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國家航天局稱將培育發展太空旅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五發布我國第五部航天白皮書《2021中國的航天》。國家航天局介紹,未來五年將培育壯大空間應用產業,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航天技術成果向經濟社會的轉移轉化,培育發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藥、空間碎片清除、空間試驗等太空經濟新業態。
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將初步建成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加快建設國家電力市場。到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建成,國家市場與省(區、市)/區域市場協同運行,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市場一體化設計、聯合運營,跨省跨區資源市場化配置和綠色電力交易規模顯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儲能等發展的市場交易和價格機制初步形成。
廈門稅務局回應房產稅試點
據財聯社報道,廈門市統計局日前發布《2021年廈門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運行分析》,文中提到,做好房地產稅試點落地廈門的前期準備工作。就廈門是否被列入房地產稅試點城市,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收到的通知是,做好房地產稅試點前期準備工作。具體相關政策以正式文件為準,如果出臺將會對外公布。
人臉生成、語音轉換等深度合成服務擬立新規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周五就《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深度合成信息內容管理,采取技術或者人工方式對深度合成服務使用者的輸入數據和合成結果進行審核;提供具有對人臉、人聲等生物識別信息或者可能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特殊物體、場景等非生物識別信息編輯功能的模型、模板等工具的,應當自行開展安全評估,預防信息安全風險。
財經觀點
劉元春:當前政府動力機制不足以做需求側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接受財新采訪時表示,我們的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有天然的力量,在供給側很好進行滲透,在基建上輕車熟路。但在需求側,比如消費提升,不是說救消費就能夠把消費提起來的,它很難。更重要的是與政績工程、與官員的激勵聯系不大。需求側的一些政策,特別是與民生相關聯的,都是中長期的。政府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會很審慎。實際上在中國這種政府體系里,政府的動力機制是不足以來做需求側的。因此未來政府要轉型,要從投資型政府真正轉變成一個服務型政府、民生型政府。
王桂新: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相等至少還需要2代人的努力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前所長王桂新近日撰文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雖然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11年快于城鎮人民,但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卻不僅沒有縮小,相反呈持續擴大趨勢,2020年二者差距已擴大到1980年二者差距的93.4倍。要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相等的目標,恐怕尚需40-50年,至少還需要2代人的努力。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關鍵,是迅速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擴大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差距。
財經數據
滬指收跌0.97%,人民幣對美元漲9點
截至股市收盤,上證綜指報3361.44點,跌0.97%;深證成指報13328.05點,跌0.53%;創業板指報2908.94點,漲0.07%。盤面上看,風電設備、旅游酒店和教育行業漲幅居前,能源金屬、煤炭和釀酒行業跌幅居前。匯市方面,截至16:3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3636,較上一交易日上漲9個基點,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746,上跌36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