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CGx
在許多動畫愛好者心目中,皮克斯的招牌便是“優質動畫”的保障。自上世紀90年代《玩具總動員》以來,皮克斯諸多經典作品奠定了3DCG動畫電影在好萊塢的地位。就創意表現、敘事深度而言,皮克斯動畫內容與大銀幕的匹配度極高,所以粉絲們也愿意前往影院,盡情感受皮克斯新作的魅力。
然而可惜的是,近兩年皮克斯的動畫電影總與院線無緣。
繼《心靈奇旅》《夏日友晴天》后,皮克斯又一部動畫電影《青春變形記》將跳過院線直接登陸流媒體平臺Disney+。這部新作由憑借《包寶寶》拿到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講述女主小美的成長煩惱,原計劃3月11日上映。由于影片轉為流媒體上線,屆時,北美、歐洲、亞太和拉丁美洲59 個國家和地區的Disney+訂閱用戶,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即可觀看,Disney+未覆蓋的國家及地區則計劃院線上映。
這一官方消息放出后,在推特等多個社交平臺引發了各國網友的討論。有外媒報道稱迪士尼的這一決定,使得部分皮克斯員工感到失落、憤怒:“原以為皮克斯可以通過《青春變形記》回歸影院,卻再次遭受沉重打擊。”
很多國內的動畫愛好者,也在微博、貼吧等平臺替皮克斯打抱不平:同樣是遭遇疫情,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尋龍傳說》《魔法滿屋》則能夠登陸影院,其中《魔法滿屋》還于去年11月底登頂北美感恩節檔期,隨后漫威與索尼合作的《蜘蛛俠:英雄無歸》在全球掀起票房狂潮,也證實了院線復蘇的潛力——既然如此,《青春變形記》理應擁有登陸院線的資格,可為什么皮克斯新作頻頻獲得“免費上線流媒體”的待遇?
迪士尼媒體與娛樂發行主席卡里姆·丹尼爾表示,《青春變形記》直接上線Disney+,是因為“院線票房復蘇進程緩慢,這對合家歡電影影響更大。”據IMDbPro統計,2021年北美全年票房達44.69億美元,相較于2020年的21.03億美元有所回升,卻仍與2019年的114.45億美元相去甚遠。可目前看來,疫情形勢嚴峻、院線票房復蘇進程緩慢只是一方面原因。
對于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自身而言,其原創動畫電影的畫面音效、敘事節奏,都在為登陸大銀幕做準備,這不只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與時間,還對觀眾的觀影氛圍提出了一定要求,即在影院觀影設備、封閉空間“加成”下,更能令觀眾沉浸到作品中。《青春變形記》從大銀幕到小熒幕的轉變,創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量勢必存在折損。
不過站在另一角度,皮克斯的細致打磨能夠推出高質量精品內容,但在海外激烈的流媒體大戰里,Disney+作為2019年才誕生的“后起之秀”,對新興優質內容的數量需求同樣迫切。畢竟平臺最大競爭對手Netflix的內容優勢在于靈活多變,官方能夠與多個國家內容團隊達成合作,制作出豐富多樣、符合特定地域觀眾喜好的影視內容。Disney+需要更多具備吸引力的獨家作品,促使訂閱用戶數量增長。
縱然Disney+而今加大了內容采購力度,但出于對IP長遠開發的考量,該平臺未來主打內容依然會是迪士尼的自有內容。回望迪士尼旗下內容品牌,漫威在全球市場擁有極強號召力,其大銀幕作品《黑寡婦》破例選擇“院網同步、線上播放付費”的方式,便已經備受爭議了,主演“寡姐”斯嘉麗·約翰遜狀告迪士尼違約的官司更是因此而起,最終以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告終;盧卡斯影業的《星球大戰》在北美堪稱“國民級IP”,該系列下屬的衍生劇集《曼達洛人》,以及《曼達洛人》衍生作《波巴·費特之書》的熱度同樣高漲;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出品的內容,自然擁有“真·親兒子”待遇……迪士尼試圖通過已有粉絲基礎的IP,吸引忠實用戶為內容買單,那么,付費線上免費播出、拉動新增訂閱用戶的使命,就到了皮克斯的新作身上。
更何況皮克斯的任務其實相當艱巨,因為迪士尼Disney+而今正面臨著用戶增長放緩的局面。
資本市場對于迪士尼運營狀況的反饋最為迅速,迪士尼2021年11月第四財季財報發布后,因各方面數據低于華爾街預期,導致公司股價下跌。其中,流媒體平臺Disney+訂閱用戶增加了210萬,同比增長60%,卻不及市場預期的940萬;平臺訂閱用戶總數則為1.181億,與預期的1.25億用戶仍有所差距。
據悉,2022年迪士尼整個集團內容開支將增長至330億美元,流媒體平臺Disney+同樣將是加大投入發展的重心之一。皮克斯作為迪士尼“大將”已經被投入至流媒體內容大戰中,高人氣作品《賽車總動員》《飛屋環游記》的衍生動畫短片將于年內上線。至于粉絲們,則已經將自己的期待放到了預計6月北美上映的巴斯光年前傳電影上,同時也在祈禱“影院見”不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