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2021年全球芯片短缺的浪潮,讓國內芯片行業喜遇業績豐收。
1月21日晚間,半導體功率IDM龍頭士蘭微(600460.SH)公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4.5億元到14.64億元,同比增加2145%到2165%;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9.36億元到9.49億元。有望創下公司上市以來業績新高。
2020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為6760萬元和-2351萬元。
對于業績暴漲的原因,士蘭微表示,2021年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產能建設目標,公司產品持續在白電、通訊、工業、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高門檻市場取得突破;電源管理芯片、MEMS傳感器、IPM(智能功率模塊)、MOSFET、IGBT、SBD、TVS、FRD、LED 等產品的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品綜合毛利率顯著改善,營業利潤大幅度增加。
凈利的增長也有不少投資帶來的收益,2021年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增值較多,比如參股公司安路科技(688107.SH)登陸科創板上市,使得公司享有的凈資產份額按期末公允價值調整,導致凈利潤增加5.34億元,視芯科技2021年引入外部投資者,公司享有的凈資產份額按期末公允價值調整,導致凈利潤增加5229萬元。
此外,2021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士蘭集昕8吋線基本保持滿產,并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實現全年盈利;公司控股子公司士蘭明芯LED芯片生產線實現滿產、高產,實現全年盈利。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9月,士蘭微以11.22億元的作價,共發行8235.00萬股。從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手中購得杭州集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華投資)19.51%的股權及士蘭集昕20.38%的股權。完成對士蘭集昕63.73%的控股。
1月21日,士蘭微還披露了募投項目進展以及資金置換情況。
去年9月,士蘭微完成定增募資11.22億元,用于8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二期項目和償還上市公司銀行貸款。為順利推進募投項目建設,公司利用自籌資金先行投入,截止去年底合計規模約1.74億元,本次公司決定使用募投資金對上述前期投入資金進行置換。
從二級市場上來看,2021年2月4日,士蘭微盤中最低價報20.74元,股價觸及全年最低點,當年7月27日股價最高見74.78元,最高點相較于年初最大漲幅達到199.25%。不過自2021年7月創下歷史高點后,士蘭微便開啟震蕩回調模式。
截至2022年1月21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已經降到49.65元,最新總市值70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回顧去年士蘭微定增發行價格51.8元/股,發行對象為中國華融、博時基金、UBS AG、大家資產、諾德基金、景順長城等6名投資者,鎖定期為6個月,距離解禁期還有一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