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中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大關
海關總署周五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05萬億美元,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其中,出口總值3.36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9.9%,進口總值2.6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0.1%,均創2011年以來新高。
最高法將依法嚴懲強制“二選一”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周五發布《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 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力度,依法嚴懲強制“二選一”、低價傾銷、強制搭售、屏蔽封鎖、刷單炒信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認定經營者濫用數據、算法、技術、資本優勢以及平臺規則等排除、限制競爭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保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空間。
商業匯票付款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周五發布《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的最高承兌余額不得超過該承兌人總資產的15%,保證金余額不得超過承兌人存款規模的10%。縮短最長付款期限。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上海要求不得向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周五就日前印發的《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舉行新聞通氣會。指引要求,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售特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動物等。盲盒內商品實際價值應與其售賣價格基本相當,單個盲盒的售價一般不超過200元。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確認監護人同意。
監管發布銀行保險機構關聯交易管理辦法
中國銀保監會網站周五發布《銀行保險機構關聯交易管理辦法》,要求銀行保險機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關聯方利用其特殊地位,通過關聯交易侵害銀行保險機構利益。辦法提出,銀行機構對單個關聯法人或非法人組織所在集團客戶的合計授信余額不得超過銀行機構上季末資本凈額的15%。銀行機構對全部關聯方的授信余額不得超過銀行機構上季末資本凈額的50%。
西安鼓勵金融機構對防疫期間到期的貸款延期或展期
據央視新聞消息,西安市金融工作局和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營業管理部近日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金融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從10個方面重點保障受疫情影響領域和重點群體的支持力度和權益保障,鼓勵駐市金融機構對遇到困難的企業、個人的貸款業務辦理延期或展期。
財經觀點
劉尚希:有必要調整中央債和地方債的比例
據財聯社報道,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周五在第七屆中國債券論壇上表示,當前地方債規模偏高,在結構上,地方債是中央債的1.3倍。近年來,地方債的規模迅速擴大,從風險管控的角度來說,需警惕潛在風險,所以有必要調整中央債和地方債的比例。此外政府債的結構也需要優化,尤其是地方債的期限結構,50%的地方債在1-3年內需要還本付息,近3年存在還債的高峰,壓力較大。
張軍:消除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需穩住市場主體預期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張軍撰文指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之所以持續不減,除了有長期趨勢性的因素之外,市場預期走弱是主要原因。他表示,影響市場預期的最重要因素是政策,或者準確地說是政策在時間上的不一致性、不連續,導致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導致投資者和企業家對未來經濟的看法發生改變。“政策要穩住市場預期這個錨,就是要高度關注市場主體的看法、包括企業家的看法怎么樣。”張軍說。
財經數據
去年中國5G手機出貨量同比增63.5%
據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2021年1-12月,中國5G手機出貨量達2.66億部,同比增長63.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5.9%,遠高于全球40.7%的平均水平。
今年中國海洋原油產量料增長5.4%
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發布報告預測稱,2022年,中國海洋油氣產量將不斷提升,預計原油產量達到5760萬噸,同比上漲約5.4%,占全國原油增量的80%左右。
滬指跌0.96%,人民幣對美元收漲163點
股市收盤,上證綜指報3521.26點,跌0.96%;深成指報14150.57點,漲0.09%;創業板指數報3119.41點,漲1.18%。盤面看,新冠檢測、醫療器械、三胎概念板塊漲幅居前,煤炭、教育、旅游板塊跌幅居前。匯市方面,在岸人民幣對美元16:30收盤報6.3435,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63個基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677,較前一交易日下調13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