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歷經40天,確診病例超2000例,西安本輪疫情終于實現確診病例“零新增”。
據陜西省衛健委官網通報,2022年1月18日0-24時,全省無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自2021年12月9日以來,全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077例(西安市2050例、咸陽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其中出院1339例、在院738例。截至1月17日,西安市本輪疫情以來已累計治愈出院1208人。
西安市本輪疫情自2021年12月9日報告首例病例,期間新增病例數出現幾個階段變化,12月9日-12月17日,西安每日確診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為個位數;12月18日-12月24日,每日病例報告數持續在兩位數;12月25日病例數破百后,一直到12月30日,西安每日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均在150例及以上;2022年1月1日,西安本輪疫情病例數開始下降,并在1月2日下降至兩位數。
1月7日,西安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已基本阻斷社區層面的傳播,“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基本實現。1月11日,西安市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下降至個位數,并在1月15日降至1例。雖然新增確診病例1月16日小幅升至5例,但在1月17日又降至1例,并在1月18日終于實現首次“零新增”。
根據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1月19日公告,截至2022年1月19日,碑林區長安路街道近14天內無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自2022年1月19日起,將長安路街道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調整后,西安市目前還有高風險地區1個,中風險地區5個。界面新聞查閱發現,西安市風險地區最高峰時曾有3個高風險地區和64個中風險地區。
此外,1月16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58場)介紹,隨著疫情形勢逐步好轉,在確保不出現疫情反彈的前提下,西安市將按照梯次推進、科學精準、保障先行的原則,加快推進達到解封條件的區域和小區規范有序解封。
據新華社消息,記者從陜西省教育廳了解到,西安地區高校從1月16日起已開始按照分批、錯峰、有序原則安排放假,截至目前已有25所高校相繼放假。西安是國內高校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共有63所高校。為做好學生離校返鄉工作,陜西省、市、縣、鄉四級黨委政府和交通、公安、衛健、教育等部門通力合作,為返鄉學生開通專列、包機、包車和市內“點對點”轉運車輛,開辟綠色通道,千方百計幫助學生快捷順暢返鄉。
此前在1月11日,西安就已開始組織滯留人員有序離開。當日,西安市衛健委副主任呂永鵬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因疫情滯留西安市的外地人員(非西安市常住人口),主要包括探親旅游滯留人員、出差滯留人員、就醫滯留人員、外地無業滯留人員、物流運輸滯留人員、交通場站中轉滯留人員以及其他滯留人員。
對滯留在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區縣(開發區)的人員,嚴格限制離市;對滯留在其他區縣(開發區)的人員,非必要不離市,確需離市的,須經街道辦(鎮)或開發區批準,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離市。
符合條件的人員向所在社區(村)提交離市申請,由社區(村)進行初審,街道辦(鎮)復核批準后,發放離市證明。未托管街道辦(鎮)的開發區由開發區指揮部復核審核,發放離市證明。
對于外地返西安人員,呂永鵬在1月15日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春節將至,人員流動量大、聚集性強,為了避免在旅途中的感染風險,建議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非必要不返西安”,倡導就地過節,西安市各級黨委和政府會全力以赴保障好春節期間的生產生活;若確需返回西安的,落實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隔離期間5次核酸檢測等措施,集中隔離期間的食宿、醫療及檢測等費用自理。
據@西鐵西安火車站 消息,春運已拉開大幕,為了更好的服務旅客出行,1月18日西安站恢復開行96趟列車。此外,1月18日起,西安公交集團開始在部分區域逐步有序恢復公交線路運營。西安地鐵也于1月18日起對線網運營組織進行調整。
據“西安發布”消息,1月18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視頻調度會議,會議強調,要做好逐步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風險管理,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加強社區網格化管理,堅決防止疫情反彈。要積極主動做好春節期間群眾生活保障,摸清群眾生活和就醫需求底數,上門關心幫助特殊人群和困難群眾,安全有序安排好學生、在外務工人員離校返鄉,確保群眾平安祥和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