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界面工業
冬奧會歷史上首次采用了綠氫火炬。
界面新聞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獲悉,2月4日晚在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點燃的太子城火炬臺,采用了中石油提供的綠氫作為燃料。
中石油表示,這是本屆冬奧會唯一一個由綠氫點燃的火炬臺,也是冬奧近百年歷史上首支以綠氫作為燃料的火炬。
“使用氫能火炬安全可靠性高,可以抗風10級,即使在時速100公里的大風中也可以穩定燃燒。”中石油張家口太子城服務區加氫站經理李智佳表示。
太子城火炬臺采用的綠氫,是中石油通過太陽能電解水獲得的氫氣,為綠氫。
綠氫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得到的氫氣,燃燒時只產生水。與以煤炭和天然氣為原料的灰氫和藍氫相比,綠氫從源頭上實現了零碳排放。
中石油表示,綠氫的突破拓展了其提供清潔能源的空間。此次綠氫生產是該公司新能源領域科技攻關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石油為此組建了綠氫核心技術攻關團隊,目前已在太陽能電解水催化劑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且部分制氫材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綠氫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氫、氫能利用等多個環節。
針對此次冬奧會火炬的特殊要求,中石油總部部門、專業公司及相關企業一體化聯動,打通了綠氫產業鏈全流程全環節。
中石油稱,其下屬公司河北銷售提前一周完成冬奧火炬儲氫瓶組的首次加注工作;運輸公司購置氫燃料專用運輸車輛并組成氫能保供梯隊,確保運輸、儲存的氫氣滿足張家口賽區火炬需求。
據界面新聞了解,北京2008年奧運會鳥巢主火炬,曾以中石油生產的天然氣作為燃料。如今,中石油用綠氫“點燃”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也是中石油和中國綠色低碳轉型路徑的體現。
除太子城火炬臺外,中石油也為水立方(冰立方)和延慶兩個賽區的火炬臺提供氫氣。此外,其也為冬奧會氫能車輛提供加氫服務。
冬奧期間,中石油四座加氫站和綜合能源服務站供氫能力約5500公斤/日,計劃為近千輛氫燃料電池車提供服務。
另據界面新聞獲悉,2月4日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的第24屆冬奧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的氫氣由中石化燕山石化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