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媒匯財經 齊秋實
編輯|魏曉
人們常常能在街上見到的一家均價為20多元的麻辣燙,未來有可能要上市了。
近期,中國證監會披露: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目前進度已達接收材料階段,后續還有多個環節等待反饋和通知等。
這意味著,一旦獲得受理,楊國福麻辣燙將很快可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若是成功上市,將成為“麻辣燙第一股”。
據公司官網顯示,截止目前,楊國福麻辣燙的全國門店數已突破6000家。相關報道顯示,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這五國也有楊國福麻辣燙門店的身影。
在麻辣燙“江湖”中,能夠在門店數上與楊國福相匹敵的只有張亮麻辣燙,餐飲企業選擇擁抱資本已不再是新鮮事,此次楊國福麻辣燙沖擊上市,會對這塊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
改造四川特產的東北人
麻辣燙這種食品品類起源于長江之濱,最開始屬于川味菜品,而楊國福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從地理上來看,這兩個地方相隔萬里,那么楊國福是怎樣與麻辣燙發生聯系的呢?
楊國福,生于1970年,長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賓縣,15歲便已輟學謀生。在20歲左右時,楊國福投奔了在夜市擺小吃攤的姑姑,根據他日后的回憶,當時夜市里的一家名為“華辰快餐”的小餐館靠賣麻辣燙生意異常火爆,這讓賣烤肉串和鐵板魷魚的他羨慕不已。于是,楊國福開始收起了烤串生意,打算用賺到的錢去做麻辣燙。
麻辣燙本源自四川,這樣重麻重辣的口味并不適用于更大范圍內的東北人民,楊國福決定改良,做一種更適合北方人的麻辣燙底料。
在妻子的支持下,楊國福關門自研,他以骨頭熬制的高湯為底料,加入全脂乳粉和各種香料,幾經試驗后,終于研制出了一種獨特的麻辣燙底料。
2003年9月,楊國福在哈爾濱市的永和街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鋪——楊記麻辣燙。第二年,店鋪更名為如今廣為人知的“楊國福麻辣燙”。
楊國福的麻辣燙生意做得紅火,親朋好友見狀紛紛開始過來詢問并加入了這場麻辣燙創業大軍中,很快哈爾濱周邊便出現了幾十家麻辣燙店。后來,找上門來想要加盟的人越來越多,楊國福按照區域不同收取加盟費,加盟費最初從1000-3000元到后來的4900元-7900元不等,這為楊國福日后構建更大的麻辣燙版圖提供了第一桶金。
2007年,“楊國福”商標注冊成功,哈爾濱楊國福麻辣燙餐飲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并展開了特許加盟經營的業務。2009年,楊國福又對麻辣燙的售賣模式進行了一次改革,首創了“論斤稱重”的模式,即不再按照固定的價格進行一碗一碗的售賣,而是讓顧客根據自己的食量進行消費,這樣的做法后來成為了行業慣例。
就這樣,楊國福的麻辣燙生意開始進入到了發展快車道,先是門店遍布整個黑龍江省,后又延伸至了整個東三省乃至全國。
料將攪動市場
2019年年底,楊國福曾對外透露,當年公司整體營收預計將達到13億元,其中加盟費占兩成左右,其余多數營收來自于向加盟商供應調味品、食材、廚房設備和餐廳家具等。
楊國福更在2019年放出豪言,計劃五年之內,將楊國福麻辣燙的國內門店數增長到9000家,海外門店數拓展至1000家,集團整體營收達到100億元。
縱觀國內整個麻辣燙市場,楊國福的這一目標堪稱宏偉。因為除了勁敵張亮麻辣燙,還沒有第三個品牌的門店數突破1000家。
近年來,麻辣燙品類誕生了很多品牌,不少發家于東北,也有起源于上海、杭州和天津等地的。如2017年在上海成立的覓姐麻辣燙,至今開出了700多家門店;同樣發跡于魔都這座城市的小蠻椒麻辣燙,先后獲得了靠譜投、番茄資本、絕了基金等機構的多輪融資;定位于麻辣拌的小谷姐姐如今門店數也逾600家。
2014年-2017年,國內麻辣燙爆發了巨大的發展勢能。根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的數據顯示,2020年尚在營業的麻辣燙品牌有60%創立了近十年,其中2014-2018年這五年間占比最多。不過2018年后,麻辣燙新創品牌數量明顯開始下降,2020年因疊加疫情因素更是跌到了0.3%,為近十年來的最低。
有分析認為,在新入局者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楊國福麻辣燙選擇這時沖刺上市,或有刺激和拓展市場的考量。
有資料顯示,雖然目前楊國福麻辣燙的門店數已有6000余家,但楊國福麻辣工廠的承載量可以高達2萬家,這說明工廠還有不少可以釋放產能的空間。若是成功上市,這無疑會降低楊國福麻辣燙的募資成本、拓展其募資渠道,募到的錢可以用來大舉拓展門店數,最大化地利用到麻辣工廠的產能。
無論是此前楊國福對于拓展門店數的表態,還是如今公司謀求上市的資本動作,楊國福麻辣燙想要進一步快速拓張的意圖再明顯不過。這既會對競爭對手尤其是張亮麻辣燙帶來沖擊,后來勢必要做出一定的應對;又可能會使得一些楊國福將重點拓展城市的小店的生意變得不那么好做。
繞不開的食安問題
雖然楊國福已壯大至行業巨無霸,也展現出了發展雄心,但是食品安全卻是環繞在其頭上也是楊國福麻辣燙難以繞開的一個問題。
根據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在楊國福相關風險一欄中,光是關聯企業敏感輿情就達52條,其中不乏“存在食安問題”、“被通報”等字眼。
近到2021年7月,一個名為“內幕糾察局”的視頻博主通過暗訪楊國福麻辣燙的后廚,拍攝到了倉庫內食材被老鼠咬后仍繼續使用、廚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豬肺不清洗直接水煮等令人作嘔的畫面。
2021年,北京消協就食品安全問題列出了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名單,楊國福麻辣燙又因為多次被投訴卻屢教不改、被爆出過“湯料污穢不潔”、“湯汁里漂浮著蒼蠅”等問題而“榜上有名”。
食品安全問題會直接危及到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嚴重損害企業的社會信譽,在餐飲行業,能否過食安這一關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想要邁入更大資本市場的楊國福麻辣燙,更需要高度重視和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除了餐飲行業所存在的食品安全現象,謀求上市的楊國福未來的挑戰依然不容忽視。即便成功上市,楊國福麻辣燙依然需要處理如保持企業的持續盈利、高速擴張后的運營管理等諸多問題。
翻看過往案例,有一些成功上市的餐飲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并未獲得更大、更好的發展,有的甚至走了下坡路。上市只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個標志,如何才能利用好資本的力量是管理層需要長期面對的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