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緞研究院 杰迪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同道獵聘(HK:06100)是招聘行業的老獵人,平臺上有超過19萬的獵頭存在(截止2021年Q3)。在運營流程中能集結如此規模的人群輔助,往往是互聯網大廠才具備的聲勢。 盡管老獵人團結了足夠多的人,它卻連行業頭部的尾燈都看不到:同道獵聘市值13.2億美元,BOSS直聘(NASDAQ:BZ)市值127.3億美元,近十倍之差。
這就令人費解了,要知道同道獵聘是行業最高端化的玩家,企業端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為1.6萬元,要秒殺Boss直聘的0.05萬,三十倍之差。
賣高端白酒的茅臺是行業龍頭,賣高端手機的蘋果是行業龍頭,賣高端電動車的特斯拉是行業龍頭,賣高端包包的愛馬仕也毫無疑問是行業龍頭。怎么做“金領+白領”生意的同道獵聘,市值只有做“白領+藍領”生意的Boss直聘的1/10左右? 似乎問題就是答案,高端化拖住了同道獵聘從1到10階段的腳步,讓它跑得比同行慢了。
01獵聘高端在哪兒?
同道獵聘成立于2011年,服務于企業(B端)、獵頭(H端)和中高端求職者(C端能服務金領的只此一家)。截至2021Q3,同道獵聘擁有驗證企業用戶94.6萬、驗證獵頭19萬以及注冊個人用戶7160萬人。
用獵頭為企業挖掘高端人才,這是同道獵聘高端化的核心要素。也是華平看重同道獵聘的核心原因之一,2018年獵聘上市那會兒,華平投資合伙人丁毅講過:
“我們覺得獵聘網比較有意思的就是差異化定位,因為這點在中國非常關鍵。當然Rick(獵聘網創始人戴科彬)本身就是做品牌出身的,所以在這一點他非常熟悉,一開始就非常差異化,專注于職場精英的招聘平臺。這個定位非常清楚,且有不同的層級去核實用戶信息。”
同道獵聘創始人戴科彬2015年在經緯/k2等風投主辦的Chuang大會上有過這樣的發言:
“大家也有過求職的經歷,你要是干得很好,你會投簡歷嗎?壓根不需要,找你的人很多。中國互聯網里,好的技術手里頭有10個offer等著挑,而不是去投簡歷找工作。”
——言外之意,將獵頭在高端人才招聘中的重要性提升了一個高度。
同道獵聘獨創的“雙快產品”——面試快、入職快——打造交易閉環,類似打車/外賣平臺,招聘方在線發訂單后平臺通過算法推薦最合適獵頭接單。解決多數平臺沒有交付能力(只負責讓雙方見面而不保障能否面試入職的問題)。除此之外,其在縱向/橫向還有豐富的產品。
圖:獵聘的產品,來源:華安證券
于是同道獵聘能把ARPPU做到1.6萬元(2021年中報招聘收入10.24億元,客戶數6.6萬),遠超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同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02高端化拖住了獵聘的腳步
通常來說,高端產品,就該有高端產品的利潤表現。
比如手機行業的蘋果,截止2021年12月的這個季度凈利潤率27.9%。這是什么概念呢,行業其他絕大多數參與者——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傳音等——的凈利潤率水平都是個位數。
再比如茅臺凈利潤率超過50%,五糧液37%,洋河33%,國外賣洋酒的帝亞吉歐則只有15%。 回頭來看同道獵聘的凈利潤率情況,2017年至今都是個位數。
圖:同道獵聘的凈利潤率,來源:Wind
做白領藍領招聘生意的前程無憂,2017-2020年凈利潤率13%-33%,2021年因為毛利率下降和銷售費用上升,凈利潤率跌到個位數。
Boss直聘因為2021年7月5日之后一直遭遇處罰停止新用戶注冊,所以三季度降低了一些營銷投放,調整后凈利潤率為32%。
既然為企業挖掘更高端的人才,沒能獲得更高的凈利潤率,無法以更好的自由現金流去競爭。那么在這個更小的市場——上文戴科彬說的不用投簡歷、1個人手里頭有10個offer等著挑的人,在職場中畢竟是少數——注定增速要慢于其他對手。
2021年三季度,同道獵聘營收7.4億元,同比增速為42%;Boss直聘營收12.1億元,同比增速為105%。2021年中報,同道獵聘的企業客戶數為6.6萬,Boss直聘則有361萬,差距在拉大,市場對各自的預期也在拉大。
選擇決定命運,沒有更高利潤的高端化,拖住了同道獵聘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