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小丹
編輯 | 翟瑞民
天津迎戰奧密克戎,在經過18天的緊急防控后,首次實現了確診病例零新增。
據天津市衛健委消息,2022年1月25日0-24時,天津市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自2022年1月8日至1月25日,天津市累計報告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61例,在院治療229例。累計報告無癥狀感染者22例,解除醫學觀察2人,尚在醫學觀察4例,轉為確診病例16例。
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布,自1月25日12時起,將西青區大寺鎮宇泰家園C區和津南區咸水沽鎮同澤園由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將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宇泰家園(不含C區)等10個區域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調整后,天津市還有10個高風險地區,16個中風險地區。
進入2021年后,在國際上肆虐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突襲”天津。1月8日清晨,兩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當晚12時,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確認病毒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天津疫情也是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在國內引發的首起本土聚集性疫情。
天津市隨后啟動全市篩查。第一輪篩查從1月9日上午7時開始,對象為經研判風險系數較高的津南區、南開區、東麗區、西青區居民,轉天擴大到另外12個區。12日下午全市放假,進行第二輪核酸篩查。15日、20日又進行了“三篩”“四篩”。
“我們是第一次親歷奧密克戎病毒感染的新冠肺炎,從目前來看,它的隱秘性更強,傳播性更強。天津一發現就至少是第三代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在1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在1月12日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表示,從整體疫情的發病曲線來看,疫情主要集中在1月8日、9日和10日三天,同時這三天的發病例數都是最多的,形成一個平臺期。
“經過初步分析和流行病學調查后發現,本輪疫情在元旦小長假期間就已在社區中傳播。據了解,疫情涉及的幾個托管班元旦小長假期間沒有休息,孩子們參加托管班接觸到病毒,1月4日開學后把病毒傳給了各自學校的其他學生,這些學生再把病毒帶回各自家庭,擴散到不同社區。”張穎介紹。
此后,至1月21日,天津報告實現社會面“清零”。天津市衛健委主任顧清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一個潛伏期內,天津市由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實現了社會面清零。此后津南區連續四天新增病例數為個位數,至1月25日,津南區區域內有25個封控樓、13個管控小區符合解封條件,已被解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此前告訴界面新聞,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防控難點之一在于其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更隱蔽。從本輪疫情的防控經驗來看,發生疫情后的防控速度很關鍵,采取更快、更嚴格、更精準的封控,疫情控制就更好,總體成本就更低。
“社會面已經沒有傳播風險,因此現在完全可以肯定,天津這起疫情已經取得了完全的勝利。”1月25日晚,張穎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不過她也強調,目前,天津抗疫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但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
她表示,“預計到今年1月31日,津南區內所有封控區和管控區可以有序解封,也就是說,大年初一這些人都可以在家里開開心心過春節。”
至于疫情溯源,張穎表示,已經鎖定了一些線索,在物和人方面進行溯源,目前還沒有找到明確的證據鏈條,畢竟傳播時間有點長,可能之前潛在的感染來源(感染者)已經轉陰。“雖然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證明到底是來自物,還是來自人,但我們相應的管控措施已經同步實施,也就是說雖然沒有證據,但是圍繞現存的線索,已經相應地切斷了傳播,大家不必擔心。”張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