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含章
風控|沐靈 映蔚
自2019年12月,A股分拆上市規則落地以來,分拆上市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之一。數據顯示,2021年有51家上市公司發布分拆上市預案或分拆意向公告,其中,6家公司終止分拆上市。
而將目光移至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疫苗”),2022年1月23日披露其上市申請獲證監會批復,其將與上市逾17年的控股股東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生物”)“共舞”于資本市場。
沖擊上市背后,華蘭疫苗“靚麗”業績之下賒銷高企,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與此同時,華蘭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華蘭疫苗在疫苗流感產能利用率尚未飽和的情況下,募集資金擬擴大產能或難消化。而且,華蘭疫苗流感疫苗總產能或與環評文件存出入,其流感疫苗真實產能尚待解答。另一方面,華蘭疫苗獨董董關木兼職于同業公司、一家“零人”推廣服務商撐起七千萬元采購額的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一、賒銷撐起“靚麗”業績,流感疫苗收入占比逐年上升產品結構或單一
2018-2020年,華蘭疫苗營業收入及凈利潤逐年增長,然而其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60%。
據華蘭疫苗簽署于2022年1月24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及華蘭疫苗簽署于2020年11月19號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2020年招股書”),2017-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營業收入分別為2.85億元、8.03億元、10.49億元、24.26億元、0.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77億元、2.7億元、3.75億元、9.25億元、-0.29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華蘭疫苗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81.75%、30.68%、131.3%,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51.38%、38.92%、146.45%。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應收賬款分別為5.4億元、6.89億元,15.3億元、5.62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67.27%、65.72%、63.05%、5,157.39%。
“雪上加霜”的是,華蘭疫苗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畸”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據招股書,華蘭疫苗的同行業可比公司共7家,分別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泰生物”),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生物”),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森生物”),成都康華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華生物”),江蘇金迪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迪克”),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大生物”),長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百克生物”)。
據百克生物簽署于2021年6月21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百克生物招股書”)及百克生物2021年半年度報告,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百克生物應收賬款分別為2.76億元、3.31億元、7.33億元、7.17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10.19億元、9.76億元、14.41億元、5.82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百克生物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07%、33.9%、50.87%、123.07%。
據成大生物簽署于2021年10月25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成大生物招股書”)及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成大生物應收賬款分別為4.8億元、5.22億元、5.11億元、10.55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13.91億元、16.77億元、19.96億元、11.72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成大生物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51%、31.13%、25.6%、89.96%。
據金迪克簽署于2021年7月27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金迪克招股書”)及金迪克2021年半年度報告,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金迪克應收賬款分別為0元、0.6億元、3.55億元、1.37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0元、0.67億元、5.89億元、0.32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9-2020年及2021年1-6月,金迪克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68%、60.25%、427.92%。
據康華生物簽署于2020年5月29日的招股說明書、康華生物2020年年度報告及2021年半年度報告,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康華生物應收賬款分別為2.51億元、2.76億元、3.53億元、6.17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5.59億元、5.55億元、10.39億元、5.6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康華生物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89%、49.85%、33.96%、110.01%。
據康泰生物2019-2020年度報告及2021年半年度報告,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康泰生物應收賬款分別為8.55億元、10.5億元、16.13億元、18.17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20.17億元、19.43億元、22.61億元、10.52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康泰生物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41%、54.03%、71.34%、172.66%。
據沃森生物2019-2020年年度報告及2021年半年度報告,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沃森生物應收賬款分別為4.37億元、5.13億元、20.04億元、22.85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8.79億元、11.21億元、29.39億元、13.5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沃森生物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77%、45.74%、68.17%、169.31%。
據智飛生物2019-2020年年度報告及2021年半年度報告,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智飛生物應收賬款分別為19.76億元、44.37億元、66.24億元、87.56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52.28億元、105.87億元、151.9億元、131.71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智飛生物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79%、41.91%、43.61%、66.48%。
則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上述7家同行業可比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值分別為39.41%、49.32%、50.54%、165.63%。同期,華蘭疫苗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比同期同行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的均值高27.86%、16.4%、12.51%、4,991.76%。
可以看出,在“靚麗”業績背后,華蘭疫苗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畸”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此外,2018-2020年,華蘭疫苗收現比、凈現比均小于1。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分別為4.94億元、9.23億元、16.45億元、10.73億元。
即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收現比分別為0.62、0.88、0.68、98.4。
據招股書,2018-2020年,華蘭疫苗凈現比分別為0.35、0.73、0.75。
與此同時,華蘭疫苗主要產品流感疫苗的銷售收入占比逐年上升。到2020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占營收比例近100%,產品結構或單一。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2018-2020年,華蘭疫苗主營業務銷售金額分別為8.02億元、10.48億元及24.25億元,占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85%、99.87%和99.95%。華蘭疫苗銷售的疫苗主要包括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其中流感疫苗系華蘭疫苗的主要產品,主要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及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合計占華蘭疫苗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6.87%、99.42%和99.81%。
據招股書,華蘭疫苗的疫苗產品存在結構相對單一的情形。若市場需求出現不利波動或者其他競爭對手生產出質量更高的流感疫苗,或出現疫苗監管政策變化、接種者接種意愿變化、產品推廣策略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等華蘭疫苗產品銷售推廣不利情形,且市場需求量沒有上升或上述不利影響難以消除的情況下,則華蘭疫苗存在因產品結構單一而導致現有市場份額縮減,銷量下滑,進而影響華蘭疫苗持續盈利能力的風險。
綜合來看,2018-2020年,華蘭疫苗“靚麗”業績的背后,其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同時,華蘭疫苗的收現比、凈現比均小于1。此外,在主營業務中,華蘭疫苗流感疫苗收入占其營收比例近100%,其面臨產品結構單一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2018-2020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的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
二、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反募資擴產,流感疫苗真實產能與環評報告“對壘”
市場占有率反映了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此方面,2018-2020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
據招股書,2018-2020年,華蘭疫苗生產的流感疫苗批簽發數量占國內流感疫苗市場的比例分別為52.77%、42.02%和40.16%;華蘭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簽發數量占國內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市場的比例分別為100%、86.1%和61.41%。
觀其背后,近年來,隨著同行業公司流感疫苗及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獲批簽發數量的增加,華蘭疫苗生產的流感疫苗及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市場占有率逐年降低。
據招股書,2019年,流感疫苗獲批簽發的企業有華蘭疫苗、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春所”)、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深圳賽諾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諾菲巴斯德”)、金迪克和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光生物”)六家廠商。其中華蘭疫苗占據最高份額,批簽發數量達到1,293.4萬劑,占比42%;長春所612.5萬劑,占比19.9%;賽諾菲巴斯德573.8萬劑,占比18.6%;金迪克135萬劑,占比4.4%;國光生物40.2萬劑,占比1.3%。
據招股書,2020年,流感疫苗獲批簽發的企業有華蘭疫苗、北京科興、賽諾菲巴斯德、長春所、金迪克、百克生物等11家廠商,合計批簽發5,765.4萬劑,其中華蘭疫苗占據最高份額,批簽發數量達到2,315.3萬劑,占比40.16%。
據招股書,2018年,華蘭疫苗生產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國內獨家上市。2018-2019年,國內共有2家企業獲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簽發,其中2018年僅有華蘭疫苗獲得批簽發。2019-2020年,華蘭疫苗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達86.1%、61.41%,同行業中排名第一。2020年國內獲批簽發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企業有5家,合計批簽發3,358.2萬劑,其中華蘭疫苗批簽發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2,062.4萬劑,仍居行業首位。
與此同時,2018-2020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產能利用率均不足八成,且其產銷率也未飽和。
據招股書,2018-2020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1.23%、60.8%、73.47%。
據招股書,2018-2020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產銷率分別為93.93%、85.65%及94.22%。
在產能利用率尚未飽和的狀態下,華蘭疫苗擬募集資金建設“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以擴充其流感疫苗的產能。
據招股書,此番上市,華蘭疫苗擬募集資金10.84億元投入建設“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將現有產品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能力提升至1億劑/年。
據招股書,2020年,華蘭疫苗流感疫苗產能為3,000萬劑/年。
即是說,華蘭疫苗此次募資建設“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新增的產能,為招股書中其2020年流感疫苗產能的2.33倍。而在流感疫苗產能利用率未飽和的情況下,未來華蘭疫苗如何“消化”其新增產能?不得而知。
此外,招股書中披露的華蘭疫苗現有流感疫苗產能,與華蘭疫苗環評文件披露的其現有流感疫苗產能或存“出入”。
據招股書,此番上市,華蘭疫苗募投項目分別為“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多聯細菌性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新型肺炎疫苗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及“新型疫苗研發平臺建設項目”。
其中,“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的投資總額為13.75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10.84億元,主要通過改擴建9萬余平方米的人用疫苗生產車間、增設擴建相關生產線及原料保障車間等配套設施,目的是將現有產品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能力提升至1億劑/年。
據招股書,“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選址位于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華蘭大道甲1號附1號現有廠區內,不涉及新增用地。且該項目已完成備案立項工作,并已取得環保局關于該項目的環境評價報告批復。
可見,此次上市,華蘭疫苗募資超10億元建設的“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選址不涉及新增用地,在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華蘭大道甲1號附1號現有廠區內,建設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能力提升至1億劑/年。此外,招股書并未披露該項目的環評報告備案號。
據新鄉市生態環境局2020年9月3日發布的《華蘭疫苗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華蘭疫苗環評報告”),“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項目的建設單位為華蘭疫苗,總投資額為13.75億元,建設地點為新鄉市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華蘭大道甲1號附1號。且華蘭疫苗環評報告的編制日期為2020年8月。
可以看出,華蘭疫苗環評報告與招股書披露的“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在項目名稱、總投資額、建設地點上均一致。即華蘭疫苗環評報告為招股書披露的“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的環評報告。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末,華蘭疫苗共有2條流感疫苗生產線、1條流腦疫苗生產線和1條乙肝疫苗生產線。2018-2020年,華蘭疫苗的流感疫苗產能分別為1,500萬劑次、3,000萬劑次、3,000萬劑次。
據招股書,2019年以前,華蘭疫苗只有1條設計產能為1,500萬劑次/年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線。2019年6月,華蘭疫苗完成對另一條已停產流感疫苗生產線的改造并順利通過GMP認證,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設計產能增加至3,000萬劑/年。
據華蘭疫苗環評報告,華蘭疫苗位于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華蘭大道甲1號附1號,截至2020年8月,廠區內建設有“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血液制品及菌疫苗項目”、“年產4000萬人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項目”、“年產1000萬人份ACYW135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項目”、“華蘭生物低溫冷庫及檢測中心項目”、“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項目”、“百白破疫苗技術升級項目”。其中,血液制品項目未在該廠區建設,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項目、百白破疫苗技術升級項目正在建設,其他項目均建設完成并進行了環保驗收,正在運行。
據華蘭疫苗環評報告,“年產4000萬人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項目”已建成投產,其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產能為4,000萬人份/年,四價產量1,000萬支/年。“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在2020年6月完成自主驗收,已建成投產,其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產能為1,500萬支/年。
且華蘭疫苗環評報告顯示,華蘭疫苗上述2個現有工程的四價流感疫苗生產規模合計為2,500萬支/年,再與建設項目“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新增的生產規模7,500萬支/年合計,可達成1億支/年的四價流感疫苗生產規模。
簡而言之,華蘭疫苗環評報告披露的華蘭疫苗現有工程,與建設項目“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的四價流感疫苗生產規模合計,對應招股書提及的“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將現有產品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能力提升至1億劑/年。
而據招股書,報告期內,華蘭疫苗流感疫苗分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其產能、產量的數據系將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折算成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計算的結果,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與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折算比例為3:4,即生產一人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大致相當于生產3/4份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即是說,按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與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3:4的折算比例測算,將華蘭疫苗環評報告中4,000萬人份/年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產能折算后合計,截至2020年末,華蘭疫苗流感疫苗的總產能或應至少為4,500萬劑次/年,然而招股書披露流感疫苗的總產能為3,000萬劑次/年。
而若直接將華蘭疫苗環評報告披露的現有四價流感疫苗總生產規模2,500萬支/年,與招股書3,000萬劑次/年的流感疫苗總產能進行比較,兩者或仍存在500萬劑次/年的差距。
上述情形或表明,2018-2020年,華蘭疫苗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且其產能利用率尚未飽和。在此情況下,華蘭疫苗擬募集10.84億元建設流感疫苗生產線,新增產能為招股書2020年產能的2.33倍,華蘭疫苗未來新增產能或難“消化”。另一方面,華蘭疫苗環評報告披露其現有流感疫苗的總產能,與招股書披露的2020年總產能“打架”,其信披質量或“打折”。
此外,華蘭疫苗報告期內發明專利皆為授讓所得。
三、發明專利數量在同行中“向后看齊”,超七成發明專利為授讓所得
在國內,技術創新在產品的生產方法和工藝的提高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到2020年,華蘭疫苗的研發費用率已不及同行平均水平。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華蘭疫苗研發費用分別為5,297.65萬元、7,304.2萬元、11,093.75萬元、7,931.74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6.6%、6.96%、4.57%、727.3%。
據招股書,2018-2020年,華蘭疫苗同行業可比公司康泰生物、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康華生物、成大生物、百克生物、金迪克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7%、6.25%、6.84%。
不僅如此,華蘭疫苗的發明專利數量在同行業中排名靠后。
據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簽署日2022年1月24日,華蘭疫苗及其全資子公司已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共計9項。
據百克生物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百克生物已取得授權發明專利共計29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22項,國外發明專利6項。
據成大生物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成大生物已在國內取得14項發明專利。
據金迪克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金迪克共擁有11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10項。
據沃森生物2020年年度報告,截至披露日2021年3月26日,沃森生物及其子公司共擁有國內外已授權的發明專利65項,另尚有數十項專利處于申請階段。
據智飛生物2020年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智飛生物共計獲得發明專利27項。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信息,截至2021年11月8日,康泰生物母公司擁有已授權的發明專利共計9項。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信息,截至2021年11月8日,康華生物母公司擁有已授權的發明專利共計13項。
即相較于7家同行業可比公司,華蘭疫苗的授權發明專利數量“向后看齊”。
值得注意的是,華蘭疫苗超七成發明專利為無償轉讓所得。
據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簽署日2022年1月24日,華蘭疫苗及其全資子公司共有9項發明專利,其中7項專利系華蘭生物及華蘭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基因”)向華蘭疫苗無償轉讓所得。
據招股書,華蘭生物系華蘭疫苗的控股股東;華蘭基因系華蘭疫苗關聯方,均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
招股書顯示,該7項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微載體的再生方法及其應用、肺炎球菌多糖的定量檢測方法、一種去除病毒裂解疫苗中裂解劑的方法、一種流腦疫苗及其制備方法、一種以異型雙功能試劑為連接橋的腦膜炎多糖結合疫苗及其制備方法、一種基于點擊化學的肺炎多糖結合疫苗及其制備方法、一種免疫原HM4-M2e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此外,華蘭生物、華蘭基因等向華蘭疫苗無償轉讓了6項專利申請。
據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簽署日2022年1月24日,華蘭生物、華蘭基因等向華蘭疫苗無償轉讓的5項專利申請權已完成轉讓手續,1項尚未完成。該6項專利申請權中有3項已被駁回,華蘭疫苗不再申請復審,放棄繼續申請,2項已獲授權。
據招股書,上述被駁回的3項專利分別為分離的核酸及其應用、純化白喉毒素的方法、一種多肽免疫原性偶聯物和流感疫苗。被駁回的原因為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此3項發明對應的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華蘭疫苗基于這3項專利申請權的技術研發情況,認為目前授權成功可能性較小,因此放棄相關專利的復審。
也就是說,2018-2020年,華蘭疫苗的發明專利數量在同行業排名靠后。且華蘭疫苗取得的發明專利中,超七成專利由華蘭生物及華蘭基因無償轉讓。此外,在華蘭生物及華蘭基因等無償轉讓給華蘭疫苗的6項專利申請中,3項專利被駁回,華蘭疫苗對此放棄繼續申請,令人唏噓。
另一方面,華蘭疫苗獨立董事董關木在外兼任獨董的企業,與華蘭疫苗業務或存重疊。
四、獨立董事董關木兼任“同業”公司獨董,或難獨立履職
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最根本的特征是獨立性。此方面,2020年,華蘭疫苗獨立董事董關木在外兼任一家疫苗企業的獨立董事。
據招股書,自2020年6月至今,董關木擔任華蘭疫苗獨立董事。2020年12月至今,董關木擔任長春卓誼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誼生物”)獨立董事。
據招股書,華蘭疫苗披露的董監高與其他核心人員對外投資情況中,董關木并無對外投資情況。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卓誼生物成立于2005年1月27日,法定代表人為馮幸福,經營范圍為疫苗(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生產,冷藏車道路運輸活動,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卓誼生物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已上市。
據卓誼生物官網,卓誼生物的產品介紹中僅包括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一項。換言之,卓誼生物的主要銷售產品或為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卓誼生物國內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批簽發量分別為269.7萬瓶/支、202.37萬瓶/支、497.33萬瓶/支。
然而,華蘭疫苗與卓誼生物經營范圍都包含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
據招股書,目前針對狂犬病尚無有效治療手段,仍以預防為主,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用來控制和預防狂犬病的主動免疫制劑。按照生產所用細胞基質分類,狂犬病疫苗可分為人源細胞基質狂犬病疫苗與動物源細胞基質狂犬病疫苗,其中華蘭疫苗研發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屬于動物源細胞基質狂犬病疫苗。
據招股書,華蘭疫苗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已經完成臨床實驗,并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下發的《申請藥品生產現場檢查通知書》,預計2021年上市。
且招股書披露華蘭疫苗“在研人用狂犬病疫苗”中,其同類產品的研發、注冊、上市及銷售情況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他疫苗企業的已上市及處于臨床研究及生產許可申請階段的在研人用狂犬病疫苗,包括卓誼生物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細胞)產品。
可見,華蘭疫苗與卓誼生物業務范圍均包含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且卓誼生物的產品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已上市,華蘭疫苗的產品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預計2021年上市,即華蘭疫苗與卓誼生物業務或存在重疊的情況。
需要說明的是,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應當獨立履行職責。
據證監發[2001]102號《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文件(以下簡稱“證監發[2001]102號文件”),上市公司應當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應當獨立履行職責,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他與上市公司存在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的影響。獨立董事原則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獨立董事,并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獨立董事的職責。上市公司應當按照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適當人員擔任獨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會計專業人士。
據證監發[2001]102號文件,獨立董事必須具有獨立性。獨立董事提名人應當充分了解被提名人職業、學歷、職稱、詳細的工作經歷、全部兼職等情況,并對其擔任獨立董事的資格和獨立性發表意見,被提名人應當就其本人與上市公司之間不存在任何影響其獨立客觀判斷的關系發表公開聲明。
也就是說,作為一名獨立董事,應當獨立履行職責,不得受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他與上市公司存在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的影響。
然而,董關木作為華蘭疫苗的獨立董事,其任職期間同時擔任卓誼生物的獨立董事。而且,卓誼生物與華蘭疫苗在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業務上存在重疊。對此,上述情形是否影響華蘭疫苗獨立董事董關木的獨立履職?其又能否勤勉盡責?或該“打上問號”。
五、推廣服務商現“零人”異象,七千萬元交易真實性或遭“拷問”
再觀華蘭疫苗供應商。華蘭疫苗的推廣服務商現零人“異象”。
據招股書,2020年,霍爾果斯西域君誠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誠醫藥”)為華蘭疫苗第四大推廣服務商,其為華蘭疫苗推廣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推廣服務費為7,047.97萬元,占當期華蘭疫苗推廣服務費的比例為8.73%。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君誠醫藥成立于2017年9月28日,法定代表人為趙慶娥,經營范圍為藥品銷售推廣及咨詢服務、醫療設備、技術推廣及咨詢服務,數字音樂、手機媒體、動漫游戲數字內容產品的開發系統等。君誠醫藥股東、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為趙慶娥。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8-2020年,君誠醫藥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
據天眼查數據,截至查詢日2022年1月5日,趙慶娥對君誠醫藥持股100%,控股企業只有君誠醫藥。
即是說,君誠醫藥或不存在社保代繳情況。而在與華蘭疫苗合作期間,君誠醫藥社保繳納人數為0人,雙方超七千萬元的交易真實性存疑。
作為華蘭生物資本市場分拆上市布局的一環,華蘭疫苗未來走向幾何?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