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來咖智庫 柴犬
編輯 | G3007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忙于工作的年輕人談戀愛,突然在春節回家時被安排了。在知乎上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相關問題,如“你們害怕過年相親嗎?”、“這個春節大家相親的結果如何”、“春節相親脫單攻略”、“過年被安排相親,對方沒房,你會考慮嗎?”……
虎年春節,根據百度遷徙指數,在春節返鄉政策執行防止一刀切的背景下,今年春節前全國人口遷徙規模明顯高于受就地過年政策影響較大的2021年同期,但總體表現仍不及2019和2020年。
即便如此,除了春晚和年夜飯,對年輕人來說春節假日相親也成為了一項保留節目。單身男女相親的動力,當然有對于甜美愛情的向往,但更多是來自于讓家里父母長輩不要再“念經”的壓力。
相親的推手大多來自家長。
春節期間在上海某高端小區的購房群里,就有家長發布了這樣一條購房信息:“Hello 大家好,目前在考慮給小女購置市中心一手小戶型,小女畢業于美國university of Delaware。目前在私募做人力,愛好舞蹈,旅游,投資理財。93年,單身,性格開朗。希望群內好友今年都能收獲心愛的房子,幸虎一整年,很高興認識大家已購130平的徐匯學區房,再看看130-170左右的。感謝提醒,我備注好”。
這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家要的哪里是徐匯區學區房信息,明明是給自己家閨女物色合適的交往對象來了。
最近還有網友發帖,說在理性思考找對象這件事,并且整理了其中一些單身的原因,還發起了投票。
這11條單身或者難找對象的原因包括:享受單身,不考慮找對象或者隨緣;太忙,沒時間找/處對象;有目標對象,還沒進展;有考慮找對象,但是顧慮多遂擱置;想找對象,但缺乏可能的人選;想脫單,正在積極拓展社交圈;想找對象沒要求,約上又覺得這不合適那不合適;看著不錯見了一次面,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不知道要找什么樣的對象;天下男人/女人/其他性別沒有一個配得上自己;懶到覺得麻煩。其中,“想找對象,但缺乏可能的人選”這個原因得票最高,這可能也是大部分單身人群的真實寫照。
大年初七虎年開工第一天,我們陸續跟周圍的年輕人聊了聊他們的春節相親故事,大部分真實又扎心。
小A 年齡26歲 女生 湖南省湘潭市
我來說故事。
目前是當地的一個小公務員,生活工作都比較井然有序,本身也到了婚嫁的年齡,我本身對相親也并不排斥。
之前媽媽的一個朋友把她的侄子介紹給我認識。對方29歲了,雖然在大城市不算高齡未婚青年,但在我們這里就還是有一定成家的壓力的。所以從一開始,我們雙方都很清楚是抱著相親的目的在接觸對方。
第一次見面,我感覺跟對方沒有什么共同話題,吃飯或者是散步的時候他也不怎么說話,總之各方面我就覺得可能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但是因為覺得第一次是人家請我吃的飯,不想欠人情,第二次他約我出來吃飯,我還是答應了,并且在吃飯的時候偷偷把單買了,這一次還是和之前一樣兩個人沒什么能聊得來的話題,我也處于瘋狂找話題的尷尬之中。
此后我們在微信上也很少聊天。在這一次吃飯結束之后,我就更加確信了這個人和我可能不是特別合適。
沒過多久,他第三次約我出去,我委婉表示沒有共同話題,他可以再多接觸別的女孩,可能會有更加聊得來的,并表示不太想一起出去了。對方堅稱是我還不夠了解他,沒有完全理解他的性格。我再三委婉推脫,結果他在微信上給我來了一句“你別多想了我是不可能跟你結婚的”,我秒回“那我就放心了”。
然后就沒有后續了。
小B 年齡23歲 男生 河南省平頂山市
過年期間在家人安排下進行了三場相親。
我在上海工作,相親的對象大多都是附近十里八村的,在外面感覺自己也不太容易能找到對象。在我們這里農村,只要工作了家里人就會急忙催婚,當地的風俗習慣還是很強大的。年輕人普遍結婚早,有挺多不到法定婚齡就結婚了,等到了年齡再去領證的情況比較常見。可能鄭州的情況會稍微好一點兒,結婚年齡會推遲幾年,但也不會拖太晚。
還有就是我們這里傳統觀念很重,尤其是父輩之間很多話題都離不開孩子,大家無形之中就會去攀比,從結婚到生孩子,都在攀比。從畢業后工作單位、掙錢高低,再比結婚對象的顏值、身高、工作。而且我們這邊一直有重男輕女的習俗,如果結婚幾年之后還沒有生小孩會被村里人私下議論。
當然這種壓力是無形的。比如一大堆人坐在一起聊天,有人就一直會強調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樣,會特意談到小孩的話題。我有個發小結婚三年了沒有小孩,她婆婆帶兒媳婦去看各種醫生,吃了很多中藥偏方之類的,去年終于生了個男孩,這下可把這婆婆高興壞了,總抱著自己孫子在村里溜達。就類似于這樣的情況,很多很多。
這次我印象比較深的相親,是當天被媒人領去見一個女生,恰逢女生過生日,我就記得幫她過生日還是蠻開心的,女生人也很不錯,可是由于的確不是很熟悉,同時感到很難自來熟所以有點尷尬。后來結束了我們也沒有繼續再聯系了,我覺得做朋友挺好的,但是談戀愛的話就沒什么感覺,我自己內心沒有波瀾。現在我知道家里人又開始給我物色別的結婚對象了。
小C 年齡30+ 男生 互聯網廣告從業者
我是個80后,研究生畢業后就到北京來工作,到今年差不多14年了。對于找女朋友、結婚這個問題,前幾年還沒那么大壓力,只是最近幾年,看著身邊的同學、朋友都結婚生子,家里父母挺著急的,對我是基本上每周一小催,半月一大催。
去年國慶回老家,硬是被家里人逼著見了幾個相親對象,但見了后也沒有合適的,我也就是應付下,而且我也接受不了異地戀。
其實對于相親,我并不排斥,畢竟最后還是要結婚生子的,但也有自己的原則。比如對于女朋友,首先在長相、身材和學歷等基本情況上,至少得過得去吧,另外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還是得相近的,如果考慮更多的話,還有未來的生活、工作以及子女生育規劃等。
我是做廣告行業的,交友廣泛也有圈子。很多人會覺得我身邊有很多選擇,但要說真正適合自己的,還是挺難找。現在給我介紹對象的,也主要是身邊的熟人,對我一些情況比較了解,但要讓我去注冊一些婚戀網站,或者加入一些本地相親群,我是不太愿意的,這里面的時間和選擇成本太高了,耗不起。朋友介紹的相親對象,我一般也都是先加上對方微信,根據熟人透露的相親對象情況,做一些話題準備能有可聊的,如果覺得合適了,再進行線下見面。
今年春節因為疫情,我沒回老家就留京過年了,但相親這事確實也沒有閑著,春節假期七天里,有三天都是用來相親的。這其中有父母新介紹認識的,也有北京朋友撮合推薦的,還有之前一直沒時間約的女孩,就趁著假期都一起見見。像除夕那天,有朋友一家就邀請我去他們家過年,也順帶介紹個女孩給我認識。跟女孩聊了下,發現她談吐學識和工作等各方面都還不錯,但就是沒有太多感覺。這種情況,后續我基本上只會保持聯系,不會積極推進,更不會交往。但當晚我把吃年夜飯的大合影發到朋友圈后,結果圈友們評論關注的焦點,都是問我旁邊的女生是不是我女朋友,讓我哭笑不得。看來找對象這事,我真的是讓大家操碎了心。
今年的計劃,還是順其自然,但要更努力些,爭取早日脫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