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6氪出海 鄧云晞
編輯|趙小純
提及俄羅斯,你會想到什么?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是聞名世界的伏特加和魚子醬?還是拿熊當寵物的“戰斗民族”?這個國土面積世界第一的國家,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森林覆蓋面積、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以及在能源方面的多個世界第一。
此外,在《財富》發布的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盧克石油公司(Lukoil)、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這4家企業上榜。

那么,俄羅斯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有哪些支柱產業?創投環境又如何?今天,讓我們一同來尋找答案。
國家基本情況
地理環境與歷史
俄羅斯,又稱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是一個橫跨東歐和亞洲北部的國家,國土面積約17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談及俄羅斯的歷史,與中國、意大利、英國和法國等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國家不同,俄羅斯的歷史相對較短,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8-9世紀。而在1000余年的歷史中,這片土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于“諸侯割據”的分裂狀態,還曾被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了240年。在蘇聯解體后,1992年4月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定為“俄羅斯”或“俄羅斯聯邦”。
人口與年齡
根據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21年的數據統計,俄羅斯的人口約1.4億左右,大約是中國人口(2021年)的十分之一。此外,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的數據,在1.4億的人口當中,大約75%的人居住在城市當中,這一占比與德國(77%)和意大利(70%)相近。
從人口年齡結構來看,相較于歐洲四大經濟體,俄羅斯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并不算十分嚴重,年齡中位數在39.6歲左右。此外,根據世界數據圖譜分析平臺 Knoema 2021年數據顯示,1.4億人口中,年齡在65歲及以上人口約在16%左右。然而,與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少子化的問題同樣困擾著俄羅斯。世界銀行2019年數據顯示,俄羅斯的生育率僅有1.5%。
教育
俄羅斯同樣是一個非常注重教育普及的國家,成人識字率已經接近100%。與中國一樣,俄羅斯聯邦現行9年義務教育,學制則分為學前教育、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
其中,普通教育相當于我國的中小學教育,主要分為:初級普通教育(4年)、基礎普通教育(5年)和完全普通教育(2年)。而根據俄羅斯聯邦《教育法》規定,初級普通教育和基礎普通教育為義務教育。俄羅斯學生在9年級畢業后會得到基礎教育證書,至此義務教育結束。
經濟和創投生態
作為與中國、美國比肩的世界超級大國,俄羅斯擁有非常豐富的能源、強大的軍工產業,然而在經濟發展上,卻稍顯乏力。近些年,在高通貨膨脹率、國際制裁、能源轉型,以及疫情沖擊等因素的影響下,俄羅斯一直面臨經濟增長緩慢的困境。盡管俄羅斯經濟在2021年實現恢復性增長,但2022年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
談及在歐洲創業,相信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是英國、法國和德國。事實上,近些年來,歐洲的創投生態“去中心化”趨勢已經顯現,大批“新興創業中心”也正在崛起,這其中就包括了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不過,就目前而言,與英國、法國和德國相比,俄羅斯的創投環境仍處于“趨于完善”的早期階段。
經濟情況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年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1.6萬億,在全球排名第十一、歐洲位列第五。
事實上,近年來俄羅斯的經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據歐洲知名智庫 Bruegel 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介紹,俄羅斯經濟衰退始于2014年年中。究其原因,該國的高通貨膨脹率(2021年通貨膨脹率預計在8.39%)、地緣政治問題和國際制裁、勞動力的短缺、能源轉型(碳中和)所導致的能源出口收入損失,以及疫情的沖擊都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這一情況似乎有所緩解。2021年1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政府會議上表示,俄經濟不僅在2020年下滑后恢復,并超越疫情前的水平,回到發展軌道,勞動市場的情況甚至優于疫情之前,失業率在降低。普京還預計,2021年俄經濟增速將達到4.5%,基礎設施發展是經濟增長驅動力之一。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如俄羅斯想在2022年保持經濟增長,政府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并應對潛在的風險。據俄羅斯《觀點報》報道,世界銀行專家認為,2022年俄經濟面臨四大主要威脅:疫情、高通脹率、新的國際制裁和能源轉型。
從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來看,俄羅斯的人均 GDP 在1.15萬美元左右,略低于中國。此外,俄羅斯是一個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但近年來該差距正在逐步減少。據《俄羅斯日報》報道,2000年高收入人群的平均工資是低收入人群的34倍,到了2019年,該差距縮減到了13倍。
產業結構
談及產業結構,工業、服務業和農業是該國的三大支柱產業。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重工業強國”,尤其在采礦、電力、軍工和基建四大領域。其中,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能源輸出國,俄羅斯的采礦業十分發達。另外,該國在軍事工業建造和機械工業建造方面也居世界前列。不過近些年,工業在該國 GDP 所占比例逐步減少。據統計,整個俄羅斯的工業占 GDP 的比例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以上,下降到了最近五年平均35%,而石油和天然氣創造的經濟價值在這35%中占了13.3%。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服務業正在迅速發展,相較于上世紀90年代的38%的 GDP 占比,到了2020年,俄羅斯服務業占 GDP 的比例增長到了62%。與此同時,俄羅斯勞動社會保障部全俄勞工研究所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近幾年,在俄羅斯實體經濟部門就業的人員有所減少,而在服務行業就業的人員迅速增加。具體到行業來看,俄羅斯服務業主要包括了金融服務、通訊、旅游、廣告營銷、房地產、醫療保健和餐飲等。
再來說說農業,雖然農業也是該國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但寒冷的天氣和地理條件,導致俄羅斯的農業耕作并不容易。因此,俄羅斯的農業占 GDP 的比例從未超過5%,從業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也從未超過6%。不過,幅員遼闊的俄羅斯仍舊是農業大國,2020年可用耕地為1.23億公頃,排名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高達0.85公頃,遠高于世界人均耕地水平。該國主要以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農作物為主,除了糧食之外還種植大豆、甜菜等經濟作物。
創投環境
綜上所述,相較于擁有良好營商環境的英國、法國和德國,俄羅斯的創投環境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在近幾年有了明顯改善。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IFC)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俄羅斯的營商環境排名由2013年的112位上升至2020年的28位。
此外,在全球創業研究機構 StartupBlink 發布的“Best Cities for Startups”榜單中,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排進了前十。

那么,是什么讓俄羅斯的營商環境有所改善呢?
首先,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據了解,在市場準入方面,俄羅斯政府通過俄羅斯聯邦政府法令,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允許中小企業進入原先由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完全“壟斷”的行業。與此同時,為確保中小企業的利益,提高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采購中小企業產品、使用中小企業服務的比例,國家還制定了相關“聯系制度”。據悉,從2015年到2019年,政府部門和國企與中小企業“聯系”比例從9%上升至25%。
其次,靈活、且不斷完善的法律體系。由于俄羅斯處于轉型發展階段,各項政策不斷調整,該國的公司法也在不斷完善。而確保相關法律能夠隨經濟發展狀況作適時調整的原因是該國立法提案權限制較少。如今,俄羅斯以《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第一部分和《股份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法》、《俄羅斯聯邦員工股份公司(人民企業)特別法律地位法》和《俄羅斯聯邦法人和個體經營者國家登記法》等單行法及特別法規為基本框架的俄羅斯公司法體系,兼備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特點。
此外,資本市場的公平、透明。俄羅斯此前有“資本凈輸出國”的稱號,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吸引外國投資者,俄羅斯提高了資本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一方面,為保障外國投資者在俄投資及從投資中獲得收益的權利,大部分情況下,外國投資者享有“國民待遇”,俄羅斯對外國投資者實施稅收穩定條款,即“祖父條款”,禁止提高某些聯邦稅稅率,直至其收回初始投資為止。另一方面,俄羅斯對外國投資者有所限制,雖允許外國投資者在大部分領域進行投資,但也明確規定,在銀行、信貸組織、保險公司、大眾媒體、廣播組織、航空公司、非商業組織等領域的外國投資受俄羅斯特定法律約束。
熱門賽道
談及俄羅斯的熱門行業,除了上述我們提及的軍工、能源等產業外,近些年,人工智能和電子商務成為了俄羅斯的熱門賽道。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人工智能行業。總統普京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非常重視,尤其是該技術在國家安防和軍事方面的應用,他表示“人工智能意味著大量基于和目前很難預測的威脅,誰能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誰就可能主宰世界。”
如今,在軍事、安全、反監控等方面,俄羅斯人工智能技術表現的格外突出。
另外,人工智能在俄羅斯發展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由大企業主導。“俄羅斯谷歌”Yandex 便是其中之一。除了搜索引擎外,這家俄羅斯的超級巨頭還布局了電商、網約車,以及如今大熱的無人駕駛。而在人工智能領域,Yandex 也已經開發出了人工智能語音助手 Alisa(也有資料稱之為 Alice)和智能硬件產品——智能音箱 Yandex.Station。
相比之下,在俄羅斯,完全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初創企業相對較少,大部分的初創企業仍停留在研究算法層面,還不具備產品化和商業化的能力。
如果問及俄羅斯如今最熱門的賽道,電商絕對是其中之一,據彭博社報道,2020年,由于疫情的沖擊,1000多萬名消費者涌入了俄羅斯的各個電商平臺,也讓這個一直不溫不火的賽道迎來了爆發的風口。日前,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Denis Manturov)表示,2021年,俄羅斯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萬億盧布(約合510億美元)。而在5年前,該國電商市場規模還不到1萬億盧布(約合120億美元)。
巨大的市場需求讓一眾玩家紛紛摩拳擦掌,都想分得一杯羹。與中美電商市場不同,俄羅斯的電商市場仍然處在起步階段,雖然已經入場的玩家不少,但還沒有形成如亞馬遜、阿里巴巴和京東這樣絕對的領跑者。據了解,該國最大的在線零售商 Wildberries 在2020年的市場份額大約在13%左右。而 Wildberries 的主要競爭對手有俄羅斯首家電商公司 Ozon、阿里速賣通,俄羅斯互聯網巨頭 Yandex,另外還有 Joom、Lamoda 等等。

就目前的俄羅斯電商市場而言,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雖然疫情迫使俄羅斯的消費者將線下購物“搬到了線上”,然而長期形成的購物習慣卻沒有那么容易改變。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再加上俄羅斯物流配送體系仍有待加強,線下購物仍將在一段時間內占據主導。根據俄羅斯電商零售公司協會 AKIT 數據,2020年,線上購物的零售額僅占到俄羅斯全國社會零售總額的約10%左右。
除了人工智能、電商外,國防、汽車與自動駕駛、云技術,醫療健康和區塊鏈等領域在俄羅斯也受到了廣泛關注。
投資情況
從投資情況來看,據 Crunchbase 數據統計,2020年俄羅斯企業在281筆交易中籌集了7.029億美元。受疫情影響,雖然2020年投資交易筆數從2019年的246筆上升至281筆,但募資金額卻從2019的8.69億下降至了2020年的7.029億。
此外,2020年,俄羅斯加速器在投資筆數和金額上都有較明顯的減少,投資筆數從2019年的64筆下降到2020年的35筆,金額也從550萬美元減少到了380萬美元。與之形成明顯反差的是 CVC,2020年,CVC 通過47筆投資向俄羅斯企業注資3.07億美元。此外,天使投資人們在2020年也非常活躍,通過64筆交易向企業注資超過3700萬美元。

而外國直接投資(FDI)方面,在俄羅斯加入 WTO 后,放寬了對外國資本在部分領域的準入限制,以吸引和鼓勵外資投資俄羅斯。近些年,來自美國、德國和中國等國家的資本和企業紛紛開始在俄羅斯市場投資。而疫情的沖擊讓俄羅斯2020年的 FDI 驟降了70%,但隨著疫情的緩解,外國資本對于俄羅斯市場似乎也“恢復了信心”。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9日消息,俄央行的資料顯示,2021年外國對俄羅斯直接投資額為307億美元,是2020年的3.8倍。
談及俄羅斯知名的投資機構,就不得不提投資過“俄羅斯谷歌”Yandex 的 Almaz Capital,這家成立于2008年的投資機構已經為30余家企業提供過資金支持。另外還有俄羅斯最大投資機構之一的 Russia Partners、關注食品科技和大健康領域的 Addventure、專注于企業早期階段的 Runa Capital,以及為俄羅斯和歐洲多個國家企業投資的 Genezis Technology Capital 等等。此外,俄羅斯還孕育出了一批知名的投資人,這其中就包括了“俄羅斯孫正義”、DST 創始人 Yuri Milner,以及俄羅斯企業家、投資人 Roman Abramovich、俄羅斯著名天使投資人 Len Blavatnik 等等。
關注俄羅斯市場的中國企業
中俄兩國關系友好,政治和經貿關系穩定發展。2021年,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德國和美國的俄羅斯第三大投資來源國。
據了解,目前莫斯科是俄境內中國投資最為集中的城市,有300多家中國企業,主要涉及房地產和物流領域的投資項目。2020年12月,俄中政府間投資合作委員會批準了由70個重大項目組成的清單,非能源領域的投資總額為1120億美元。該委員會稱,正在俄羅斯實施的項目有65個,金額為1062億美元。
此外,根據由俄羅斯中國總商會發布的《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在俄羅斯注冊的中國企業超過1000家,這些公司主要涉足采礦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不動產、軟件、IT服務、金融等領域。
同時,許多中國知名企業也已早早布局俄羅斯市場。這其中就包括了華為、小米、realme 等中國手機廠商。據 Counterpoint 數據統計,小米在2020年 Q4 首次超越了三星,成為了俄羅斯在線銷量最高的手機品牌。此外,還有瞄準俄羅斯電商市場的阿里速賣通,以及于2013年入場并與俄羅斯郵政展開合作的菜鳥。
2021年,對于遠赴俄羅斯的中國車企來說也是豐收的一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1年12月31日消息,俄羅斯歐洲企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前11個月,中國汽車制造商在俄羅斯售出103384輛新車,同比增長1.1倍,創下中國汽車品牌在俄銷量紀錄。其中,奇瑞還入選了俄羅斯十大暢銷汽車品牌。同時,中國品牌將在俄汽車市場占有創紀錄的7.5%份額,是2020年的兩倍。
撕掉“標簽”,積極改變的俄羅斯正在成為歐洲新興創業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