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華潤啤酒,高端化名下的平民之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華潤啤酒,高端化名下的平民之戰

華潤雪花啤酒開拓高端市場的努力有了哪些結果?資本市場是否買賬?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節點財經 三生

春節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酒水旺季。相比白酒,特別是高端白酒在走親訪友的禮品中的地位,啤酒一直都沒有太多存在感。但是,啤酒品牌并不甘心一直這樣下去,也開始發力了。

比如,百威近期推出“百威大師傳奇虎年限量版”,標價1588元/瓶,青島啤酒推出的“一世傳奇”藝術典藏超高端產品,標價1399元/瓶。而超高價啤酒的始作俑者,還是前面兩家的老對手華潤啤酒(00291.HK),去年5月華潤推出的超高端“醴”(禮),999元/2瓶,當時一度還引發群嘲。

圖片來源:京東

其實,華潤啤酒推出超高價產品,并不指望能賣出去多少,而是為了品牌宣傳,打開高端市場的上升空間。想想當年茅臺的崛起之路,大概就明白了華潤的心思。而作為國內啤酒市場的老大,目前華潤雪花啤酒開拓高端市場的努力有了哪些結果?資本市場是否買賬?本文將逐一進行探討。

01啤酒老大的高端路,希望VS差距

在國內啤酒市場,華潤啤酒已經做了十多年的老大,市場占有率穩居25%左右,旗下雪花啤酒多年來的市場份額在23%左右。

背靠央企,環顧四周,華潤啤酒似乎已經找不到能挑戰它的對手。

但是,這并不代表華潤啤酒的日子可以過得很踏實,因為整個啤酒市場的總規模在2013年就已見頂。隨著健康理念的普及和消費升級,中高檔啤酒的銷量在逐年上升,而高端領域并非華潤啤酒的地盤。

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5年-2020年,我國高端啤酒消費量占比由2015年的7.1%提高到2020年的11%;高端啤酒市場規模占比從2015年的24.6%提升至2020年的35%。

為了應對新趨勢,華潤雪花啤酒從2017年開始重塑品牌,制定了一個9年3X3高端化發展戰略。過去的2017-2019年這三年,華潤品牌主要是搞了組織再造、品牌重塑、產能優化等舉措,打造了所謂的4+4品牌群,即勇闖天涯SuperX、馬爾斯綠、匠心營造、花臉等組成四大中國品牌,以及喜力星銀、蘇爾等組成的四大國際品牌。

目前的華潤啤酒,正處在第2個三年的最后一年。這個三年計劃的主題是 “決戰高端、質量發展”,核心是提升高端銷量和市占率,提升內部效益。

那么,六年過去,華潤啤酒的高端化轉型的效果怎么樣呢?

從具體業績上看,華潤雪花啤酒總銷量近些年略有下滑,但公司的噸價在持續提升,已經從2016 年的2449.34元提升至2020年的2832.54元,增幅 15.65%。

從賺錢能力上看,華潤啤酒的表現也還不錯。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42.91億元,同比增幅約為104.92%。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高端化轉向的努力功不可沒。

具體銷量和產品上,2021年上半年,華潤啤酒高檔及以上銷量達100萬千升,較去年同期增長50.9%。旗下“喜力”、“雪花馬爾斯綠啤酒”銷量均取得雙位數增長。

但是,這里要指出的是,華潤啤酒在進步,對手也沒閑著。相比百威、嘉士伯等高端啤酒頭部,華潤啤酒在渠道、品牌等方面仍有差距。

同樣來自Euromonitor的數據,華潤啤酒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在2020年為3.2%,比2019年的3%略有增加,同期嘉士伯為15.9%,2019年為14.5%。高端市場的老大百威亞太的市場份額,則從39.4%下降到了37.6%。

回看華潤啤酒的第2個三年計劃,不到5%的高端市占率還是讓人有些著急。

其實,為了打開局面,華潤啤酒在2018年戰略聯手喜力啤酒,將后者的中國市場納入麾下。

在國際市場,喜力啤酒是可以和百威叫板的啤酒巨頭,2020年全球市場份額僅次于百威。但在中國市場,喜力發展并不順利,其自建的銷售渠道效果不佳,導致被百威亞太遠遠甩在身后。

但是,聯手華潤啤酒之后,喜力啤酒最近兩年的市占率仍沒有太大提升。結合前面提到的華潤啤酒在高端市占率上的表現,似乎這次強強聯合的結果有點差強人意。

2023-2025年是華潤啤酒的第3個三年計劃,公司的目標是爭取到 2025 年華潤高端啤酒銷量超越競爭對手,成為行業領袖企業和世界一流的啤酒公司。

目前來看,實現這個目標壓力不小。那么,華潤啤酒開拓高端市場的難點在哪里?這還要從啤酒這個產品說起。

02高端啤酒難高端,巨頭“內卷”正酣

這里可以先思考一下個問題:為什么2000塊的茅臺被爭著搶,500塊一瓶的華潤啤酒“醴”卻被群嘲?

都是酒,都是行業老大,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答案似乎很簡單,在消費者的認知里,啤酒就不值白酒那個價。而且問題并不是出在華潤雪花這個品牌,百威、青啤的千元啤酒也一樣。

白酒和啤酒,雖然都是在餐飲場合下使用的飲品,但屬性不同。白酒之所以能拿到足夠高的溢價,是因為產品本身附加了更多的增值屬性,而啤酒在這方面就弱得多。

從社交屬性來說,白酒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下至親朋聚會,上至商務宴請乃至國宴,對于中國人來說,白酒都能契合其中的氛圍。特別是高端的消費場景中,白酒顯然比啤酒更合適。

也許,紅酒還可以在高端場景下和白酒有一拼,而啤酒就差點意思,雖然群眾基礎廣泛,但親民有余,逼格不足,不容易樹立自身的高端屬性。

而從投資屬性上來說,啤酒和白酒的差別就更為明顯。即便開頭提到的百威、青啤和華潤目前最高端的幾款產品,保質期最長也只有3年,投資收藏似乎無從談起。而白酒則沒有什么保質期的說法,越放越醇越值錢。這種產品本身天然的差距,也讓啤酒很難和白酒相提并論。

另外,拋開產品的社交屬性和投資屬性,從面對渠道的態度上,也能看出啤酒所謂的“高端性”背后是不是真的高端?

眾所周知,在整個啤酒的渠道中,擁有最高定價權的并不是啤酒廠商,而是零售終端,比如酒吧、KTV、高端餐飲等啤酒的重要消費場所,往往擁有最后的定價權,啤酒品牌的影響力相對較弱。

所以,啤酒這種產品本身的高端化,首先就是個行業難題,這從行業普遍偏低的凈利率也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百威亞太作為高端龍頭,其營業利潤率多年來也就在20%左右甚至以下;華潤啤酒由于高端產品占比低,營業利潤率常年在10%以下,青島啤酒的毛利雖然常年在40%左右,但年度銷售凈利率常年在10%以下。

回到本文開頭,華潤、百威、青啤接二連三推出超高價啤酒,也是想打開產品的突破口,拿到更高的溢價。而這種嘗試對改變消費者認知,提升品牌價值,乃至吸引資本關注,都是有益的嘗試。

不過,要扭轉消費者對啤酒這種舶來品的認知,注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不是“東施效顰”還很難說。

那么,現在所謂的啤酒高端化趨勢,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主要指的是在消費升級和健康飲食意識下,消費者開始從選擇7塊錢以下的經濟型啤酒,向口感更好、價格在10塊左右甚至14塊以上的中高端啤酒過度。在這個過程中,啤酒廠商的產品結構在優化,價格在提高,利潤率得到提升。

這種的情況下,啤酒廠商很難根據價格、產品、口味等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至于品牌,百威、華潤雪花、青啤、嘉士伯旗下的高端品牌,哪個不是砸下重金呢?但沒幾個有星巴克一杯咖啡值錢,品牌差距并不明顯。

所以,啤酒很難拿到真正高端產品的溢價,而渠道仍是影響啤酒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正如華創證券在近期研報中的觀點,過去三年,啤酒高端化的進程處于高端產品從無到有的第一階段,當下各家酒企高端品牌矩陣均已補齊至相近水平線。未來三年的致勝要素,更可能是全國化高端渠道組織和營銷能力。

具體到華潤雪花啤酒,作為高端啤酒領域的進攻者,它需要的是突破,而不是守成。

公司曾在2018年進行過渠道改革,2020年4月,公司成立渠道發展部,再次對渠道動手,試圖培養高品質的大經銷商,以滿足市場高端趨勢的需求。但是,想挑戰經營高端市場多年的百威亞太等外國品牌,在行業巨頭紛紛搶跑,“高端內卷”的當下,難度可想而知。

那么,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又是如何看待華潤啤酒的呢?

03啤酒的“泡沫”資本愛喝嗎?

其實,如果拋開高端化這個啤酒行業共同的“焦慮”,華潤作為龍頭之一,業績表現看起來還是可圈可點的。

截至2021年半年報,華潤啤酒總營收為196.34億元,同比增幅12.79%,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幅4.3%;同期歸母凈利潤為42.91億元,同比增幅約106%,相比2019年增幅約129.34%。

這樣的業績,表現在資本市場上,讓華潤啤酒挺住了去年消費股回調的大環境,仍維持在高位區間。截至1月21日收盤,公司股價為60.9港元/股,相比78.13港元的歷史最高價,回調幅度在22%左右,總市值為1976億港元。

但是,由于去年下半年,特別是4季度疫情的原因,機構對華潤啤酒的態度目前樂觀中偏向謹慎。

近日大摩發布研究報告,預測華潤啤酒2021年每股盈利預測下降8%,經常性每股盈利預測下調10%,以反映疫情爆發對銷量造成負面影響,并增加了品牌和營銷的銷售費用,目標價由78港元下調11.4%至70港元。

高盛在報告中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其下調了華潤啤酒2021-23年盈利預測5%-8%,目標價由84.5港元降至79.6港元。但高盛指出,相信市場會預期2022年其高端銷量增長20%-25%,利潤增長加快。

除了大摩、高盛等國際投行,近期多家國內機構對華潤啤酒也發出研報,整體樂觀的同時,目標價保持不變或下降。

另外,從估值上來看,目前華潤啤酒的動態市盈率(TTM)為36.73倍,與百威亞太、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等競對相比,處于中等水平,上下差距不大。

總體來看,擺在華潤啤酒面前的就是一場巨頭之間的“高端內卷”之戰。華潤的優勢很多,比如背景雄厚,歷經市場搏殺戰斗力強,規模大,渠道廣等等。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啤酒產品自身的高端溢價能力低,公司發力高端相對較晚,缺少護城河,而作為國內品牌,在消費者眼中,高端形象還需進一步提高。

對于資本來說,面對高端化轉型中的啤酒行業,仍有高景氣度的誘惑。但誰能像茅臺一樣殺出重圍,還是彼此陷入連綿不斷的赤膊苦戰,仍是未知數,所以并沒有哪一家的估值特別突出。

相比白酒,這更像是一場平民之戰,而華潤雪花正奮斗在它的“中場戰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潤啤酒

2.9k
  • 毛利提升凈利下降,華潤啤酒要把產品送到電競、露營等新場景
  • 華潤啤酒:2024全年凈利潤47.39億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華潤啤酒,高端化名下的平民之戰

華潤雪花啤酒開拓高端市場的努力有了哪些結果?資本市場是否買賬?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節點財經 三生

春節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酒水旺季。相比白酒,特別是高端白酒在走親訪友的禮品中的地位,啤酒一直都沒有太多存在感。但是,啤酒品牌并不甘心一直這樣下去,也開始發力了。

比如,百威近期推出“百威大師傳奇虎年限量版”,標價1588元/瓶,青島啤酒推出的“一世傳奇”藝術典藏超高端產品,標價1399元/瓶。而超高價啤酒的始作俑者,還是前面兩家的老對手華潤啤酒(00291.HK),去年5月華潤推出的超高端“醴”(禮),999元/2瓶,當時一度還引發群嘲。

圖片來源:京東

其實,華潤啤酒推出超高價產品,并不指望能賣出去多少,而是為了品牌宣傳,打開高端市場的上升空間。想想當年茅臺的崛起之路,大概就明白了華潤的心思。而作為國內啤酒市場的老大,目前華潤雪花啤酒開拓高端市場的努力有了哪些結果?資本市場是否買賬?本文將逐一進行探討。

01啤酒老大的高端路,希望VS差距

在國內啤酒市場,華潤啤酒已經做了十多年的老大,市場占有率穩居25%左右,旗下雪花啤酒多年來的市場份額在23%左右。

背靠央企,環顧四周,華潤啤酒似乎已經找不到能挑戰它的對手。

但是,這并不代表華潤啤酒的日子可以過得很踏實,因為整個啤酒市場的總規模在2013年就已見頂。隨著健康理念的普及和消費升級,中高檔啤酒的銷量在逐年上升,而高端領域并非華潤啤酒的地盤。

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5年-2020年,我國高端啤酒消費量占比由2015年的7.1%提高到2020年的11%;高端啤酒市場規模占比從2015年的24.6%提升至2020年的35%。

為了應對新趨勢,華潤雪花啤酒從2017年開始重塑品牌,制定了一個9年3X3高端化發展戰略。過去的2017-2019年這三年,華潤品牌主要是搞了組織再造、品牌重塑、產能優化等舉措,打造了所謂的4+4品牌群,即勇闖天涯SuperX、馬爾斯綠、匠心營造、花臉等組成四大中國品牌,以及喜力星銀、蘇爾等組成的四大國際品牌。

目前的華潤啤酒,正處在第2個三年的最后一年。這個三年計劃的主題是 “決戰高端、質量發展”,核心是提升高端銷量和市占率,提升內部效益。

那么,六年過去,華潤啤酒的高端化轉型的效果怎么樣呢?

從具體業績上看,華潤雪花啤酒總銷量近些年略有下滑,但公司的噸價在持續提升,已經從2016 年的2449.34元提升至2020年的2832.54元,增幅 15.65%。

從賺錢能力上看,華潤啤酒的表現也還不錯。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42.91億元,同比增幅約為104.92%。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高端化轉向的努力功不可沒。

具體銷量和產品上,2021年上半年,華潤啤酒高檔及以上銷量達100萬千升,較去年同期增長50.9%。旗下“喜力”、“雪花馬爾斯綠啤酒”銷量均取得雙位數增長。

但是,這里要指出的是,華潤啤酒在進步,對手也沒閑著。相比百威、嘉士伯等高端啤酒頭部,華潤啤酒在渠道、品牌等方面仍有差距。

同樣來自Euromonitor的數據,華潤啤酒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在2020年為3.2%,比2019年的3%略有增加,同期嘉士伯為15.9%,2019年為14.5%。高端市場的老大百威亞太的市場份額,則從39.4%下降到了37.6%。

回看華潤啤酒的第2個三年計劃,不到5%的高端市占率還是讓人有些著急。

其實,為了打開局面,華潤啤酒在2018年戰略聯手喜力啤酒,將后者的中國市場納入麾下。

在國際市場,喜力啤酒是可以和百威叫板的啤酒巨頭,2020年全球市場份額僅次于百威。但在中國市場,喜力發展并不順利,其自建的銷售渠道效果不佳,導致被百威亞太遠遠甩在身后。

但是,聯手華潤啤酒之后,喜力啤酒最近兩年的市占率仍沒有太大提升。結合前面提到的華潤啤酒在高端市占率上的表現,似乎這次強強聯合的結果有點差強人意。

2023-2025年是華潤啤酒的第3個三年計劃,公司的目標是爭取到 2025 年華潤高端啤酒銷量超越競爭對手,成為行業領袖企業和世界一流的啤酒公司。

目前來看,實現這個目標壓力不小。那么,華潤啤酒開拓高端市場的難點在哪里?這還要從啤酒這個產品說起。

02高端啤酒難高端,巨頭“內卷”正酣

這里可以先思考一下個問題:為什么2000塊的茅臺被爭著搶,500塊一瓶的華潤啤酒“醴”卻被群嘲?

都是酒,都是行業老大,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答案似乎很簡單,在消費者的認知里,啤酒就不值白酒那個價。而且問題并不是出在華潤雪花這個品牌,百威、青啤的千元啤酒也一樣。

白酒和啤酒,雖然都是在餐飲場合下使用的飲品,但屬性不同。白酒之所以能拿到足夠高的溢價,是因為產品本身附加了更多的增值屬性,而啤酒在這方面就弱得多。

從社交屬性來說,白酒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下至親朋聚會,上至商務宴請乃至國宴,對于中國人來說,白酒都能契合其中的氛圍。特別是高端的消費場景中,白酒顯然比啤酒更合適。

也許,紅酒還可以在高端場景下和白酒有一拼,而啤酒就差點意思,雖然群眾基礎廣泛,但親民有余,逼格不足,不容易樹立自身的高端屬性。

而從投資屬性上來說,啤酒和白酒的差別就更為明顯。即便開頭提到的百威、青啤和華潤目前最高端的幾款產品,保質期最長也只有3年,投資收藏似乎無從談起。而白酒則沒有什么保質期的說法,越放越醇越值錢。這種產品本身天然的差距,也讓啤酒很難和白酒相提并論。

另外,拋開產品的社交屬性和投資屬性,從面對渠道的態度上,也能看出啤酒所謂的“高端性”背后是不是真的高端?

眾所周知,在整個啤酒的渠道中,擁有最高定價權的并不是啤酒廠商,而是零售終端,比如酒吧、KTV、高端餐飲等啤酒的重要消費場所,往往擁有最后的定價權,啤酒品牌的影響力相對較弱。

所以,啤酒這種產品本身的高端化,首先就是個行業難題,這從行業普遍偏低的凈利率也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百威亞太作為高端龍頭,其營業利潤率多年來也就在20%左右甚至以下;華潤啤酒由于高端產品占比低,營業利潤率常年在10%以下,青島啤酒的毛利雖然常年在40%左右,但年度銷售凈利率常年在10%以下。

回到本文開頭,華潤、百威、青啤接二連三推出超高價啤酒,也是想打開產品的突破口,拿到更高的溢價。而這種嘗試對改變消費者認知,提升品牌價值,乃至吸引資本關注,都是有益的嘗試。

不過,要扭轉消費者對啤酒這種舶來品的認知,注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不是“東施效顰”還很難說。

那么,現在所謂的啤酒高端化趨勢,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主要指的是在消費升級和健康飲食意識下,消費者開始從選擇7塊錢以下的經濟型啤酒,向口感更好、價格在10塊左右甚至14塊以上的中高端啤酒過度。在這個過程中,啤酒廠商的產品結構在優化,價格在提高,利潤率得到提升。

這種的情況下,啤酒廠商很難根據價格、產品、口味等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至于品牌,百威、華潤雪花、青啤、嘉士伯旗下的高端品牌,哪個不是砸下重金呢?但沒幾個有星巴克一杯咖啡值錢,品牌差距并不明顯。

所以,啤酒很難拿到真正高端產品的溢價,而渠道仍是影響啤酒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正如華創證券在近期研報中的觀點,過去三年,啤酒高端化的進程處于高端產品從無到有的第一階段,當下各家酒企高端品牌矩陣均已補齊至相近水平線。未來三年的致勝要素,更可能是全國化高端渠道組織和營銷能力。

具體到華潤雪花啤酒,作為高端啤酒領域的進攻者,它需要的是突破,而不是守成。

公司曾在2018年進行過渠道改革,2020年4月,公司成立渠道發展部,再次對渠道動手,試圖培養高品質的大經銷商,以滿足市場高端趨勢的需求。但是,想挑戰經營高端市場多年的百威亞太等外國品牌,在行業巨頭紛紛搶跑,“高端內卷”的當下,難度可想而知。

那么,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又是如何看待華潤啤酒的呢?

03啤酒的“泡沫”資本愛喝嗎?

其實,如果拋開高端化這個啤酒行業共同的“焦慮”,華潤作為龍頭之一,業績表現看起來還是可圈可點的。

截至2021年半年報,華潤啤酒總營收為196.34億元,同比增幅12.79%,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幅4.3%;同期歸母凈利潤為42.91億元,同比增幅約106%,相比2019年增幅約129.34%。

這樣的業績,表現在資本市場上,讓華潤啤酒挺住了去年消費股回調的大環境,仍維持在高位區間。截至1月21日收盤,公司股價為60.9港元/股,相比78.13港元的歷史最高價,回調幅度在22%左右,總市值為1976億港元。

但是,由于去年下半年,特別是4季度疫情的原因,機構對華潤啤酒的態度目前樂觀中偏向謹慎。

近日大摩發布研究報告,預測華潤啤酒2021年每股盈利預測下降8%,經常性每股盈利預測下調10%,以反映疫情爆發對銷量造成負面影響,并增加了品牌和營銷的銷售費用,目標價由78港元下調11.4%至70港元。

高盛在報告中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其下調了華潤啤酒2021-23年盈利預測5%-8%,目標價由84.5港元降至79.6港元。但高盛指出,相信市場會預期2022年其高端銷量增長20%-25%,利潤增長加快。

除了大摩、高盛等國際投行,近期多家國內機構對華潤啤酒也發出研報,整體樂觀的同時,目標價保持不變或下降。

另外,從估值上來看,目前華潤啤酒的動態市盈率(TTM)為36.73倍,與百威亞太、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等競對相比,處于中等水平,上下差距不大。

總體來看,擺在華潤啤酒面前的就是一場巨頭之間的“高端內卷”之戰。華潤的優勢很多,比如背景雄厚,歷經市場搏殺戰斗力強,規模大,渠道廣等等。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啤酒產品自身的高端溢價能力低,公司發力高端相對較晚,缺少護城河,而作為國內品牌,在消費者眼中,高端形象還需進一步提高。

對于資本來說,面對高端化轉型中的啤酒行業,仍有高景氣度的誘惑。但誰能像茅臺一樣殺出重圍,還是彼此陷入連綿不斷的赤膊苦戰,仍是未知數,所以并沒有哪一家的估值特別突出。

相比白酒,這更像是一場平民之戰,而華潤雪花正奮斗在它的“中場戰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南江县| 广西| 六枝特区| 盈江县| 安徽省| 同仁县| 迁安市| 双辽市| 永兴县| 宁波市| 金寨县| 和静县| 盐池县| 奎屯市| 清原| 新闻| 牡丹江市| 甘南县| 拜泉县| 祥云县| 芦溪县| 泌阳县| 萍乡市| 吉林省| 科技| 获嘉县| 沈阳市| 新建县| 武定县| 偃师市| 固阳县| 宜君县| 蓝山县| 南木林县| 江门市| 枣强县| 兴义市| 安庆市| 东乡族自治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