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租賃住房熱度不減,上海再次明確“十四五”目標和今年的計劃安排。
1月18日上午,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長張立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到2022年年底,計劃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24萬套(間),完成“十四五”目標總量的一半以上。
張立新提出,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需落實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十四五住房建設的重點任務,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打造“規、建、管、服”一體化的租賃住房的管理體系。
同時,為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籌措供應,2022年,上海將嚴格按照“三個一批”房源供應體系來執行。
“三個一批”,即新建項目新開工一批,在建項目加快建設一批,建成項目加速供應一批,新增供應6萬套(間)。在此基礎上,方能令上海新市民、青年人、各類人才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群體等實現“租得到、租得近、租得起、租得穩、租得好”等五個標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界面新聞,類似“三個一批”等表述,充分體現了當前工作思路有條不紊的導向。對于新開工、在建的和投放用戶市場的,確實需要把握好節奏,形成循序漸進的作業模式,真正促進房源最終流入租賃消費市場。
另外,提出要打造“規、建、管、服”一體化的租賃住房的管理體系,也是上海首次針對保租房提出的四位一體管理體系。
嚴躍進認為,這類提法充分表明上海當前在于管理體系方面也逐漸成熟,且未來在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領域也會有更詳細和完備,對于確保保障性租賃住房路線不走偏、速度更加快、效果更明顯等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上海始終堅持把握住房民生的總屬性,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住房高質量發展,以更好服務廣大居民安居宜居。
而在具體實踐中,主要就有堅持租購并舉,加快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此次重提上海“十四五”目標,亦是順應政策和市場趨勢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制訂的《2022年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明確提出要堅持“房住不炒”,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和舊區改造,籌措建設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除此之外,還要圍繞重點產業區和軌道交通沿線增加保障性住房土地供應、優先供應,單列保障性租賃住房供地計劃。
早在2021年11月23日,上海就已經提出,“十四五”期間,上海將計劃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間)以上,占同期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40%以上。到“十四五”末,上海全市將累計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60萬套(間)以上,其中有40萬套(間)左右形成供應,可較大程度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
作為兼顧房住不炒和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保障性租賃住房自提出便受到政策與市場的重點關注。
在1月14日,為加快推進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設,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還舉辦了上海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宣講會,當日就有10家銀行代表參會。
會上,除了對上海“十四五”目標保障性租賃住房任務的介紹,還解釋了保障性租賃住房實行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以及政府將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引導各類主體積極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不僅如此,上海還將進一步落實保障性租賃住房承租對象在租賃所在地享受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將保障性租賃住房全面納入社區管理服務范圍。
在接下來的政策設計中,參會銀行代表也表示,將在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力度推進保障性住房發展,助力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以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2022年將是上海保障性租賃住房籌措的重要一年,其發展速度會明顯加快。近期不斷重提保障性租賃住房目標,更新體系和要求,便是很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