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本周A股仍維持弱勢震蕩。截至1月21日收盤,滬指收跌0.91%報3522.57點,深成指跌1.19%報14029.55點,創業板指跌1.02%報3034.68點。周K來看,深市下探幅度較為明顯,創業板周跌幅達2.72%。滬市表現略強于深市,微漲0.04%。
Wind數據顯示,1月17日至21日,滬深兩市共計121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較上周減少22家。其中25家上市公司獲得超過30家機構調研,而14家上市公司獲得超50家機構調研。
行業數據顯示,本周最為熱門的調研板塊為工業機械,該板塊共有12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其次是特種化工、電氣部件與設備、西藥板塊,Wind數據顯示,上述板塊本周均有7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

Wind數據顯示,本周鋰電正極材料龍頭當升科技(300073.SZ)最獲機構追捧,本周共吸引了239家機構參與調研。
2022年1月17日,公司發布業績預告,2021年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為10-10.5億元,同增159.81%-172.80%,扣非后凈利潤為7.4-7.9億元,同增203.83%-224.36%。公司2021年凈利潤同比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外客戶對公司產品需求快速增長,公司新產能建成后滿負荷投產,2021年度公司鋰電正極材料銷量同比大幅增長;2021年度公司高鎳產品實現快速放量,產品總體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公司收到比克公司回款以及所持中科電氣股票價格上漲,非經常性收益增加。
業績預告發布當天,當升科技以電話方式舉辦機構調研,吸引包含30家券商、73家公募基金、5家險資以及上百家私募外資等投資機構。此外,調研名單還包括淡水泉投資、高瓴資本、同犇投資等多家老牌百億私募。此外,理財子方面,中郵理財、建信理財、農銀理財、興銀理財、招銀理財、華夏理財、信銀理財也都出現在了調研名單中。
東方證券最新出具的研報給出買入評級,認為其目標價位為103.09元,截至1月21日收盤股價為83.3元,預期上漲幅度為23.76%。
中順潔柔(002511.SZ)本周開放兩次機構調研共計吸引149家機構參與。調研名單中不乏聚鳴投資、重陽投資、寧泉投資等知名私募,理財子方面,招銀理財、信銀理財、中銀理財也參與了對該公司的調研。值得注意的是,中順潔柔也是本周最受險資關注的上市公司,包括太平養老、泰康養老、國華人壽、英大保險資管、大家資管等11家保險及保險資管參與了對該公司的調研。
ST國醫(000516.SZ)本周接待了142家機構調研。名單包括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中歐基金、華夏基金等50多家公募基金,以及高毅資產、重陽投資、源樂晟等知名私募。
受“孕婦流產”事件影響,國際醫學旗下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此前被西安衛健委罰停業整頓3個月。
2022年1月13日,國際醫學遭深交所實施風險警示,股票自1月14日起停牌一天,自1月17日復牌,公司股票簡稱由“國際醫學”變更為“ST國醫”,隨后其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間廣發基金等5家基金公司下調國際醫學估值。
但這似乎并未妨礙眾多資管機構和明星基金經理的調研熱情。1月18日,該公司在天風證券的組織下開放機構調研,中歐基金的葛蘭,易方達基金的張坤、張清華,廣發基金吳興武等明星基金經理紛紛現身。
在此次調研中,國際醫學針對近期醫療事件情況、旗下三家醫院運營情況和整改工作情況、停診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等問題進行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研之后,ST國醫股價也迎來峰回路轉,1月20日、21日連續兩日強勢漲停,最新股價報7.91元,已經高于此前基金公司調整后的估值價格7.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