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曉敏 約克
近幾年,消費升級和外賣的流行讓方便食品逐漸被冷落。
隨著疫情疊加宅經濟的流行,方便食品又再度受到消費市場熱捧,更多細分賽道的產品不斷涌現,讓背后的食品企業站上風口。
日前,“紅油面皮”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寬食品”)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擬深交所掛牌上市。
阿寬食品是三只松鼠(300783.SZ)、百草味、李子柒、網易嚴選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廠,如今“不甘寂寞”走向臺前,與今麥郎成為爭奪A股“方便面第一股”的主要競爭對手。
新消費浪潮下,類似阿寬食品這樣的新興品牌非常受資本青睞,不過,相比于行業巨頭康師傅(00322.HK)、統一(00220.HK)和今麥郎等,阿寬食品的體量仍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對細分方便食品賽道還不具備壟斷性的優勢,如何擺脫產品同質化、保證持續的業績增長也是阿寬食品面臨的巨大挑戰。
營利下滑
阿寬食品由公司創始人陳朝暉在2001年建立,當時名為四川白家食品公司,此后正式進入方便粉絲行業。
雖然經過不斷發展,阿寬食品的銷售額達到上億,但囿于品類單一,業績低迷。直到2015年,公司研發新品阿寬紅油面皮上市,得以打破瓶頸,迎來高速增長。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上半年,阿寬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2億元、6.31億元、11.10億元和5.9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8.48萬元、2364.85萬元、7626.49萬元和2192.94萬元。
阿寬食品快速增長又陡然下滑的業績讓市場對其能否保持業績快速增長的能力出現質疑。畢竟當下方便面市場早已有三巨頭占領: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占據了超八成的市場份額,阿寬食品市場基數相對較小。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數據,2020年我國方便面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合計約813.8億元。
而在2020年,阿寬食品年營業收入為11.1億元,以此計算,市場份額占比僅為1.36%。不過,阿寬食品的產品種類遍布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品類,總計擁有超過200個單品。
阿寬食品迅速增長的主要單品為代表產品“紅油面皮”系列,其主打“寬面皮,更有勁兒” “四川特色” “非油炸”等特點,與傳統方便面在形態、口味、工藝等方面均存在顯著不同,與市場上其他方便食品形成差異化競爭,一時得到消費市場的追捧。
抓住消費趨勢的阿寬食品也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白家阿寬食品曾于2月和6月完成兩輪融資,融資金額分別為1.1億元及2億元。
融資方包括高瓴創投、茅臺建信基金、壹叁資本等。招股書顯示,白家食品創始人陳朝暉持股比例為52%,高瓴資本持股6.2%。此外,茅臺建信對白家阿寬持股比例約1.19%。
陳朝暉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高瓴創投在消費品行業非常專業,尤其對方便食品行業有非常深度的研究,對公司未來上市有很大幫助。茅臺(600519.SH)可以在經營層面提供助力,比如全國重要銷售渠道的觸達等,茅臺品牌還能在二級市場為企業帶來背書效果。”
細分賽道擁擠
阿寬食品原名“白家食品”,由于商標爭議與白象食品多次對簿公堂。
為規避后續糾紛和IPO前后帶來的不良影響,2021年,“四川白家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阿寬食品”。
“宅經濟”的發展讓方便速食產品再次受到關注,新老品牌的活躍也讓方便食品賽道愈發擁擠,任何一家企業上市都可能會加速改變方便面市場現有梯隊。
與此同時,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自2016年起,方便面行業形成了多元化和中高端化兩大特征,對于阿寬食品等新興品牌來說,上市面臨著多重挑戰。
目前,國內方便面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康師傅控股、統一企業、中國食品(00506.HK)、中糧控股(00606.HK)等。
年營收達200億元、與統一終于平起平坐的今麥郎,也在2020年底重新尋求上市。
這些傳統巨頭,以及嗨吃家等新品牌近年來都在逐步加快產品創新研發節奏,布局中高端方便面市場。
在招股書中,阿寬食品將今麥郎視為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不過,今麥郎已經完成全國化的布局,而阿寬食品作為一家輕量級的細分賽道企業,總體實力差距較大,擴張成長都需要資金投入,傳統的方便食品仍是市場主流。
在2016年前,阿寬食品從線下轉向線上銷售。
較早布局線上渠道,讓阿寬食品吃到了時代紅利。
旗下品牌“白家陳記”和“阿寬”迅速崛起,成為最早進入直播帶貨領域的“網紅產品”。近年來,線上更是成為企業的主要營收來源。
招股書顯示,阿寬食品重要的銷售渠道是依靠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報告期內,公司線上銷售渠道營收占比分別為47.53%、50.46%、61.34%和63.58%。
除了線上,其線下渠道商多是訂單小于50萬的小商家。
值得注意的是,阿寬食品招股書上稱,公司比較依賴線上,如果上述第三方電商平臺的業務模式、經營策略或經營穩定性發生重大變化,有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阿寬食品從諸多巨頭競爭的方便速食市場中另辟蹊徑,開拓出一種新的商業生態模式。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傳統品牌來說,在原料成本上升、消費力不足的背景下,不走上市路,可能無法突破發展瓶頸;對于阿寬食品這樣的新品牌來說,上市才有可能擺脫網紅身份,實現長紅。
不過,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仍是核心,加強對市場消費需求與偏好的判斷是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