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1月25日,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郭大杰帶隊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節目,郭大杰介紹,2021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026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一。這個成績是因為白云機場做好了疫情防控。
2021年,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依然蟬聯全國第一,但對比2020年下降8%,對比2019年下降45%。2020年,白云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4376.8萬人次,超過亞特蘭大機場,成為全球疫情后復蘇最快、客流量最大的機場。
飛常準APP發布的《2021年度全球民航航班運行報告》顯示,千萬級機場年度榜單中,白云機場出港航班量最多,為16萬班次,成為年度最繁忙機場。緊隨其后的是成都雙流機場,出港航班量為14.39萬班次。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
疫情影響出行,機場吞吐量跟疫情息息相關。去年五六月份,廣州出現疫情,直接導致白云機場的客流量下降。
數據顯示,2021年6月份,白云機場受疫情影響吞吐量僅為90.11萬人次,同比下滑70.97%,比正常月份少了近300萬的客流量。
另一方面,白云機場的國際客流量占比較高,受全球疫情影響,過去一年,國際航線業務量仍受較大影響,航班量銳減,這也是白云機場客流量增長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兩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機場。
疫情爆發以來,上海浦東和廣州白云機場成為我國主要國際入境機場。2020年到現在,從白云機場入境的旅客有80多萬,入境旅客中發現的陽性病例大概4100人,在廣州隔離,最后再通過白云機場回到各市和各省的超過4萬人。
2021年中國內地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約為382萬班次,平均出港準點率(又稱“正點率”)為82.96%。關于機場的正點率,郭大杰介紹,機場集團把“正點”作為服務工作的首要核心要素。
做法之一是進行數字化轉型。2021年,白云機場放行正常率是91.66%。通過數字化轉型之后,航班滑進的時間大大節約了,航班落地之后平均時間是7分30秒左右,滑出的時間從離開廊橋到起飛大概是在15分鐘,這個時間在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資料顯示,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始建于上個世紀30年代,是國家定位的全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現有兩座航站樓,T1航站樓建筑面積50余萬平方米,T2航站樓及綜合交通中心建筑面積80余萬平方米,目前T1、T2兩座航站樓設計容量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
2021年6月26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T3航站樓工程開工,這是白云機場三期擴建自2020年9月27日開工以來的所取得的又一個突破。T3航站樓是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一部分。該擴建工程還包括2條新建跑道、超過190個機位的機坪和T2航站樓的2個新建指廊等。
根據新修編的總體規劃,白云機場按照近期2030年飛機起降77.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終端2045年飛機起降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600萬噸進行規劃。
1月20日晚,白云機場(600004.SH)發布業績預減公告,預計2021年凈利虧損3.81億元-4.65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52.18%至-86%。本次業績預減主要是因為上年同期存在股權處置等非經常性損益以及2021年持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