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編輯|黃曉軍
萬萬沒想到,作為盛夏必備的檸檬茶在冬季資本市場同樣火熱。
前段時間,成立于去年2月的檸檬茶飲品牌“檸季”母公司湖南三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股東新增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2%;企業注冊資本增至約281.69萬人民幣,增幅超19%。這意味著繼去年獲得字節跳動投資之后,檸季又被騰訊所看好。
成立不足1年,檸季為何被資本看好?
01 檸檬茶是個潛力股
如今的茶飲界早已不同。
不僅奶茶里面輔以各種小料,還圍繞油柑、黃皮等地域水果拓展新品類,甚至還開啟了奶茶+烘焙模式的新零售布局。而每一杯精致茶飲背后,藏著的卻是整個茶飲界的“廝殺”江湖。
談到茶飲品牌,你想到的可能是標榜高端市場的奈雪和喜茶,也可能是唱著“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平價蜜雪冰城,亦或是COCO、茶百道、書亦等一眾品牌……多元化品牌在茶飲行業存在。
中金公司統計數據顯示,國內飲品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1300億元,僅現制茶飲規模就約700億元。然而當茶飲品牌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余地擴大,也導致茶飲市場越來越卷。
早前的文章中,我們曾討論過茶飲行業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迫切需要創新尋找差異化的問題。對此,有投資者認為,成功的消費品包括平臺型、渠道型、大單品型,以及小眾、稀有而配方獨特的連鎖業態四種模式。當前三種模式充斥市場時,油柑這類小眾稀有的產品就具備成功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稀有性被挖掘后,有業內人士認為品類是否具備開發潛力成為新問題。
與油柑、黃皮受制于口味差異和運輸易損問題不同,香水檸檬具備可能性細分市場,而檸檬茶也一度被資本視作極具潛力的市場之一。
尤其在消費者關注健康的趨勢下,檸檬果茶富含豐富的維C較奶茶更具優勢,另一方面則在于和曾經的港式奶茶一樣,檸檬茶具有不斷升級調整的可能性。
而檸季正是找準檸檬茶這一細分品類,不斷開拓差異化市場的典型品牌。
事實上,早在檸季之前,就有快樂檸檬、TANING撻擰、丘大叔、1檸1等一批主營檸檬茶的品牌存在,且成績斐然。
其中,TANING手撻檸檬茶實現單店月銷8000~13000杯檸檬茶,一個月消耗檸檬超200噸,而丘大叔檸檬茶每月復購率更是高達30%左右。
盡管檸檬茶被看好,但從紅餐網的市場調查來看,檸檬茶地域性明顯,多數品牌的門店集中在廣東地區,即使開在外地也大多零散布局。例如,主營檸檬茶的丘大叔40家門店主要聚集廣州、佛山兩地,啊一檸檬茶開店100多家,其中超95%的門店在珠三角。
但這個被資本關注的檸檬茶品牌—檸季,偏偏開在了長沙。
02 新一套擴店策略
作為新消費的制造機,長沙被視作比肩上海的存在。
在調研長沙市場后,檸季團隊發現,長沙是一個生活成本較低的一線城市,這里的人即使拿著三四千工資也愿意買幾十元/杯的奶茶,消費欲望和水平都較高。
而茶顏悅色、文和友的高調存在,更是直指長沙消費力。但在這樣一個極具消費力的城市,在此之前卻并未看到主營檸檬茶的品牌出現。
對于這種現象,有餐飲人分析,廣東以外的地方超過25度以上的天數驟減,對清爽的飲料需求量不多;同時,廣東以外的消費者對茶飲口味偏好清爽,檸檬過于酸澀的味道并不符合常規飲食習慣,因此“檸檬茶走不出廣東”成了普遍的說法。
而檸季在長沙的爆火,恰恰離不開品牌對檸檬茶的差異化改造。
以“鴨屎香”檸檬茶為例,作為廣東的區域性飲品,其味道較濃,很難適應全國消費者的口味。因此,盡管檸季將鴨屎香檸檬茶引入長沙,但在產品口味、研發及制作手法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改造,讓其更適應長沙人的口味。
檸季的鴨屎香檸檬茶不僅淡化了鴨屎香較濃的茶味,還以碾壓檸檬茶的方式取代原有的暴打制作,解決捶打后檸檬汁易發苦的問題,讓檸檬茶酸甜可口、清香四溢。
除此之外,檸季自主研發的神仙桂子油檸檬茶和小缽子甜酒檸檬茶,也分別與湖南人愛吃的檳榔和甜酒結合,在湖南市場的接受度也較高。
正是由于這些創新,檸季成為僅次于茶顏悅色的長沙本土茶飲品牌。
2021年上半年,檸季門店單店日銷售額最高可達萬元,且日均售出520杯,平均月銷額為23萬元,門店端整體毛利高達65%。
與此同時,檸季還在不斷加快門店擴張的速度。
成立僅半年時間,檸季在大本營長沙開設150多家門店,十個月內門店數量超400家,甚至把門店布局到益陽、株州等新一線以下、縣級以上的城市去。
對于檸季的擴店之路,業內人士認為是在低門檻的檸檬茶行業,通過大舉擴張門店建立競爭優勢之舉。但檸季的擴店之路實則并非毫無邏輯的亂布局,反倒有自己的一套策略。
雖然和市場上超40%的檸檬茶品牌聚焦下沉市場一樣,但檸季在門店布局上始終保持直營+加盟兩條腿走路的擴張策略。為了保證加盟店活得久,檸季把目標城市分為戰略城市和發展城市兩類,前者用來樹立品牌,后者則關注加盟店回本周期。
目前,檸季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比例為1:9,且目標到2023年將在華中、華東開店3000家。
但正如檸檬茶難走出廣東,檸季要走向全國,仍舊面臨不少阻力。
03 檸檬茶的困境之謎
走出長沙,意味著檸季將面臨更強勁的對手。
《2021中國檸檬茶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在2020年,全國檸檬茶專門店數量就已經超過2500家,共賣出約2.8億杯檸檬茶。
檸檬茶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大批玩家入局,除了一些檸檬一些茶、1檸1檸檬茶等主營品牌加入外,星巴克、喜茶、奈雪等大型茶飲品牌也加緊布局,相繼推出檸檬茶產品。
大批競爭對手加入勢必對檸季產生影響,以喜茶為例,其推出的檸檬茶首日便賣出了近40萬杯,而星巴克、奈雪等品牌的力量同樣不容小覷。
與此同時,鄰里等一批扎根于廣東地區的檸檬茶品牌逐步北上,搶占市場,導致市場競爭不斷擴大。
僅靠著16個SKU的檸季,在和其它奶茶品牌競爭時,雖然在檸檬茶賽道搶占了用戶心智,但也容易出現過度依賴檸檬茶,難以避開季節消費限制的問題。
作為消暑飲品之一,檸檬茶在夏季尤為受歡迎,但在其它季節則出現銷量明顯下降的問題。這除了導致檸檬茶長期不能走出廣東外,也加劇了檸檬茶品牌連鎖化的困難。
因此,檸季想要實現全國化,勢必解決檸檬茶季節消費問題,增強全國范圍內適宜的消費市場。
除此之外,作為以檸檬為原材料的水果茶,檸檬茶受上游供應鏈影響較大。
以手打檸檬茶為例,目前市面上的手打檸檬茶多數使用香水檸檬,而香水檸檬大多產于廣東,除了運輸問題,還容易受天氣影響,導致價格波動。
去年極端天氣影響下,廣東的香水檸檬就大量減產,導致過去2-3元/斤的單價最高抬至35元/斤,給茶飲界帶來沖擊。
盡管為了保證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鏈,檸季已自有檸檬園,但當其向全國擴張時,也終將對整個后端供應鏈體系建立和運輸有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檸季面臨的問題是整個檸檬茶亟需解決的問題,還有無數個區域“檸季們”面臨同樣的困境。
檸季全國化進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