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楊潔
編輯|王詩琪
“女鞋第一股”星期六(002291.SZ)正處在一個重要拐點上。
圖片來自ST-SAT星期六微博
創立近30年的女鞋企業星期六,以后不賣鞋了。繼兩年前出售鞋履業務生產部門后,1月18日晚,星期六發布公告稱,擬將除品牌商標之外的鞋類銷售相關業務及資產打包出售,專注于品牌授權、品牌管理、供應鏈服務的“輕”資產運營方式。
圖片截自星期六鞋業有限公司公告
這也意味著,星期六要徹底和深耕了多年的“核心業務”說再見,轉型為以電商、廣告、營銷、物流供應鏈為主的互聯網企業。
而伴隨這一消息而來的,是星期六2021年虧損4.30億元至6.45億元的慘淡業績預告,以及加碼元宇宙、數字虛擬人的新布局。
對此,深交所直接發來《關注函》,要求說明相關項目籌備進展情況,并證明“是否存在蹭熱點”。
《天下網商》就此聯系了星期六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何建鋒,對方回應稱:“該說的都在公告、交易所關注函里了,其他方面目前不太方便回復。”
截至1月24日收盤,星期六股價18.16元,相比18日公告發布前下降約5%,總市值165億元。
賣了28年鞋,星期六為何要“脫鞋”?
連年虧損的星期六女鞋
曾經,星期六在中國女鞋界,也是個響當當的牌子。
星期六創立于1993年,第二年,第一家門店ST&SAT在沈陽開業,開啟了中國鞋業全新的連鎖經營模式。2009年,星期六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國內第一家A股上市的女鞋企業。
圖片來自星期六鞋業官網
1993年-2013年,成立的前20年,星期六一直在女鞋行業穩步前行。2014年,星期六女鞋總營收已達17.58億元,市占率達4.52%,排名行業第六。彼時,它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327家門店,其中近75%為直營門店。
已在女鞋設計、生產和銷售業務領域深耕了近30年的它,為何要摘掉“時尚女鞋”“女鞋第一股”的標簽?
星期六目前有兩大主營業務,一塊是互聯網營銷,一塊是賣鞋。從財報看,星期六鞋履銷售的收入一直在下滑,到2020年,鞋履銷售收入的占比僅剩三成,并且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此次剝離,也是出于經營的考慮。
疫情或許加速了這一進程。星期六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過去一年預計虧損4.30億元至6.45億元,相比上一年,由盈轉虧,并且是這家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
星期六稱,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沖擊線下零售,使得星期六鞋履庫存高企,不得不打折促銷。報告測算,僅去年四季度大幅度的打折清倉,就導致公司全年利潤損失了2億-2.5億元。
從2015年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線下女鞋行業不斷受到線上的沖擊,包括星期六、達芙妮、百麗在內的品牌紛紛謀求轉型,關閉部分線下門店。
星期六的鞋履業務一直在走下坡路。
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星期六營收逐年下滑,即便2017年開始對渠道進行大力調整,收縮傳統門店,拓展品牌集合店,但收效甚微,寄予厚望的多品牌戰略也沒能帶來增量。
圖片截自東方財富網
2017年-2018年,星期六開啟了一輪“庫存清洗”,標價1000多元的鞋不到100元甩賣,直接“打骨折”。這導致2017年星期六大虧3.5億。此后,星期六的鞋履業務一蹶不振,再未恢復元氣。2020年,星期六女鞋業務虧損711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又虧了3000多萬元。
圖片截自東方財富網
星期六開始發現,賣鞋這件事,走不通了。
MCN業務和元宇宙成救命稻草?
剝離制鞋業務之后,星期六還剩下什么?
押注直播和元宇宙,成為星期六的下一步棋。從2019年起,其互聯網廣告業務銷售收入占比快速增加。2019年還只有四成,2020年就接近七成;其2021半年報顯示,星期六的互聯網廣告業務營收占比已達76.42%。
互聯網廣告業務帶來的收入,已經遠超賣鞋。
在互聯網廣告業務中,遙望網絡成為主要支柱。2019年3月,遙望網絡并入公司報表后,星期六擁有了一張營收、利潤雙雙大幅上漲得漂亮財報。
在直播電商賽道上,遙望網絡是MCN機構中的佼佼者,目前,遙望網絡布局了多個平臺,與王耀慶、王祖藍、張柏芝、張予曦等多位明星藝人合作,成功孵化了瑜大公子、李宣卓、大利、大蟲EMME 、Tina徐總等主播達人。
圖片來自遙望網絡官網
目前,遙望網絡擁有百余位達人,平臺粉絲量超過4億,另據財報披露,2021年遙望網絡全年成交訂單量突破1億單,銷售GMV超100億元,約為2020年的2.5倍。
除了MCN業務,星期六稱,遙望網絡還在進行新一輪的擴張,將設立遙望創新研究院,發展區塊鏈、AI智能、虛擬人等方面的研究。就在不久前,遙望網絡剛斥資4.5億元在杭州購買房產,供短視頻場景空間及辦公用。
在公告中,星期六為自己規劃的發展重點:一是發展社交電商業務,第二就是加強在區塊鏈、AI智能、元宇宙、數字虛擬人的研究。兩大發展規劃,均和遙望網絡的業務息息相關。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星期六回應投資人稱,目前公司暫時只是在短視頻領域嘗試虛擬人IP的研發與孵化。“虛擬人IP是否具有較大的用戶粘性以及未來商業變現如何,當下尚不能準確判斷。”
圖片來自投資者互動平臺
實際上,2019年收購遙望網絡后,星期六曾寄希望于將鞋類業務和直播業務進行整合,開辟線上渠道。雖然在彌補線下銷售頹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強大的流量,也依然沒能救起星期六女鞋業務。
2019年底,星期六還蹭上“李子柒概念股”,一個月收獲15個漲停板,市值漲了近4倍。結果證明,不過是星期六的實控人張澤民通過投資間接持股子柒文化0.55%的股權。盡管這只是一場烏龍,但人們對網紅的追捧,顯然被星期六看在眼里。
女鞋轉型,出路何在?
“出讓鞋履銷售業務,對現在的星期六來說,是一種輕裝上陣的做法。出售盈利不佳的模塊,可以增加資金流轉的空間。”一鞋服行業人士對《天下網商》表示。
星期六賣鞋背后,是女鞋市場的落寞。和星期六同期創立的富貴鳥、達芙妮等鞋履集團擁有相似的成長軌跡,曾借助密集的網點和傳統百貨渠道完成市場擴張,而后又在消費者品味變化和渠道變化等因素下,陷入低迷。
“其實這幾個品牌衰退的共性,就是死磕經典這條路,沒真正去了解現在女性的審美和需求。”上述鞋服行業人士觀察到,在2014年前后,鞋服消費市場的變革就開始了,品牌開啟大淘洗。
對電商時代反應太慢、對市場的變化無法很好的預判,關門店、清庫存這一消耗巨大的過程,蠶食著大多數鞋企。
2017 年之后,中國女鞋市場緩慢復蘇,但對女鞋龍頭企業來說,轉型、升級成為主論調。據華泰證券研報,渠道調整、供應鏈升級、產品力提升是傳統時尚女鞋龍頭升級調整的三個重要方向。
例如中高端女鞋KISSCAT的母公司天創時尚,一面調整門店,改善店效;一面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深度挖掘顧客需求,提高人貨匹配程度。同時升級供應鏈,打造規模化智能生產線,以匹配前端需求變化。
緊貼市場節奏的調整,幫助其業績回暖。天創時尚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主營業務收入為12.68億,比上年同期增加7.92%。
一代鞋王百麗,在經歷賣身、退市后,同樣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發力,力圖實現從設計制造、供應鏈、門店決策到會員管理的全流程數字化。2021年天貓雙11鞋靴品牌排行榜中,百麗位列榜單TOP1,旗下品牌Tata位列第三。算得上重回王者之位。
圖片來自百麗官網,以下為部分品牌
在時代的浪潮中,一些品牌跌得仰面朝天,被迫倉皇地左沖右撞;還有一些品牌依然在國產鞋履市場全力出擊,試圖走出一條能活下去的新路。
“老朋友們”還奮戰在老戰場,但星期六已不再戀戰。這一次,它徹底拋開鞋類業務,轉身投入一個陌生的、前沿的領域,能走多遠,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