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孫梅欣
盡管去年虧損額超過2.4億元,但床墊企業夢百合,仍然把今年的營收目標瞄準100億。
夢百合在近期的投資者會議上透露,公司2022年的內部營收額目標為超過100億元,同時年內還計劃開600家門店。
從既定目標來看,夢百合今年擴張力度頗為明顯。夢百合也提到,要完成600家開店計劃,團隊要實現“狼性文化”,同時還要提升運營效率,進行軟床優化,提升門店形象,加大市場廣告投放等。并且要求,2022年國內市場要實現盈利。
要知道,凈利潤的下滑是過去一年夢百合持續面臨的問題。
就在今年1月末,夢百合公布了業績預虧,預計公司202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約為2.4億元-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19億元-6.79億元,同比減少163%-179%。即便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預計也減少5.06億元-5.66億元,同比下降145%-162%。
夢百合稱,利潤下滑是由于多種原因所致。其中,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及海外運輸成本大幅上漲,使得產品毛利率下降,影響當期利潤。
夢百合從2020下半年開始,就持續受困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由于公司主推的記憶棉床墊等家居用品原材料,高度依賴以MDI為主要原料的聚醚,因此面對MDI的持續漲價,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在2020年一度公開抨擊國內主要的MDI廠商萬華化學。
盡管如此,由于去年二三季度原材料出現的普遍上漲,MDI也不例外,夢百合面臨利潤的持續壓縮而未能就轉局面。
針對國內市場的盈利目標,夢百合表示,主要方式為擴大規模,優化產品和運營提升等。同時在計劃新開的600家門店中,將會減少直營店比例。
境外市場上,主要供應美國市場的子公司,受美國反傾銷稅的影響,稅率超過112%。雖然之后將子公司產能調整至歐洲市場,但由于歐洲疫情持續,該公司大幅的生產和銷售影響了公司業績;公司在美國東部和西部的工廠還在爬坡期,受疫情影響,兩個工廠的達產進度不及預期,期內均處于虧損階段。
雪上加霜的是,夢百合在和一家美國公司長達4年的股權訴訟中敗訴,其退出股權的金額以及罰款金額共計約1.6億元,這筆巨額賠款也對公司利潤造成損害。
對于境外何時能盈利,公司高管對投資者稱,預測美東產能達到日均3200張可實現盈利,美西產能達到日均3000張可實現盈利,目前美東實現當月盈利,美西產能仍在爬坡。
管理層認為,相較于美國本土品牌,在全球供應鏈和人工成本上,有10%-15%的優勢。同時由于美國的反傾銷措施,美國床墊市場處于嚴重供小于求的失衡狀態,因此對于未來市場需求報以樂觀態度。
同時,夢百合在2020年以68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4億元)的代價,收購了美國西海岸最大家族家居公司之一的Mor。針對收購海外零售渠道,夢百合表示,一方面獲得更多的OEM訂單,同時自主品牌的介入,并且積累海外零售經驗。
同時,作為軟體家具企業,夢百合除了記憶棉床墊之外,也在逐步切入沙發、電動床、臥具等品類。根據2021年中報顯示,沙發是除床墊之外營收最高的品類,占全年中期營收的16.45%,電動床占比約為9%。
公司高層對投資人表示,今年電動床業務內部制定的目標銷量是75萬張,沙發業務則會持續目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