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子怡
深圳房企龍光集團(03380.HK)近期加強了對內部管理問題的處罰力度。
1月13日有消息稱,龍光上海區域公司因在一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虛報工程量,相關負責人被問責。
由上海市龍光房地產有限公司簽發的《關于對上海區域公司楊浦22畝項目三軸攪拌樁進度款虛報工程量人員問責處理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顯示,近期審計發現,該工程的三軸攪拌樁進度款虛報工程量,成本條線在審核進度款出現重大工作失職,審核過程出現對合同計算規則理解不透、不按圖計量等錯誤,造成進度款超付。給公司成本管控造成重大影響。
上述通報稱,經公司研究決定,上海成本公司管理部負責人、成本管理部土建成本主管被辭退,相關負責人被通報批評及扣績效。
接近龍光集團的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該通報事件情況屬實,上海楊浦項目虛報工程量,項目工程結算失誤,所以被內部問責。
楊浦項目為龍光集團進入上海的首個項目,項目名稱為龍光天境。今年1月12日開盤,首期推出的311套房源當日售罄,均價9.9萬/平方米。
該項目地塊是2020年7月,龍光以23.818億元的總價拿下,當時地塊成交樓板價約6.54萬元/平方米,溢價率達18.98%。
由于目前整體樓市環境面臨調整,房企在銷售方面承壓,龍光集團這樣的民營房企對內部經營的提質增效需求格外迫切,對于管理要求的處理也比過往更嚴格,以此嚴控內部經營成本。
在銷售層面,龍光集團2021年的權益合約銷售額雖然保持增長,但離原定的目標還是有小幅差距。
1月10日,龍光集團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2021年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約銷售額約為1402億元,同比增長16.2%。按照此前龍光集團定下的2021年權益銷售額同比增長20%、約1448億元的目標,完成率為96.82%。
龍光集團董事長紀海鵬曾在公司2021年半年報業績會上稱,公司下半年到明年的工作重點就是“兩穩一新”,即保持財務穩健,經營穩固,培育新的增長點。從市場來說,經濟形勢不確定性比較大,國家的政策目的是引導和規范行業的健康發展,避免行業出現系統性的風險,會繼續保持開發效率和現金周轉,來確保財務穩健和經營業績穩固。
龍光集團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的發展動作,基本按照紀海鵬的要求來執行。
相比2021年上半年在土地市場上高舉猛打,龍光集團下半年在土地市場中鮮少露面。過往曾在深圳土地市場頻繁出手的龍光,也缺席了去年深圳第二批、第三批集中供地。據不完全統計,龍光集團下半年僅在汕頭以7.08億元的總價競得一宗宅地。
界面新聞此前了解到,龍光集團原計劃參加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但受市場環境轉冷和個別房企債務違約事件的影響,龍光暫停了深圳的拿地計劃。
正是由于在土地市場保持克制,同時加強了內部經營成本管控,龍光成為目前民營房企中財務狀況相對較好的企業。
龍光集團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凈負債率為60.8%、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9.0%、現金短債比為1.85倍,“三道紅線”達標。報告期末,龍光集團現金及銀行存款余額為420.6億元,高于同期流動負債項下的銀行及其他借款以及優先票據金額,短期償債壓力較小。
2021年上半年,龍光集團新增借貸的平均成本為4.6%,期末加權平均借貸成本為5.4%。對比2021年1-8月銷售規模(全口徑)相近的部分房企,龍光的融資成本處于中間位置。
相對穩健的財務狀況,使得龍光集團吹到融資政策放松后的“第一縷暖風”。
12月27日,龍光集團向合格投資者成功發行6.65億元資產支持證券CMBS,發行期限12年,票面年利率5.2%。
龍光集團也成為自監管部門支持優質民營房企發債政策出臺以來,繼龍湖、碧桂園之后國內第三家成功發債的民營房企。
對于龍光集團而言,內部反腐的加強、融資渠道的暢通只是緩解“近渴”,除住宅外的新業務培育尚有不確定性,只有開發物業銷售層面的好轉,才能真正解決企業的長期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