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點沙成金”是神話故事么?億利集團創始人王文彪可能不會同意,但他就是寫故事的人。
1988年,王文彪創立億利集團。該公司是中國光伏治沙先導型企業,同時是聯合國認定的全球治沙領導者。2000年,集團所屬控股企業億利潔能(SH:600277)在滬上市。截止目前,億利集團總資產已逾1000億元。
億利集團號稱探索出了“治沙、光能、生態、產業”平衡驅動可持續發展的庫布其模式,治理綠化庫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被聯合國授予 “地球衛士終身成就獎”。之后還在青藏高原種出了小森林,破解了海拔4500米不長樹的世界難題。
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故事,但億利集團這幾年來卻是危機頻發,自身財務狀況危機四伏,在資本市場上如履薄冰。不過如今,圍繞沙子做文章,億利集團又找到了“回天術”——光伏治沙。
從去年4月到今年1月5日,億利集團先后與中國能建、三峽能源、國家電投就“光伏治沙”達成戰略合作,三峽能源更是砸下18億,戰略投資億利潔能拿下二股東位置。一番長袖善舞之下,億利潔能的股價一路從不足2塊漲到6.3元。
億利集團,到底是光伏治沙新寵,還是沙漠中的光伏蜃樓?
治沙而起,因沙而興
億利集團之所以能夠在當今中國光伏治沙領域有此地位,皆得益于創始人王文彪。
1959年,王文彪生于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錦旗。在他小時候,院子、窗子、飯桌上、鍋碗中,到處都蒙著一層抹不凈的黃沙,沙塵已成為當地百姓自古流傳下來的噩夢,想要擺脫卻難以自拔。
但王文彪不一樣,通過努力考學,他成功“逃”出了庫布其沙漠。但他心里的“治沙情節”始終都在。
1988年,時年28歲,在杭錦旗政府辦任副科級秘書的王文彪只身來到了庫布其沙漠腹地、被當地人俗稱為“鹽海子”的哈拉芒奈湖,以競標承包的方式,當上了杭錦旗鹽場的廠長。這個鹽廠就是億利集團的前身。
彼時,這間廠子已多年虧損,瀕臨破產,同時還受到流動沙丘的威脅,隨時可能因被沙漠掩埋而停產。王文彪上任后下達的第一個廠長令就是“治沙”,具體措施是從每噸鹽的利潤中截留5元用于治沙、種樹、修路。 從此開始,王文彪的事業就在治沙中起步。
1995年,在改革浪潮中,杭錦旗鹽廠轉制為億利化工建材集團。此后,億利通過購并重組方式擴大規模,走上了集團化發展道路。
2000年,億利集團組建庫布其生態項目部,工程治沙大幕正式拉開。與此同時,億利集團旗下控股公司億利潔能在滬上市。
靠著在治沙領域的成果,億利集團逐漸聲名鵲起,但在此時期,億利集團的主要精力并非僅放在治沙一事上。億利潔能上市之初,治沙還不在其業務范圍內,當時公司還叫做億利科技,主營醫藥及保健產品的開發和加工銷售業務。
時至2008年,中國煤炭行業正逢“黃金十年”,億利科技隨之更名為億利能源,搖身一變成了以煤化工為主業的公司。2015年前后,治霾成為中國最大的任務,億利能源又通過收購微煤霧化相關資產變為治霾先行軍,名字也更改為億利潔能。
經過多番變更主業后,億利潔能最終是轉到借力億利集團在生態修復領域的資源,開展以煤炭高效綜合利用為切入點的循環經濟產業和以光伏治沙為主導的立體生態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園區熱力和供應鏈物流業務。
因沙而起,由沙而興,王文彪領導著億利抓住機遇、因勢而變,此種特性成就了億利的事業,但也為其日后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危機頻起,如履薄冰
自2017年以來,億利潔能的業績增長開始陷入瓶頸。2017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7.57億元、173.71億元、126.96億元、129.15億元,增長率分別為50.23%、3.68%、-26.91%、1.72%,營收增速斷崖式下滑。

同期,億利潔能的歸母凈利潤增速也呈現明顯下滑趨勢。

至2021年前三季度,億利潔能業績雖有好轉,但十分有限,其營收為102.78億元,歸母凈利潤6.28億元。
與此同時,也是從2017年開始,億利潔能頻繁出現關聯交易,各種神操作層出不窮,以至于成為了上交所問詢的“常客”。
如2017年億利潔能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控股股東億利集團購買其所持的庫布其生態20%股權,向億利集團控股股東“億利控股”購買其持有的正利新能源49%股權、庫布其生態50%股權。
對此關聯交易,上交所下達問詢函后,億利潔能曾兩度延期回復,最終變更重組方案改為現金收購部分標的資產,并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止后,不再對問詢函所涉及問題進行核實和回復。”。
同樣的戲碼,在2018年-2020年頻繁上演。2021年7月24日,億利潔能發布公告,擬同意控股公司迎賓廊道將其持有的張家口正億、張家口億泰、張家口正利、懷來億鑫,以及公司持有的億源新能源五個項目公司(以下合稱目標公司)100%股權轉讓給國電河北公司或其指定主體,轉讓價款合計約7.82億元。這再度引來了上交所的關注問詢函,億利潔能成為了接連五年被交易所關注、問詢的“釘子戶”。
在業績瓶頸、頻繁關聯交易外,億利潔能又被曝出“存貸雙高”。
截止2021年中,億利潔能的有息負債達到106.9億,其中,短期負債高達50.12億,較大的貸款產生了高昂的利息費用,僅當年上半年財務費用就高達4.26億,而億利潔能當期的凈利潤不過5.38億。
大幅舉債導致億利潔能股權被大量抵押。2021年10月,億利潔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億利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股份數量為 174,720 萬股,占其合計所持公司股份的 98.85%,占公司總股本的 49.07%;累計被凍結股份數量為 33,779.52 萬股,占其合計所持公司股份的 19.11%,占公司總股本的9.49%。
而后,上交所又對億利潔能傳出警示函,內容是億利潔能在財務公司存款規模超標,規定不超過40億,但月最高余額卻達 60.83 億元。一方面股權質押,債臺高筑,一方面又高額存款,這是為何?這成為了億利潔能打造“存貸雙高”謎題的關鍵證據。
一邊是億利潔能陰云密布,而另一邊,億利集團窘境更甚。
2021年1月,評級機構大公資信將億利集團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將億利集團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大公資信表示,其認為億利集團盈利能力下降,資金較為緊張,部分到期借款協商展期,短期償債壓力較大;億利集團受限資產在凈資產中占比較大,所持主要子公司股權質押比重高,且存在不良信用記錄,再融資壓力較大;億利集團及其子公司面臨的法律風險進一步上升,且因對外擔保面臨的或有風險加大。綜合來看,億利集團債務償還能力下降。
2021年7月,億利集團實控人王文彪因為拖欠供應商款項而被法院判定限制消費。
時至2021年12月,億利潔能的一則公告更是將億利集團的財務問題直接曝到公眾面前——截至目前,億利集團一年內到期債務為160億元,其中已發行債券余額33億元。
點沙成金回天有術?
在將九個項目公司轉讓給國電河北公司或其指定主體時,億利潔能給出的理由是:有助于公司通過優化產業區位布局,集中資源,加快推動布局光伏治沙新能源產業發展。未來,沙漠光伏及多能互補清潔能源或成為公司核心業務。
治沙,億利曾經的事業起點,連接上當下火熱的光伏清潔能源,成為了一個既充滿正能量和社會價值意義,又充滿業績想象空間的好概念。這也成為了王文彪帶領億利擺脫危機的希望所在。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2%,因此西部治沙一直是我國的百年大計。光伏治沙概念的出現,成為我國治沙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測算,假設我國有1%的荒漠土地可以安裝光伏,面積就高達2.61萬平方公里,若每平米發電150W,對應裝機量便可達到驚人的3915GW,按全年1300個小時的發電時間,這些光伏電站可發電量為5.09萬億千瓦時,幾乎相當于2019年火電的發電量。
與此同時,“碳中和”硬指標和裝機量要求下,諸多能源央企正苦于對光伏裝機“有心無地”,廣闊的沙漠,成為了天然的安裝場。
面對這一巨大前景,億利集團“舊瓶裝新酒”,將自身治沙優勢與光伏治沙概念搬到臺前,成功吸引了諸多央企的青睞。
2021年4月,中國能建與億利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就“光伏治沙減排”+“生態治沙增匯”的“雙向碳中和”模式進行深度合作。
2021年12月7日,億利潔能發布公告稱,億利集團與三峽能源控股子公司“三峽鄂爾多斯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億利集團擬將持有的公司39780萬股股份轉讓給三峽鄂爾多斯,交易總價款約為18.10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億利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合計為38.47%,三峽鄂爾多斯的持股比為11.17%,躍升為億利潔能第二大股東。
經此一事,億利集團將直接變現18億元。而三峽能源之所以入股億利潔能,主要就是因為億利潔能依托控股股東億利集團多年治沙儲備的大量土地資源,結合現有光伏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維經驗,具備大規模發展沙漠的基礎條件。
2022年1月5日,億利集團再下一城。國家電投董事長、黨組書記錢智民親自出面,就光伏治沙等事項與億利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在這一番操作之下,億利讓“光伏治沙”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熱門概念。億利潔能的股價,從去年2月的最低1.86元,一路漲到12月份的高點6.3元,漲了3倍多。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依仗光伏治沙概念,真能夠幫助億利集團破除危機嗎?
光伏治沙本質上是建設光伏電站,而電站的利潤并不高,且投資回報時間長。與此同時,根據億利潔能的營收構成來看,發電業務只占據10%左右的份額,想將光伏治沙打造成利潤貢獻主力,還需很長時間培育,而財務窘境是火燒眉毛、近在眼前的。截止目前,億利集團擁有710MW光伏治沙電站。
在2021年億利集團半年會上,王文彪表示:“告別了黑暗,正在從黎明走向曙光,但風險尚在,危機尚在,還需要繼續發揚爬雪山過草地艱苦奮戰的精神。”
“集團接下來要重點圍繞打造‘全球沙漠新能源和新生態頭部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平臺化、輕資產、高科技、服務型的商業模式,探索發展‘碳能源、碳生態、碳農業、碳金融’的‘碳中和+’業務模式。”王文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