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媛 顧樂曉
編輯 | 陳臣
今年是疫情之下的第三個春節。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多地疫情持續,又要“就地過年”了。受“就地過年”影響,外出機會少了,以往的春節出行、社交消費沒之前火了,但這個和“年夜飯”相關的消費卻重新被點燃,還越來越火。
多平臺訂單暴漲,單品漲超980%
據界面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春節前,淘寶、叮咚買菜、盒馬鮮生等多平臺“預制菜”銷量暴漲。在淘寶,今年年貨節期間“預制菜”銷量同比去年增長超100%。在叮咚買菜,快手菜(即簡單加熱可食用的食材)相關食品同比去年漲超400%,部分菜品較此前一周環比漲超980%。
疫情當前,減少外出居家過年,吃外賣又沒有儀式感,不會做飯的年輕群體只能選擇“預制菜”了。通俗講,“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預加工(如分切、攪拌等)后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主打“即時、即烹、即熱、即配”。據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2021年,71.9%的消費者購買“預制菜”是為了節省時間。
疫情之下,春節前“預制菜”搜索熱度一年高過一年
據界面數據檢索,在百度搜索指數平臺,2022年春節前,“預制菜”周搜索指數一度達到近7000,創下自2011年起12年以來新高。近7000的搜索熱度處在什么水平?在2020年、2021年,疫情出現的第一年、第二年,春節前“預制菜”周搜索熱度最高僅為51、168。在疫情前的2019年,春節前“預制菜”周搜索熱度顯示為0。
在另一個指數平臺——巨量算數,“預制菜”周頭條指數、抖音指數也呈同樣的趨勢。2022年春節前,“預制菜”周頭條指數、抖音指數分別達到5595、6759,創下歷年新高。相比較而言,疫情出現的第二年(2021年),春節前“預制菜”周頭條指數、抖音指數最高僅為279、107。在疫情出現的第一年、疫情前的2019年,春節前“預制菜”周頭條指數、抖音指數最高僅為個位數。
廣東人“最愛”搜,男性人群“陷”進去了
分人群來看,搜索“預制菜”最多的人群也是就地過年的“主力軍”。據百度搜索指數,在搜索“預制菜”的人群中,30-39歲的占比最多,達到4成以上。其次是40-49歲人群,占到23.8%。
分性別來看,疫情之下,男性人群對年夜飯“預制菜”的搜索熱情明顯多過女性。據百度搜索指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30天內,在搜索“預制菜”的總人群中,男性占到約71%,比女性高出約42個百分點。另據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此前數據,2021年,“預制菜”C端用戶中,女性占到58.4%,比男性高出16.8個百分點。
分地區來看,“預制菜”搜索熱度同當地疫情、“就地過年”政策有一定關聯。據百度搜索指數,在截至2022年1月27日的近30天內,“預制菜”搜索指數TOP5地區為廣東、浙江、江蘇、北京和山東。
在廣東,近期深圳、中山、珠海、梅州4地均有確診病例出現,截至1月24日,廣東省內至少有珠海、佛山、韶關等8地發布“就地過年”政策。在浙江,自1月26日起出現新一輪本土疫情,截至目前已報告22例確診病例,部分地區劃有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
疫情前不溫不火的“預制菜”
從全球來看,“預制菜”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自20世紀80年代起,“預制菜”逐漸在日本、加拿大和部分歐洲國家流行開來。
目前,在發展成熟的美國、日本市場,截至2020年消費者端“預制菜”市場規模分別達到450億、200億以上。相比較而言,中國內地消費者端“預制菜”市場規模僅為日本同期的約29%。
從企業發展情況來看,來自美國的“預制菜”企業SYSCO,已成長為全球“預制菜”龍頭企業,在美國餐飲供應市場的占有率達到約16%。
在日本市場,“預制菜”行業CR5(市占率前5企業合計值)達64.04%,頭部企業日冷,市占率達到18.7%。
在中國,“預制菜”Top5企業的市占率合計僅占到約14%。截至目前,尚未出現市占率超10%的“預制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