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子怡
珠海最大的國資地產企業華發股份在并購市場有了新動作。
近期華發股份(600325.SH)收購了融創昆明融創文旅城二期40%股權,交易價格為14億元,包括現金代價12億元、債權2億元。
具體來看,華發股份旗下的廣州華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出資12億元,受讓昆明融創馳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旗下的40%股權。由此,華發持股比例增至80%,云安持股比例不變。
股權變更后,昆明華創云的法定代表人也從融創王志剛變成了華發的汪宏。
融創文旅城二期原本是是華發股份同融創合作開發的項目,也是華發股份在昆明的首個項目。
2020年10月,融創聯合華發股份,以53.11億元競得昆明草海片區5宗地塊,總面積21.14萬平方米、約合317.1畝。
地塊競得一個月后,融創、華發股份、云安集團聯合成立昆明華創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華創云”),而“華創云”分別取自其三位股東,原持股比例分別為40%、40%和20%。
融創文旅城二期易主于華發股份,而華發股份跟融創的合作不止在昆明。二者合作在深圳拿下地塊,同時進入深圳市場。
2020年11月,融創聯合華發以底價127.1億元拿下深圳寶安地塊。該地塊被命名為融創華發·深圳冰雪文旅城,該項目被列入2021年寶安的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182.9億元,今年建設人才房、公共配套用房、商業、辦公(一期),計劃2026年12月完工。
在融創急售文旅項目“回血”的當下,融創華發·深圳冰雪文旅城是否會易主還不確定。
隨著2021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房企并購在2022年是否會有所突破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
而華發作為國資背景,使得其在融資端有著明顯的優勢,這也為其對外并購提供了便利。
1月20日,華發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有5家項目公司擬通過將名下項目銷售過程中形成的購房尾款應收款債權轉讓給華金國際商業保理(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金保理”)。華金保理向項目公司支付轉讓價款的方式進行融資,本次保理融資額度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融資期限不超過2年,票面融資成本不超過7%/年。
這是近一年時間內,華發股份第四次開展購房尾款融資保理業務。
華發股份認為,本次交易有利于拓寬公司融資渠道,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既滿足了公司項目開發建設需要,解決公司對資金的需求,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關聯方所擁有的資源和業務優勢,促進公司生產經營和業務發展。
對于房企而言,銷售回款至關重要,購房尾款占其中大頭。
通常情況下,購房者與房企簽訂購房合同并支付首付,同時向銀行申請房貸,按揭貸款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夠獲得銀行的批準并支付給房企,購房尾款成為企業的沉淀資金。因此,支付一定利息成本,提前拿到尾款,能夠進一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近兩年房企融資渠道一直在收緊,而且相對于其他融資方式,保理業務融資成本并不低。能夠成功開展購房尾款融資保理業務的房企不多。
華發股份在其兄弟公司——華發投控集團全資控股華金保理的幫助下,開展購房尾款保理業務頻繁,且融資成本不高。
2021年,華發股份分別在3月、6月、12月開展購房尾款保理業務,融資規模在2.63億元、2.87億元和3.68億元。
事實上,為了應對三道紅線監管,華發股份不斷嘗試拓展融資渠道。由于其國企的背景,即便是房企融資渠道收緊的這兩年,華發股份融資渠道仍然通暢。陸續發行過永續中票、長租公寓類REITS、供應鏈ABS、超短融、境外美元債、商業地產CMBN等創新產品業務。
通過不斷擴寬融資渠道以及加速銷售,2021年年底,華發股份實現“三道紅線”由橙轉綠。截至2021年末,華發股份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低于70%;凈負債率低于100%;現金短債比大于1。公司有息債務規模同比下降10%;短期債務大幅下降40%。
可見的是,如今華發股份具有一定融資優勢,后續在并購市場可能會有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