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千億產業,為何打印店老板都是湖南人?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千億產業,為何打印店老板都是湖南人?

新化縣的居民們,是如何走出縣城,成就了當今的“新化文印王國”呢?

文 | 五環外OUTSIDE 周嬉皮

編輯 | 車卯卯

湖南婁底市的新化縣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外表看上去其貌不揚。

這個小縣城只有150萬人,而其中132萬人都是農村人口,曾經還被評為“國家級貧困縣”。山巒聳立的新化縣交通不便,外界對這個神秘的小縣城知之甚少。

但就是在這個閉塞的小縣城里,有一個產業年產值上千億元,這個縣城占據全國市場85%以上的份額。這個數字,已然超過了新化縣GDP的4-5倍,可以說賺錢程度堪比挖礦。

那就是文印產業。

新化洋溪被稱之為“中國文印小鎮”

湖南衛視的新聞聯播說:有城鎮處,必有新化文印。而一個更為直觀的說法則是:全國10家打印店,8家都是新化人開的。

01 把打印店開往全國

上周,我急著去社區辦事情,出門發現沒帶身份證復印件,找了路邊的一家小店就鉆了進去。老板頭也不抬:黑白1塊,彩色2塊,操著一口標準的湖南普通話。

毫不意外,在上海,你總是能遇到一位湖南打印店老板。

事實上從東北的漠河到海南的海口,我們能在國內幾乎所有的城市找到掛著“湘”字招牌的復印店。老板們的口音和笑容一樣親切。

復制粘貼一般的招牌讓你誤以為湘字打印店一定是連鎖經營,但事實上這些打印店都相互獨立,仿佛是某個龐大的印務連鎖集團,從不承認彼此間的聯系。

“湘”字打印店

十年前,北京大學的一位博士調查了北京8所高校的打印店,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新化人市場占有率達到65%。

而到了2021年,這個5分錢一頁紙的產業,被新化人在全國600多個城市,開了超過6萬家打印店。

新化縣當然不僅僅是開打印店而已,這個小縣城還形成了從打字、復印、繪圖、曬圖、文印設備與再制造、耗材制造與經營的完整產業鏈。

新化縣擁有3000多家復印機再制造和經營企業,2000多家耗材經營企業,擁有掌握熟練技術的從業人員20多萬,文印產業年產值達到千億以上。

有人說,在地圖上用紅筆將各地的湘字號文印店按照某種順序連起來,能得到一幅橫跨華夏大地的,微軟雅黑體的,巨大的“湘”字。

這個小縣城每年還會舉辦中國文印產業博覽會,門口的招牌上霸氣地寫著“文印天下”四個大字,宣告著新化打印店的勝利。

那偏居一隅的新化縣的居民們,是如何走出縣城,成就了當今的“新化文印王國”呢?

02 新化文印王國發家史

回看幾十年的新華文印發家史,會發現20多萬新華人,經歷了四個階段,才把“復印5分,打印1毛”的小生意做往全國。他們從師徒傳授的游擊隊一般的維修打印機開始,到如今成就了千億的文印王國。

階段一:師徒傳授

新化的文印故事,要從上個世紀60年代兩個吃不飽飯的兄弟說起。

當時是吃大鍋飯的年代,新化縣人均耕地不足1畝,易代育、易代興兄弟倆為了謀生,早早地跟著一個張姓師傅修鋼板。

一次偶然機會,易代興在涪陵人民銀行發現打出來的文件內容都不整齊,他仔細觀察了打字機,發現只是定位鈴的位置偏移了。于是,他跟打字員說自己能修,45塊錢保修,一錘子買賣,當時8斤大米才一塊錢,45塊錢可是一筆巨款。不過當時專業人士修更貴,只能交給他。

老式打印機

就是三秒鐘能解決的事情,他搗鼓了一個半天,為的就是讓自己的收費看起來合理。兄弟倆從此拉開了文印產業的流動維修打字機的時代。

如果說易家兄弟開啟了新化維修打字機的產業,那么真正把鄉親們組織起來,擰成一股繩,并形成一支維修打印機大軍的人則是他們徒弟的徒弟:鄒聯經。

鄒聯經(左)和他的徒弟

1970年,修鋼筆的鄒聯經與易代育的徒弟袁錫楚結識,并拜他為師學習打字機維修技術。

學成后一年就在老家買一棟三層的小洋房,接著還帶著自己的堂弟也賺得盆滿缽滿,村子里的人開始成群結隊地帶著子女來拜師學藝。

坊間傳聞,當年向鄒聯經拜師要交的學費是300元錢外加80斤大米,毫無疑問是一筆巨款了,但鄒聯經家依然是被走爛了。很快新華縣維修打印機的人越來越多。

改革開放后,新化縣還專門成立了打字機修配廠,鄒聯經出任廠長。原來的個體師徒就變成了學習班,一批批學徒畢業之后出走新化,去往了全國600多個城市,并成為之后開拓文印產業的頂梁柱。

新化文印產業的初始擴張就是從師徒制開始的:師傅帶徒弟,徒弟成師傅,循環往復。

階段二:變廢為寶

到上世紀80年代,新化已經有超過50%的人掌握了維修機械打字機的技術。

但在1980年后,國外的高效復印機大量涌入國內,不斷擠壓國內的機械打字機市場。彼時國內還缺乏復印機生產的技術,從國外進口的復印機定價高達十幾萬一臺。

“新化派”很是難熬。

直到1997年,一個來自新化洋溪鎮的修理工偶然發現一些來自日本淘汰的廢舊復印機,經過修理能正常使用。

于是這位修理工以以600元每噸的價格大量收購廢舊復印機,摸索修理技術。修好后以每臺1萬元的價格賣給從事復印業的老鄉,這遠低于當時全新復印機的價格。

而能夠花一萬元拿到一臺復印機開店,就相當于在成本上有碾壓式的優勢。

正是因為掌握了這套將“洋垃圾”變廢為寶的技術,新化的數碼快印業務在這個時期確立了巨大的優勢。

階段三:親戚聯營

“你全家都開打印店。”

別誤會,這句話不是罵人,而是新化真實存在的情況。

如果你仔細觀察家附近的打印店,就會發現大部分打印店都是夫妻店。

老板負責最后的裝幀和切割,老板娘負責接待、結賬和開票;店里員工歲數都不大,女生負責在電腦前排版、設計;男生負責操作機器,員工稱呼老板都是叔姨之類的親戚稱呼,大家吃飯也是圍坐在一起,年輕的女員工甚至還負擔著一部分幫老板帶孩子的任務。

據業內人士分析,夫妻圖文店占市場50%以上。

而新化人的文印產業在招人時往往也更偏向家鄉的親戚,很多打印店的老板都是從老鄉店里的學徒開始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新化打印軍團已經不僅僅只是打印了,還包括售賣、維修、甚至是紙張的批發。

最簡單的一點是新化人能通過老鄉的關系淘到高性價比的二手打印設備,以及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紙張、油墨這些耗材,這筆省下來的開銷對于一家小店來說就是生死存亡的紅線,而決定是否能拿到這個新手大禮包的資格的就是你是否是一個“新化人”。

中山大學教授譚同學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里講了個有趣的故事:一個永州新田縣的年輕人想開個打印店,即使同為湖南老鄉也得不到新化人的支持,創業過程舉步維艱,直到他取到了一個新化老婆。

階段四:岔口轉型

在“親戚聯營”的帶動下,10多萬新化人開出了一家又一家復印店。

但2002年,國家推出一項規定,以回收鋼鐵為主的廢五金、電器、打印機、傳真機等設備,被明確列為禁止進口貨物。同時,隨著“新化派”群體越來越大,價格戰在內部悄悄進行。

有媒體報道,長沙一些圖文店,A4紙的復印單價已降至1角錢以下,更有甚者低至四五分錢,瀕臨虧本。

搞文印的新化人再一次來到了事業的岔口。

于是在2003年后,部分積累了雄厚資金的新化人開始自己生產設備。新化人曾文輝則是其中一人。

2004年,他在參加一個上海的辦公設備展銷會時,第一次見到寫真機,立刻就判定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當時從日本進口需要11萬多元一臺。

因此,同年決定在福建投資生產寫真機,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國內只能進行代加工。在生產的過程中,曾文輝發現寫真機與繪圖儀功能應該可以合一。

于是,和清華大學物理系合作生產出了具備寫真繪圖功能的寫真機,這在當時國內屬于首創,現在這個設備不僅暢銷國內,還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寫真機印刷文創產品《百駿圖》

同一時間,從事打字機零配件生產的曾樹深發現部分零配件可以自己制造,于是在珠海生產打字機通用耗材。后來,全球60%的打字機通用耗材零件都是在珠海生產的。

這個時期,一個靠著維修和貿易立身的產業就轉向了實業。

03 打造文印專屬名片

發展至今日,新化文印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經從開復印店的“復二代”發展到了做文印全產業的“文三代”。

新化文印雖名聲在外,但企業和門店很分散。同時,新化的文印產業仍然以再制造為主,缺乏自有品牌。

因此,2017年8月,許多新化文印人的微信里,都收到了來自政府的“回歸邀請函”:誠摯邀請闖蕩天涯的洋溪人回家創業,共同將洋溪家鄉打造成“中國文印之都”。

同年,也有一家叫做“新印科技”的企業成立了。據天眼查APP表明,這是一家由新化縣政府引導,文印人參與的文印產品生產商以及文印服務提供商。公司的主營業務也覆蓋了整條文印產業鏈。

對于新化文印人來說,他們不僅有小富即安的平靜淡定,也有產業報國的壯志雄心。

面對這場百年大變局,他們的下一步是沿著一帶一路繼續發展,將他們的復印機出口到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同時輸出產品、產業、品牌與服務、文化。

新印科技走出國門的“第一站”就是在非洲加納建設生產運營中和復印機再制造工廠,2019年已經正式開業。公司還計劃繼續投資5.4億元在非洲54個國家繼續拓展市場,讓新化文印在非洲不是單打獨斗。

如今的新化縣正在為打造“中國文印之都”的專屬名片而奮斗。

04 尾聲

誰也沒有想到,新化這個年賺千億的產業,竟源自于當初那個修鋼板的人在打字機前的輕輕一瞥。

從挨家挨戶的維修打字機,到如今沒走20米就能遇到一個掛著湘字招牌的新化打印店,新化文印業完成了自己的華美蛻變,而新化也從當初飯都吃不飽的貧困縣,成為了如今的文印王國。

新化人民也不僅因敢想敢闖,實現了從小小的維修工到現在生產創新的實業家的轉變,還譜寫了中國打印復印產業的生命史。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千億產業,為何打印店老板都是湖南人?

新化縣的居民們,是如何走出縣城,成就了當今的“新化文印王國”呢?

文 | 五環外OUTSIDE 周嬉皮

編輯 | 車卯卯

湖南婁底市的新化縣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外表看上去其貌不揚。

這個小縣城只有150萬人,而其中132萬人都是農村人口,曾經還被評為“國家級貧困縣”。山巒聳立的新化縣交通不便,外界對這個神秘的小縣城知之甚少。

但就是在這個閉塞的小縣城里,有一個產業年產值上千億元,這個縣城占據全國市場85%以上的份額。這個數字,已然超過了新化縣GDP的4-5倍,可以說賺錢程度堪比挖礦。

那就是文印產業。

新化洋溪被稱之為“中國文印小鎮”

湖南衛視的新聞聯播說:有城鎮處,必有新化文印。而一個更為直觀的說法則是:全國10家打印店,8家都是新化人開的。

01 把打印店開往全國

上周,我急著去社區辦事情,出門發現沒帶身份證復印件,找了路邊的一家小店就鉆了進去。老板頭也不抬:黑白1塊,彩色2塊,操著一口標準的湖南普通話。

毫不意外,在上海,你總是能遇到一位湖南打印店老板。

事實上從東北的漠河到海南的海口,我們能在國內幾乎所有的城市找到掛著“湘”字招牌的復印店。老板們的口音和笑容一樣親切。

復制粘貼一般的招牌讓你誤以為湘字打印店一定是連鎖經營,但事實上這些打印店都相互獨立,仿佛是某個龐大的印務連鎖集團,從不承認彼此間的聯系。

“湘”字打印店

十年前,北京大學的一位博士調查了北京8所高校的打印店,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新化人市場占有率達到65%。

而到了2021年,這個5分錢一頁紙的產業,被新化人在全國600多個城市,開了超過6萬家打印店。

新化縣當然不僅僅是開打印店而已,這個小縣城還形成了從打字、復印、繪圖、曬圖、文印設備與再制造、耗材制造與經營的完整產業鏈。

新化縣擁有3000多家復印機再制造和經營企業,2000多家耗材經營企業,擁有掌握熟練技術的從業人員20多萬,文印產業年產值達到千億以上。

有人說,在地圖上用紅筆將各地的湘字號文印店按照某種順序連起來,能得到一幅橫跨華夏大地的,微軟雅黑體的,巨大的“湘”字。

這個小縣城每年還會舉辦中國文印產業博覽會,門口的招牌上霸氣地寫著“文印天下”四個大字,宣告著新化打印店的勝利。

那偏居一隅的新化縣的居民們,是如何走出縣城,成就了當今的“新化文印王國”呢?

02 新化文印王國發家史

回看幾十年的新華文印發家史,會發現20多萬新華人,經歷了四個階段,才把“復印5分,打印1毛”的小生意做往全國。他們從師徒傳授的游擊隊一般的維修打印機開始,到如今成就了千億的文印王國。

階段一:師徒傳授

新化的文印故事,要從上個世紀60年代兩個吃不飽飯的兄弟說起。

當時是吃大鍋飯的年代,新化縣人均耕地不足1畝,易代育、易代興兄弟倆為了謀生,早早地跟著一個張姓師傅修鋼板。

一次偶然機會,易代興在涪陵人民銀行發現打出來的文件內容都不整齊,他仔細觀察了打字機,發現只是定位鈴的位置偏移了。于是,他跟打字員說自己能修,45塊錢保修,一錘子買賣,當時8斤大米才一塊錢,45塊錢可是一筆巨款。不過當時專業人士修更貴,只能交給他。

老式打印機

就是三秒鐘能解決的事情,他搗鼓了一個半天,為的就是讓自己的收費看起來合理。兄弟倆從此拉開了文印產業的流動維修打字機的時代。

如果說易家兄弟開啟了新化維修打字機的產業,那么真正把鄉親們組織起來,擰成一股繩,并形成一支維修打印機大軍的人則是他們徒弟的徒弟:鄒聯經。

鄒聯經(左)和他的徒弟

1970年,修鋼筆的鄒聯經與易代育的徒弟袁錫楚結識,并拜他為師學習打字機維修技術。

學成后一年就在老家買一棟三層的小洋房,接著還帶著自己的堂弟也賺得盆滿缽滿,村子里的人開始成群結隊地帶著子女來拜師學藝。

坊間傳聞,當年向鄒聯經拜師要交的學費是300元錢外加80斤大米,毫無疑問是一筆巨款了,但鄒聯經家依然是被走爛了。很快新華縣維修打印機的人越來越多。

改革開放后,新化縣還專門成立了打字機修配廠,鄒聯經出任廠長。原來的個體師徒就變成了學習班,一批批學徒畢業之后出走新化,去往了全國600多個城市,并成為之后開拓文印產業的頂梁柱。

新化文印產業的初始擴張就是從師徒制開始的:師傅帶徒弟,徒弟成師傅,循環往復。

階段二:變廢為寶

到上世紀80年代,新化已經有超過50%的人掌握了維修機械打字機的技術。

但在1980年后,國外的高效復印機大量涌入國內,不斷擠壓國內的機械打字機市場。彼時國內還缺乏復印機生產的技術,從國外進口的復印機定價高達十幾萬一臺。

“新化派”很是難熬。

直到1997年,一個來自新化洋溪鎮的修理工偶然發現一些來自日本淘汰的廢舊復印機,經過修理能正常使用。

于是這位修理工以以600元每噸的價格大量收購廢舊復印機,摸索修理技術。修好后以每臺1萬元的價格賣給從事復印業的老鄉,這遠低于當時全新復印機的價格。

而能夠花一萬元拿到一臺復印機開店,就相當于在成本上有碾壓式的優勢。

正是因為掌握了這套將“洋垃圾”變廢為寶的技術,新化的數碼快印業務在這個時期確立了巨大的優勢。

階段三:親戚聯營

“你全家都開打印店。”

別誤會,這句話不是罵人,而是新化真實存在的情況。

如果你仔細觀察家附近的打印店,就會發現大部分打印店都是夫妻店。

老板負責最后的裝幀和切割,老板娘負責接待、結賬和開票;店里員工歲數都不大,女生負責在電腦前排版、設計;男生負責操作機器,員工稱呼老板都是叔姨之類的親戚稱呼,大家吃飯也是圍坐在一起,年輕的女員工甚至還負擔著一部分幫老板帶孩子的任務。

據業內人士分析,夫妻圖文店占市場50%以上。

而新化人的文印產業在招人時往往也更偏向家鄉的親戚,很多打印店的老板都是從老鄉店里的學徒開始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新化打印軍團已經不僅僅只是打印了,還包括售賣、維修、甚至是紙張的批發。

最簡單的一點是新化人能通過老鄉的關系淘到高性價比的二手打印設備,以及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紙張、油墨這些耗材,這筆省下來的開銷對于一家小店來說就是生死存亡的紅線,而決定是否能拿到這個新手大禮包的資格的就是你是否是一個“新化人”。

中山大學教授譚同學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里講了個有趣的故事:一個永州新田縣的年輕人想開個打印店,即使同為湖南老鄉也得不到新化人的支持,創業過程舉步維艱,直到他取到了一個新化老婆。

階段四:岔口轉型

在“親戚聯營”的帶動下,10多萬新化人開出了一家又一家復印店。

但2002年,國家推出一項規定,以回收鋼鐵為主的廢五金、電器、打印機、傳真機等設備,被明確列為禁止進口貨物。同時,隨著“新化派”群體越來越大,價格戰在內部悄悄進行。

有媒體報道,長沙一些圖文店,A4紙的復印單價已降至1角錢以下,更有甚者低至四五分錢,瀕臨虧本。

搞文印的新化人再一次來到了事業的岔口。

于是在2003年后,部分積累了雄厚資金的新化人開始自己生產設備。新化人曾文輝則是其中一人。

2004年,他在參加一個上海的辦公設備展銷會時,第一次見到寫真機,立刻就判定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當時從日本進口需要11萬多元一臺。

因此,同年決定在福建投資生產寫真機,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國內只能進行代加工。在生產的過程中,曾文輝發現寫真機與繪圖儀功能應該可以合一。

于是,和清華大學物理系合作生產出了具備寫真繪圖功能的寫真機,這在當時國內屬于首創,現在這個設備不僅暢銷國內,還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寫真機印刷文創產品《百駿圖》

同一時間,從事打字機零配件生產的曾樹深發現部分零配件可以自己制造,于是在珠海生產打字機通用耗材。后來,全球60%的打字機通用耗材零件都是在珠海生產的。

這個時期,一個靠著維修和貿易立身的產業就轉向了實業。

03 打造文印專屬名片

發展至今日,新化文印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經從開復印店的“復二代”發展到了做文印全產業的“文三代”。

新化文印雖名聲在外,但企業和門店很分散。同時,新化的文印產業仍然以再制造為主,缺乏自有品牌。

因此,2017年8月,許多新化文印人的微信里,都收到了來自政府的“回歸邀請函”:誠摯邀請闖蕩天涯的洋溪人回家創業,共同將洋溪家鄉打造成“中國文印之都”。

同年,也有一家叫做“新印科技”的企業成立了。據天眼查APP表明,這是一家由新化縣政府引導,文印人參與的文印產品生產商以及文印服務提供商。公司的主營業務也覆蓋了整條文印產業鏈。

對于新化文印人來說,他們不僅有小富即安的平靜淡定,也有產業報國的壯志雄心。

面對這場百年大變局,他們的下一步是沿著一帶一路繼續發展,將他們的復印機出口到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同時輸出產品、產業、品牌與服務、文化。

新印科技走出國門的“第一站”就是在非洲加納建設生產運營中和復印機再制造工廠,2019年已經正式開業。公司還計劃繼續投資5.4億元在非洲54個國家繼續拓展市場,讓新化文印在非洲不是單打獨斗。

如今的新化縣正在為打造“中國文印之都”的專屬名片而奮斗。

04 尾聲

誰也沒有想到,新化這個年賺千億的產業,竟源自于當初那個修鋼板的人在打字機前的輕輕一瞥。

從挨家挨戶的維修打字機,到如今沒走20米就能遇到一個掛著湘字招牌的新化打印店,新化文印業完成了自己的華美蛻變,而新化也從當初飯都吃不飽的貧困縣,成為了如今的文印王國。

新化人民也不僅因敢想敢闖,實現了從小小的維修工到現在生產創新的實業家的轉變,還譜寫了中國打印復印產業的生命史。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城市| 钟山县| 永寿县| 安塞县| 本溪| 荆州市| 泉州市| 绵竹市| 齐齐哈尔市| 云南省| 高雄市| 手机| 涟水县| 海阳市| 中西区| 舒兰市| 克什克腾旗| 绥德县| 宝兴县| 贵阳市| 威海市| 浦江县| 武清区| 长宁县| 黄冈市| 凤台县| 彭阳县| 泗水县| 常山县| 雷山县| 财经| 万年县| 藁城市| 淮安市| 陆丰市| 勃利县| 徐闻县| 巍山| 秦皇岛市| 呈贡县|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