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觀察
2月9日,資生堂集團發布了其2021年(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財務數據。
截自資生堂集團財報
財報顯示,期內,資生堂集團實現銷售額1035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1億元),同比增長12.4%;營業利潤達4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同比增長177.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扭虧為盈,由2021年虧損11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增長至42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
其中,作為資生堂集團海外第一大市場的中國地區表現依舊亮眼,在全球業務總銷售額中占比達到26.6%,僅次于日本市場的26.7%。
資生堂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魚谷正彥在2022年1月的總裁寄語中指出,資生堂集團將實施以皮膚美容領域為中心的經營改革,今年將通過加強品牌創新和聚焦護膚品營銷動作,致力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回歸增長,以達到2030年成為美容護膚領域世界第一企業的目標。
中國市場賣了151億,未達預期
化妝品觀察梳理資生堂集團近年財報數據發現,2021年,其營業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均為近5年最高。
需要注意的是,受疫情影響,2020年資生堂集團業績曾出現短暫下滑,在此基礎上,2021年,資生堂集團雖在銷售額、營業利潤、歸母凈利潤等多個維度同比實現高增長,但不及2019年銷售額113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4億元)、營業利潤11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的最高峰值。
在此次財報中,資生堂集團方面表示,得益于護膚品牌以及電子商務的貢獻,除日本外,中國、歐美等地區的銷售額都大幅回升。
2021年度,資生堂集團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為274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1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電子商務銷售額占比達到了40%左右,增長強勁。
財報強調,由于營銷及電子商務的投入,2021年,資生堂、CPB、NARS等品牌在中國市場表現搶眼。根據公開數據,去年雙11期間,資生堂品牌在淘寶天貓雙11銷售額過10億元,在京東國際雙11開售前4小時成交額就同比增長了26倍。
不過,化妝品觀察發現,中國市場表現并未達到資生堂集團的預期。據其此前發布的2021年預測,中國市場預計將貢獻營收28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8億元),預計占總營收的比例達到26.96%。
截自資生堂集團財報
根據財報,由于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地區加強了對NARS等重點品牌的營銷投資,導致部分成本增加,以及個人護理部分業務轉讓的影響,中國地區營業利潤比上年減少93.6%至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0.66億元)。
目前,進入中國市場40余年的資生堂集團,已經打造了超20個美妝個護品牌,包括SHISEIDO 資生堂、肌膚之鑰、NARS、怡麗絲爾、茵芙莎、安熱沙、醉象等面向全球的品牌,以及歐珀萊、悠萊等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品牌。
為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深化社交電商平臺及數字化美容技術創新,資生堂集團已于2021年12月,與騰訊公司達成三年期全球戰略合作,共同探索 D2C 消費新場景和新運營模式,促進資生堂加速數字化轉型。
此外,2021年,資生堂集團還加強了在海南自貿區的渠道布局,不僅擴大了在海南自貿區的門店數量,新增IPSA茵芙莎、ELIXIR怡麗絲爾等品牌專柜,還將海南自貿港定位為新品牌信息發布地,2021年5月,THE GINZA(御銀座)和BAUM兩大全新品牌就選擇了在海南首次亮相。
剝離美發專業線業務,2022年沖擊600億元
在2021年財報發布當天,資生堂集團還同步發布了一則關于將專業美發事業部切割給德國漢高的通知。
通知表示,資生堂集團將把“SHISEIDO PROFESSIONAL”等面向美發沙龍專業線護發劑、染發劑業務轉讓給德國漢高公司,許可漢高公司使用“SHISEIDO PROFESSIONAL”商標權,另外,將旗下的產品品牌SUBLIMIC、PRIMIENCE、CRYSTALLIZING等資生堂集團子公司的80%的股份轉讓給漢高公司的子公司,預計于今年7月份生效。
據財報數據,上述被切割業務2021年全年業績銷售額為15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77億元),營業利潤為7.5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0.42億元)。
這是繼2022年1月,資生堂集團宣布出售旗下大眾線品牌Za姬芮,以及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品牌泊美之后,再度剝離旗下業務的又一舉措,顯示了其逐步聚焦以美容護膚為核心的業務架構,推動公司業務轉型,重點聚焦高端品牌,以強化業務根基的決心。
事實上,資生堂集團早于2020就宣布對集團架構和商業模式進行改革,并在新的中長期經營戰略“WIN 2023 and Beyond”中,提出于2023年前實現業績全面復蘇。
2021年4月,資生堂集團宣布與Dolce&Gabbana杜嘉班納分階段取消全球業務的授權協議;當年7月,資生堂集團再以98億元的價格轉讓絲蓓綺(TSUBAKI)、珊珂(SENKA)、UNO、水之密語在內的10個大眾品牌;一個月后,又再度以人民幣45億元的價格,轉讓旗下包括BareMerals、Laura Mercier和Buxom在內的三大彩妝品牌。
資生堂方面表示,這一系列舉措推動了集團優化投資組合,有利于加強競爭優勢,更好聚焦高端市場。
今年,資生堂集團再次公開表示,2022年將繼續縮減旗下大眾品牌,同時逐漸加強對高附加值美容護膚領域的布局。財報也指出,資生堂集團將根據“WIN 2023 and Beyond”戰略,繼續加強優質美容護膚業務和數字化轉型,實現2022年全年銷售額增長14%,達到1兆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7億元),以及2022年營業利潤達到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的業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