豆合并,搜狐因為種種原因掉隊,而百度支持的愛奇藝和騰訊旗下的騰訊視頻同優酷形成了新的三分天下。

2014年,隨著流量明星時代的開啟,資本大量涌入影視行業,行業開始了一段畸形競爭,大量粉絲基數大,但演技欠佳的演員涌入業內,因為電視劇一般根據集數賣錢,所以為了多賺錢,也無限制的抻長集數,導致注水劇橫行。

而迫切需要流量明星來提升播放量的視頻網站也不惜重金,引進影視劇,2017年的《如懿傳》單集版權費用已經達到了900萬,而當年平均的單集版權費同2006年相比,暴增了6000倍。

雖然當時的市場看似花團錦簇,但因為作品質量欠佳,大多數觀眾在受騙多次之后都長了記性,而參與了版權大戰的幾大視頻平臺則元氣大傷。

2018年,國家連續出臺政策,治理影視行業亂象,慢慢地,天價版權也開始得到控制,長視頻網站也逐漸從零和博弈轉向了合作競爭,比如采用“頭部劇集置換”策略,根據質量、用戶喜好、體量等多重因素進行考量,由獨播轉為拼播。

此外,各平臺也根據自身調性,推出了一部分優質的原創綜藝和劇集等。

可盡管如此,過去幾年的過度燒錢不可能通過短時間回血,所以長視頻網站目前仍舊處于虧損狀態。

從長視頻這十幾年的發展來看,他們從不是版權保護的道德楷模,起家時靠盜版資源原始積累,反對“過度版權保護”, 在版權保護逐漸重視后,幾大長視頻平臺又憑借自身的資本優勢,買斷上游版權,意圖造成壟斷。而如今的虧損和曾經的劣幣驅逐良幣也有重大關系。

無法盈利更像是操作不當而咎由自取,把火撒到短視頻平臺顯然并不公允。

除了歷史積弊外,長視頻平臺的盈利模式也一直為人所詬病。

優愛騰三家的盈利模式非常單一,一手收取廣告商的廣告,另一手收會員費,而會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權就是:免廣告。

這也讓這種收費模式陷入了一個十分詭異的境地:廣告商出錢為了讓自己的品牌露出,而會員出錢為了讓他的品牌不露出,總之總有一頭在吃虧。

在2019年左右,幾大視頻平臺為了增加收入,進行了極具爭議的騷操作——會員超前點播,即會員想要看最新更新的劇集,需要付每集3塊的額外費用。

這種“VIP中P”的套路雖然短期在某個別劇集上大幅增加了收入,但引來如潮惡評,中消協在官網發文,希望視頻網站“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

2020年,北京互聯網法院就《慶余年》超前點播一案做出宣判,認定這種二次消費構成違約。

如果說越來越重視版權的中國觀眾樂于為支持正版而充會員,那么“正版費用,盜版享受“則讓很多人對長視頻網站更加失望。

如果你細心對比幾家長視頻網站上的電影時長與官方給出的時長,你就會發現視頻平臺幾乎對全部的外語片甚至老港片進行了刪減和改動,我春節期間在優酷上重溫了張國榮和袁詠儀主演的《金玉滿堂》,中間就刪掉了三分鐘內容,導致該段落的起承轉合非常突兀。

比剪刀手更加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擅自更改結局,春節前有人發現1999年的經典電影《搏擊俱樂部》在騰訊視頻上居然被加了一段字幕,將結局改成了另一個走向,尼古拉斯-凱奇的代表作之一《戰爭之王》也沒能幸免于難。

這次更改結局不僅傳到了外網,引發圍觀,也讓很多人質疑長視頻網站的影視質量,畢竟沒人想要交了飯錢之后,吃缺斤短兩的飯。

如果說曾經的長視頻網站的規劃是:先用資源留住用戶,等用戶達到一定規模后,培養其付費習慣,然后完成收割。

那么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就徹底打亂了這個計劃,當年土豆網初立的時候喊出的slogan是“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十年后,土豆網已經昨日黃花,但黑色幽默的是,這一個口號由短視頻平臺實現了。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草根人群可以實現“成名15分鐘”,一部智能手機就能拍出一部幾十秒的小短劇,其人力成本、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都是長視頻平臺無法比擬的。

就如同當初電視的話語權讓渡給互聯網一樣,這次話語權從精英到草根的再次轉移很快給短視頻網站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佳木斯的老四、朱一旦(以及后來出走并投身中篇視頻的張策)、張金條等不是影視專業人士但才華橫溢的人獲得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原來是快遞員、公司老板、員工的他們很快獲得了巨量的擁躉。

包括開頭提到的影評劇評類短視頻,“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真的會成為“票房”“收視率”的最大元兇嗎?這顯然是一個本末倒置的設問,甚至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和影視產業相輔相成,是市場主動選擇的一個結果:

在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注意力爭奪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長達半小時以上的視頻觀看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奢侈的時間分配,而影視劇質量的良莠不齊導致很多觀眾在觀看一部影片時不知道質量如何,如果等看到一半才發現是個爛片,浪費的時間會給人帶來極強的挫敗感,所以電影解說也起到了一個甄別的作用。

有不少人都有自己信任的電影解說創作者,并在他的推薦下確定自己是否完成全片的觀看,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數據民主化的體現。

比如中國臺灣的谷阿莫,就曾經以輕松幽默的電影解說風靡中文互聯網,官方媒體《鄭州晚報》就對其曾有過這樣的肯定:當你沒時間看電影時,看谷阿莫的短片,配上詼諧的解說和影像剪輯,幾分鐘的時間便可以了解一部電影的梗概,還能精確地Get到笑點和槽點,比看影評什么的輕松多了。

當然2018年,包括迪士尼在內的五家影視公司將谷阿莫告上法庭,最終谷阿莫被判侵權成立。

所以打那之后,短視頻平臺也對侵權和二次創作之間的界限非常重視,僅在過去三個月,某頭部短視頻平臺就下架了影視侵權視頻338萬余條,封禁影視劇侵權賬號11039個。

同時,該平臺也表示:基于影視的“二創”內容,有用戶的創新與貢獻,也是用戶真實情感的表態。“二創”是新事物,應該鼓勵、支持。片方、用戶、創作者都有需求,不應假借維護版權的名義,將用戶的創作一棍子打死。

總之,長視頻想要通過版權來和短視頻搶蛋糕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短視頻產業的整體正規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從上述文章看來,歷史彎路、盈利受阻加上短視頻的圍剿,長視頻平臺的未來似乎略顯悲觀。

但只要中國人還有看影視劇的需求,長視頻就依然有機會,最近兩年大火的《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開端》等就說明了市場的潛力。

而且,在這個短視頻市場越來越大的時代,國外依舊有一些長視頻網站高歌猛進,外國同行的成功經驗雖然不能照搬,但依舊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曾經在2018年市值一度超越迪士尼,成為全球第一大媒體的網飛就是個很好的榜樣。雖然“個性化需求”、“內容為王”以及“挖掘待挖市場”是所有內容平臺的口號,但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而純用戶付費制度的網飛則做到了。

(去年火遍全球的《魷魚游戲》就出自網飛之手)

比如他們會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喜好設置劇集呈現方式(日本人喜歡特效字幕,波蘭人喜歡加上旁白解說);愿意為精品劇砸錢的同時尊重創作者,比如不用播放量向創作者施壓,為了不破壞敘事結構,寧可一口氣放完;再比如率先為視力障礙人士提供了可以聽的網飛。

2021年,網飛的凈利潤達到了51.16億美元。

所以,長視頻平臺如果想要突圍,與其把精力放在對短視頻的維權上,不如審視自身問題,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長視頻不應該再把“短視頻”當敵人

長視頻平臺的困境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互聯網指北 丹尼爾

編輯|蒲凡

2月9日,抖音駐今日頭條的官方賬號發布一則消息,回應了之前有關抖音上出現《長津湖》內容的爭議。

抖音官方核查表示,平臺上出現的《長津湖》相關內容是制片方博納影業與抖音合作推出的內容,而且視頻總計時長只有六分鐘,素材也是來自相關歷史資料和宣傳片,并且因為播放量極高,出品方與平臺賓主盡歡。

這不是抖音第一次遭遇長視頻平臺的鐵拳了,在早些時候,騰訊視頻就曾經起訴抖音,要求其下架熱播劇《掃黑風暴》有關的全部內容,但抖音方面表示,這也是劇集出版方與抖音的合作推廣項目。

再往前倒騰一下,去年4月,長視頻網站更是拿出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架勢,17家影視行業協會、54家影視公司、5家視頻平臺再次聯合發布保護影視版權《倡議書》。

這件事的源頭來自于當時的熱播劇《小舍得》,有不少短視頻用戶在平臺上發布了多段截取自電視劇的短視頻,“集錦式”追劇,還有不少以影視解說為主的用戶,使用劇中素材,加上自己的解說,迅速劇透給觀眾。有的解說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4-500萬。

這場圍攻活動的《倡議書》主要內容就是呼吁大家保護版權,抵制短視頻平臺上未經授權的影視劇剪輯。

(圖片來源:騰訊網)

雖然看起來冠冕堂皇,但網友并不買賬,有人認為這是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利用維護版權之名實現壟斷,有人認為如果沒有短視頻的電影解說為自己排雷,自己寧可不看影視劇。

不管網民們如何表態,從這將近一年的時間線來看,長視頻與短視頻的激戰仍將繼續。

長視頻平臺對于影視劇剪輯和解說如此耿耿于懷很好理解,從優酷、騰訊、愛奇藝等著名傳統長視頻平臺的角度來看:我們辛辛苦苦買下了影視劇的版權,卻被短視頻平臺拿去作為素材二次創作,更可氣的是,不少剪輯后的短視頻播放量一路飄紅,甚至超過了版權方的播放量。

而且短視頻碎片化的時間利用、簡潔明了強刺激的內容屬性,也讓更多人懶得去觀看完整劇集,而是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個解說就算追完,進一步造成了版權方的用戶流失,惡性循環。

其實,優愛騰等長視頻平臺以版權為由的邏輯看上去成立,然而,從結果來看,長視頻平臺針對短視頻的圍追堵截并沒有讓自身的處境有何改善,優愛騰依舊處于虧損狀態,而愛奇藝去年年底更是爆出了裁員40%的新聞。

長視頻平臺的困境到底出在了哪里?

21世紀的頭十年是一個傳統媒體余威尚在,新生媒體生機勃勃的十年。

彼時電視仍然是視聽方面的扛把子,雖然土豆和優酷在2005年左右先后成立,但當時中國的網民人數尚不到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土豆的口號“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聽著就帶有小眾文藝青年的氣質。

同當時的電視相比,網絡視頻的好處就在于具有自主選擇性,想看哪個看哪個,想看多久看多久,于是眾多視頻網站也開始蠻荒生長的時代。

如果你對那個時代的視頻網站還保有記憶,那么你一定會知道,彼時是沒有版權保護可言的,眾多美劇、英劇隨手一搜就是,就連版權流氓迪士尼的電影全集也能在優酷等視頻網站上找到,據說國外的片方曾經找到過國內的視頻網站,但網站表示,那些劇集都是“熱心用戶”上傳的,我們也防不勝防。

可以看到,如今國內的長視頻網站,在當初幾乎都沒把版權當回事。

進入2010年代后,互聯網環境越發成熟,公然播放盜版以吸引用戶的方法顯然不再適合視頻網站,于是2011年開始,版權大戰開始上演,只不過當時的三大巨頭還不是優愛騰,而是優酷、土豆和搜狐。

(2011年的互聯網視頻產業格局)

三巨頭之爭讓版權費用一路走高,2011年的爆款劇《甄嬛傳》單集價格達到了30萬,引來媒體的一陣驚嘆,但如果媒體知道幾年后的單集價格,恐怕要驚掉了下巴。

隨后幾年,視頻網站的格局天翻地覆,優酷和土豆合并,搜狐因為種種原因掉隊,而百度支持的愛奇藝和騰訊旗下的騰訊視頻同優酷形成了新的三分天下。

2014年,隨著流量明星時代的開啟,資本大量涌入影視行業,行業開始了一段畸形競爭,大量粉絲基數大,但演技欠佳的演員涌入業內,因為電視劇一般根據集數賣錢,所以為了多賺錢,也無限制的抻長集數,導致注水劇橫行。

而迫切需要流量明星來提升播放量的視頻網站也不惜重金,引進影視劇,2017年的《如懿傳》單集版權費用已經達到了900萬,而當年平均的單集版權費同2006年相比,暴增了6000倍。

雖然當時的市場看似花團錦簇,但因為作品質量欠佳,大多數觀眾在受騙多次之后都長了記性,而參與了版權大戰的幾大視頻平臺則元氣大傷。

2018年,國家連續出臺政策,治理影視行業亂象,慢慢地,天價版權也開始得到控制,長視頻網站也逐漸從零和博弈轉向了合作競爭,比如采用“頭部劇集置換”策略,根據質量、用戶喜好、體量等多重因素進行考量,由獨播轉為拼播。

此外,各平臺也根據自身調性,推出了一部分優質的原創綜藝和劇集等。

可盡管如此,過去幾年的過度燒錢不可能通過短時間回血,所以長視頻網站目前仍舊處于虧損狀態。

從長視頻這十幾年的發展來看,他們從不是版權保護的道德楷模,起家時靠盜版資源原始積累,反對“過度版權保護”, 在版權保護逐漸重視后,幾大長視頻平臺又憑借自身的資本優勢,買斷上游版權,意圖造成壟斷。而如今的虧損和曾經的劣幣驅逐良幣也有重大關系。

無法盈利更像是操作不當而咎由自取,把火撒到短視頻平臺顯然并不公允。

除了歷史積弊外,長視頻平臺的盈利模式也一直為人所詬病。

優愛騰三家的盈利模式非常單一,一手收取廣告商的廣告,另一手收會員費,而會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權就是:免廣告。

這也讓這種收費模式陷入了一個十分詭異的境地:廣告商出錢為了讓自己的品牌露出,而會員出錢為了讓他的品牌不露出,總之總有一頭在吃虧。

在2019年左右,幾大視頻平臺為了增加收入,進行了極具爭議的騷操作——會員超前點播,即會員想要看最新更新的劇集,需要付每集3塊的額外費用。

這種“VIP中P”的套路雖然短期在某個別劇集上大幅增加了收入,但引來如潮惡評,中消協在官網發文,希望視頻網站“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

2020年,北京互聯網法院就《慶余年》超前點播一案做出宣判,認定這種二次消費構成違約。

如果說越來越重視版權的中國觀眾樂于為支持正版而充會員,那么“正版費用,盜版享受“則讓很多人對長視頻網站更加失望。

如果你細心對比幾家長視頻網站上的電影時長與官方給出的時長,你就會發現視頻平臺幾乎對全部的外語片甚至老港片進行了刪減和改動,我春節期間在優酷上重溫了張國榮和袁詠儀主演的《金玉滿堂》,中間就刪掉了三分鐘內容,導致該段落的起承轉合非常突兀。

比剪刀手更加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擅自更改結局,春節前有人發現1999年的經典電影《搏擊俱樂部》在騰訊視頻上居然被加了一段字幕,將結局改成了另一個走向,尼古拉斯-凱奇的代表作之一《戰爭之王》也沒能幸免于難。

這次更改結局不僅傳到了外網,引發圍觀,也讓很多人質疑長視頻網站的影視質量,畢竟沒人想要交了飯錢之后,吃缺斤短兩的飯。

如果說曾經的長視頻網站的規劃是:先用資源留住用戶,等用戶達到一定規模后,培養其付費習慣,然后完成收割。

那么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就徹底打亂了這個計劃,當年土豆網初立的時候喊出的slogan是“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十年后,土豆網已經昨日黃花,但黑色幽默的是,這一個口號由短視頻平臺實現了。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草根人群可以實現“成名15分鐘”,一部智能手機就能拍出一部幾十秒的小短劇,其人力成本、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都是長視頻平臺無法比擬的。

就如同當初電視的話語權讓渡給互聯網一樣,這次話語權從精英到草根的再次轉移很快給短視頻網站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佳木斯的老四、朱一旦(以及后來出走并投身中篇視頻的張策)、張金條等不是影視專業人士但才華橫溢的人獲得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原來是快遞員、公司老板、員工的他們很快獲得了巨量的擁躉。

包括開頭提到的影評劇評類短視頻,“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真的會成為“票房”“收視率”的最大元兇嗎?這顯然是一個本末倒置的設問,甚至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和影視產業相輔相成,是市場主動選擇的一個結果:

在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注意力爭奪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長達半小時以上的視頻觀看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奢侈的時間分配,而影視劇質量的良莠不齊導致很多觀眾在觀看一部影片時不知道質量如何,如果等看到一半才發現是個爛片,浪費的時間會給人帶來極強的挫敗感,所以電影解說也起到了一個甄別的作用。

有不少人都有自己信任的電影解說創作者,并在他的推薦下確定自己是否完成全片的觀看,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數據民主化的體現。

比如中國臺灣的谷阿莫,就曾經以輕松幽默的電影解說風靡中文互聯網,官方媒體《鄭州晚報》就對其曾有過這樣的肯定:當你沒時間看電影時,看谷阿莫的短片,配上詼諧的解說和影像剪輯,幾分鐘的時間便可以了解一部電影的梗概,還能精確地Get到笑點和槽點,比看影評什么的輕松多了。

當然2018年,包括迪士尼在內的五家影視公司將谷阿莫告上法庭,最終谷阿莫被判侵權成立。

所以打那之后,短視頻平臺也對侵權和二次創作之間的界限非常重視,僅在過去三個月,某頭部短視頻平臺就下架了影視侵權視頻338萬余條,封禁影視劇侵權賬號11039個。

同時,該平臺也表示:基于影視的“二創”內容,有用戶的創新與貢獻,也是用戶真實情感的表態。“二創”是新事物,應該鼓勵、支持。片方、用戶、創作者都有需求,不應假借維護版權的名義,將用戶的創作一棍子打死。

總之,長視頻想要通過版權來和短視頻搶蛋糕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短視頻產業的整體正規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從上述文章看來,歷史彎路、盈利受阻加上短視頻的圍剿,長視頻平臺的未來似乎略顯悲觀。

但只要中國人還有看影視劇的需求,長視頻就依然有機會,最近兩年大火的《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開端》等就說明了市場的潛力。

而且,在這個短視頻市場越來越大的時代,國外依舊有一些長視頻網站高歌猛進,外國同行的成功經驗雖然不能照搬,但依舊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曾經在2018年市值一度超越迪士尼,成為全球第一大媒體的網飛就是個很好的榜樣。雖然“個性化需求”、“內容為王”以及“挖掘待挖市場”是所有內容平臺的口號,但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而純用戶付費制度的網飛則做到了。

(去年火遍全球的《魷魚游戲》就出自網飛之手)

比如他們會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喜好設置劇集呈現方式(日本人喜歡特效字幕,波蘭人喜歡加上旁白解說);愿意為精品劇砸錢的同時尊重創作者,比如不用播放量向創作者施壓,為了不破壞敘事結構,寧可一口氣放完;再比如率先為視力障礙人士提供了可以聽的網飛。

2021年,網飛的凈利潤達到了51.16億美元。

所以,長視頻平臺如果想要突圍,與其把精力放在對短視頻的維權上,不如審視自身問題,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泽库县| 丹阳市| 夏邑县| 洪洞县| 醴陵市| 峨眉山市| 原平市| 武胜县| 关岭| 南陵县| 来凤县| 广元市| 嘉鱼县| 永定县| 塔河县| 安达市| 稷山县| 玉树县| 梁河县| 社旗县| 高安市| 盘山县| 阿克| 旌德县| 辽宁省| 平利县| 马龙县| 四川省| 沭阳县| 罗城| 雷州市| 海盐县| 拉萨市| 分宜县| 忻州市| 阳东县| 建湖县| 房产| 巩留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