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龐宇
上周(1月17日至22日)迎來業績預告“高峰期”,共有371家上市公司先后發布年度業績預告,258家公司業績預喜,33家扭虧,36家預減,44家預計虧損。截至1月22日,A股共有677家上市公司披露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占比約75%。
上周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中,以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統計,16家公司凈利增長超5倍,其中,多氟多(002407.SZ)、濟民醫療(603222.SH)、士蘭微(600460.SH)、金瑞礦業(600714.SH)、力生制藥(002393.SZ)、昇興股份(002752.SZ)、恒天海龍(000677.SZ)、長航鳳凰(000520.SZ)8家公司凈利增長超10倍,主要涉及化工、醫藥生物、電子等板塊。

六氟磷酸鋰價格一路躥升,行業龍頭之一多氟多業績出現爆發式增長,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2.3億元-13.3億元,同比增長24-26倍。而2020年公司凈利潤僅為0.49億元,2019年更是虧損愈4億元。目前公司具備六氟磷酸鋰產品產能2萬噸/年,根據擴產規劃,截至2022年底擬新增產能4萬噸,全年產銷量計劃達到3-3.5萬噸。但在六氟磷酸鋰價格仍在攀升的同時,公司股價自2021年10月27日創下66.20元/股后便一路下跌,于1月19日最低跌至38.60元/股。
以“大輸液”業務起家的濟民醫療預計2021年盈利1.40億元-1.55億元,2020年凈利潤為0.64億元。業績增長原因在于前期凈利潤規模較低,去年公司安全注射器業務增幅較大,且處置鄆城新友誼醫院確認了投資收益,以及鄂州二醫院沖回了前期預提的部分訴訟損失。
半導體功率IDM(設計與制造一體化)龍頭士蘭微迎來業績“大豐收”,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近22倍,突破15億元,或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業績大漲原因在于產品綜合毛利率顯著改善;控股子公司士蘭集昕8吋線基本保持滿產、控股子公司蘭明芯LED 芯片生產線實現滿產;且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增值較多,安路科技(688107.SH)、視芯科技分別為公司增加凈利潤5.34億元和0.52億元。從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半導體板塊企業來看,7成公司業績增長翻倍,士蘭微業績增幅暫列榜首。
“化工股”金瑞礦業預計2021年盈利7400萬元,同比增長近20倍。業績增長主要因為2020年凈利潤基數較小,以及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產品碳酸鍶銷售價格大幅上漲、收入增加。該公司主營業務為鍶鹽系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近年盈利能力波動較大。2018年-2020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273.81萬元、-942.28萬元及358.01萬元。
醫藥生物板塊企業力生制藥預計2021年盈利1.1億元-1.4億元,同比增長12-15倍。業績增長主要因為上年度凈利潤基數較低,僅為861.53萬元。業績大漲后,公司盈利與2019年凈利潤1.88億元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隨著國內帶量采購步伐加快,醫藥市場競爭加劇,公司也開啟“瘦身”模式。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公告稱,終止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項目,并擬將生化制藥疫苗廠區資產掛牌轉讓。
輕工制造企業昇興股份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1.66億元-1.82億元,同比增11-12倍。該公司主營食品飲料包裝容器的生產和銷售,業績增長原因在于主要產品的市場需求和訂單同比大幅度增長。近年來公司業績下滑態勢明顯,2016年公司凈利潤為1.83億元,到2020年僅為0.14億元。而對虧損子公司股權的拋售也或是該公司2021年業績增長原因之一,去年7月公司擬以1元的價格轉讓其持有的孫公司深圳市阿斯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受讓方系公司控股股東昇興控股有限公司。該資產系公司當初投資4800萬元獲取,但已連年虧損,且已資不抵債。
化工股恒天海龍預計2021年盈利0.68億元-0.86億元,同比增長9-12倍,該公司主營業務為粘膠纖維及簾帆布的生產與銷售。業績增長主要因為簾帆布行業市場供不應求,公司控股子公司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產銷兩旺。
交通運輸板塊上市公司長航鳳凰預計去年盈利0.8億元-1.2億元,同比增長7-10倍。該公司以干散貨航運及港航物流服務業為主要業務。業績增長原因在于運輸行業市場轉好、運價上升,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大幅提升。2018年至2020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0.61億元、0.32億元、0.11億元,盈利能力波動較大。

上周共有13家千億市值公司披露業績預告,除兩家豬企龍頭牧原股份(002714.SZ)和溫氏股份(300498.SZ)業績下滑和虧損外,其余均錄得凈利增長。其中,京東方A(000725.SZ)預計凈利增長超4倍;萬泰生物(603392.SH)、紫光國微(002049.SZ)、萬華化學(600309.SH)、紫金礦業(601899.SH)、北方華創(002371.SZ)有望實現凈利翻倍增長。
面板行業較高景氣度下,“面板一哥”京東方A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約257億元-260億元,同比增長410.0%-416.0%,僅一年的利潤就超過了前二十年之和。2021年上半年半導體顯示行業延續了史上最長的景氣周期,不過,三季度以來,隨著需求端出現調整,行業產品價格出現結構性回調。以前三季度凈利潤測算,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區間為56.85億元-59.85億元,與第二、三季度超70億元的凈利潤相比,出現較大差距。
“國產HPV疫苗第一股”萬泰生物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約18.5億元-20.5億元,同比增長173%-203%。該公司于2020年4月29日上市,從事體外診斷試劑、自動化檢測設備、疫苗研發生產及銷售。業績增長原因在于公司二價HPV疫苗繼續保持產銷兩旺,收入及利潤高速增長;且因境外檢測需求大幅增加,公司新冠原料銷售和境外檢測試劑出口收入實現快速增長。2020年5月,公司的二價HPV疫苗正式投入市場實現銷售收入,當年公司業績大漲224%。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繼續高速增長,收入增量的大部分仍來源于二價HPV疫苗。
受益于化工產品量價齊升,萬華化學去年業績創歷史新高,預計實現凈利潤240億元-252億元,同比增長139%-151%。自2017年以來,公司凈利潤已連續五年保持百億元以上。去年公司盈利首次突破200億元。不過該公司股價自2021年2月18日創下148.42元/股新高后便開始回調,以最新收盤價93.67元/股計算,股價較最高點已累計下跌37%。
有色金屬龍頭紫金礦業預計去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39.67%至156億元。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度公司主要礦產品產量同比上升;礦產銅、礦產鋅、礦產銀、鐵精礦銷售價格同比上升,礦產金銷售價格同比下降。
半導體板塊中,特種集成電路龍頭廠商紫光國微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19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136%-160%,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預計去年凈利潤約9.40億元-12.08億元,同比增長75%-125%。

業績暴雷也于上周陸續上演。在44家預計虧損公司中,共25家公司為首次出現虧損。“養豬大戶”溫氏股份暫封“預虧王”,預計虧損130億元-138億元;中遠海能(600026.SH)、瑞斯康達(603803.SH)、科德教育(300192.SZ)、和佳醫療(300273.SZ)分別至少虧損49.2億元、8.2億元、3.83億元和3.3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已有2家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ST華塑(000509.SZ)實現凈利潤為-564.51萬元,同比由盈轉虧。醫藥生物企業沃華醫藥(002107.SZ)營收、凈利雙降,分別為9.43億元和1.63億元。
根據計劃,下周將有指南針(300803.SZ)、開開實業(600272.SH)和*ST巴士(002188.SZ)3家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其中,開開實業和*ST巴士已披露業績預告,前者預計凈利同比增長45%-65%,后者預計凈利最高達1.7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