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間秘探 鄭豫舟
近日,《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進一步明確“支持青島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曾將青島與深圳、上海、寧波、天津、大連、舟山6城一同點名,明確下一步將“依托有條件的沿海城市,打造若干具有影響力的海洋城市”。在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道路上,青島的高端酒店,正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青島高端酒店,1年開5家
近年來,作為初代旅游城市,青島的高端酒店開業數量并不算少。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統計,自2019年至今,青島共開業了13家高端新酒店。這其中,過去的2021年,有5家高端酒店開業。這一數量,相比起大連、寧波等“海洋中心城市”的競爭者,不算遜色。
僅2022年開年,青島金水套房假日酒店便已開業,趕上了全套房酒店的“小趨勢”,2021年8月,青島瑞吉酒店成為山東省首家奢華酒店。
從近幾年的開業情況中,青島酒店市場有三個值得關注的點。
一是開業高端酒店以本土品牌為主。2019年至今開業的青島13家高端酒店中,僅3家為國際高端品牌,分別為2019年開業的威斯汀酒店、2021年開業的瑞吉酒店以及2022年開業的套房假日酒店。相比起曾統計過的大連、廈門、杭州、成都等同為非一線的城市,青島并沒有收獲太多國際品牌的青睞。
二是遭遇過零開業的“斷層年”。2019年與2021年,青島的高端酒店均以一年6-7家的速度穩定開業,唯獨跳過了2020年。這或許與疫情影響下,高端酒店因工程等諸多原因推遲開業有關。但對比同為新一線的城市們,在2020年均有穩定開業,對于高端酒店而言,青島酒店市場,不乏隱憂。
三是酒店選址較為同質化。青島高端酒店的選址,大多沿著黃島區的西海岸度假區與奧帆中心的商圈,以及海水浴場周邊。1997年開業的青島香格里拉酒店,與2021年開業的青島海天大酒店、青島瑞吉酒店,便同享一片海景。西海岸度假區,倒成為近些年來青島的一片新熱土。
百年青島酒店加速史
青島的建制史并不長,從1891年清廷將登州鎮總兵移駐于此開始,這個原隸屬于山東即墨縣的小漁村,開啟了自己的發展之路,并演變為如今的“新一線城市”“北方第三城”。
在100多年的短短城市建制史中,青島酒店的歷史卻已有近百年的漫長時光。
青島最早的酒店,或許應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的青島迎賓館與青島飯店。1907年,青島德國總督官邸竣工完成,這座曾經的歐式風格私宅,在幾經輾轉后,于1934年被青島市政府命名為“迎賓館”,成為彼時青島最高級別的接待賓館,建國后,仍以“迎賓館”身份繼續經營。至1999年5月1日,這一座歷史滄桑的建筑,不再作為迎賓館使用,而是以博物館形式接待海內外觀眾。
始創于1932年的青島飯店,則得以保留至今。建立之初,青島飯店以“青島咖啡飯店”的身份出現在島城的黃金地段中山路,彼時只主打餐飲業務,尚不涉及住宿。1965年,青島飯店被全部拆除,擴建為五層大樓,歷時6年的建造后,成為當時青島最大的飯店兼旅館。2004年,中山路上的青島飯店拆遷,又于同年在繁華的香港中路重新開業,得以延續輝煌。
與大多數城市一樣,青島也快速抓住了改革開放后的市場機遇。1979年,青島匯泉王朝大飯店的前身“匯泉賓館”開業,成為當時青島唯一一家涉外賓館,并在1986年與香港王朝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匯泉王朝大飯店。
1985年,青島市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之一——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海天大酒店的一期與二期分別于1988年與1992年陸續開業,并于1997年被批準成為五星級旅游涉外飯店。作為彼時青島最高檔次的飯店,海天大酒店承擔起了諸多重大外事接待任務及國內外大型會議。
隨著時代發展,屬于海天大酒店的輝煌逐漸落幕,“老酒店”的身份,令其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重生還是淘汰?2011年,海天大酒店正式停業,并啟動改造項目工程,十年后,在海天大酒店的舊址上,新的海天大酒店,攜手青島瑞吉酒店回歸,再造青島新地標。
在海天大酒店極為輝煌的上世紀九十年代,除了山東省首家五星級旅游飯店麗晶大酒店的開業之外,青島也迎來了其第一家國際品牌五星級酒店——青島香格里拉大酒店。
自此,青島酒店業,邁向了國際化發展道路,并于2011年起,開始了高端酒店的加速開業。
2014世界園藝博覽會、2015世界休閑大會、2018上合組織峰會的選址青島,以及2016年國務院批復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等,均為高端酒店進入青島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契機。
“海洋中心城市”的困局與破局
對于高端酒店而言,押注青島,無疑看中其強大的市場潛力。上世紀90年代,青島家電制造業崛起,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家電企業發展迅速,至2016年,青島已躋身全國第12個GDP“萬億元俱樂部”城市,并與蘇州、上海、天津、深圳,并稱中國五大制造業中心。但與此同時,青島面對困局的破局,也成為高端酒店的關注點。
青島榮耀背后的困局,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城市發展腳步漸緩。在制造業優勢下,青島成為除了京津之外,北方經濟最強的城市,常被稱為“北方第三城”,不過,這個頭銜,正在遭遇危機。同在北方的鄭州,正大踏步逼近青島,2021年第三季度城市GDP排名顯示,鄭州GDP9328.5億元,青島為10310.36億元,兩者差距并不算大。放眼全國,青島的GDP排名也被不斷崛起的武漢、成都等后起之秀趕超。在23個GDP萬億城市中,有媒體將其分為五個梯隊,青島與寧波、無錫、長沙、鄭州,一起列于第四梯隊。
與城市經濟發展困境伴隨而來的,是人才的困局。據《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顯示,青島排名第13位,落后于寧波、無錫等同為二線的城市,甚至在前幾年的“搶人大戰”中,其人才政策也姍姍來遲。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青島已經錯失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大背景下三年的黃金發展期。”
二是強力的“海洋中心城市”對手。在海洋中心城市的角逐上,青島的對手不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上海、深圳、天津、青島、寧波、大連、舟山7座城市,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寫入相關城市規劃,或將之確定為海洋領域發展的主要目標。
盡管“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提出者、北京大學教授張春宇指出,這一新賽道上的“選手”還未拉開明顯差距,但就城市發展來看,青島也并非海洋中心城市第一梯隊。以高端酒店數量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維度,高端酒店均超過百家的上海、深圳為第一梯隊后,雖然有50家以上高端酒店的寧波、青島與二三十家的天津、大連、舟山可分別被劃分為第二、第三梯隊,但這些城市各有特色,在區位上也各占據一席之地,激烈混戰不可避免。
在發展困局之下,青島也諸多破局舉措,這些舉措,又重新吸引了高端酒店的目光。
其一是新機場的投入運營。2021年8月12日0時,77年歷史的青島流亭國際機場正式關閉,同時,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實施轉場運營,去舊迎新背后,是青島的一次再度起飛。隨著屢次擴建后,流亭機場已無法再升級,更成為青島城市經濟發展的束縛。
青島通過數次行政區劃調整,并在2017年提出“三灣三城”規劃概念后,城區概念已擴大數十倍。全新膠東國際機場的建成,為青島拉近主城區與新區的距離,不斷拓寬外延,提供了契機。
《青島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中提到,隨著產業向次中心城市和重點功能組團加快轉移,青島的人口已經開始向主城區周邊區域流動。位于膠東的新機場,讓“青島”有了更廣闊的疆域,也讓高端酒店的入局,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同質區域。
其二是旅游城市的新嘗試。1917年,康有為移居青島并在此終老,他盛贊青島“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綠樹紅瓦,可舟可車”。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的青島,在旅游產業上卻一度停滯,1992年青島市政府東遷之前,時任青島市委書記曾經在全市建設會議上,公開批評青島得了“紅瓦綠樹綜合征”,即過分依賴先天資源而不思后天進取。
近年來,青島在推動文化創意、精品旅游兩大產業轉型升級有所新嘗試,從前幾年投資50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的落地,到如今包括海洋旅游新型業態的發展,簽約地中海俱樂部項目與亞特蘭蒂斯酒店項目等,均在補足城市旅游淡旺季明顯的短板。
2021年,青島在宜居宜游城市競爭力排名中列全國第2,在游客滿意度排名中列全國第6,在旅游投資熱點城市排名中列全國第10,為高端酒店入局,提供了足夠底氣。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青島未來待開業高端酒店為8家,與深圳相同,僅次于上海的12家。
高端酒店,如何助力“海洋中心城市”?
酒店與城市,是互相選擇,互相促進的。自我破局的青島 ,為高端酒店提供發展契機的同時,選擇踏上這片土地的高端酒店,自然也為其成為“海洋中心城市”添磚加瓦。從不少快速發展的城市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高端酒店助力城市的方向。
01 會展助力
在2018年“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批示下,青島開啟了“會展經濟”模式,僅2019一年累計舉辦342場活動中,涉及國家領導的就有三個。會展也為青島旅游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根據青島統計局的數據,青島全民辦會的2018-2019年,接待旅游人次分別增長15%與9%。
作為城市綜合能力體現的會展,其發展則需要高端酒店業的承接與助力。在青島大舉投身“會展經濟”的兩年間,確實也是城市酒店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兩年。除青島之外,西安可算得上高端酒店推動會展發展的典型案例,在“全面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國際會展之都”的目標指引下,根據規劃,2021年前浐灞累計投用高品質酒店23家,2023年底累計投用16家。正是因為這些高端酒店的聚集,使得浐灞迅速成為全國知名的會展目的地。
02 消費助力
2019年,商務部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用5年左右時間培育建設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北上廣深,杭州、武漢、南京、濟南、青島、大連、寧波、廈門等20多座城市,積極爭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先后出臺了專門的政策規劃。
在首批名單中,青島并未入選,但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已被列入《青島市商業網點專項規劃(2020-2035年)》。作為大消費的一環,酒店對消費的助力不容忽視。
作為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五個城市之一,重慶的本地消費驅動力極強,據《2020十大消費城市榜單》顯示,其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第三。這其中,高端酒店帶來的消費力量不容忽視,去年7月,瑰麗酒店、麗思卡爾頓酒店及萬豪W酒店,一齊入駐重慶江北嘴中央商務區,便將助力重慶打造國際消費目的地。
03 更新助力
青島主城區,是一座老城,無數老酒店,正在時代發展中逐漸落后并消失。有新聞曾報道稱,青島曾聲名斐然的三家老酒店,東方飯店、華天酒店、海天大酒店陸續歇業。有業內人士分析“老酒店,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亟需升級改造”。
在城市更新與酒店存量改造大趨勢的當下,一批高端酒店,無疑成為城市與老酒店煥新的強大推動力。1992年就開始城市更新的上海,近兩年迎來了城市更新最高潮,酒店更成為城市更新越來越重要的承載項目,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的主體上海地產集團為例,通過股權劃轉,目前已持有錦江國際19%的股權。在業內人士看來,借助錦江國際的力量,便于上海地產集團在城市更新項目中更好地開展酒店業務,而錦江國際也將從中獲得在上海核心區的更多發展機會。
在梁實秋筆下,青島曾被這樣描繪“天氣冬暖夏涼、風光旖旎,而人情尤為淳厚……竊以為真正令人留連不忍離去的地方應推青島。”如今的青島,正背靠“紅瓦綠樹”,面向壯闊海洋,高端酒店紛紛入局,如何再造“留連之地”?值得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