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落戶珠海32年后,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能珠海”)宣布“終止公司生產”。
1月13日,珠海高新區對多家媒體確認,在珠海發展32年的佳能珠海已停產,目前企業正在跟員工商量處置方案。
佳能中國向界面新聞記者回應稱,佳能計劃關閉位于珠海的部分產線,該產線主要生產數碼相機產品。
一份蓋有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公章的公告顯示,因近年來全球照相機市場急劇萎縮,及新冠肺炎病毒長期肆虐,公司面臨空前困難。雖經公司及各位員工共同努力,依然未能扭轉困局,總部經慎重研究,做出艱難決定,終止公司生產。
佳能珠海的工廠位于高新區金鼎工業區,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占地20萬平方米,是佳能在中國大陸唯一一家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影像傳感器和鏡頭的生產基地。該廠的關閉就意味著佳能已經把相機生產移出了中國大陸。
佳能公司是最早進入珠海的世界500強之一。成立于1990年的佳能珠海,是日本獨資企業,也是曾經日資企業在珠海的龍頭老大哥。2018年取得海關“AEO”認證,2019年榮獲珠海外商投資企業協會30周年“金漁女”獎。
從最初10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200萬美元,僅用21年,佳能珠海便發展成為員工超過1萬人、年銷售額達到13億美元、年納稅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其生產的卡片數碼相機曾占佳能全球卡片數碼相機銷售量的一半。
由于智能手機的崛起,數碼相機市場被急速壓縮。近11年來,數碼相機出貨量從1.2億臺下跌至不足1千萬臺,降幅達93%。據CIPA(日本相機映像機器工業會)統計,2020年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僅為888.6萬臺,比2000年時1034.2萬臺的出貨量還要低。
佳能珠海早已風光不再。
佳能珠海官網發布的《佳能珠海2020年度環境報告書》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投資總額2.2億美元,2020年實際生產鏡片1229萬片、數碼照相機102.9萬臺、數碼攝像機9.4萬臺。員工1317人。
佳能并不是個例。另一個數碼相機巨頭在2017年就宣布關停位于江蘇無錫的相機生產子公司“尼康光學儀器”,這家公司當時的主要產品也是數碼相機。
包括佳能珠海,佳能目前在中國共有15家公司,其他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打印機、機械設備、軟件開發、半導體設備、醫療技術等。
據了解,佳能一共有7個相機類產品的生產維修基地,其中有4個基地在日本,海外有3個,分別在中國臺灣、中國珠海和馬來西亞。
佳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御手洗富士夫在2021年接受日媒采訪時表示,佳能將結束旗艦數碼單反相機的研發與生產,今后只生產無反相機以及中低端單反相機。
財報顯示,佳能凈銷售額已連續三年下滑,由2017年的4萬億日元下降至2020年的3.2萬億日元,經營利潤也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下跌,由2018年的3425億日元跌至2020年的1105億日元。
其中,2020年辦公產品業務營收占比近50%,兩倍于影像系統業務。
(界面記者彭新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