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董明珠大撒“紅包雨”,在下一盤什么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董明珠大撒“紅包雨”,在下一盤什么棋?

董明珠有望在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職位上再干三年。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雷達財經 李亦輝

編輯 | 深海

不出意外的話,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時代”還將繼續。

1月25日,格力電器披露《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2年-2024年)》。公告指出,計劃2022年至2024年期間,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現金分紅總額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50%。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再次進入新一屆董事會候選人名單。業內認為,這意味著董明珠有望在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職位上再干三年。

然而,家電市場增長乏力之下,格力電器業績承壓,向多元化尋求新利潤空間,是擺在現任管理層面前的難題。

董明珠要繼續干下去,肩上的壓力注定不小。

百億紅包誰最受益?

臨近春節,格力電器拋出巨額分紅計劃,引發關注。

根據公司安排,2022年至2024年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即年度利潤分配及中期利潤分配。

前提是,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情況下,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50%。

如果實際中需要調整規劃時,調整方案需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消息一出,有網友發帖稱,格力為“良心公司”,這樣的分紅比存銀行強多了;也有人持審慎態度,稱分紅掩蓋不了業績頹勢和股價下滑。

不過,格力電器歷史上在回饋股東方面,向來出手闊綽。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除了少數年份未實施分紅外,截至2020年度,格力電器已累計現金分紅為843.18億元,同期累計實現凈利潤1907.52億元,分紅率高達44.20%。

2018年4月25日,格力2017年年報出爐,在凈利潤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卻宣布沒有分紅計劃。

對此,不少投資者在網絡上表達了不滿情緒,公司還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隨后,格力電器回復稱,將充分考慮投資者訴求,進行2018年度中期分紅。

2019年1月,董明珠對此表示:“十年分紅,一年不分紅,就指責我。”

2020年,格力電器分紅金額高達226.74億元,相對于221.75歸母凈利潤,分紅率為102.25%。值得注意的是,這正是格力完成混改的第一年。2019年,格力電器啟動混改,高瓴斥資416.62億元受讓格力電器15%的股份,成為格力電器單一第一大股東。

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格力發的大紅包,到底給了誰?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主導推動分紅的大股東,也會是分紅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實際上,混改之后的格力電器,身份從一家國資控股企業,變成一家“無實際控制人”股權結構的公司。不變的是,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依然掌握在以董明珠為核心的管理層手中。

據當時股轉資料,珠海明駿背后有高瓴翰盈、珠海賢盈、格臻投資、珠海熠輝、珠海博韜五家投資機構。

其中,格臻投資是由董明珠牽頭成立的投資機構。董明珠持有其95.482%的份額,格力電器另外17名高管合計持有剩余4.518%的份額。格臻投資出資13.94億元,持有珠海明駿6.38%份額。

彼時,高瓴對外界宣稱不謀求公司控制權。2021年4月份,董明珠接受采訪時表示,原來高瓴要派董事,后來認為沒必要。

盡管高瓴對格力的投資,不謀求控制權,也不是短期買賣,但這筆投資尚未獲得回報。

以高瓴資本混改時46.17元/股的成本購入9.02億股股份計算,截至1月27日,這筆投資價值337.35億元,浮虧79.27億元。如果剔除高瓴入股以來累計獲得約46.9億元的分紅,賬面浮虧32.37億元。

根據格力電器2021年三季度,珠海明駿持股15%,格力的經銷商組成的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8.2%,格力集團持股2.93%,董明珠持股0.74%,另外高瓴資本直接持股0.72%。

按照2020年格力電器222.79億元凈利潤計算,若按50%的分紅比例,將有超過110億元拿來分紅。有市場人士稱,以格力電器業績目前增速預估,未來三年格力電器分紅總額不低于300億元。

“格力電器的股價始終表現不如預期,通過資本支出撬動高成長的空間也有限,因此將凈利潤高比例分紅,可以讓高瓴和董明珠回收一定資金。”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這一定程度上能緩解董明珠和高瓴資本受讓格力股權產生的資金壓力。

或為董明珠連任“鋪路”

值得注意的是,推出分紅計劃的同日,格力電器還公布了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事宜。

根據公告,公司將于2月28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并提名董明珠、張偉、鄧曉博、張軍督、郭書戰為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與此同時,提名劉姝威、王曉華、邢子文、張秋生為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

早在2019年1月,格力電器選舉出的第十一屆董事會中,董明珠、黃輝、望靖東、張偉、張軍督、郭書戰為非獨立董事,劉姝威、邢子文、王曉華被選為獨立董事。

不過,兼任董秘的望靖東早已離職,執行總裁黃輝也于2021年初離開。目前,格力電器的董事會秘書是2020年11月加入的鄧曉博,同時出任公司副總裁。

對比格力的新一任董事會提任名單,非獨立董事名額減少一位,獨立董事新增一位候選人張秋生。官網信息顯示,張秋生現任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家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晉能控股山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新一屆格力電器董事會候選人中,依然沒有高瓴資本背景的人。

業內分析,董明珠依然位列為格力電器第十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這意味著董明珠將再任格力電器董事長已經幾無懸念。

結合公司大方許下年均百億元分紅承諾,有聲音認為,在格力董事會換屆選舉年推出分紅規劃,為董明珠的連任增添了不少“籌碼”。

“今年是格力電器董事會的換屆選舉年,2022年1月,格力電器第十一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格力電器推出的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可視為董明珠為謀求連任而做出的鋪墊。”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表示。

在劉步塵看來,董明珠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當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的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2001年董明珠開始出任格力電器總裁,并擔任公司董事。2012年5月,董明珠更進一步成為格力電器董事長,在該職位上至今已將近10年。

如果本次連任成功,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今年已經68歲,這意味著干滿下一個三年董事會后,屆時董明珠已經71歲。

對于超齡“服役”的董明珠來說,她的去留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其中不乏爭議之聲。

有觀點認為,董明珠作為銷售出身的管理者,不具備帶領格力電器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的能力,其推動投資收購的銀隆新能源、半導體等項目也沒有很好的成長。

當然,這一切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多元化轉型挑戰巨大

盡管過去10年,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帶領下實現了做強做大。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家電市場飽和,當下處于關鍵轉型期的格力,面對的挑戰依然不小。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家用空調線上零售量2468萬臺、同比減少6.7%,零售額707億元、同比增長4.5%;線下零售量2221萬臺、同比減少10.8%,零售額820億元、同比減少5.6%;全渠道零售量4689萬臺、同比減少8.7%,零售額1527億元、同比減少1.2%。

在此背景下,空調業務占比超7成的格力電器,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也低于市場預期。

據格力電器2021年三季報,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470.8億元,同比下降16.5%;實現凈利潤61.8億元,同比下降15.66%,三季度業績“雙降”。

與此同時,美的集團發布的2021年第3季度報告顯示,其第3季度營收875.32億元,同比增長12.66%;歸母凈利潤為84.46億元,同比增長4.40%。

不僅業績跑輸對手,格力的空調業務部分指標,2020年之后再一次被美的反超。

根據奧維羅盤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線上線下空調市場上,美的均超越格力位居第一,格力排在第二位。

線下渠道,美的空調銷量以38.19%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同比上升1.92%;格力以30.21%的市場份額位于第二名,同比下降1.13%。在線上渠道,美的空調的市場占有率為30.34%,同比下降4.89%,格力以26.31%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但份額同比上升1.56%。

市場份額之外,格力空調僅以均價力壓美的。反超的背后,格力存在著著在線上電商渠道和出海布局的短板。

目前,格力正在積極推動新零售變革。從過去兩年董明珠自己帶貨直播,到春節前,其秘書孟羽童在抖音的“明珠羽童精選”上頻繁進行直播帶貨,格力正在加強其電商渠道。

不過,家電市場低迷,僅在渠道上調整或難以從根本上改善格力的增長瓶頸。產業在線預測數據,2022年家用空調行業內外銷出貨量將持續下滑。

行業分析師預計,未來三年中國空調市場仍然會有增長空間,由于現在離“天花板”已比較接近,預計未來幾年的年增速將在3%-5%之間,增速波動將會較大。

因此,向多元化轉型、尋找到第二增長點,成為格力電器拓展新增長空間的關鍵。

2021年8月底,格力電器以18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并更名為“格力鈦”;2021年11月,又以30億元控股盾安環境38.78%的股權,從而完善電池、儲能產業鏈,進一步開拓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透過這些產業鏈上的布局,有可能發掘出再造格力電器的新動能,但是否能如期兌現業績,則考驗著現有管理層的經營能力。

分析認為,接下來格力電器將面臨諸多機遇,公司能否抓住風口和契機,發展能源、汽車配套等多元業務,擺脫對空調的依賴,將決定格力電器未來發展態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董明珠

  • 董明珠健康家首都店開業六天累計銷售額達660萬元,直播帶貨超160萬元
  • 千億家電巨頭高管集體“出道”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董明珠大撒“紅包雨”,在下一盤什么棋?

董明珠有望在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職位上再干三年。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雷達財經 李亦輝

編輯 | 深海

不出意外的話,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時代”還將繼續。

1月25日,格力電器披露《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2年-2024年)》。公告指出,計劃2022年至2024年期間,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現金分紅總額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50%。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再次進入新一屆董事會候選人名單。業內認為,這意味著董明珠有望在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職位上再干三年。

然而,家電市場增長乏力之下,格力電器業績承壓,向多元化尋求新利潤空間,是擺在現任管理層面前的難題。

董明珠要繼續干下去,肩上的壓力注定不小。

百億紅包誰最受益?

臨近春節,格力電器拋出巨額分紅計劃,引發關注。

根據公司安排,2022年至2024年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即年度利潤分配及中期利潤分配。

前提是,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情況下,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50%。

如果實際中需要調整規劃時,調整方案需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消息一出,有網友發帖稱,格力為“良心公司”,這樣的分紅比存銀行強多了;也有人持審慎態度,稱分紅掩蓋不了業績頹勢和股價下滑。

不過,格力電器歷史上在回饋股東方面,向來出手闊綽。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除了少數年份未實施分紅外,截至2020年度,格力電器已累計現金分紅為843.18億元,同期累計實現凈利潤1907.52億元,分紅率高達44.20%。

2018年4月25日,格力2017年年報出爐,在凈利潤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卻宣布沒有分紅計劃。

對此,不少投資者在網絡上表達了不滿情緒,公司還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隨后,格力電器回復稱,將充分考慮投資者訴求,進行2018年度中期分紅。

2019年1月,董明珠對此表示:“十年分紅,一年不分紅,就指責我。”

2020年,格力電器分紅金額高達226.74億元,相對于221.75歸母凈利潤,分紅率為102.25%。值得注意的是,這正是格力完成混改的第一年。2019年,格力電器啟動混改,高瓴斥資416.62億元受讓格力電器15%的股份,成為格力電器單一第一大股東。

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格力發的大紅包,到底給了誰?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主導推動分紅的大股東,也會是分紅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實際上,混改之后的格力電器,身份從一家國資控股企業,變成一家“無實際控制人”股權結構的公司。不變的是,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依然掌握在以董明珠為核心的管理層手中。

據當時股轉資料,珠海明駿背后有高瓴翰盈、珠海賢盈、格臻投資、珠海熠輝、珠海博韜五家投資機構。

其中,格臻投資是由董明珠牽頭成立的投資機構。董明珠持有其95.482%的份額,格力電器另外17名高管合計持有剩余4.518%的份額。格臻投資出資13.94億元,持有珠海明駿6.38%份額。

彼時,高瓴對外界宣稱不謀求公司控制權。2021年4月份,董明珠接受采訪時表示,原來高瓴要派董事,后來認為沒必要。

盡管高瓴對格力的投資,不謀求控制權,也不是短期買賣,但這筆投資尚未獲得回報。

以高瓴資本混改時46.17元/股的成本購入9.02億股股份計算,截至1月27日,這筆投資價值337.35億元,浮虧79.27億元。如果剔除高瓴入股以來累計獲得約46.9億元的分紅,賬面浮虧32.37億元。

根據格力電器2021年三季度,珠海明駿持股15%,格力的經銷商組成的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8.2%,格力集團持股2.93%,董明珠持股0.74%,另外高瓴資本直接持股0.72%。

按照2020年格力電器222.79億元凈利潤計算,若按50%的分紅比例,將有超過110億元拿來分紅。有市場人士稱,以格力電器業績目前增速預估,未來三年格力電器分紅總額不低于300億元。

“格力電器的股價始終表現不如預期,通過資本支出撬動高成長的空間也有限,因此將凈利潤高比例分紅,可以讓高瓴和董明珠回收一定資金。”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這一定程度上能緩解董明珠和高瓴資本受讓格力股權產生的資金壓力。

或為董明珠連任“鋪路”

值得注意的是,推出分紅計劃的同日,格力電器還公布了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事宜。

根據公告,公司將于2月28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并提名董明珠、張偉、鄧曉博、張軍督、郭書戰為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與此同時,提名劉姝威、王曉華、邢子文、張秋生為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

早在2019年1月,格力電器選舉出的第十一屆董事會中,董明珠、黃輝、望靖東、張偉、張軍督、郭書戰為非獨立董事,劉姝威、邢子文、王曉華被選為獨立董事。

不過,兼任董秘的望靖東早已離職,執行總裁黃輝也于2021年初離開。目前,格力電器的董事會秘書是2020年11月加入的鄧曉博,同時出任公司副總裁。

對比格力的新一任董事會提任名單,非獨立董事名額減少一位,獨立董事新增一位候選人張秋生。官網信息顯示,張秋生現任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家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晉能控股山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新一屆格力電器董事會候選人中,依然沒有高瓴資本背景的人。

業內分析,董明珠依然位列為格力電器第十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這意味著董明珠將再任格力電器董事長已經幾無懸念。

結合公司大方許下年均百億元分紅承諾,有聲音認為,在格力董事會換屆選舉年推出分紅規劃,為董明珠的連任增添了不少“籌碼”。

“今年是格力電器董事會的換屆選舉年,2022年1月,格力電器第十一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格力電器推出的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可視為董明珠為謀求連任而做出的鋪墊。”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表示。

在劉步塵看來,董明珠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當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的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2001年董明珠開始出任格力電器總裁,并擔任公司董事。2012年5月,董明珠更進一步成為格力電器董事長,在該職位上至今已將近10年。

如果本次連任成功,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今年已經68歲,這意味著干滿下一個三年董事會后,屆時董明珠已經71歲。

對于超齡“服役”的董明珠來說,她的去留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其中不乏爭議之聲。

有觀點認為,董明珠作為銷售出身的管理者,不具備帶領格力電器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的能力,其推動投資收購的銀隆新能源、半導體等項目也沒有很好的成長。

當然,這一切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多元化轉型挑戰巨大

盡管過去10年,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帶領下實現了做強做大。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家電市場飽和,當下處于關鍵轉型期的格力,面對的挑戰依然不小。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家用空調線上零售量2468萬臺、同比減少6.7%,零售額707億元、同比增長4.5%;線下零售量2221萬臺、同比減少10.8%,零售額820億元、同比減少5.6%;全渠道零售量4689萬臺、同比減少8.7%,零售額1527億元、同比減少1.2%。

在此背景下,空調業務占比超7成的格力電器,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也低于市場預期。

據格力電器2021年三季報,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470.8億元,同比下降16.5%;實現凈利潤61.8億元,同比下降15.66%,三季度業績“雙降”。

與此同時,美的集團發布的2021年第3季度報告顯示,其第3季度營收875.32億元,同比增長12.66%;歸母凈利潤為84.46億元,同比增長4.40%。

不僅業績跑輸對手,格力的空調業務部分指標,2020年之后再一次被美的反超。

根據奧維羅盤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線上線下空調市場上,美的均超越格力位居第一,格力排在第二位。

線下渠道,美的空調銷量以38.19%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同比上升1.92%;格力以30.21%的市場份額位于第二名,同比下降1.13%。在線上渠道,美的空調的市場占有率為30.34%,同比下降4.89%,格力以26.31%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但份額同比上升1.56%。

市場份額之外,格力空調僅以均價力壓美的。反超的背后,格力存在著著在線上電商渠道和出海布局的短板。

目前,格力正在積極推動新零售變革。從過去兩年董明珠自己帶貨直播,到春節前,其秘書孟羽童在抖音的“明珠羽童精選”上頻繁進行直播帶貨,格力正在加強其電商渠道。

不過,家電市場低迷,僅在渠道上調整或難以從根本上改善格力的增長瓶頸。產業在線預測數據,2022年家用空調行業內外銷出貨量將持續下滑。

行業分析師預計,未來三年中國空調市場仍然會有增長空間,由于現在離“天花板”已比較接近,預計未來幾年的年增速將在3%-5%之間,增速波動將會較大。

因此,向多元化轉型、尋找到第二增長點,成為格力電器拓展新增長空間的關鍵。

2021年8月底,格力電器以18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并更名為“格力鈦”;2021年11月,又以30億元控股盾安環境38.78%的股權,從而完善電池、儲能產業鏈,進一步開拓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透過這些產業鏈上的布局,有可能發掘出再造格力電器的新動能,但是否能如期兌現業績,則考驗著現有管理層的經營能力。

分析認為,接下來格力電器將面臨諸多機遇,公司能否抓住風口和契機,發展能源、汽車配套等多元業務,擺脫對空調的依賴,將決定格力電器未來發展態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富源县| 兴文县| 黄石市| 时尚| 伊春市| 张家港市| 西和县| 南雄市| 军事| 聂拉木县| 广元市| 蓬溪县| 桐庐县| 新晃| 曲松县| 金阳县| 冷水江市| 郧西县| 灵石县| 台湾省| 宜川县| 五家渠市| 聂拉木县| 定南县| 灵台县| 成都市| 弋阳县| 盐山县| 扶绥县| 清丰县| 无极县| 垫江县| 东辽县| 阿克苏市| 武陟县| 白朗县| 景德镇市| 靖远县| 电白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