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姍
編輯 | 樓婍沁
瑞士納沙泰爾制表初創公司BA111OD近期發布了一枚全新陀飛輪腕表,售價為30870元人民幣,而且僅接受網上預定。
根據瑞士資訊網站(swissinfo)報道,這款陀飛輪腕表由獨立制表師Olivier Mory設計開發,首批腕表產量僅有220枚,預計2022年4月才能交付至買家手中。截止至該報道發布前,已經有130枚腕表被賣家訂走了。
陀飛輪是瑞士制表業最具代表性的復雜功能之一。1795年,瑞士著名物理學家、制表師路易·寶璣 (Abraham-Louis Breguet)發明了陀飛輪,并在1801年將陀飛輪注冊專利。陀飛輪機械裝置的設計旨在抵消地心引力對計時造成的細小誤差,是瑞士機械制表歷史上的一大突破。
BA111OD這枚全新陀飛輪腕表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其不到5000瑞郎的定價相較當前大多數瑞士制造的陀飛輪腕表,都要便宜很多。
瑞士制造的陀飛輪腕表在過去20年間數量大增,由瑞士知名腕表品牌攜高級制表大師推出的陀飛輪復雜功能腕表,售價動輒超過10萬瑞郎(約合69萬元人民幣)。這些陀飛輪腕表的買家非富即貴,尤其深受亞洲富豪們的喜愛。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后,中國買家更是成為包括陀飛輪在內的瑞士制造復雜功能機械腕表的重要兜售對象。
根據瑞士制表工業聯合會數據,2020年中國大陸躍升成為全球第一大瑞表出口市場;2021年瑞士腕表出口總量已經實現對2019年的反超,其中瑞表出口至中國大陸總量較2019年同比上漲48%,增長率保持全球第一。2021年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出口額相加超過美國市場,位居全球第一。
這其中,瑞士奢華腕表在過去兩年的銷售表現較中低端腕表要出色的多。中端市場正遭遇高端市場的擠壓,這也意味著中端市場的買家更難買入陀飛輪等復雜功能的機械制表。
事實上工業化生產已經讓原本很難量產的復雜功能機械腕表實現產量的攀升。2017年,日內瓦大學研究瑞士制表工業和匠人的人類學研究員埃爾韋·蒙茨就曾對瑞士資訊表示:“僅僅25年前,只有少數的鐘表匠能夠制作出安裝陀飛輪的手表。而近15年間,市場上已經充斥著這種產品。”

亞洲等新興市場對高端復雜功能機械制表的需求攀升,促使大型瑞士腕表制造商進一步抬高價格。而BA111OD品牌及其創始人Thomas Baillod希望打破這個局面。
Thomas Baillod在前述采訪中直指:“一些制表商毫不猶豫地向客戶收取高達陀飛輪機芯成本12倍的價格。但我們的產品利潤率卻只在45至50%左右。”
“我的目標是推出價格適中且品質驚艷的手表。我想證明,我們可以在對高級鐘表進行大眾化的同時,在質量上不做任何讓步。”
BA111OD品牌的做法是通過創新銷售模式和社交媒體營銷的方式,來進一步壓低成本投入。不同于許多知名瑞表品牌高度依賴經銷商渠道,Thomas Baillod授權銷售的前提是客戶需要按公價買入一塊腕表,來換取一定數量的腕表銷售權。作為交換,該客戶還能得到一塊免費手表。按照這位創始人的說法,這能幫助品牌收回通常被中間商賺取的近65%的利潤。
同時,BA111OD品牌在社交媒體上搭建專屬腕表發燒友社區,為品牌節省了大量的廣告營銷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