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2月8日,藥明系個股全線暴跌,藥明康德A股(603259.SH)全天被按在跌停板直到尾盤被撬開,H股(2359.HK)上午的跌幅超過27%,下午隨著行情拉升,全天收跌11.36%;H股藥明生物(2269.HK)跌幅為22.77%,盤中臨時停牌。
對于基民來說,最擔憂的莫過于今晚基金是否又要“關燈吃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持有藥明康德個股數量前十名的基金中,投資者耳熟能詳的中歐醫療健康、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銀華富裕主題、華夏上證50、工銀瑞信前沿醫療等明星基金赫然在列。由于個股年報尚未披露,界面新聞記者根據基金的去年四季報,整理出了上述基金對于藥明康德的持股情況。

季報數據顯示,除了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佳兩年持有去年四季度減持了106.43萬股外,其余9只基金仍在加倉。排在第一位的是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在去年四季度大手筆加倉了2480.66萬股,趙蓓管理的工銀瑞信前沿醫療也加倉了649.99萬股,吳興武管理的華發醫療保健加倉藥明康德145.29萬股。
怎樣看待外圍政策的影響?基金經理對于醫藥行業怎么看,是否會選擇調倉?
華夏基金表示,今日受利空消息及傳聞影響,引發創新藥和新能源兩大主流熱門賽道龍頭股大跌。在當前市場風險偏好尚未充分修復的情況下,負面信息被過度解讀和反應,悲觀情緒向其他成長股板塊有所擴散,導致新能源、醫藥、半導體、電子等多個行業出現調整,創業板跌幅較深,明顯弱于主板。
長期來看,華夏基金認為,市場信心的重塑仍然需要時間和過程,風險偏好的修復并非一蹴而就,但目前對市場不宜過度悲觀。從機會上來看,仍維持“穩增長+新能源+科技成長”的投資主線,短期市場更多反應的是穩增長政策態度下,低估值的傳統地產和基建產業鏈反彈修復,具備交易機會;而前期漲幅靠前的行業普遍股價回調,估值回落,但其中擁有長期產業前景、行業高景氣或持續成長的品種,如新能源、數字經濟等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創金合信基金經理黃小虎表示,今天市場表現依舊較弱,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盤中都出現了較大跌幅,創業板更是一度跌超4%。主要原因是創業板成分股中醫藥和新能源板塊權重個股跌幅較大。一方面美國加息預期持續升溫,全球流動性預計收緊,壓制成長股的估值;另一方面,資金避險情緒升溫,存量資金從新能源、醫藥和消費等熱門板塊流向確定性更強的穩增長板塊,形成明顯的蹺蹺板效應。往后看,市場在經過一定程度的下跌后,部分板塊高估值的風險有所減弱,隨著穩增長相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力,宏觀經濟將逐步企穩,A股市場有望迎來一定的修復。
泰達宏利基金認為,今天的A股依舊將“穩經濟”作為邏輯主線,周期板塊表現強勁,成長股遭遇滑坡。往后看,依舊建議“謹慎前行”。醫藥方面,去年12月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情形。此次美方列入的只是未經核實清單(UVL),如果說實體清單屬于“紅燈”,那么未經核實名單只能算是“黃燈”。
新能源電池以及芯片等科技板塊,回撤多由市場情緒引發,基本面并不悲觀。固然,部分成長賽道過于擁擠,適度的回調有利于壓力釋放。考慮到“碳中和”長遠政策目標不變,硬科技又是大國競爭的必爭之地,盡管短期市場風格以價值藍籌等“穩經濟”概念為主,但新能源以及科技賽道仍是價值投資的長遠之計。
招商基金認為,當前CXO板塊業績與估值已逐漸進入合理區間,對A股市場后市走勢持偏樂觀態度,結構上沿低估值方向發力。往后看,一方面,美聯儲收緊預期或于一季度見頂,海外流動性負面影響將逐步緩解;另一方面積極因素將逐步上修,市場有望逐漸回溫。
結構配置方面,2022年流動性考驗未完,疊加市場風險偏好低位,市場仍將水往低處流,風格加速向低估值風格切換。低估值板塊中,應額外重視2022年盈利反轉或邊際改善的方向,把握以消費與基建鏈為核心的穩增長主線,賽道型公司的時機還需繼續等待風險偏好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