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浩
大年初一0點20分左右,虎年春晚最后一波紅包互動活動結束的那一刻,京東春晚項目組的所有會議室爆發出陣陣歡呼聲。張玉也不例外,對他而言,真正意義上的春節假期才正式開始。
“后勤已經在幫我們準備餃子了,”張玉的聲音聽著有些激動,“整個樓層氣氛非常熱烈,根本聽不清大家在說什么。”
半個多月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宣布京東成為2022年春晚獨家互動合作伙伴。這也是繼微信、淘寶、百度、抖音之后,又一個為春晚“發紅包”的大公司。
最初聽到這一消息時,京東混合云操作系統云艦容器平臺負責人趙建星覺得很激動,終于又有“大事”可以搞了。要知道,對于技術人員而言,春晚這類自帶龐大流量的項目是可遇不可求的鍛煉機會。
為了在不增加服務器的情況下成功應對春晚紅包的流量壓力,趙建星團隊選擇對在線業務進行分級,并按照不同優先級不同場景進行資源調度。
與趙建星一樣,京東物流春晚項目技術執行負責人張玉年前便加入了京東春晚紅包項目組。在準備階段,張玉團隊曾針對京東物流提供的基于位置的地圖基礎技術服務等做了針對性的優化。
春晚當晚,項目組內各個團隊都做了明確分工。張玉介紹說,在自己的團隊內“有些同學盯防物流網關,有些盯履約時效平臺,還有一些盯快遞營銷場景、倉儲配運的系統狀態。”
盡管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春晚開始時張玉的精神依然處于緊繃狀態。前兩輪互動活動剛一結束,團隊便快速復盤了監控數據。得知物流系統運行狀態符合預期后,張玉心里才有了一些底氣,團隊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
以往春節,張玉都會回到遼寧沈陽老家,和家人一塊掛起紅燈籠,吃東北特色的殺豬菜。但為了春晚紅包活動順利進行,張玉第一次選擇春節不回家,過年的地點也變成了公司內和老家同名的“沈陽”會議室。
和張玉一樣“第一次不回家過年”的同事還有很多。作為團隊負責人,營造過年的氣氛被張玉視作除保障春晚紅包活動之外的第二要務。
“我從其他樓取來了一些顯示器投放技術指標,把大屏騰出來投春晚,”張玉笑著說,“大家一起看春晚、吃水果,就有一點過年的味道了。”據張玉介紹,通常指揮室內的大屏都會投放系統監控數據,今年除夕夜是個例外。
京東云春晚項目IDC支持及資源運維管理負責人常亮也是值守的一員。“接到春晚互動技術保障項目通知之后,我第一時間跟家人講了,家人也特別理解和支持。”盡管很多技術研發人員不能在除夕夜回家確實有些遺憾,但常亮說,“當家人們打開APP順暢搖出紅包時,他們心里知道,技術底層是我們這些一線技術人員一起做出來的。”
張玉則主動帶著家人一起“值守”。由于不能回老家過年,張玉提前把父母接到了北京。除夕前一天,他還帶著女兒來項目組參觀,向她解釋自己不能在除夕夜回家的原因。
談起父母做的家鄉菜,張玉難掩期待。“我媽媽之前來北京都會帶上一些家里的酸菜和年豬肉,這些其實在北京也能吃到,但味道還是有區別的,也始終沒有過年的感覺。”
伴隨著最后一波春晚紅包互動活動結束,標志著張玉過去大半個月的備戰工作取得階段性的成功。據張玉所說,當晚活動上既會送出線上優惠紅包,也會送出實物禮品,物流系統下的倉儲、分揀、配送等環節在春節期間都會持續運轉。
也因此,剩余的春節假期張玉和團隊依然需要對系統保持關注,好在不用在公司值守。“現在我們有健全的應急機制,遠程值守也能應對大部分問題。”
張玉說,趁著父母家人都在北京,未來幾天會把故宮、環球影城納入打卡計劃,一家人一起去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