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果財經
在過去的一年里,物流行業按下了資本進程加速鍵,京東物流、順豐同城等先后登上資本市場。
資料顯示,2021年行業中的投融資事件更是涉及包括零擔快運、物流科技、跨境物流、即時物流、電商物流等十多個領域。
若聚焦到快遞這一細分領域來,一直以來,價格戰是快遞行業討論的熱點,只是在相關政策的規定下,2021年快遞行業的價格戰略有緩解。不過,2022年年初,快遞行業卻集體宣布“不打烊”,這究竟是行業反內卷還是內卷加劇?接下來快遞行業的發展方向又將如何?
春節不打烊成為快遞們的“標準”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隨著年味將近,許多人也開始置辦起了年貨。而對于年輕人來說,不費時間不費力的網購也成了置辦年貨的一種方式。
往年間,不少消費者都提前十幾天進行年貨的購買,只因春節臨近不少快遞已經開始停運,商家一端更是早早的就進入了年后發貨的流程,讓不少人直呼“能不能晚點”“我還有很多東西沒有發貨”。不過今年,我們可以徹底實現春節購物自由了。
隨著春節置辦年貨對快遞運輸需求的進一步增大,以及2021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在“就地過年”的倡導下,不少消費者留在工作地過年,由此產生不少網購需求,德邦、中通、韻達、極兔、申通、菜鳥等多家快遞紛紛宣布2022年“春節不打烊”,滿足大眾在春節期間的寄遞需求。
2021年12月14日德邦快遞率先宣布“春節不休”,德邦將有超過3000家直營網點正常營業,超過6萬名快遞員堅持在崗,照常提供“上至60千克免費上樓”的派送服務;
2021年12月26日,中通和韻達發布公告稱,2021年春節不打烊的服務時間為2022年1月30日至2022年2月4日,在此期間提供“春節無休服務”,其他日期提供常態快遞服務,服務范圍為全國地區(疫情區域、偏遠地區除外);
2021年12月27日申通發布服務公告稱,將全網協同啟動“過年不打烊”項目,全國所有轉運中心、運輸車輛和服務網點都將持續運轉以保障網絡常態化,并會根據市場需求調配充足快遞員保障末端寄遞服務;
2021年12月27日京東物流對外宣布2022年春節期間也會送貨,并已在全國1300多個倉庫開啟全面備貨,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提供全年不打烊寄遞服務;
2021年12月27日極兔速遞表示,2022年春節期間,極兔速遞將投入人力、運力和場地,滿足客戶節日期間的快件寄遞需求,保障防疫及民生物資的運輸暢通。
2022年1月10日菜鳥宣布將在春節期間投入15萬員工,在國內的倉儲配送網絡、制造業產地倉、菜鳥驛站,以及全球跨境保稅倉、海外倉等,為海內外消費者跨境網購年貨提供物流保障。
不過,正是因為春節這個特殊的時間段,部分快遞們或將收取一定的“春節服務費”。中通快件重量1公斤以內,漲幅不超過1.5元/單;快件重量1公斤以上,首重報價漲幅不超過1.5元/單,續重報價漲幅不超過0.3元/公斤。極兔速遞也稱春節期間,受疫情、交通、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快件價格、時效及服務范圍將會有所調整。
但是不少人表示并不介意,“春節什么都會上漲一點吧”“以前春節都不能收寄快遞,現在更方便了”“不介意啊,快遞員也屬于加班吧”,對此表示理解。
事實上,除春節置辦年貨激增的需求外,快遞們還有其他的考量。在此之前2021年12月8日我國物流行業的全行業業務總量邁入千億門檻,完成了從百億到千億的飛躍。春節期間大眾購物需求的增長將進一步帶動業務總量的上升,而這其中誰能爭奪到更多的業務量也意味著誰將迎來新年之際的開門紅。
另一方面也是價格戰趨緩后,各大快遞企業比拼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就如此次各大快遞企業推行“春節不打烊”的決策一樣,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多地倡導“就地過年”的背景中,“春節不打烊”更具有雪中送炭的重要意義。
繼價格戰后開啟“服務”內卷?
此前,說到快遞行業提到更多的是它們在同質化的競爭中,深陷價格戰的泥潭,但在2021年價格戰被國家喊停。
4月,以義烏為代表,郵管局出臺了較嚴格的限價和限量政策,政策出發點是保障快遞員權益和末端快遞網點穩定,保障快遞服務質量;隨后國家出臺了相關《意見》進一步喊停價格戰,于2021年后半年在業內持續多年的價格戰趨緩。
但是價格戰時期由于單票價格的持續走低,使得成本下降空間狹窄,進一步影響到凈利層面,導致很多快遞凈利潤較同期都有所下滑。
快遞企業們需要共同尋找新的增長點。行業中也傳出了“不打價格戰,比服務”的言論。不能否認的是,通過細分供給、創新供給激活需求來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經濟發展可行的一種方式。
另外,作為一個具有服務性質的行業,時效性和服務品質也是快遞們競爭的核心。隨著快遞業務量的增長,大眾對于快遞服務需求對應的時效、便捷、安全也有明顯的提升,需要末端配送場景進一步豐富,在送貨、收貨環節的要求更高。
中通、圓通等在過去一年中就已經有了在時間上的服務比拼。2021年10月中通上線的定時派送,打造更精準的差異化服務,提高特定用戶的滿意度。同年12月,圓通推出了主要面向電商平臺及品牌商家等客戶以時效升級和精準派送為核心的“圓準達”。
此前,京東、順豐、中通等對時效性服務還進行了升級。
從2021年4月起,順豐將對產品體系中的“時效產品”進行升級,升級后的時效板塊主要包含順豐即日、順豐特快、順豐標快等三大產品;
4月1日中通快遞正式推出“標快”產品,實行標準定價,提供次晨、隔晨、次日、隔日等時效承諾;
4月1日,京東快遞宣布啟動時效提速,強化公鐵空跨區網絡能力建設,實現省內區內“夕發朝至”、跨省跨區24小時送達的寄遞體驗。
連一向“不急不緩”的郵政也于2021年6月28日啟動了全面提速,并達到了不錯的效果。據郵政官方宣布,特快專遞時限與競品基本持平,快遞包裹時限與競品差距由8小時縮至4小時,六大重點區域快包時限連續5個月趕超競品。
通過這些頭部企業在過去一年中頻繁的動作,不難發現它們正積極地在以前所忽視的服務上布局,并以此為發力點為末端快遞員和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那么,接下來的2022年,快遞企業們又該向何處發力呢?
2022年快遞行業:出海、下沉仍是關鍵詞
隨著快遞行業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不斷建立網點,覆蓋從鄉鎮到城市的區域。目前,我國主要快遞品牌的網點在全國98%的鄉鎮已經實現了覆蓋。在我國也只剩下2%的地方可以挖掘,但是除開這2%,在國內事實上已經沒有很大的增量可以去挖掘了,對于快遞企業而言加快出海也成為所要布局的重點。
1、政策指引,“下鄉”成發力重點
隨著城鄉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收入不斷提高,電商在農村地區的進步一滲透,下沉市場需求不斷激活,農村居民對于工業消費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城市居民對新鮮農產品需求也日益旺盛。加上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為快遞、冷鏈物流等帶來了更多的增量空間。
只是當前,“快遞鎮鎮通”已基本實現,但從鄉鎮到鄉村,依然是有待解決的問題。當然,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比如2021年6月,商務部等17部門發布《關于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縣縣有連鎖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進一步為快遞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推進快遞入村。
而據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每天全國快遞包裹量已超3億件,其中1/3在農村地區,農村每天有1億件包裹。在農村消費者的大需求和明確要求加快“快遞進村”的關鍵節點的背景下,快遞鋪設網點入村將迎來蓬勃發展階段,這也意味著誰能夠在農村市場摸索出可行的方法,誰在市場競爭中就占據了主動權。
2、受跨境電商帶動,加快“走出去”步伐
“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跨境領域將可能成為明年的高速增長點。”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指出。
過去幾年中,跨境電商迎來高速發展時期,隨著國家“走出去”政策的頒布,2022年跨境電商仍將高歌猛進。
跨境電商作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打造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突破口,政策也不斷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達15.7萬億元,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與之相關的跨境物流也將呈現出高景氣度,如縱騰集團、遞一物流、泛捷國際速遞等多家公司在2021年獲得融資次數也已超過2020年全年,從側面發反映出跨境電商物流位依舊處于紅利賽道。
而如京東物流、菜鳥、順豐等跨境物流的布局也都在提速,日前極兔更是在中東地區開始了布局。那么,在大環境和跨境電商以及當地電商的發展下,跨境物流或也是快遞企業們未來的發力點。
趙小敏分析還指出,未來以順豐、百世為代表中國企業全力沖擊的東南亞市場,以菜鳥為代表全力出擊的馬來西亞和歐盟市場,以中通為代表主攻的非洲大陸市場等都值得期待。可以預見的是,快遞企業間的博弈將邁向新階段,從過往一味追求“數量”向“數量與質量”并重的方向轉變,對于行業來講,終究是有益的。