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隨著奧密克戎病例數開始下降,英國首相約翰遜周三稱,從下周起英格蘭將放寬針對新冠疫情的限制措施,不再要求佩戴口罩和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居家工作的建議也將被撤銷。
這些限制原定于1月26日到期,但通過本周宣布放寬措施,約翰遜可以將人們的注意力從唐寧街派對丑聞中轉移一部分。
去年5月英國因新冠疫情實施 “封城”期間,約翰遜的秘書曾在唐寧街10號組織酒會派對,約40名政府人員參加,約翰遜本人也在派對現場停留了25分鐘。約翰遜在今年1月12日承認自己當時違反防疫規定參加了派對,并稱以為自己是在參加一場工作活動,但他為此表示道歉。
自從派對曝光后,英國主要反對黨工黨領導人公開表示,約翰遜應該“為了體面引咎辭職”。
約翰遜周三指出,隨著新冠疫情從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轉變為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他們將用建議和指導來取代法律要求,并敦促病毒感染者小心行事,為他人著想。
約翰遜稱,強有力的疫苗加強針計劃、廣泛的檢測,以及新冠病例數的下降,是他們決定改變防疫政策的主要原因。不過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依然警告稱,現在就宣稱新冠病毒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還為時過早。
與此同時,政府還計劃提前結束要求感染后自我隔離的法律條款,該條款原本將于3月24日到期。約翰遜舉例稱,法律并不要求感染流感的人自我隔離。
由于奧密克戎導致病例激增,英格蘭從去年12月開始實施B計劃。根據該計劃,人們被建議盡可能居家辦公,在公共交通工具、商店、劇院和電影院等大多數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進入夜總會和人群眾多的場所則必須持有疫苗通行證。
在采取這些措施的同時,英國也啟動了大規模的加強針接種行動。由于加強針讓因免疫力下降而失去的疫苗保護力得以恢復,對抗更具傳染性的變種,英國的感染病例數也隨之下降。
在今年初的奧密克戎高峰期,英國每天新增新冠病例超過20萬例。周二,英國的每日新增病例降至9.4萬例。
此外,盡管英國政府稱僅英格蘭地區就有1.7萬人仍在因新冠接受住院治療,但牛津大學“用數據看世界”網站顯示,每日因新冠住院的人數自1月9日觸及頂峰后也開始下降。
病毒學家普遍預計,由于奧密克戎的傳播性更強,因此與此前的其它變種相比,其導致的病例增加和下降應該持續時間更短,波幅更大。而且,盡管更容易傳播,但到目前為止,該變種造成的疾病嚴重程度有所減弱,因此住院和死亡人數并未隨著病例的增加而激增。
另外,有早期跡象顯示,這波奧密克戎疫情在美國一些州也已觸及頂峰。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二警告稱,大流行病并不會隨著奧密克戎在一些國家消退而結束。
歐洲許多國家的新增病例仍在急劇增加。法國周二報告了46.4萬例新增感染,為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而德國周三報告了超過10萬病例,也創該國紀錄。
荷蘭仍在部分實施限制措施。周二,該國報告了3.1萬例確診病例,僅低于本周初創下的約4.2萬例病例的紀錄。
上周五,荷蘭首相呂特宣布重新開放非必需品商店、美發店、美容院和健身房,并指出“我們正在邁出一大步,這也意味著我們冒了很大的風險”。該國的酒吧、餐館和文化場所仍將關閉直到至少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