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昊
匯川技術(300124.SZ)交出了一份超出預期的業績預告。
1月26日晚匯川技術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61.16億元-184.18億元,同比增長40%-6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55億元-36.75億元,同比增長55%-75%。
匯川技術在2021年10月的調研中表示,公司2021年度經營目標為,銷售收入與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30%-50%。目前來看公司不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均超過此前預測。
對于業績變動匯川技術表示,一方面由于下游行業總體需求出現較好增長,公司通用自動化業務、新能源汽車業務、工業機器人業務等均取得快速增長;另一方面由于產品收入結構變化,疊加大宗商品和芯片漲價,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同比有所降低。
匯川技術主要產品包括變頻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等,運用于工業自動化、電梯、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五大領域。其中,工業自動化、電梯及工業機器人相關業務合計貢獻近9成營收。
匯川技術在1月25日的調研紀要透露了各大業務板塊的狀況。該次調研也引起52家機構的關注。
具體來看,目前匯川技術的變頻器市場占有率約15%,未來將與歐系品牌競爭;伺服系統方面,得益于行業景氣度高、下游客戶更在意價值而非品牌,近兩年市占率得到快速提升;PLC產品(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營收快速增長,但占公司整體營收仍然較小。
匯川技術的電梯相關業務被重點提問。
電梯屬于配套業務,與房地產行業的景氣程度緊密相關。匯川技術表示,從未來3-5年時間看,公司對電梯業務仍會保持較為穩健的增長預期,具體將從跨國企業業務、海外客戶拓展、整體解決方案、后服務市場等方面發力。
匯川技術表示,目前電梯后服務業務占比不超過10%,但國內電梯保有量達800萬臺,按15年生命周期測算,預計每年有幾十萬臺存量梯會有后服務需求,將成為公司電梯業務的重要支撐點之一。
此外,匯川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客戶也被問及。公司表示,國產自主品牌車企如長城、一汽等,已在2020年、2021年定點了較多車型,預計今年能夠給公司汽車業務做出一定貢獻。
盡管匯川技術全年業績向好,但二級市場似乎并不買賬。公司股價自8月5日觸及89.05元/股的新高后震蕩下行,至今跌幅達25%。
值得一提的是,匯川技術或面臨減持壓力。2021年6月公司向12家機構發行股份并募集資金21.30億元。參與該次定增的機構中,高瓴旗下兩只基金合計以8億元拿下該次定增的近四成份額,為該次募資最大的認購方。此外,中信證券、UBSAG、J.P.Morgan等國內外知名資金均有參與。
該次定增的3673.22萬股股份于2022年1月24日解禁上市。定增價格為58.00元/股,匯川技術最新股價為65.27元/股,相關股東持股半年收益為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