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陳瓊燁
北京冬奧會激發冰雪旅游熱情,“3億人上冰雪”正成為現實。
今年1月,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2)》顯示,全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從2016-2017冰雪季的1.7億人次,增加至2020-2021冰雪季的2.54億人次,預計2021-2022這一數字將達3.05億人次。
多項冰雪行業利好政策隨之出臺。2016年6月發布的《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推動冰雪體育行業加快發展,助力提高中國冰雪體育的質量和競爭力。
同年11月,為促進冰雪運動繁榮健康發展,國家體育總局、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到2025年,國內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到萬億元,要求全國中小學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在2025年達到5000所。
2021年7月落地的“雙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熱冰雪運動。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雙減”政策實施后,北京市多所學校陸續開展“冰雪運動進校園”系列活動。滑冰協會與中國舞蹈家協會共同編發《全國第一套花樣滑冰廣播操》,全國有近5萬名學生學習這套廣播操,900多名冰場教練員參與示范帶教。
旺盛需求疊加政策驅動,越來越多的玩家和資本涌入冰雪賽道。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從當年起開始快速增長,約55%的相關企業成立于近5年。2021年國內新增超1400家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同比增長24%。
據Mob研究院《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4年到2019年,中國滑雪培訓市場規模從42億元增長至69.1億元,年均增長10.47%。國際數據(亞洲)集團聯合華騰冰雪產業機構推出的《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6000億元。
據界面教育不完全統計,2015-2021年間,提供冰雪培訓業務的公司共發生27筆融資,其中,兩筆過億元融資分別來自SNOW51和雪樂山。

2021年6月,冰上運動培訓和美育教育機構萬域芳菲宣布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新東方(NYSE:EDU)領投。據界面教育了解,在線教育機構火花思維也開始提供青少兒冰雪運動通識課程。
但資本能否持續保持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仍是一個問號。
從各年度融資數量看,2016年、2021年的冰雪產業融資與冰雪培訓融資數量都顯著高于其他年份,分別為17起、11起。而其它年份相應的融資數量最多只有7起,2019、2020年熱度驟降,分別只有4起、2起。融資輪次多集中在天使輪、A輪,能獲得資本持續加碼看好的企業數量寥寥無幾。

冰雪培訓本身也面臨多方面挑戰。
據《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國內滑雪行業滲透率不足1%,而美國和日本這一數據接近10%;瑞士、奧地利則超過30%,滑雪在國內仍屬于小眾運動,發展空間大。
此外,冰雪產業逐步發展的同時,場地設施并未同步跟上。
含滑雪在內的體育項目,均出現場地設施建設與日益增多的參與人數不匹配的情況。據國家體育總局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體育場地面積為29.17億平方米,其中冰雪運動場地僅為0.61億平方米,占全部體育占地約2%;其中,滑雪場地占冰雪運動場地的42%,滑冰場地占58%。
因氣候原因,冰雪運動仍存在一定的區域性。《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共有715家正常營業的滑雪場。按照省份分布,黑龍江仍以94家排在全國首位,新疆自治區、河北省以65家并列第二。2020-21雪季財年,滑雪人次按省份排名,河北、吉林、北京繼續排名前三。
“盡管冰雪運動發展較快,但不會像足球、籃球、自行車等項目那么普及。”據藍鯨教育援引業內人士觀點,目前大眾對滑雪運動的認知仍較少、安全意識不足,部分青少年家長缺乏對這項運動的正確認識,認為其過于危險,或是很簡單,不需要專業的教練培訓。
此外,課程標準和等級認證體系亟待建立,上述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普遍使用的國際青少年冰雪培訓體系和等級認證體系雖然完整權威,但缺乏因地制宜的適應性。
冰雪運動教練員匱乏也是目前的現狀之一。頭豹研究院《2019·中國冰雪體育行業概覽》顯示,冰雪運動教練員缺口約2萬人,教練員供需矛盾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