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3個月造一臺車?李想炮轟新勢力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3個月造一臺車?李想炮轟新勢力

“人均愛迪生”已經無法形容團車的這個團隊了。

文|科技每日推送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再次“開炮”!這次,他瞄準了一家剛入局的造車新勢力。

前兩天,李想在轉發評論了團車CEO聞偉的一篇采訪,表示“實在忍不住要嘴一把”,稱后者“毫無廉恥、大概率是騙子、刷新了創業者的底線”!

李想愛懟人在汽車界早有“盛譽”,被“懟”者既有車主,也有同行,因此被業內調侃為“李懟懟”。

但如此“猛烈的火力”,還是第一次見。

更有意思的是,此前李想每次“開火”,外界的聲音多以批評為主。可這次炮轟團車,卻受到了多數網友的支持。

大家看看聞偉的采訪內容就知道原因了。

無所不能的100人

團車網,此前業務主要是汽車團購,從未涉及過制造。

1月5日,它高調發布了一條微博:“2022,我們也要造車了!你們覺得擠不?”并@了蔚來、理想和小鵬。

與一眾跨界造車的互聯網公司相比,它的出生算好的了。然而,其CEO聞偉在媒體采訪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首先是造車團隊,團車決定造車的最大動力,來自一個100多人的外來團隊。

聞偉介紹,這個團隊可以承擔產品規劃、造型設計、工程開發、測試、底盤、三電、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系統化整合方案、生產支持、供應商管理幾乎所有造車流程,具有20多年造車經驗,在技術、樣車上都有沉淀。“這個團隊可以做2000萬元以上的車,也可以做5萬元以下的車,包括商用車、物流車。”

看到這很多人已經麻了,有網友表示自己公司一個后臺的研發團隊,已經是90人了。團車100多人的團隊,就能承包所有造車流程,也太夸張了吧,人均愛迪生呢?

與之對比,目前蔚來全球員工數9000多人,小鵬是5000多人,理想的團隊規模相對小一些,但也有4000多人。

一位從事汽車制造的網友更是直呼“割韭菜”:

“恕我直言,這100多人的團隊這么無敵嗎?能干這么多事兒啊?憑我十多年的從業經歷,我覺得后邊加個零干這些事兒也得累個半死。”

其次,關于團車造車的資金來源,聞偉表示,團車本身是美股上市公司,目前非常感興趣的投資方不少,各地方政府對造車項目的渴望也可以成為解決方案之一。

而且“一款車量產所用資金我們測算是造車新勢力的幾分之一。牛創拿到5億美元,我們可能是他的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團車準備用大約5000萬美元(約3.17億人民幣)的資金,造出自家的第一款車。

與之對比,小米投資造車的前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為100億美元。

蔚來創始人李斌更是提過:“造車至少需要200億元以上的資金準備”;2021年底,他再次強調“現在沒有400億元可能干不了”。

以其他品牌百分之幾的資金造出第一款車,看來,“人均愛迪生”已經無法形容團車的這個團隊了。

而且,即便是這5000萬美元,團車自己也很難拿出來。截至發稿,團車的總市值為5560萬美元,如此低的市值,能融到幾個錢?

至于聞偉提到的“各地方政府對造車項目的渴望也可以成為解決方案之一”,這句話跟恒大及賈躍亭此前的操作有點像......

此外,團車的造車周期,也與其他品牌截然不同。

聞偉表示:“我們現在的團隊能做到18-24個月”,“2022年金九銀十就能預售了”,“第一款車失敗了也沒關系,3個月能再做一款。”

在燃油車時代,造車是一個周期很長的事情,從產品開始設計,到正式量產交付,需要四五年時間。

造車新勢力相對快很多,但也要三年左右。以小米為例,2021年官宣造車,預計量產是2024年上半年,如果算上前期調研、后期交付,這個時間會更長。

而團車“3個月再做一款車”......您這車是兩個輪子的吧,突然感覺恒大一次發布6款新車這事,沒那么魔幻了。

最后聞偉還提到,團車從有了造車想法到正式宣布造車不到半年,許多問題“還沒想好”,包括品牌定位、品牌理念、品牌的目標市場、具體如何差異化......

對于造車的成功率,他表示“我覺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勝算。”

聽著咋這么沒底氣呢?像是提前打預防針……

綜合看下來,我能理解李想為何出離憤怒,直斥其為“騙子”了。造車新勢力本就備受質疑,團車身為其中一員,任何負面新聞都對其他品牌有一定影響。

對此,聞偉在社交平臺也做了回應:

“沒想到萬里長征的迎面第一槍來自李想先生。除了節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斷?馮思翰被反懟不就是當初看走了眼噴得太早?所以誰也別把自己當先知,也別成為自己最記恨的那撥人。”

李想已經用成績打臉馮思翰了,期待團車也能用實際表現來打臉李想......

感覺...不如手工耿

與李想類似,聞偉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只是經歷要坎坷很多很多。

公開資料顯示,他畢業于北方交通大學工業外貿專業,后來進入上海三菱電機公司從事渠道銷售工作,2000年開始自主創業,然而一連做了4次都失敗了。

直到2009年,他發現有人在QQ群里組團去4S店砍價買車,也就是量大價優的團購,由此來了靈感創辦團車網。

其主要業務模式,是在不同城市頻繁舉辦汽車團購會,通過線上的渠道,聚集起購買相同品牌和型號的消費者,并組織他們去線下經銷店購買,后來又推出了車展業務。

團車宣稱服務完全免費,視品牌車型不同能拿到5%-40%優惠。但有網友反映沒啥優惠,甚至比自己去4S店談價更高。

2018年11月,團車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國內赴美上市的汽車新零售第一股。

然而“出道即巔峰”,三年多后的今天,團車的市值僅有5560萬美元,較上市之初縮水超過90%。

1月13日,團車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2021年第三季度,團車網凈收入6110萬元,同比減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潤為4680萬元,同比減少35.1%。

原因不難理解,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聚集活動受限;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更傾向于自建銷售網絡,團車的玩法走不太通了。

或許是想要提振股價,或許是想要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1月5日,團車正式宣布進軍新能源造車領域。

只是,與小米、百度、索尼這些新入局的“明星”造車新勢力相比,團車似乎將造車想得太簡單了,“PPT”做得還不如當年的賈老板。

當然,并非只有團車一家如此。

2021年6月,一家名為“輕橙時代”的造車新勢力正式成立,并于11月舉辦發布會官宣造車,其首款車型將在2022年上市并開啟交付。

也就是說,從宣布造車到交付,這家公司只需一年左右的時間,比團車的速度都要快。

開心汽車,曾經風靡一時的“人人網”旗下的二手車業務,2019年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

長期虧損的它,股價經常跌到1美元以下,眼看著就快退市了,它給自己打了一針“雞血”。

2021年8月,官宣造車。當天股價暴漲超100%,創下半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除了這倆,類似的品牌還有很多。

它們的PPT可能更精美,它們的話術可能更完善,但是,最后的結果大概率是相同的——都不如手工耿!

畢竟人家是真的自制了一輛,能走動的電動汽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李想

  • 15天3次發聲,雷軍在走李想的“來時路”?
  • 2025年電動汽車百人會,雷軍、王傳福、李想、李斌、何小鵬都來了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3個月造一臺車?李想炮轟新勢力

“人均愛迪生”已經無法形容團車的這個團隊了。

文|科技每日推送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再次“開炮”!這次,他瞄準了一家剛入局的造車新勢力。

前兩天,李想在轉發評論了團車CEO聞偉的一篇采訪,表示“實在忍不住要嘴一把”,稱后者“毫無廉恥、大概率是騙子、刷新了創業者的底線”!

李想愛懟人在汽車界早有“盛譽”,被“懟”者既有車主,也有同行,因此被業內調侃為“李懟懟”。

但如此“猛烈的火力”,還是第一次見。

更有意思的是,此前李想每次“開火”,外界的聲音多以批評為主。可這次炮轟團車,卻受到了多數網友的支持。

大家看看聞偉的采訪內容就知道原因了。

無所不能的100人

團車網,此前業務主要是汽車團購,從未涉及過制造。

1月5日,它高調發布了一條微博:“2022,我們也要造車了!你們覺得擠不?”并@了蔚來、理想和小鵬。

與一眾跨界造車的互聯網公司相比,它的出生算好的了。然而,其CEO聞偉在媒體采訪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首先是造車團隊,團車決定造車的最大動力,來自一個100多人的外來團隊。

聞偉介紹,這個團隊可以承擔產品規劃、造型設計、工程開發、測試、底盤、三電、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系統化整合方案、生產支持、供應商管理幾乎所有造車流程,具有20多年造車經驗,在技術、樣車上都有沉淀。“這個團隊可以做2000萬元以上的車,也可以做5萬元以下的車,包括商用車、物流車。”

看到這很多人已經麻了,有網友表示自己公司一個后臺的研發團隊,已經是90人了。團車100多人的團隊,就能承包所有造車流程,也太夸張了吧,人均愛迪生呢?

與之對比,目前蔚來全球員工數9000多人,小鵬是5000多人,理想的團隊規模相對小一些,但也有4000多人。

一位從事汽車制造的網友更是直呼“割韭菜”:

“恕我直言,這100多人的團隊這么無敵嗎?能干這么多事兒啊?憑我十多年的從業經歷,我覺得后邊加個零干這些事兒也得累個半死。”

其次,關于團車造車的資金來源,聞偉表示,團車本身是美股上市公司,目前非常感興趣的投資方不少,各地方政府對造車項目的渴望也可以成為解決方案之一。

而且“一款車量產所用資金我們測算是造車新勢力的幾分之一。牛創拿到5億美元,我們可能是他的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團車準備用大約5000萬美元(約3.17億人民幣)的資金,造出自家的第一款車。

與之對比,小米投資造車的前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為100億美元。

蔚來創始人李斌更是提過:“造車至少需要200億元以上的資金準備”;2021年底,他再次強調“現在沒有400億元可能干不了”。

以其他品牌百分之幾的資金造出第一款車,看來,“人均愛迪生”已經無法形容團車的這個團隊了。

而且,即便是這5000萬美元,團車自己也很難拿出來。截至發稿,團車的總市值為5560萬美元,如此低的市值,能融到幾個錢?

至于聞偉提到的“各地方政府對造車項目的渴望也可以成為解決方案之一”,這句話跟恒大及賈躍亭此前的操作有點像......

此外,團車的造車周期,也與其他品牌截然不同。

聞偉表示:“我們現在的團隊能做到18-24個月”,“2022年金九銀十就能預售了”,“第一款車失敗了也沒關系,3個月能再做一款。”

在燃油車時代,造車是一個周期很長的事情,從產品開始設計,到正式量產交付,需要四五年時間。

造車新勢力相對快很多,但也要三年左右。以小米為例,2021年官宣造車,預計量產是2024年上半年,如果算上前期調研、后期交付,這個時間會更長。

而團車“3個月再做一款車”......您這車是兩個輪子的吧,突然感覺恒大一次發布6款新車這事,沒那么魔幻了。

最后聞偉還提到,團車從有了造車想法到正式宣布造車不到半年,許多問題“還沒想好”,包括品牌定位、品牌理念、品牌的目標市場、具體如何差異化......

對于造車的成功率,他表示“我覺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勝算。”

聽著咋這么沒底氣呢?像是提前打預防針……

綜合看下來,我能理解李想為何出離憤怒,直斥其為“騙子”了。造車新勢力本就備受質疑,團車身為其中一員,任何負面新聞都對其他品牌有一定影響。

對此,聞偉在社交平臺也做了回應:

“沒想到萬里長征的迎面第一槍來自李想先生。除了節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斷?馮思翰被反懟不就是當初看走了眼噴得太早?所以誰也別把自己當先知,也別成為自己最記恨的那撥人。”

李想已經用成績打臉馮思翰了,期待團車也能用實際表現來打臉李想......

感覺...不如手工耿

與李想類似,聞偉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只是經歷要坎坷很多很多。

公開資料顯示,他畢業于北方交通大學工業外貿專業,后來進入上海三菱電機公司從事渠道銷售工作,2000年開始自主創業,然而一連做了4次都失敗了。

直到2009年,他發現有人在QQ群里組團去4S店砍價買車,也就是量大價優的團購,由此來了靈感創辦團車網。

其主要業務模式,是在不同城市頻繁舉辦汽車團購會,通過線上的渠道,聚集起購買相同品牌和型號的消費者,并組織他們去線下經銷店購買,后來又推出了車展業務。

團車宣稱服務完全免費,視品牌車型不同能拿到5%-40%優惠。但有網友反映沒啥優惠,甚至比自己去4S店談價更高。

2018年11月,團車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國內赴美上市的汽車新零售第一股。

然而“出道即巔峰”,三年多后的今天,團車的市值僅有5560萬美元,較上市之初縮水超過90%。

1月13日,團車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2021年第三季度,團車網凈收入6110萬元,同比減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潤為4680萬元,同比減少35.1%。

原因不難理解,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聚集活動受限;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更傾向于自建銷售網絡,團車的玩法走不太通了。

或許是想要提振股價,或許是想要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1月5日,團車正式宣布進軍新能源造車領域。

只是,與小米、百度、索尼這些新入局的“明星”造車新勢力相比,團車似乎將造車想得太簡單了,“PPT”做得還不如當年的賈老板。

當然,并非只有團車一家如此。

2021年6月,一家名為“輕橙時代”的造車新勢力正式成立,并于11月舉辦發布會官宣造車,其首款車型將在2022年上市并開啟交付。

也就是說,從宣布造車到交付,這家公司只需一年左右的時間,比團車的速度都要快。

開心汽車,曾經風靡一時的“人人網”旗下的二手車業務,2019年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

長期虧損的它,股價經常跌到1美元以下,眼看著就快退市了,它給自己打了一針“雞血”。

2021年8月,官宣造車。當天股價暴漲超100%,創下半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除了這倆,類似的品牌還有很多。

它們的PPT可能更精美,它們的話術可能更完善,但是,最后的結果大概率是相同的——都不如手工耿!

畢竟人家是真的自制了一輛,能走動的電動汽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田阳县| 刚察县| 南皮县| 宣化县| 扶沟县| 永嘉县| 黄龙县| 江川县| 霞浦县| 罗江县| 湟源县| 宝坻区| 临安市| 平阴县| 中山市| 吴堡县| 应城市| 华容县| 霍山县| 白朗县| 木里| 顺昌县| 犍为县| 东乌| 西林县| 阳原县| 汝阳县| 晋江市| 堆龙德庆县| 古交市| 樟树市| 名山县| 万荣县| 宜黄县| 犍为县| 绩溪县| 通州区| 江北区| 诸城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