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2021科創板風云:34個智能玩家吸金230億,果鏈玩家遇冷?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1科創板風云:34個智能玩家吸金230億,果鏈玩家遇冷?

智能玩家江浙最多,智慧城市領域占大半。

文|智東西 程茜

編輯|李水青

智東西1月19日報道,科創板的年度“智能企業”成績單來了!據上交所公開信息可知,科創板在2021年共有160家新企業上市,募集資金近2000億元。其中,科研屬性明顯的智能產業相關玩家有34家,總融資額超230億元。

科創板是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的主要陣地,2019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板。目前,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企業都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行業集中在科技型、創新型領域,二是部分企業發展還未進入成熟期但極具成長潛力。

截至2021年底,科創板共上市377家企業,總市值超5.6萬億元。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展開創業的創企將科創板作為首選。目前,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云天勵飛、格靈深瞳等多家AI創企都已經走到IPO大門口。

而據智東西統計,2021年已有34家智能產業玩家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它們有的做智慧城市方案,有的做AI軟件平臺,最高融資額達40億元,有企業股票漲幅超7%,多家都是專精特新“小巨人”,細分市場的“排頭兵”。

科創板青睞哪些智能產業玩家?上市之后,這些企業得到的資本反饋如何?我們通過深入挖掘、觀察相關內容,發現這些企業的“風云變化”。

34家科創板上市智能產業相關企業基本信息如下:

▲2021年科創板IPO智能產業相關企業

01.最高融資額40億,浙江成上市聚集地

據智東西統計,2021年智能產業相關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包括34家,這些企業在聚焦領域、IPO融資金額、地域分布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

1、最高融資額達40億,占總融資額17%

在這34家企業中,IPO融資金額從2億元到40億元不等,融資金額小于5億元的有22家,在5億元到10億元之間的有8家,大于10億元小于20億元的有3家,大于20億元的有2家。

▲2021年科創板IPO智能產業不同融資金額分布

34家企業中,IPO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元的有新點軟件和中科微至兩家公司,分別融資40億元和29.77億元。實際融資金額小于5億元的上市企業最多,這也符合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特點,為體量小、輕資產企業。

新點軟件成立于1998年10月,成立之初主要以研發和銷售建筑行業軟件為主,后續進軍數字建筑業務領域。到現在,該公司逐漸形成了為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招采、智慧政務及數字建筑三個細分領域提供以軟件為核心的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重點針對Web應用開發平臺、移動應用開發平臺、PaaS應用支撐平臺等多項技術。

▲新點軟件主營業務

中科微至主要從事智能物流分揀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及銷售服務,主要產品包括交叉帶分揀系統、大件分揀系統等,客戶包括中通、順豐、百世、蘇寧等國內主要快遞、物流企業。中科微至成立于2016年5月,這一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00億件大關,快遞業務收入接近4000億元,同比增長43.5%。“中科微至早成立一年或者晚成立一年,可能都沒有現在的市場地位。”中科微至董事長李功燕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說。

▲中科微至核心技術對行業對比

2、企業定位精準,專注智慧城市細分領域

在這34家企業中,產品應用領域大部分為智慧城市細分領域,共27家,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電力、智慧水務、智慧物流等細分領域。智能制造領域相關的企業數量也較多,有5家,以及另外2家專注于IT服務行業。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所屬領域分布

在智慧城市領域布局的企業,其產品和服務主要面向政府客戶,這也印證了近年來在城市、政務領域,數字化、智能化進展飛速。與此同時,智能制造也涌現出一些日漸成熟的城市服務商,成為智能制造領域的先行者。

3、粵、蘇、浙,科創板上市企業超一半

在這3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江蘇、浙江三省的上市企業最多,合計18家,占比52.94%,這可能與當地智慧城市發展更快,產業鏈生態建設完善相關。其中浙江的上市企業有7家,分別為西力科技、愛科科技、品茗股份、杭州柯林、力源科技、和達科技、凱爾達。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浙江企業

同時,相比于上述三個地區,北京、上海等地在人們認知中智能產業更發達,但當地登陸科創板的智能產業玩家數量較少。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地區分布

4、3月、7月扎堆上市,全年占比近一半

在這一年中,前7個月上市的企業有28家,后五個月的上市企業偏少,僅有6家。3月和7月是企業集中上市的時間。有8家企業在3月上市,分別為極米科技、深科達、青云科技、西力科技、愛科科技、九聯科技、艾隆科技和品茗股份。6家企業在7月上市,其他月份企業上市數量較為平均。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上市時間分布

5、1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細分市場“排頭兵”

值得注意的是,這34家企業中有1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為縱橫股份、極米科技、深科達、艾隆科技、智洋創新、聯測科技、力源科技、科匯股份、工大高科、海天瑞聲、巨一科技。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

我國科技型企業有多個分類,包括科技型中小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等。其中專精特新企業主要突出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科技小企業是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或模式創新取得核心競爭力,提供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具有較高成長性或發展潛力巨大的科技創新中小企業。

2016年,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提出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是首次在官方政策中將“專精特新”和“小巨人”兩詞放在一起,從這份文件開始“專精特新小巨人”成為一個專門的指向和體系。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02.AI數據服務龍頭股價漲7%,蘋果供應鏈玩家遇冷

科創板不斷吸引著科技創新型和成長型企業,并且支持虧損企業上市,為體量小、輕資產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便利。但是這些技術、資本密集型的企業,短期內盈利能力可能不足,因此它們在上市之后的發展狀況也有所不同。

科創板成立之后,出現了首家未盈利企業、首家紅籌企業、首家同股不同權企業……科創板的包容性也有所體現。

1、股價最高漲7%,客戶有騰訊、阿里

這3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20家企業的2021年股價(最新股價為1月4日收盤價)呈上漲態勢,其余14家企業的股價表現偏弱。

2021年漲幅較高的前五大企業為海天瑞聲、羅普特、工大高科、中科通達、九聯科技,其中海天瑞聲和羅普特的漲幅達到7.87%和7.34%,其余三家企業的漲幅維持在3%~5%之間。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股價變動

股價漲幅最大的海天瑞聲成立于2005年5月,從事訓練數據的研發、生產,覆蓋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等多個核心領域,產品和服務已經應用于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科大訊飛、微軟、亞馬遜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AI產業鏈中,算法、算力和數據共同構成技術發展的三大核心要素,訓練數據已成為算法模型發展和演進的“燃料”。海天瑞聲作為訓練數據專業提供商,服務鏈條貫穿上下游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全周期。

▲海天瑞聲主營業務

另一家2021年股票漲幅較高的企業為羅普特。羅普特的董事長陳延行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集美大學校董,從集美中學保送到集美大學,陳延行自學電子專業課程。1997年他放棄了科技局的穩定工作開始創業,2006年設立羅普特,專注于社會安全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實施、軟硬件設計開發、產品銷售及運維服務業務,其代表性產品包括人像云平臺、AR實景指揮系統、圖鑒人臉識別系統等,已經廣泛應用于智慧交通、智慧消防、金融安全等領域。

2021年股價走勢較差的企業有14家,大部分跌幅都維持在5%以下,僅兩家企業漲幅較低,華依科技的股票跌幅為8.80%,南網科技的為5.50%。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股價變動

華依科技成立于1998年11月,專注于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的研發、制造及相關測試服務,目前已形成了發動機智能測試設備、變速箱測試設備、渦輪增壓器測試設備、水油泵裝配及檢測設備、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設備五大設備體系。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2010年之后增速有所回落,2018年至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一直處于下降,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下降2.0%和1.9%。華依科技的下游客戶主要集中于汽車行業,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新冠疫情的影響,可能對其股價變動造成了影響。

▲華依科技發動機智能測試設備

2、中科微至融資能力強,高于擬融資16多億

這34家企業中,在招股書中募集資金與IPO實際融資額相比,實際融資額高于預計募集資金的企業有13家,其中1家持平,其余21家實際融資額較低。

實際融資額高于預計融資的企業中,差額達到5億元以上的有4家,分別為中科微至、新點軟件、凱爾達、南網科技,實際融資額分別高于擬融資額16.38億元、11億元、6.07億元、5.1億元,其中,中科微至和新點軟件的融資金額在34家企業中居于前兩名。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融資差額

中科微至、新點軟件前文已做了解讀,再看看工業焊接領域小巨人凱爾達,它成立于2009年3月,主營業務是提供焊接機器人及工業焊接設備。在工業焊接領域,凱爾達作為第一起草人起草了《電焊機通用技術標準》等6項國家標準,作為參與起草人起草了7項國家標準。該公司較早看到了國內的工業自動化發展趨勢,基于工業計算機的運動控制軟件技術,研制了焊接機器人及機器人專用焊接設備,并且凱爾達的專用焊接設備既可以成套生產,也可以單獨對外銷售,這也幫助它擴大了客戶范圍。

▲凱爾達工業焊接設備

南網科技是廣州市越秀區第一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該公司成立于1988年2月,主營業務電源清潔化和電網智能化。電力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能源產業,作為智慧電力領域的資深玩家,南網科技的股票表現處于上游。其次,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廣東電網、南網產投和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廣州)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計間接持有南網科技64.14%的股份。

▲南網科技主要產品和服務

還有一些企業IPO融資金額低于其上市前的募集資金,有21家,其中差額達到5億元以上的僅有1家,為博眾精工,其實際融資額比預計募集資金低6.48億元。其余20家上市企業中,實際融資額與募集資金的差距都在5億元以下。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融資差額

博眾精工成立于2006年9月,這家精密設備制造商也在蘋果的供應商名單中。博眾精工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注重軟件系統開發,提供智能工廠解決方案。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蘋果,其營業收入也受到了影響。2020年公司凈利潤為24,108.31萬元,較2019年下降16.64%。從2018年到2020年,蘋果業務分別占其營收的64.5%、47.21%、42.71%。博眾精工為蘋果定制的產品,在研發、技術升級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并且其產品針對不同客戶定制,通用性較差。

▲博眾精工主要業務變化

03.政策、資金雙支持,IPO融資額超5000億元

新中國成立至今,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中地位不斷提升,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都多次重申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暢通科技型企業國內上市融資渠道,增強科創板“硬科技”特色。

此前,我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都面臨規模較小、融資難度大的問題。A股市場已經有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在此基礎上,國家又單獨設立了科創板,為高科技企業服務,提升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

2019年3月2日,證監會、上交所正式發布并開始實施科創板“2+6”制度,包括證監會制定發布的兩項部門規章和上交所制定發布的6項配套業務規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4月,證監會修訂發布《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形成“4+5”的科創屬性評價指標,科創板定位更加明確。

在12月25日舉行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說:“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有372家,IPO籌資額5043億元,股票總市值5.5萬億。”

劉逖補充道,與上交所主板相比,上交所主板在1990年底設立,1992年底市值僅幾百億;創業板于2009年底成立,2011年底市值為8000億元。“科創板兩年多五萬億元,且聚焦在高科技領域,基本形成了規模效應。”

2019年6月科創板開板前后,各地形成了連鎖反應,北京、上海、四川、安徽、浙江等地紛紛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

2018年5月,北京也出臺科創板相關的《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上市發展的意見》,市區兩級財政資金補貼最高可達600萬元;2019年1月27日,上海市徐匯區發布《關于建設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打造徐匯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實施辦法》,建立人工智能擬上市企業資源庫;2018年11月,安徽省提出對在科創板等境內外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民營企業,省級財政分階段給予獎勵200萬元……

到2021年,不同地區也紛紛跟進政策變化,落實政策的同時,頒布新的激勵措施。2021年12月6日,“北京企業上市培育基地”正式掛牌;2021年7月,上海市徐匯區發布了落實科創板上市倍增計劃,力爭5年內實現上市和儲備企業雙倍增;2021年8月8日,安徽省出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三地一區”建設行動方案》,對科創板掛牌實施股改的企業先期獎勵10萬元……

在科創板開板兩周年之際,2021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公布,其中關于科創板的一系列政策也備受關注。例如“試點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使用人民幣參與科創板股票發行交易”“研究在全證券市場穩步實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作為一種證券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也逐漸完善,有助于提高科創板現有股票的流動性和二級市場的活躍度。

目前,智能產業領域的市場發展潛力有目共睹,智能科技也是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力量。最近一段時間,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等影響,我國的科技發展在近幾年放緩。科創板成立以來,為我國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04.結語:科創板成智能產業玩家上市主陣地

相比于主板,科創板更具包容性和適應性,能夠較好解決新興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目前,大部分智能產業玩家都處于上升期,有的企業處于技術、產品研發時期,盈利能力較弱;有的企業即使營收高,但由于前期研發資金投入較大,仍處于虧損狀態;還有的企業營收增長緩慢……為了激勵這些企業的發展,科創板出現了。

科創板作為注冊制等制度的試點,也為其他創業板、新三板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科創板同樣在推進一系列新制度,例如做市商制度,在為科技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促進資本市場的公平、合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2021科創板風云:34個智能玩家吸金230億,果鏈玩家遇冷?

智能玩家江浙最多,智慧城市領域占大半。

文|智東西 程茜

編輯|李水青

智東西1月19日報道,科創板的年度“智能企業”成績單來了!據上交所公開信息可知,科創板在2021年共有160家新企業上市,募集資金近2000億元。其中,科研屬性明顯的智能產業相關玩家有34家,總融資額超230億元。

科創板是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的主要陣地,2019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板。目前,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企業都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行業集中在科技型、創新型領域,二是部分企業發展還未進入成熟期但極具成長潛力。

截至2021年底,科創板共上市377家企業,總市值超5.6萬億元。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展開創業的創企將科創板作為首選。目前,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云天勵飛、格靈深瞳等多家AI創企都已經走到IPO大門口。

而據智東西統計,2021年已有34家智能產業玩家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它們有的做智慧城市方案,有的做AI軟件平臺,最高融資額達40億元,有企業股票漲幅超7%,多家都是專精特新“小巨人”,細分市場的“排頭兵”。

科創板青睞哪些智能產業玩家?上市之后,這些企業得到的資本反饋如何?我們通過深入挖掘、觀察相關內容,發現這些企業的“風云變化”。

34家科創板上市智能產業相關企業基本信息如下:

▲2021年科創板IPO智能產業相關企業

01.最高融資額40億,浙江成上市聚集地

據智東西統計,2021年智能產業相關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包括34家,這些企業在聚焦領域、IPO融資金額、地域分布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

1、最高融資額達40億,占總融資額17%

在這34家企業中,IPO融資金額從2億元到40億元不等,融資金額小于5億元的有22家,在5億元到10億元之間的有8家,大于10億元小于20億元的有3家,大于20億元的有2家。

▲2021年科創板IPO智能產業不同融資金額分布

34家企業中,IPO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元的有新點軟件和中科微至兩家公司,分別融資40億元和29.77億元。實際融資金額小于5億元的上市企業最多,這也符合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特點,為體量小、輕資產企業。

新點軟件成立于1998年10月,成立之初主要以研發和銷售建筑行業軟件為主,后續進軍數字建筑業務領域。到現在,該公司逐漸形成了為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招采、智慧政務及數字建筑三個細分領域提供以軟件為核心的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重點針對Web應用開發平臺、移動應用開發平臺、PaaS應用支撐平臺等多項技術。

▲新點軟件主營業務

中科微至主要從事智能物流分揀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及銷售服務,主要產品包括交叉帶分揀系統、大件分揀系統等,客戶包括中通、順豐、百世、蘇寧等國內主要快遞、物流企業。中科微至成立于2016年5月,這一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00億件大關,快遞業務收入接近4000億元,同比增長43.5%。“中科微至早成立一年或者晚成立一年,可能都沒有現在的市場地位。”中科微至董事長李功燕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說。

▲中科微至核心技術對行業對比

2、企業定位精準,專注智慧城市細分領域

在這34家企業中,產品應用領域大部分為智慧城市細分領域,共27家,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電力、智慧水務、智慧物流等細分領域。智能制造領域相關的企業數量也較多,有5家,以及另外2家專注于IT服務行業。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所屬領域分布

在智慧城市領域布局的企業,其產品和服務主要面向政府客戶,這也印證了近年來在城市、政務領域,數字化、智能化進展飛速。與此同時,智能制造也涌現出一些日漸成熟的城市服務商,成為智能制造領域的先行者。

3、粵、蘇、浙,科創板上市企業超一半

在這3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江蘇、浙江三省的上市企業最多,合計18家,占比52.94%,這可能與當地智慧城市發展更快,產業鏈生態建設完善相關。其中浙江的上市企業有7家,分別為西力科技、愛科科技、品茗股份、杭州柯林、力源科技、和達科技、凱爾達。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浙江企業

同時,相比于上述三個地區,北京、上海等地在人們認知中智能產業更發達,但當地登陸科創板的智能產業玩家數量較少。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地區分布

4、3月、7月扎堆上市,全年占比近一半

在這一年中,前7個月上市的企業有28家,后五個月的上市企業偏少,僅有6家。3月和7月是企業集中上市的時間。有8家企業在3月上市,分別為極米科技、深科達、青云科技、西力科技、愛科科技、九聯科技、艾隆科技和品茗股份。6家企業在7月上市,其他月份企業上市數量較為平均。

▲2021年科創板智能產業上市時間分布

5、1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細分市場“排頭兵”

值得注意的是,這34家企業中有1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為縱橫股份、極米科技、深科達、艾隆科技、智洋創新、聯測科技、力源科技、科匯股份、工大高科、海天瑞聲、巨一科技。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

我國科技型企業有多個分類,包括科技型中小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等。其中專精特新企業主要突出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科技小企業是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或模式創新取得核心競爭力,提供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具有較高成長性或發展潛力巨大的科技創新中小企業。

2016年,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提出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是首次在官方政策中將“專精特新”和“小巨人”兩詞放在一起,從這份文件開始“專精特新小巨人”成為一個專門的指向和體系。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02.AI數據服務龍頭股價漲7%,蘋果供應鏈玩家遇冷

科創板不斷吸引著科技創新型和成長型企業,并且支持虧損企業上市,為體量小、輕資產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便利。但是這些技術、資本密集型的企業,短期內盈利能力可能不足,因此它們在上市之后的發展狀況也有所不同。

科創板成立之后,出現了首家未盈利企業、首家紅籌企業、首家同股不同權企業……科創板的包容性也有所體現。

1、股價最高漲7%,客戶有騰訊、阿里

這3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20家企業的2021年股價(最新股價為1月4日收盤價)呈上漲態勢,其余14家企業的股價表現偏弱。

2021年漲幅較高的前五大企業為海天瑞聲、羅普特、工大高科、中科通達、九聯科技,其中海天瑞聲和羅普特的漲幅達到7.87%和7.34%,其余三家企業的漲幅維持在3%~5%之間。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股價變動

股價漲幅最大的海天瑞聲成立于2005年5月,從事訓練數據的研發、生產,覆蓋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等多個核心領域,產品和服務已經應用于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科大訊飛、微軟、亞馬遜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AI產業鏈中,算法、算力和數據共同構成技術發展的三大核心要素,訓練數據已成為算法模型發展和演進的“燃料”。海天瑞聲作為訓練數據專業提供商,服務鏈條貫穿上下游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全周期。

▲海天瑞聲主營業務

另一家2021年股票漲幅較高的企業為羅普特。羅普特的董事長陳延行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集美大學校董,從集美中學保送到集美大學,陳延行自學電子專業課程。1997年他放棄了科技局的穩定工作開始創業,2006年設立羅普特,專注于社會安全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實施、軟硬件設計開發、產品銷售及運維服務業務,其代表性產品包括人像云平臺、AR實景指揮系統、圖鑒人臉識別系統等,已經廣泛應用于智慧交通、智慧消防、金融安全等領域。

2021年股價走勢較差的企業有14家,大部分跌幅都維持在5%以下,僅兩家企業漲幅較低,華依科技的股票跌幅為8.80%,南網科技的為5.50%。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股價變動

華依科技成立于1998年11月,專注于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的研發、制造及相關測試服務,目前已形成了發動機智能測試設備、變速箱測試設備、渦輪增壓器測試設備、水油泵裝配及檢測設備、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設備五大設備體系。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2010年之后增速有所回落,2018年至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一直處于下降,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下降2.0%和1.9%。華依科技的下游客戶主要集中于汽車行業,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新冠疫情的影響,可能對其股價變動造成了影響。

▲華依科技發動機智能測試設備

2、中科微至融資能力強,高于擬融資16多億

這34家企業中,在招股書中募集資金與IPO實際融資額相比,實際融資額高于預計募集資金的企業有13家,其中1家持平,其余21家實際融資額較低。

實際融資額高于預計融資的企業中,差額達到5億元以上的有4家,分別為中科微至、新點軟件、凱爾達、南網科技,實際融資額分別高于擬融資額16.38億元、11億元、6.07億元、5.1億元,其中,中科微至和新點軟件的融資金額在34家企業中居于前兩名。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融資差額

中科微至、新點軟件前文已做了解讀,再看看工業焊接領域小巨人凱爾達,它成立于2009年3月,主營業務是提供焊接機器人及工業焊接設備。在工業焊接領域,凱爾達作為第一起草人起草了《電焊機通用技術標準》等6項國家標準,作為參與起草人起草了7項國家標準。該公司較早看到了國內的工業自動化發展趨勢,基于工業計算機的運動控制軟件技術,研制了焊接機器人及機器人專用焊接設備,并且凱爾達的專用焊接設備既可以成套生產,也可以單獨對外銷售,這也幫助它擴大了客戶范圍。

▲凱爾達工業焊接設備

南網科技是廣州市越秀區第一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該公司成立于1988年2月,主營業務電源清潔化和電網智能化。電力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能源產業,作為智慧電力領域的資深玩家,南網科技的股票表現處于上游。其次,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廣東電網、南網產投和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廣州)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計間接持有南網科技64.14%的股份。

▲南網科技主要產品和服務

還有一些企業IPO融資金額低于其上市前的募集資金,有21家,其中差額達到5億元以上的僅有1家,為博眾精工,其實際融資額比預計募集資金低6.48億元。其余20家上市企業中,實際融資額與募集資金的差距都在5億元以下。

▲2021年智能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融資差額

博眾精工成立于2006年9月,這家精密設備制造商也在蘋果的供應商名單中。博眾精工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注重軟件系統開發,提供智能工廠解決方案。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蘋果,其營業收入也受到了影響。2020年公司凈利潤為24,108.31萬元,較2019年下降16.64%。從2018年到2020年,蘋果業務分別占其營收的64.5%、47.21%、42.71%。博眾精工為蘋果定制的產品,在研發、技術升級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并且其產品針對不同客戶定制,通用性較差。

▲博眾精工主要業務變化

03.政策、資金雙支持,IPO融資額超5000億元

新中國成立至今,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中地位不斷提升,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都多次重申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暢通科技型企業國內上市融資渠道,增強科創板“硬科技”特色。

此前,我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都面臨規模較小、融資難度大的問題。A股市場已經有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在此基礎上,國家又單獨設立了科創板,為高科技企業服務,提升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

2019年3月2日,證監會、上交所正式發布并開始實施科創板“2+6”制度,包括證監會制定發布的兩項部門規章和上交所制定發布的6項配套業務規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4月,證監會修訂發布《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形成“4+5”的科創屬性評價指標,科創板定位更加明確。

在12月25日舉行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說:“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有372家,IPO籌資額5043億元,股票總市值5.5萬億。”

劉逖補充道,與上交所主板相比,上交所主板在1990年底設立,1992年底市值僅幾百億;創業板于2009年底成立,2011年底市值為8000億元。“科創板兩年多五萬億元,且聚焦在高科技領域,基本形成了規模效應。”

2019年6月科創板開板前后,各地形成了連鎖反應,北京、上海、四川、安徽、浙江等地紛紛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

2018年5月,北京也出臺科創板相關的《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上市發展的意見》,市區兩級財政資金補貼最高可達600萬元;2019年1月27日,上海市徐匯區發布《關于建設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打造徐匯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實施辦法》,建立人工智能擬上市企業資源庫;2018年11月,安徽省提出對在科創板等境內外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民營企業,省級財政分階段給予獎勵200萬元……

到2021年,不同地區也紛紛跟進政策變化,落實政策的同時,頒布新的激勵措施。2021年12月6日,“北京企業上市培育基地”正式掛牌;2021年7月,上海市徐匯區發布了落實科創板上市倍增計劃,力爭5年內實現上市和儲備企業雙倍增;2021年8月8日,安徽省出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三地一區”建設行動方案》,對科創板掛牌實施股改的企業先期獎勵10萬元……

在科創板開板兩周年之際,2021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公布,其中關于科創板的一系列政策也備受關注。例如“試點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使用人民幣參與科創板股票發行交易”“研究在全證券市場穩步實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作為一種證券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也逐漸完善,有助于提高科創板現有股票的流動性和二級市場的活躍度。

目前,智能產業領域的市場發展潛力有目共睹,智能科技也是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力量。最近一段時間,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等影響,我國的科技發展在近幾年放緩。科創板成立以來,為我國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04.結語:科創板成智能產業玩家上市主陣地

相比于主板,科創板更具包容性和適應性,能夠較好解決新興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目前,大部分智能產業玩家都處于上升期,有的企業處于技術、產品研發時期,盈利能力較弱;有的企業即使營收高,但由于前期研發資金投入較大,仍處于虧損狀態;還有的企業營收增長緩慢……為了激勵這些企業的發展,科創板出現了。

科創板作為注冊制等制度的試點,也為其他創業板、新三板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科創板同樣在推進一系列新制度,例如做市商制度,在為科技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促進資本市場的公平、合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房产| 岗巴县| 沂源县| 敦化市| 林周县| 健康| 桑植县| 织金县| 延长县| 郎溪县| 汉中市| 佛冈县| 东乡族自治县| 吉林市| 武陟县| 罗山县| 宁陵县| 邓州市| 凤阳县| 建平县| 鸡泽县| 通渭县| 施秉县| 红安县| 全南县| 新余市| 扎赉特旗| 文安县| 宣威市| 枣庄市| 阿拉尔市| 固镇县| 永年县| 洛宁县| 正镶白旗| 叶城县| 浑源县| 乌什县| 昆明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