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純粼
日前,吉利宣布,即將推出全新換電出行品牌,而該品牌旗下的首款智能換電轎車楓葉60S將于2022年2月份正式上市。
據吉利透露,該車具備“可充可換”能力,能夠為用戶提供30min直流快速充電模式和60秒換電模式。
吉利表示,其采用的換電架構是吉利與力帆成立的合資公司提供。
官方資料中對該公司的描述是“將構建從營運用戶和私人市場的全維度車電分離換電生態,不僅能讓網約車用戶切實感受到換電帶來的便利高效,同時還能一次性降低購車成本,實現收益最大化。”這意味著,當前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換電模式將在傳統車企中進一步被實踐和普及。
在換電站建設上,新品牌將以重慶為先頭陣地,將換電站“輻射”全國重點城市進行擴建。根據規劃,到2025年,吉利和力帆成立的合資公司將部署5000座智能換電站。
據介紹,支持換電的楓葉60S將針對網約車和私家車兩大市場。而相比之下,界面新聞認為其在網約車市場將更具用武之地。
對網約車司機來說,冬季可能是最難熬的季節,除了純電車本身續航大打折扣外,“充電難”成了網約車司機們最大的槽點。網約車司機抱怨最多的就是“除了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充電半小時排隊1小時”。足見充電樁的短缺仍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能源車的成本優勢讓眾多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將其作為首選。另外,自2018年以來,廣州、深圳、海南、昆明、太原、大連、沈陽等地都相繼出臺加快新能源網約車推廣政策,并規定凡新增的網約車必須為新能源汽車。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滲透,很多基礎性、技術性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關鍵期。
在用戶實際使用過程中,除了產品本身存在的續航、安全問題外,最突出的就是基礎設施短缺帶來的“充電難”問題。相比燃油車用戶可以在網絡密集的加油站加油,新能源汽車車主卻要苦苦尋找充電樁,并且受到不同城市城區規劃限制,城市充電樁分布不均,而用戶想要安裝更方便的私家充電樁,其中的步驟也非常復雜。
據公安部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261.7萬臺,車樁比例僅約1:3。
相比私家車主更依賴于慢充的個人充電樁,需要更快補電速度的網約車司機使用公共快充電樁的頻次更高。如何能提高補能速度,節省時間成本,同時能獲得更好的用車體驗,才是網約車司機們的最大訴求。
吉利和力帆成立的合資公司的最大意義,就是通過在網約車市場構建換電新模式,從而帶動私家車市場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