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聚美麗 詩詩
編輯|曉伊
據悉,一瓶潤膚露中有60%-80%的基本成分是水,而在身體洗護產品中,水的占比能超過90%。
作為大多數化妝品最主要的成分,水的成本極低,又是一種極佳溶劑,有助于減少配方的油膩和沉重感。化妝品配方中不添加水,聽上去有些理想化,但是現如今,在水資源緊張的全球大背景下,不少品牌都開始選擇“去水化”的道路。
根據WWF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0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約16億人無法獲得清潔安全的水資源供應。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面臨缺水問題。
近期,英國趨勢預測服務商 WGSN 發布的2022年美容流行趨勢報告中顯示,針對節水環保和快速化妝的需求,可用性和可持續性將是今年的研發關鍵。
據英敏特美容&個護部總監 Vivienne Rudd 介紹,未來的美容產品必須有明確的環保立場,向消費者表明品牌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方案,幫助他們控制個人用水。
現在,不論是獨立初創的小眾品牌,還是國際知名品牌,都提倡“節水”理念。在節水行動上,除了提倡”無水“概念之外,我們也看到不少品牌通過配方研究,或開發“黑科技”,以達在產品制造或產品使用過程中減少用水的目的。可以說,“節水”正在從一句單純的口號,逐漸發展落地為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節水”理念如何實現技術落地?
1)無水配方≠不含水
作為節水理念的一種踐行方式,無水美容正成為繼純凈美妝、成分黨之外的另一個新興趨勢。據多個國外媒體報道,無水美容的概念最初起源于韓國,大約于2015年左右在西方流行,如今,在外媒發布的“化妝品趨勢預測”相關的文章中,“無水美容”一詞的出現頻次非常高。
某國外品牌產品總監表示:“無水概念最初是為了提高護膚品的效力,從而對皮膚產生更大的功效。獨立美容品牌率先引領這一趨勢,推出了創新的無水配方,隨著這種趨勢進入主流消費者的意識,大眾市場和奢侈品牌也加入其中。”
無水配方在減少水資源運輸和消耗的同時,還被證明具有更濃縮、更高效的性質。此外,隨著消費者對可持續性的關注日益增加,無水配方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消費者對清潔、便攜式產品且無毒配方的期望。
不過,從概念上來看,無水配方中的“無水”,并不是指護膚品中不含有水分,而是將水足跡(產品全生命周期消耗的淡水總量)減少至最低的產品,包括產品的生產或使用中不需要水,或者產品配方中不添加水。
在美妝、護膚、頭發護理、身體洗護等領域,無水配方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類型:
2)從不同角度,開發“節水”化妝品
● 提倡植物類成分
在化妝品配方中使用植物提取液、植物油脂等成分能夠填充配方體積,以此降低產品中水的使用頻率,這是節水理念在化妝品中的一種常見形式。
比如,由生物化學家 Michael Babor 博士于1956年創立的德國功效性護膚品牌BABOR,一直以來提倡發揮天然油脂類成分的應用價值。
Michael Babor 博士致力于開發天然植物油,1955年研究出專利活性成分 HY- L ,即一種親水性的水油乳液。據悉,HY- L與植物活性成分相結合,可深層清潔毛孔,至今仍然是BABOR清潔類產品中的核心成分之一。
此外,BABOR也是最早解決廢水處理和廢物分離等問題的公司之一,節水理念在品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占據著重要地位。早在1998年,BABOR在過濾污水和生產清潔水的生產設施中使用了微濾系統。該系統通過從清潔水中分離油和其他廢物來回收水,據稱每天可產生約 15000 升的潔凈水。
再如,澳大利亞無水美容品牌Conserving Beauty是在2021年剛上線的,目前共推出三款產品,分別為面部護膚油、卸妝膏和清潔面膜,這三款產品都為無水配方。
產品主打成分為 BLUE OLéOACTIF ,即一種大麻籽油、藍艾菊、紅沒藥醇和CACAY OIL(來自亞馬遜野生樹)的混合物,該成分具有防污染、抗藍光的功效。
Conserving Beauty的產品配方主張極簡風格,包含的成分少于13種,其中均以植物油成分為主。同時,該品牌堅持無棕櫚油、無香精,產品定價為48美元-55美元。(約合人民幣306元-350元)
“化妝品的產品生命周期中,幾乎每個階段都嚴重依賴水。因此,Conserving Beauty堅信無水配方更加重要,通過在我們的產品中去除水,能夠確保其中所包含的成分不會被稀釋,并保護好珍貴的水資源。”品牌創始人Natassia Nicolao說道。
● 讓產品變成固體
化妝品向固體形式改變,意味著包裝所用塑料將大量減少,且生產過程不需要水。此外,固體產品更容易進行運輸和儲存,并且配方中避免了防腐劑、增稠劑等原料的使用。如今,除了洗發、洗浴用品之外,還出現了固體香水、固體精華、固體潤膚霜等品類。
Stop the Water While Using Me是成立于2011年的德國天然個護品牌,從品牌名字就能看出,它是傳遞節水理念的。品牌主打有機環保、可降解,且不會造成水污染。
該品牌研發了以固體形式為主的“無水系列”產品,其中包括洗臉皂、沐浴皂、固體洗發膏和固體護發素等。其成分均為天然有機純素配方,通過動物實驗的替代性方法科學論證產品安全性。
2020年,德國個人護理用品巨頭拜爾斯道夫宣布收購Stop the Water While Using Me,并共同制定了可持續發展計劃,進一步致力于氣候和資源保護。
創立于2012年的新西蘭美妝品牌Enthique,其品牌名在法語中意為“道德”。該品牌目前共推出了40多種固體濃縮型美容產品,包含頭發護理、皮膚護理、身體護理等類型。
據品牌官方介紹,其產品不使用塑料,不含棕櫚油,獲得了零殘忍、純素的認證。Enthique單個洗發棒,相當于3瓶350毫升的標準液體洗發水,可節省約2.7升水。通過這種固體美容棒產品,Enthique希望能夠減少美容護理品生產中塑料和水資源的浪費。
同時,該品牌追求天然成分,拒絕添加礦物油。比如其推出的Tone It Down系列中,通過甜菜根提取物代替石化衍生染料煤焦油,在紫色洗發水中發揮著色劑的作用。該產品中還使用了可可脂、茉莉花油等成分,以及一種溫和的表面活性劑椰油酰基羥乙磺酸鈉。
● 無水配方還能提高功效
創立于2016年的美國美妝品牌Pinch of Color,據稱是最早的無水美容品牌之一。該品牌同樣使用植物成分或油脂類成分代替水,并獲得了零殘忍和純素認證。
目前品牌共推出了5個無水品類,涵蓋無水唇彩、潤唇膏、唇油、高光和面部精華,配方中主要包括玫瑰果油、荷荷巴油、芒果籽油等成分,售價從21美元到65美元(約合人民幣133元-414元)不等。
品牌創始人Treska是一名配方師,她表示:“水的作用是增加配方的體積,這是一種極其廉價的成分。此外,細菌可以在水中繁殖,這也是為什么含有水的美容產品通常會添加防腐劑以延長保質期。”因此,Pinch of Color也在產品中盡量避免使用防腐劑,選擇添加天然、清潔的成分。
除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之外,Pinch of Color提倡的另一個觀點在于:無水意味著產品不會因為水分而稀釋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濃度更高。以植物油類成分代替水,雖然成本更高,但同時提升了產品的護膚功效。
在化妝品中避免使用水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保持某些易失活成分的穩定性。比如,來自加拿大的無水護膚品牌An-hydra。品牌創始人意識到市面上絕大多數產品使用的塑料包裝和大量的水,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于是,她創立了這個品牌。
目前,該品牌共推出三款產品,分別為潔面粉、透明質酸精華液、維生素C精華素,其中包括微囊化益生菌、透明質酸以及維生素C三種主要成分。維生素C精華素含有10%濃度的維C,產品以粉末狀的形式存在,防止維C在水性配方中失活。
事實上,功效護膚品牌the ordinary也曾經推出不含水的維C類產品,the ordinary23%維他命C懸液+2%透明質酸微珠是一種無水、無硅酮的23%L-抗壞血酸粉末懸浮液,因此能更有效地發揮維生素C的功效。
● 節水理念下的“黑科技”
在節水理念的踐行過程中,部分品牌也推出了一些“黑科技”產品。比如,加拿大美容品牌Nannette De Gaspé于2016年推出了一種干面膜,采用了無水系統,并通過包含活性成分的仿生微載體 (BMV),將海洋提取物和肽等成分“印在”織布上,當被濕度、溫度或pH激活時,活性物質會釋放并滲透到皮膚,以達到加強或修復皮膚屏障的目的。
與普通的貼片面膜相比,該產品不含有水,包含87%的活性成分和潤膚劑。目前,產品分為面部護理、頸部、手部、肩部和眼部等護理區域,售價約在80美元-120美元(約合人民幣510元-764元)之間。
此外,Nannette De Gaspé的其他護理產品中均不含水、甘油或其他填充劑,以一種專有的紅茶發酵液、黑色超級水果和黑色大溪地珍珠提取物為核心成分,聲稱有效成分濃度在80%以上。
2021年,歐萊雅收購了瑞士環保科技初創企業 Gjosa的少數股權,并且在2021年進博會上共同推出了可持續的頭發護理產品L’Oréal Water Saver,其中通過采用節水專利技術Jet-Fusion ,實現水的“微粉化”,以大幅提升沖洗效率。
該技術將火箭發動機中使用的分餾原理應用于水流,水滴按照定義的方向和均勻分布碰撞,減小水滴大小并加快了水流速度,確保在洗發和漂洗過程中有效減少水的用量,同時使洗發水、護發素和其他護理品更容易漂洗。
作為一家致力于開發節水解決方案的科技初創企業,Gjosa還擁有另一項專利技術In-Flow ,主要用于淋浴噴頭和美發沙龍的洗頭水槽,可以在不犧牲舒適度的前提下大量節約用水。這兩家公司將該技術用在一種多通道淋浴噴頭的開發上,并且表示可節省高達60%的用水量。
跨國公司戰略層面的節水行動
據聯合國估計,到 2025 年將有 18 億人缺水。從2018年3月22日(世界水日)開始,到2028年3月22日結束,這十年被稱為“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在這一趨勢下,化妝品行業的跨國巨頭們紛紛做出“節水”承諾,將節水視作其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付諸實際行動。在節水理念的品牌推廣上,寶潔和聯合利華占據了主要地位。
Waterless主打干泡沫洗發香波、干護發素等免洗產品,潘婷也推出免洗潔發泡沫和免洗護發噴霧,可以完全避免在洗護發環節中使用水。
免洗產品、固體形態洗護品具有更便捷的特點,因此收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根據WWD報道,預計未來寶潔所有主要的美發品牌都將推出免洗類產品。
Love Beauty and Planet的產品系列主要包括干洗洗發水、洗發水、發油等,該品牌在一款護發素中采用了“快速沖洗技術”,據稱能夠減少 20% 的護發素沖洗時間,以節約水資源。
據悉,該品牌的洗護產品以天然植物精油成分為主,不含苯甲酸酯類防腐劑、硅與染色成分,且瓶身包裝由 100% 回收材料制成,能夠循環使用。
此外,歐萊雅、拜爾斯道夫、愛茉莉太平洋等國際集團,也通過改良工廠設備、參與公益活動等方式,一方面號召行業加入節水行動,另一方面也在持續探索降低產品和供應鏈中用水的方式,進一步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國內主打“無水配方”的產品,更強調功效性
近年,無水美容的風潮也吹到了中國市場。目前,不少國內品牌也推出了主打無水配方的產品,但總體來看,大多數品牌都以配方的濃縮性和功效性為主要賣點,反而很少會強調節水的理念。
比如,農夫山泉旗下的養生堂,在2017年推出同名護膚品牌養生堂YOSEIDO,品牌提倡“補水但是不用水”,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白樺樹汁取代水,并且以植物源成分為主。
目前,該品牌在噴霧、面膜、卸妝、潔面、身體乳、水乳、精華、護手霜等多個品類中應用白樺樹汁這一核心成分,產品主打抗皺、保濕修護的功效。
華熙生物旗下護膚品牌Biomeso,其推出的明星產品BM肌活糙米精華水中,核心成分為來自華熙的bioyouth-brice(酵母菌/大米發酵產物濾液),此外,還含有二裂酵母發酵產物溶胞物、依克多因等成分。該產品的主要賣點在于配方極簡,并且以發酵濾液代替水,使配方更濃縮。
新銳美妝品牌十二院子在2021年推出的豆腐凈糯卸妝膏中,同樣采用無水配方的形式,產品中主要添加了日本黑豆乳乳酸桿菌/豆漿發酵濾液、 酵母菌/糯米發酵濾液、西班牙稻糠油三種植物類成分代替水,其宣稱“創新無水卸妝,凝油成膏”,主打溫和卸妝。
此外,尋薈記推出的兒童蘆薈膠同樣主打無水,其宣稱采用90%以上的濃縮蘆薈原液作為基底;2021年上線的初創護膚品牌HIJI一紀,推出的精粹水使用二裂酵母發酵濾液、蘆薈汁提取物、大馬革士玫瑰純露3種活性精華液代替水,占比達到88%。
雖然無水配方能夠給予產品更好的功效賣點,但也有部分消費者認為,無水配方更像“智商稅”。比如,此前國內某護膚品牌在其相關產品中使用發酵產物代替水,并宣稱配方無水,卻被某博主公開質疑虛假宣傳。
從大多數國內品牌推出的相關產品來看,主打發酵產物的無水配方確實已經很常見,但其在功效上的優越性似乎并沒有那么顯而易見。同時,無水配方誕生之初所包含的環保、可持續理念仍然未受到重視,與節水相關的技術和成分研究也不是國內品牌主要關注的方向之一。
相較之下,“節水”風尚在國外化妝品市場顯然更成熟,不論是跨國巨頭,還是小眾品牌,都在推動這個理念更加真實、落地,推出更多具備專業性、便攜性、可持續性的產品,也不斷研發更多“黑科技”,以實際的解決方案來響應水資源緊缺的大環境下,人們對節約用水的倡議。
信息來源:W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