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國家統計局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四個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1%,這是去年9月以來環比漲幅首次轉正。
分析師表示,監管層釋放穩樓市的信號后,信貸供應有所增加,市場開始回溫,樓市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逐漸回歸到正常狀態。
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北京、上海二手房價環比分別上漲0.8%和0.4%,廣州、深圳分別下降0.3%和0.4%;二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相比中小城市,大城市潛在購房需求較大,一旦政策利空出盡,市場更容易反彈,而小城市需要更長的時間復蘇。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12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8萬套,環比增加19.3%;成交均價為38499元/平方米,較上月提升3.4%。諸葛找房數據顯示,1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為15321套,環比上漲30.8%,市場均價為5612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9%。
2021年,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從上半年高熱到下半年深度調整的轉變。在史無前例的政策調控下,下半年房地產投資、銷售均明顯下滑,恒大、佳兆業等房企陷入流動性危機,行業面臨洗牌。
“2021年樓市最大的變化因素是信貸政策供應量,一季度相對較高,影響了上半年房價高位運行,二、三季度信貸供應全面收緊,導致了市場出現了明顯下調,進入四季度信貸供應量相比二、三季度明顯增加,大部分城市房貸積壓排隊現象明顯緩解,市場有所企穩。”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據中原地產統計,去年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651次,創紀錄新高,單月平均調控次數高達54次。分析師表示,在調控政策影響下,2021年房價最大的特點是總體平、波動大。
“一年下來,房價先漲后跌,最后回到起點。”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說。
他指出,去年上半年房價上漲范圍廣、漲幅相對較大,如3月70城中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達到62、58個,占比超過8成,部分城市最高單月同比漲幅超過10%。下半年信貸環境收緊后房價轉跌,且環比下跌的城市范圍持續擴大,至12月,70城二手房價格平均同比漲幅不足1%,新房價格平均同比漲幅收窄至2%以內,也就是說年末價格跟年初基本持平。
9月以來,監管層連續釋放穩樓市信號。比如,央行、銀保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合理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并購貸款,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強調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地方層面,購房補貼、降低人才購房門檻、放寬公積金貸款要求等政策接踵而至。
例如,重慶對在2021年12月10日至2022年1月25日冬季房交會期間購買參展開發企業商品住宅、非住宅(含商業、門面)、停車用房并網簽成功的(僅限首次網簽購房),實行契稅減半補貼。
安徽蕪湖出臺《蕪湖市青年英才購房補貼發放實施細則》,暫無自有住房的博士、35歲以下的碩士、畢業3年內的全日制本科和專科(含中職、技工院校)畢業生都可以享受購房補貼,最高補貼額度達到購房款10%。
廣東惠州從公積金的角度對人才導入提出支持性條款,在公積金貸款額度方面,貸款額度不受繳存余額限制,切實降低購房成本。
展望2022年房地產市場,分析師認為,“穩”將是最大的特色。
許小樂表示,在中央提出的“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政策導向下,信貸環境將較為友好,從而促進市場成交改善,帶動房價逐步止跌企穩。
張大偉也表示,隨著影響房地產市場最大的因素房貸逐漸緩和,市場在2022年一季度有望逐漸企穩,一、二線城市將率先走出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